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通用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1
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觀看一場電影并寫觀后感。一開始我是帶著完成的任務心態去對待的,但當我看完《放牛班的春天》時,我的內心無比震撼。《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國影片,導演是演斯托弗·巴哈提亞,是他的舊友佩皮諾送給你一本陳舊的日記,這本日記是他的啟蒙老師克蒙馬修遺留下的日記,他讀著內容,腦海中浮現童年中的一幕幕。
這篇電影說的是在輔育院的一群十分調皮,搗蛋的壞學生,老師們只能靠體罰,禁閉來管教他們。但是,有一個人給他們這群孩子帶來了春天,他就是——克萊蒙馬修。他是一個已經失業了的音樂教師,他從關懷,仁慈的心去對待這些所謂的孩子,反對學校的做法。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這些孩子有音樂天賦,并且他們也十分熱愛音樂。于是克萊蒙馬修創建了合唱團,并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思去為他們譜曲,用音樂開異他們,凈化他們的心靈,最后使他們這群壞孩子發生了大改變,他們變得好學,樂于助人又十分善良。我覺得當克萊蒙馬修老師在他的指導下,放牛班的孩子們盡情對放生歌唱,他們的歌聲十分令人感動,讓我們感受到他們迎來的春天,即使到來的美好希望。
我認為克萊蒙馬修是一個十分好的一位老師。他對于差的學生不離不棄,這位老師有很大的改變學生的能力,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感嘆。在我們的身邊;也有無數像克萊蒙馬修一樣的老師。他們對成績跟不上的學生不離不棄。有的課后還利用老師自己休息的時間去與他們交談。他們像克萊蒙馬修一樣,不是與別人一樣只看到別人壞的一面,而是用智慧的眼睛去發現他們美好的一面,用方法改變他們,使他們的人生發生改變。他們也沒有像院長與其他老師一樣,采用懲罰手段,而是用仁慈的心去對待那些所謂的壞孩子。
克萊蒙馬修的做法讓我們感到無比的震撼。他也沒有傷心孩子童真幼小的心靈。而是給予他們鼓勵,給他們帶來了希望,這些放牛班的孩子也因為克萊蒙馬修所以才迎來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2
生活中總是會出現這樣的詞:做人,做學生,做老師······我就抒發一下看完《放牛班的春天》的感受——該怎樣做老師,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學生!
多年前,法國一個小鎮上名叫池塘底畔的輔育院中,出現了一個代課老師——克萊蒙馬修。他改變了孩子們的一生,從任性,野蠻轉變成了理解和理性的孩子,這要付出多少的努力,而馬修老師僅僅用了幾個月的音樂課,是哈山校長再抽幾十年的耳刮子也不會成功的。這就可以看出教育不是暴力,是理解和寬恕,更是發掘與發現沒觀察到的潛力。馬修組建合唱團,歷盡艱苦,受盡非人的辱罵,但他還是堅持作曲,堅持發掘男高,中,低音,終于在麥神夫的幫助下,把零碎不堪,無所事事的孩子們組建成了團結的整體。馬修雖然最后結束了他老師的職業,但他在迷茫中尋求到了光明——音樂代課老師。哪怕他是一個小小小小小小的代課老師,哪怕他過氣了幾個世紀,他也用愛,用堅持造就了這個非凡的合唱團;這就是愛,就是理性!
此劇中有個極成功的例子——莫翰琦。他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指揮家,在富裕中生活,實現了他兒時的夢想,當然極反面的典范也有——孟丹,當他一把火燒掉了整個輔育院,一他就走向了黑暗,走向了罪惡。從此,便過上了恐懼、狡詐的生活。如果追憶起來,莫翰琦是馬修發掘和培養出來的;而孟丹是哈山的一頓暴打,送進警察局所逼出來的。本來他們倆個都是問題少年,就在人生的岔路口上,莫翰琦被馬修所感化,選擇了光明;孟丹被哈山所逼迫,選擇了罪惡與叛逆。當然結局很悲催,其實也并不是這樣,馬修和哈山都同樣離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但馬修走的時候,收到了孩子們愛與期盼的紙飛機,走得很心中無愧。可哈山走的時候,屁股坐上冰冷冷的汽車。沒有老師,沒有孩子來送他。他失敗了,從開始就失敗了。
這片影劇讓我懂得了何為師德,上了一節有益終身的師德課!
