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

時間:2020-12-15 16:51:38 讀后感 我要投稿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1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什么是生命化教育?那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這就是生命化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不僅僅是面向學生的一種單向教育,對于老師來說,更是一種教學相長的教育。要想更好的教授教育心理學,不僅需要教師在專業知識上的不斷汲取,也應該思考教育的真正意義,喚醒自己的生命意識,來激發自身的潛能和創新能力,對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斷地進行反思和完善,從而為自己的教學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老師在文章當中提到所謂的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就是要培植人對生命的真愛,要讓所有的人都意識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活在世上,不管貧窮、疾病、困難,但只要活著本身就帶給你希望,帶給你無窮的可能性。所以張文質認為,教育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個人對生命的敏感,對生命的珍視,包括對生命的敬畏感。

  書中提及最感興趣的是生命化教育,舉了很多教育的例子,給我很多啟發。教育的三個維度,即“授受知識,開啟智慧,潤澤生命”。教師和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共同潤澤和成全。生命化教育在于教師的“人的真實生命的復歸”。生命化教育要求關注所有生命的價值,關注生命的差異,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發展目標。要從關注每個學生開始,從尊重每個學生開始,從滿足每個學生需求開始,從善待每個學生開始,從開啟每個學生的智慧開始,從相信每個生命的意義開始,從成全每個生命發展開始。不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

  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生,必須熱愛自己的學生。讓生命融于教育,將教育融于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現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并以此漸臻生命的完美與幸福。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生命化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將知識灌輸到學生大腦就可以的,而是讓每一個人面對生命有尊嚴的活著,有意義的活著。對教育而言,重新給學生上一堂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的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2

  今年暑假里,我讀了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書中說道“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致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又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我主要想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認識。

  一、“慢”而不“怠慢”。

  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部分“問題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基礎較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在生活及其他方面,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早戀、打架斗毆等現象不時發生,給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對此,我反復思慮著如何將他們引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怠慢”了,就意味著放棄他們,后果不堪設想;相反我認真思考,改變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維。雖然他們的壞習慣很難改變,但并不是不可救藥;雖然他們在學習方面起點比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雖然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較慢,但并不等于到達終點的速度就慢。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對待這些問題學生要鼓勵、啟發、引導、耐心、寬容、等待……,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逐漸調整和理順好自己的狀態,再差的學生都有它的基礎點,就從每個學生的具體基礎點做起,自然生長點開始,逐漸延續增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產生興趣,而繼續續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們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作為老師,尤其如我們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鏡。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該壓制自己。靜下心與孩子交流,打開孩子的心結。也許,你一句溫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勵與喚醒”,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于發現,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

  三、“慢”需要等待。

  這個“慢”,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而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變的過程。這個慢,也就是讓孩子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干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么?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立竿見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我以此作為一劑清醒劑,并時時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對待“問題”學生,要寬容,要等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在具體做法上,這幾年我改變了以往遇到他們“作亂”時批評、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當眾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然后以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他們,以欣賞他們的優點為出發點,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為基礎,拿起表揚的武器,營建“贊美文化”。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恒的責任。

  一個人在校期間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生存的需要,畢業時的他,還有那么多的不完善,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師生之間的偶爾一個短信、一句問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對一個人的激勵、鼓舞、發展導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我們班的學生王若林,我只是在小學最后一次的家長會上點名表揚了幾個很有學習潛力的孩子,結果這個孩子考上了上海交大)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神圣之處吧?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吧。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立桿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3