希望老師能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溫和與幽默,這才會得到學生的許可,得到學生們愛與期盼的紙飛機!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3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一聽名字就很吸引人,描述的是一個叫馬修的音樂家去一間學校音樂代課老師。
這間學校被稱為“池塘之地”,因為這個學校各個方面都不好:同學又調皮又搗亂;校長對同學非常殘忍,卻貪婪自己的名譽和金錢;冷漠的老師對同學就像對待動物。但馬修仍能不用體罰的方法來較好學生。
我覺得最感人的情景是:當馬修再也受不了哈珊校長體罰這種教育方式時,和校長爭辯自己的看法,結果被校長開除了,當他走到往日跟同學上課的教室下面時,看見了許多信飄了下來,他翻開一看,原來是從教室的窗戶那飄下來的,越飄越多,越飄越多,在這一刻,窗戶里伸出了許多手,在空中晃著,就代表跟馬修老師告別。馬修老師笑了,我哭了。
我覺得電影里面的校長對名譽和金錢看得太重了,本來是馬修老師建立的合唱團,可是到公爵夫人問是誰建立合唱團的時候,哈珊校長居然說是自己建立的。
馬修老師這種不用體罰的教育方式是對的,這樣才能保護住孩子脆弱的心靈,假如小孩被打了或是被罵了,就會在心靈里對學習和老師留下了一個黑色的陰影,永遠都抹不掉。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非常好看和感人,假如你想知道后來馬修老師怎么樣了,就隨我一起進入電影吧!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4
今天中午,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片名叫《放牛班的春天》。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發生在一個名叫“池塘之底”的私立學校里的故事。這個學校有一個毫無紀律性、不聽從老師管教的班級,大家都稱它為“放牛班”。而這所學校的校長哈珊是個不懂得教育學生的人,每當學生一搗亂,他就體罰學生:關禁閉、為學校打掃一個月衛生等,學生們都不喜歡他。后來,學校里來了一個新學監,名叫馬修,他是一個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的人,從不體罰學生。雖然他剛來學校時,學生們故意捉弄他,編歌曲來侮辱他,但他從不計較,而且他還發現這班學生很喜歡唱歌,于是就組織他們成立了一個合唱團。他最終用音樂和愛心感化了“放牛班”的學生,使他們長大后都成為了對社會有用的人。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感觸頗多。我認為老師不能欺負學生,也不能用一些暴力的手段體罰學生,這樣只能使學生對老師越來越憎恨,越來越不想好好學習。真正的好老師,應該是像馬修那樣的,能夠關愛學生,寬容大度,細心地觀察和發現學生的長處,用真誠的愛來感化學生的心靈,善于發掘學生內心深處的純潔和善良,使“放牛班”都能成為“先進班”,使每一個“差生”都能成為“優生”。
愛能凈化心靈,愛能感化人心。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5
今天下午的電影課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這個電影講的是:從前有個學校,里面有個班,叫“放牛班”,這個班學習、文明禮儀、素質都很差,許多老師都不愿意教這個班。后來,有一位老師愿意教這個班,并且還發現這個班有唱歌天賦,由于校長不允需在學校辦合唱團,所以這位老師偷偷的辦了合唱團,并且學生越唱越好。但是,被校長發現了!校長把這位老師趕出了學校。正要在上車時,一個小男孩跑過來,請求這位老師把他帶走,這位老師怕學校發他,所以不同意。后來,小男孩一張乞求的臉,一雙請求的眼睛看著這位老師,老師終于同意了,把小男孩抱上了車!
這位老師雖然離開學校,但是,學生和這位老師都找到了以后的路!