  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1983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論鉆研和實踐探究,長期植根于中小學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展。在鉆研和實踐過程中,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透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量與節制。其次要廣泛閱讀,努力付諸實踐,累積經驗,構建自己的熟悉平臺。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當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個觀點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為這天這個時代的確是泥沙俱下萬馬奔騰的年代,有人認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說慢工出細活。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興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藝術,張老師很顯然給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個字一個詞,字是慢,詞為藝術。張老師認為我們的教育太快啦,快在那迅速展現而又擦去的ppt上;在了教師應對這一大群叫不出名字卻能把課演繹的完美而流暢上;快在了教師與校長們每一天似乎都在忙于應付各種各樣事務性的事務上,快在了教師冷漠地看到教室里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惱的快一樣,我們這天的學校里。教室座位整潔,臺下人頭攢動,一派工業化大生產的氣勢。老實說的確難以看到具有生命個性的人。這也難怪作者所推崇的葉瀾教授不斷的發出召喚,召喚教育創新要有“具體個人”意識,召喚要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中“人”的轉向要從“抽象的人”到“具體個人。說到底快到了我們的課堂上都看不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種什么樣貌的課堂,什么樣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師那樣的”教師身體動作是慢的,說話的語速是慢的,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說的,日本的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干沉淀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干注重到每位學生的艱難并及時賦予幫忙,多給他們帶給創新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潛力。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于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張文質老師倡導“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務必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鉆研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帶給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明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量……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里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說,學校還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操縱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說:“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重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操縱。”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須想不到,在中國有那么多“名師”能夠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也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厲害的“名師”竟能夠在體育館數千名觀眾面前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也許,從某種好處上說,這正是中國教育勝過美國教育“難能可貴之處”。

  假如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艱難,信息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一味地強調教學質量,并以此作為衡量教師業績的標準之一,也是對教師的不公,因為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的老師究竟是少數。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明,然后順著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鉆研,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明,有所專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夠的期盼,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4

  張文質先生是著名的學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著“生命化教育”。而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他《慢教育叢書》里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歸本真,細細品味,能引起我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常常發現,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養;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魯、卑俗,有時候這一切才是教育更為具體、尖銳的問題,但是它往往被各種任務、指標、困難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細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讀了這一段文字,我不禁問自己,工作這么多年來,有沒有認真想過“教育”這兩個字的含義。

  總覺得自己通過師范的學習,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總是急于見到成效,往往在課堂上沒有細致的傾聽、觀察、思考學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認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覺得還挺不錯,還為自己能夠這么快駕馭學生而沾沾自喜,現在想來真是膚淺的很。有時在對待一些特殊的學生時往往沒什么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也覺得這樣的學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責任,似乎已盡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這忙那,還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總是對自己的行為找一些理由,等等。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變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會習氣,脫離了教育原來應有的本真。讀了這段話,讓我重新進行了思考,重新審視了我先前的一些行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進行調整,讓教育回歸自然。

  “不言而喻,教師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敏感、細膩、堅強、執著、明確、美好,教師甚至“要比熱愛自己的黨派、教會更熱愛自己的學生”,教育確實要以愛為底色,談起教育就是談論我們的孩子和未來——然而,只要一靜心我們就知道自己實在被扭曲得太厲害了,也許更需要詢問的就是我們還有多少真摯的熱情,承擔的勇氣,能夠在各種困難中堅持應當堅持的執著,可是我知道這樣的詢問很多時候也是蒼白無力的,莫名的焦灼與恐懼盤踞了我們的生活,太多的指標、任務、功利已經控制了我們的心靈,我們渴望著美好,內心都變得越來越無望與冷漠——堅冰時期仍然延續著,有時我們幾乎無法越過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來”。

  這一段,告訴我們所處于這樣一個時代,學校也被各種各樣的功利所包圍,但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要對學生始終充滿愛。一方面,沒有愛,我們的教育就會偏離遠來的方向,便會使我們平時的工作變得那么急躁、那么勢力、那么急功近利,這樣導至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機械式的任務式的教育,往往學生越學越不想學,對學習也會失去信心,教育教學的效果也就會越來越差,如此惡性循環,后果就更不堪設想。另一方面,這樣的工作狀況,對自己來講也不是不盡如意的,試想每天面對著不愿學習的學生,面對情況糟糕的教學場景,教師本人也難以獲得教學成就感與工作快樂感,常此以后,身心俱疲,對老師自己的發展也是有弊無益的。

  文中張文質先生又談到了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的一段話:“許多年來,葉瀾教授持之以恒的躬行“新基礎教育”的理念,無論到哪所實驗學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聽課(而且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說這樣才看得清楚每個學生的“動態”),必定要先和實驗教師對話,為他們“捉蟲”、指路。如果沒有外出,她幾乎每周總會安排一天時間,早上六點多鐘就出發到一所學校,上午一聽就是4節課,中午簡單用餐后,就開始評課、交流,然后則是講座和對學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她家里人告訴我每次“這樣的活動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點了”。葉瀾老師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學者,她的“田野作業”方式同樣令人贊嘆、敬佩,啟人心智”!