看了這部電影我學到了:每一人都可以對社會有用,只要給每一人一種真正、優良的教育,就像一根弦需要撥動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6
在我的生命中,有過許許多多的夢想,大老板,是我最早的夢想,金融危機時我改變了我的看法還是當科學家好!……。就是因為我的夢想一次次的換,我一次又一拋棄了我的夢想,一直沒有努力的追求它,可看完了這部電影后,我終于確定了目標。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講的是1949年的法國鄉村,音樂家馬修到了一間外號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學校當助理教師。學校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馬修老師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最后孩子們學會熱愛生活,了解生活的美好的故事。從中我明白了許許多多:
一是武力與懲罰不能改變孩子,只有寬容與愛才能讓孩子聽話。
一次,學生樂格克做惡作劇將馬桑弄得頭破血流,馬修老師知道了是誰以后,直接將他送到校長那受罰,剛到樓下就聽到了另外一個被冤枉的學生在校長辦公室被打的撕心裂肺的哭聲,心一軟,就沒有將他告發出去,而是給他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照顧受傷的寬容有耐心的看門人兼衛生員還修學校桌椅的馬桑。樂格克從這件事知道了生命的脆弱并學會了做錯了事要承擔責任。
二是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
無時無刻不被告誡著不許這樣做,不許那樣做,卻沒有人來告訴他們應該做什么、怎樣做。
校長在懲罰犯錯的學生時,其態度可說是雷厲風行、不遺余力。刺激-反應的聯結當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結果表現出來就是學生在校長面前噤若寒蟬,規規矩矩仿佛機器人,而在校長背后則是放肆搗蛋無所不為;他將學生當成同自己一樣的,有血有肉有尊嚴的活生生的人來看待,會在滿足學生作為正常人類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引導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告訴了我,沒有拋棄人的夢想,只有拋棄夢想的人,讓我們為夢想努力吧!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7
周五的下午,陳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場電影。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代課老師,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畔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后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采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后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為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伙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貝比若當時是個孤兒,總在周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后來馬修被學校解雇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貝比若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后來又不忍心,回來把貝比若帶走了。貝比若的執著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8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水池底部",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后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克萊門特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制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
當聽到這部影片的名字時,首先給我的感覺是溫暖的,在春天這個溫暖的季節發生的故事自然會讓人覺得溫暖。可是當影片開始播放的時候,我發現這影片的感覺并不是我開始想象的那樣,背景音樂總是略帶著一些憂傷,把整部電影的氣氛映襯的有些憂傷。
但是,繼續看下去,我又有了不同的感覺,頑皮的孩子和馬修總是會發生些什么,這些事卻顯得那么自然,并且想想這也是為什么馬修會和這群讓每個老師都頭痛的孩子們相處得如此和諧、融洽。也許是因為他們有同個愛好——音樂,在馬修的培養下,他們合唱的歌聲是那么動聽、美妙。
它沒有國際大片的華麗場面,沒有動作大片的華麗的打斗,沒有科幻大片曲折新穎的故事情節,但它感人的故事、鮮明的人物刻畫、動人的音樂已足以使每一個觀眾感動萬千,并深深愛上了這部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9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后,我的感觸很大。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過中年的馬修是“池塘畔底”這所少管所的代課老師。人生似乎在這個地方更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陰森的大門、調皮的無可救藥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也犯錯不斷。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過中年的馬修是“池塘畔底”這所少管所的代課老師。人生似乎在這個地方更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陰森的大門、調皮的無可救藥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也犯錯不斷。