  葉教授是一個教育大家,她都在盡力做一些每天我們看似在平常不過的事情,她并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可她確真真實實的是一個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態度是一個優秀教育者具有的優秀品質,不帶任何功利。也許,教育本是件簡單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還原到原來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5

  知道《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已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學校剛開始開展“書香校園活動”,推薦的書目里就有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自己想當然的以為整本書不外乎是從生理學心理學的角度論述教育為何要“慢”?教育應該如何“慢”的教育實踐方法。書剛拿到辦公室,就被一位同事“借”走了,這一借算是有去無回了,我和它就這樣輕易地擦肩而過了。

  八月陪兒子去博庫,在書店又看到了這本書,認認真真看了第一篇,認為很寫實,書中有很多案例都很貼近自己這幾年的教學感受,看得很釋懷,而且和我的課題“研究關于在教學中如何踐行生命化教育理念”接軌,立即決定再次收入囊中。

  本書共分為十二個小部分,大部分是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演講實錄。教育是慢的藝術是其中的第十一部分,這一部分又分為三個標題:一、教育者的良知與智慧(與教師的第一次對話)二、旅途的開始(與學生的對話)三、教育是慢的藝術(與教師的第二次對話)。論述的結構是以問答的形式呈現。每一篇都是以老師或學生的問開始,然后結合案例張文質老師進行解答,覺得這種形式倒可以嘗試以后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第三段有這樣一段話“后來大家談到這個問題時有一種共識:教育很容易被簡化為訓斥、懲罰。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細致、耐心。但有時非常容易就是訓斥、強迫、禁止。你可以怪體制,但細想一下,更可能是自身修養、對教育的責任,對孩子的愛心出了問題。大家感覺到生命化教育不僅是指向學生的,更是指向教師的。我們的教育行為怎么生命化起來?”還有一段“生命化教育它首先是理念性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或課題組規劃出來的一個步驟,其實你帶著生命的熱忱進入課堂,然后對孩子所有的生命行為經常給予肯定,學生的面貌肯定是不一樣的。”以前總是想著做這個課題需要我在課堂上怎么做?本書中并沒有刻意地闡釋到底什么才是生命化教育,也沒有闡述如何進行生命化教育的方法,但是這些樸實的語言、大量的教育實例,開啟了我的智慧之門,讓我發自內心地尊重每一位學生,更多的關注每個孩子的心靈成長。究其實,我應當用心關愛每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特長,用音樂浸潤生命、用情感啟迪智慧。

  以前生命化教育一直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口號,理解的比較抽象。此書中大量的對話讓我感到生命化教育越來越親切,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清晰,這些演講給了自己更多的更積極的暗示和提醒,它讓我能以一個母親的身份用關懷的態讀去進行教學。尤其自己是一位音樂教師,在這方面我必須做得比其他學科的老師還要好才行。因為音樂學科可以遠離考試給教師們帶來的壓力,讓每個學生在音樂課上享受歌唱的快樂,受到音樂的滋養。雖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只有理念是不行的,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此中也包括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了,上起課來才能得心應手。引領學生在音樂中尋找力量,學會在音樂中釋放自己的情緒,在音樂中體驗情感,在音樂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用音樂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收獲的不僅僅是教學的成功,還有自身生命價值的提升和教師的幸福感。

  歸根結底“生命化教育”就是“責任”就是“愛”!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6

  讀了《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消極”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這一篇了。文中提到“我們最可怕的敵人就是對一切事物的消極心理。”這種消極心理一旦駐進我們的心靈,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我們經常會情不自禁、甚至無法克制地以這樣的方式處人、處事、處己,卻不自知!因此,我們教育者要擁抱一顆積極向上的愛心,讓教育變得更陽光。