馬修的第一節課就因為同學的吵鬧而得到了校長的咆哮。同學不小心打上了心地善良的麥神父。因為馬修獨特的教育方式,孩子們第一次做錯了事不被體罰,第一次知道做錯了事可以用負責任的方式彌補。他為了他們一次次打破自己的底線,又一次,馬修突然發現怎群孩子很喜歡唱歌,馬修為孩子們組建了一個音樂團,其中馬修發現莫翰奇對音樂很有天賦,用他對孩子們徹底的真愛,使這些已經麻痹了的少年們,有了一絲絲良知,成就了莫翰奇的音樂之夢,也成就了自己的音樂之夢。當他被惡毒的校長趕走后,孩子們折起帶著祝福的紙飛機,送給這個拯救過他們靈魂的人。
他們變成了愛的精靈,紛飛在春的序曲中,融化了冰封的海洋,展開風帆,義無反顧的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翻開新的人生篇章。 馬修以他寬廣的胸懷包容著這些可憐的孩子,他以一顆博愛的心將溫暖和希望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他用音樂喚醒了這些孩子們冷漠的心,也喚醒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渴望。其實人人心中都有愛,人人心中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人人都能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仁慈與付出。只是,如果沒有人來撥動這根愛之弦,這種熾熱的心就會被封沉。而馬修就是最好的撥弦人。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10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一位具有音樂才華的馬修老師來到一所名為“池塘之底”的學校擔任學監,最終用愛和音樂感染了那里原本是問題少年的孩子們。
池塘之底,聽上去并不像一座學校的名字,這所學校內的孩子們,頑劣,桀驁不馴,被人們遺忘。他們的校長殘忍嚴厲,老師古板冷酷,制度苛刻嚴格。整座學校毫無任何生氣可言,馬修老師是的到來,使得整座學校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因為懷著一顆仁愛之心,一心想改變孩子們的現狀,馬修老師成立了合唱團,盡管受到校長的阻撓,其他老師的冷嘲熱諷,馬修老師依然堅持下來,最終在女伯爵來校視察時,完成了出色的合唱。
馬修老師用愛和音樂溫暖了孩子們冰冷已久的心,喚醒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柔軟。在“行動—反應”制度的禁錮下,馬修老師不忍看到孩子們被束縛,是音樂,讓這些孩子從中得到凈化和解脫。
放牛班的孩子們,就像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而馬修老師就是那個為他們指引正確方向的人。馬修老師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教育那些孩子們,面對他們的可以反叛,制造事故,馬修老師一一化解。
馬修老師的因材施教,用音樂為孩子們架起了一座愛之橋。當馬修老師失意的走出校園,又意外的收到那些曾經叛逆的孩子們從窗戶上飛出寫滿祝福語的紙飛機贈與自己,露出幸福的笑容,那份溫情,令人感動。
馬修是個平凡的老師,可他卻用音樂,改變了孩子們的一生。那些孩子們,從池塘之底到藍天之下,從冷酷頑劣到快樂純真,抒展自己的才華,升華同學間的友誼,這一切的變化,反映了馬修老師的偉大。
影片中的一些細節,充滿了師生之間濃濃的情感。馬修老師警告蒙丹不準傷害幼小的佩皮諾,面對孩子們犯錯,不去告訴校長,而是愿意給他們一次改錯的機會,不讓他們受傷害。
《放牛班的春天》如一碗濃濃的心靈雞湯,滋潤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知道,在經歷痛苦時,也要保持一顆向上的心,去感染身邊的人,感受身邊的美好。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11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回到法國家鄉出席母親的葬禮,當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勾起了自己童年的回憶。
克萊門特是一個生不逢時的音樂家,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根本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代課老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畔底”,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犯過罪的、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后他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暴力的手段管這些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他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一開始,他遇到了種種困難:一個不愿開口唱的天才、一個暴力、變態、處于危險邊緣的學生、校長的阻攔、一個父母在二戰中雙亡的可愛小孩……還有一個不會唱歌的學生。
但他以他堅忍不拔、沉穩、謙讓的性格以及他敏銳的觀察力,戰勝了種種困難,組成了一個合唱團。
他每天晚上都給孩子們寫一些適合他們的樂譜。他從簡單到很難。但是學生們都學會了。有時候學生犯了錯,他還會包庇學生,以防遭到校長的毒打或禁閉。
他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他的學生們用天籟的嗓音取悅了他的心靈。可是好景不長,校長在一個星期六把他趕走了。但是,那個父母在二戰中雙亡的可愛小孩卻因為老師們善意的謊言:“你的爸媽會在星期六來接你哦。”,而每個星期六都在校門口等他爸媽。這次,他又在門口等爸媽的時候,馬修老師出現了。于是,馬修因為禁不住孩子的請求一次寂寞的孤獨,帶走了他。讓他知道了他的等待終究是值得的。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想要得到回報,就得付出努力。因為努力有時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驚喜與一個大世界!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12
直到落筆之前,我還在腦中極力地搜尋并羅列著影片中真正打動我心靈的細節,我從腦海中一個個閃過的片斷中捕捉能帶給我會心一笑的場景。影片的敘述方式是我喜歡的,優美的法語旁白讓我的整個心都像沉到了湖底,靜靜的等待著整個故事姍姍來臨。故事的開場給我深刻的印象,佩皮諾站在門口等待星期六到來的樣子給我驚艷的感覺,可以說佩皮諾在電影中的每一次出場都帶給我天使一般純凈的感覺。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很感動人的電影,具有溫馨電影應該具備的一切元素。善良幽默卻不得志的老師,天才而反叛的學生,不通情理的校長,沒有結果的暗戀……等等。
一群被認為應該拋棄的孩童,從新拾起了希望,從唱歌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讓我感動;那些寫著孩子們離別祝福的紙飛機就在萬分恰當的時候出現,讓我感動;那個一開始就在門口等爸爸的佩皮諾終于在星期六找到了“爸爸”,讓我感動……
當然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莫杭治。不僅僅是“天使臉蛋,魔鬼身材”,同樣還有他的聲音。從他的聲音中和深邃的眼眸中,你可以看到,雖然他被認為是無藥可救的,但他同樣擁有著對未來的憧憬。雖然他表面上不屑于母親對他的關心,但他的內心充斥了對母親的愛。當然馬修也是一個重要人物,他用音樂給予了那些孩子希望,引導他們走回正途,并挖掘了莫杭治與身俱來的音樂天賦。他或許稱不上是一個優秀的音樂家,但他絕對是個好老師。當他孤獨離開時,那一只只從窗口伸出的手,還有飄落的字條,一下子渲染了離別的悲傷氣氛,大家都有種想哭的感覺……
不可否認,溫情是個好東西。沒有特別激動人心的場面,也沒有特別叫人難以接受的痛苦悲情。《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那種從頭至尾都可以讓人保持微笑的片子。尤其是看著那些頑童們可愛純真的一面,心底煥發出的某種“本真”的天性雖然連自己也感覺到未免刻意,但也覺得為那樣的鏡頭付出似乎也挺符合人理。所有的成年人都需要回歸的時刻。
既然有合唱團,就必定會有音樂和歌聲。《放牛班的春天》能以傳統劇情吸引了無數觀眾,可以說,影片的音樂制作功不可沒。
總之,我是挺喜歡這部片子的。可是他給人留下了很多很多需要思考的東西,就像一杯茶,需要慢慢來品。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13
一群被世人厭惡的孩子,遇到一個天使般的老師,救贖的靈魂找到了心中的夢想,終于唱出了來自天堂的聲音,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熱愛音樂有著音樂天賦的代課教師用他對孩子們的愛感化了這一班問題少年冰冷、殘酷的心……
電影中孩子們憂郁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始終印在我的腦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去了父母的佩皮諾,他的那雙明亮的眼睛卻時刻顯露出憂郁與期盼,他每天都會靠在大門的鐵柵欄上,目光眺望著遠方,他是多么希望父親的身影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中啊!可是事實已是無法改變的了。孩子們的心靈被鐵血校長嚴重扭曲,他們沒有四季。在他們的生活中,只有冬季。
可是從這一天開始,一切都變了,一位名叫馬修的老師來學校代課。這里的大部分學生都很頑劣,院長一見到孩子犯錯就會把他拉去關禁閉,可馬修老師不喜歡院長的這種教育方式,他盡自己所能去保護孩子極強的自尊心。這些孩子中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皮埃爾,他經常捉弄別人,還侮辱院長、老師,干了數不清的壞事。然而,馬修老師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他,終于,他發現皮埃爾在獨唱方面有著極大的天賦,他的歌聲簡直是來自天堂的聲音。于是,馬修老師耐心輔導皮埃爾,最終老師的愛還是感化了他頑固的心靈,他感受到了溫暖,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一名著名的音樂家。
看完電影很長時間后,孩子們那純潔的天籟之音還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這就是法國影片的那種淡淡的,而又回味悠長的味道,使人的心靈受到震動,也受到了洗滌。這部影片形象地刻畫出了孩子們的心理,最后在馬修老師走的那極為平淡的環境中,紛紛揚揚落下的紙片和從窗戶伸出的許多只能看到半個胳膊的小手卻讓我極為震撼,這就是被感化的心靈。憂郁的小佩皮諾最終也跟著馬修老師離開了學院,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溫暖。讓人喜悅和感傷。
來自天堂的聲音,從這群少年口中傳出,這無疑顯示出了放牛班的春天——天真純潔、可愛善良,每一個音符中都帶有春天的氣息,讓我們感受這春天的氣息,這來自天堂的美妙聲音……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14
是金子總會發光,池塘之“底”也許就會變成池塘之“頂”。——題記
有一位叫“克雷芒?馬修”的老師被派到“池塘之底”這座學校做學監,剛到學校就發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看門人“馬桑”大叔的眼睛因為一個叫“樂格克”的學生弄傷了,不僅如此,有一天馬桑大叔的病情突然惡化,被送進了醫院。馬修老師也被這一群頑不可化的學生擾得煩惱不已,可他發現這一群學生愛唱歌,而且其中還有幾個唱得非常好的學生,就這樣,馬修老師用他從不放棄的音樂事業,挽救了學生原本善良的心。