  【案例】巧借契機,播撒愛心

  彬是我班成績很差的一個女孩子,不僅如此,連字跡也很不端正。開學初,每天的課上都要開小差、做小動作,所以每天的課堂作業不是來不及就是錯誤連篇,因此,她就成了我課上重點關注的對象,也時常在課上會受批評,而她,每次都朝著我笑笑。起初,對于她,我真的有點無可奈何。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正翻閱她寫的《一天一事一感受》時,發現她每天都寫了被批評的事,不是受老師的批評就是受家人的批評,看到這,我的心不禁地抽搐了,“原來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批評中,那她怎么會感受得到溫暖呢?感受不到溫暖,又怎么真正地去愛呢……”一連串的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不禁對她投去憐憫的.眼神。

  放晚學了,我依然在批她訂正的課作,“今天真棒!這么快就訂正好了,看來彬越來越能干了!”話剛落下,她立即露出了笑容。正在這時,她的媽媽走進了教室,過來問問她的情況,我看得出她緊張的情緒,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我笑著說了一句:“挺好的!”順便把彬叫過來,兩人一起和我面對面坐著,我拉起彬的手,不禁感覺她的小手一直在顫抖,說:“彬,趙老師覺得你比剛開學,表現好多了,你覺得呢?”點點頭。“那你覺得自己還有哪些要改進的地方呢?讓趙老師當你的朋友,一起來幫助你,好嗎?”沉默了一會說:“我上課還不夠專注,發言還不夠積極,作業……”“哦,這些問題都好解決,只要彬你愿意,照趙老師說的去做,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定能克服的,你相信老師嗎?”笑瞇瞇地點點頭。于是,在她整理書包的期間,我還跟她的媽媽達成了協議。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發現彬進步了,人也開朗了許多。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7

  這個假期學校為我們分發了一項福利:張文質的兩本書。我首先拜讀的是《教育是慢的藝術》。

  在序言中,我首先讀到的是這幾句話:

  “我們也要有勇氣承認內心的恐懼和猶豫,承認我們所能期許的改變實在微小,承認我們時常就掙扎在各種得失、利害、歡欣與沮喪之間,而在這樣的認知中,我們也許就能獲得更多的智慧……每個人恰恰通過自己的誤讀而完成了對教育的謹慎改寫”一下子覺得他道出了我的心聲:我能改變我所有的學生嗎?我能改變我所有的家長嗎?我能改變的很少,但我能改變我自己。

  有了共鳴,自然希望從書本中汲取力量。再繼續讀書的過程中作者談到孩子們的一些表現:

  “當學生站起來發言時,他是不是能夠抬起頭,注視著老師,或者注視著同學,是不是能夠從他的身上看到一種勇氣,一種膽識,一種表現的沖動,甚至一種獨特的表現力,一種引人注目、令人嘉許的個人魅力?而不是膽怯得手都不知往哪里放,手里捏著的紙實在不明白是把他展開還是揉起來”。

  這真是六年級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真實寫照,也是我上不斷啟發,但還是失敗的現實。

  從小學到高中,我們不斷的訓練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但是不少孩子在這過程中漸漸喪失了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的興趣。考上大學是人生的重點嗎?不,大學畢業,出來工作才是人生的開始。如果我們在孩子的人生準備階段中就耗盡了他們的進取心,自信心,那他們又如何能在工作時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誘惑。一個個啃老族,一個個迷失方向的人,不正是不能真正心靈不能自立的孩子嗎?

  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等待,學會傾聽,學會欣賞,學會贊美,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表現,學會反省,學會創造。“要培養視野開闊的人,要傾聽窗外的聲音,要不斷掙脫自己生存環境和知識的限制,努力學會睜眼看世界。要在有效教學中融入屬于全人類的普適性的理念,而不僅僅是比較狹隘的、功利的目標。以能培養出有自信力的、有表達愿望的、有分享熱情的、有快樂的生命姿態的學生。”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8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福建著名學者張文質先生的作品。與其他許多教育理論書籍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教育演講的集子,共收錄了張文質老師從2004年到2008年五年間的12篇演講實錄,其中,有四篇是與1+1讀書俱樂部成員聚會時的發言,有八篇是到各地學校的演講,篇幅最長的是后面五篇,占了全書的四分之三。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張老師的演講,通常是“沒有完整的講稿”,“和大家面對面的談話時捕捉頭腦中快速生成的影像,甚至是不太完整的對某個問題的理解”的呈現。這種生成性為講演注入了更多鮮活的魅力,反復品讀這些“原汁原味”的文字,我仿佛又回到了聆聽先生講座的酷熱八月的上海會場,時而言辭犀利、鞭辟入里,時而充分肯定、贊賞有加,時而殷切期盼、信心滿懷……從他身上,我不僅看到了生命化教育的希望與未來,更看到了一個有良知的有責任感的教育學者長期致力于教育革新與喚醒的赤誠行動。