在這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被學生們稱作“禿子”,“光彈頭的”的學監克雷芒?馬修和被老師們稱作“天使臉蛋,魔鬼心靈”的“莫杭治”。
馬修老師是這部電影中的主人公,不會對學生抱有一絲拋棄的念頭,用尊重這個詞,讓孩子們的自信又回到心中,即便那些孩子依然是某些人心中“壞蛋”的代言人。
而“莫杭治”在馬修老師組織的合唱團中尤為顯著,馬修老師也夸他的嗓子簡直就是奇跡,不僅如此,在片頭、片尾也提到了莫杭治是個音樂家。
在這個故事中,馬修老師的教學方法實在令我驚訝,馬修老師注重的是心靈撫慰,而現在的老師注重心靈的顯然不多,看成績分三六九等的老師數也數不清。學習好的,受到老師的重視,從來都信心滿滿;學習不好的,卻被老師撇在一邊,對考試之類的測試自然越來越怕,更別提自信心了。
在以前我也因為成績的問題煩心,在生活中我們總習慣于為別人喝彩,羨慕別人點點滴滴的完美,而對自己突出的一些優點視而不見,不以為然。于是喝彩也因耐于寂寞,而悄然離去,只剩下低頭喪氣的自己……即使你不是艷麗的紅花,但你是默默無聞的綠葉,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的一生,依舊坦然地在落葉叢中彈奏“秋之旋律”,與秋風一同為自己喝彩!即使你不是寬廣的大海,但你是不可缺少的水滴,無私地將自己的一切獻與海洋,依然快樂的同澎湃的浪花一起演奏“水上交響”,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貢獻喝彩!
讓放牛班的春天繼續!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篇15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大名早就耳聞,但一直未及觀看。今日無聊,決意耐住性子好好欣賞一番,熟料看了一會兒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伴著笑聲和淚水看完了整部影片,心靈受到了很大震撼。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真希望每一個成年人特別是做老師的都能看一看。在愛心嚴重缺失、教育極度沉淪的今天,我們迫切需要的就是這么一鍋濃烈的、溫暖的心靈雞湯。
故事發生在法國,某個小鎮的郊外,有著這樣一個充滿嚴格制度的少年學校。而這個學校里的學生,并沒有因為這樣的嚴厲管制而變得乖巧,反而成為了一群沒有教養,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然而誰也不會知道,在這樣似乎無可救藥的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一個個美妙的夢想正在悄然升華。懷著這樣天真爛漫的夢,他們遇見了一個可以說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人 他就是馬修。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 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最后的結果是,在他的循循善誘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們的自信,找到了屬於自已的春天。馬修老師的偉大之處,主要體現在他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上。他申請進行教育實驗,請求校長答應三個要求:取消禁止娛樂的禁令;允許他來懲罰肇事者;允許不透露孩子的姓名。這無一不飽含了他對教育事業的盡心盡責;對人平等,不分貴賤,一視同仁的態度。課堂上他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的那一鏡頭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一小小的舉動包涵著對學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師生關系。當然,尊重的前提是愛,馬修老師用愛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愛照亮了前往之路,用愛為他們指引方向,讓野男孩個個成為發光的小天使。教師的職責不僅給予學生各種知識,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追求夢想的勇氣與途徑。年輕人總是充滿夢想的,夢想是青春的背景音樂,伴隨人們度過一生最美的季節。但是世俗的壓力往往會扼殺這些美麗而脆弱的夢想,《放牛班的春天》里就有這樣一群被壓抑、被忽視、被扼殺了夢想的孩子們。嚴格的管束,僵化的教育令他們沒有夢想的空間,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叛逆的行為上,失去了追求夢想的甜蜜。馬修老師最終以他的理想、寬容與音樂重新喚醒了孩子們追求夢想的本性,讓他們的青春活力得到了真正的釋放。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相關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04-28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12-27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05-21
放牛班的春天個人讀后感11-01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范文07-02
關于《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08-15
放牛班的春天優秀讀后感06-22
放牛班的春天初中讀后感09-12
放牛班的春天個人讀后感09-12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的讀后感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