  一、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實踐者

  生命化教育是張文質老師的夢想,是忠實的倡導者、實踐者,他逢人必講,走到哪講到哪,他對老師講、對學生講、對家長講、對學校講,不遺余力。他到江蘇、出廣東、上湖北、遠赴內蒙古、挺進新疆,倡導生命化教育,建立實驗學校。最多的,應當還是他的根據地福建。12次講演,就有11次是在福建各地的學校。他的足跡差不多快要踏遍福建的每一塊土地了吧?

  對生命化教育本質的詮釋應當數他2004年末在永春師范的一次講演最為經典。他說,“所謂生命化教育,其實就是一個精神的理念,是對更美好的教育的一種價值訴求。”用一句話來表達,那就是,“把對每一個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在他看來,所謂教育,就是對每一個個體生命發展可能性的成全,社會需要這樣,學校更要這樣。教育是慢的藝術,他通過自己的行走與觀察,對許許多多無視生命漠視生命的反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行為痛心疾首,振臂高呼生命的尊嚴,告訴我們生命的可貴,引導我們期待生命的美好。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明白,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下,要達成這種從生命本原出發的教育理念是何其困難,但張老師始終不氣餒不爭辯,他以巨大的勇氣與力量一直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二、想大事情,做小事情

  面對“落花流水”般的教育環境,張老師對所有一線老師都寄予了深深的理解與敬意,每到一處,他總是平等而親切地勉勵所有的老師們,如何在面對現實的同時,尋求內心精神的豐盈。他處處強調,教師要能夠既想大事情,更做小事情。在“生命化教育”12人研究小組聚會上,他說:“今天我們能做的也許不是對教育的想象,而是只能提醒自己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現實。”但既使這樣,“我們要努力回到生命當有的更堅韌的立場,回到作為個人的承擔——觀察、記錄、思考、對話、寫作,努力做一個行動者。……努力培植自己更豐富的教育智慧,努力不使自己變得遲鈍、衰竭、愚蠢、喪失熱情,努力在具體的工作中生發出更多的生命熱度與溫情,相信自己就是相信靈魂未死的價值,哪怕一點一滴,不是逃向蒼天,而是回到塵土,既受苦又癡迷于自己笨拙的努力。”

  xx年3月他在福州格致中學鼓山校區論壇上說:“不要偷走孩子的夢想。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機,不是哪所學校,而是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境遇,教育需要思考大問題,教育也需要在小事上持續、耐心地努力。”

  xx年4月他在福州十八中市級專題研討會上,談到規模宏大的巨型學校在探索有效教學的艱難時,仍不失時機地肯定到:“教育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貢獻出一點點自己的見解,提出一點點自己的思考,它不一定有價值,但作為一個思想的提問者,還是有意義的。”這就是張老師所說的“想大事情”。

  那什么是做小事情呢?

  張老師說:教師“管好自己的課堂”是做小事情;教師“多一種經歷,多讀一本書,增強生命的強度”是做小事情;教師“說真話,做真事,善待第一個學生”是做小事情;教師“有學習的傾向,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是做小事情;和同事“交流教育心得,遇到困難開始研討”是做小事情;甚至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更干凈一點等等”也是做小事情。

  而作為學校,在“校園內很多樹下放有凳子,可以供孩子們課間能夠坐著休息”是做小事情;“在校門口放著兩排椅子供來接送的家長坐著休息”也是做小事情……他認為,小事情是有著巨大能量的。“目光向內才可能知道自己的責任,才可能知道一切變革正因為‘我’的參與而變得更有可能。”

  xx年6月,他在泉州骨干教師培訓會上對培訓學員們說:“我們幾乎沒辦法在大的格局中做出什么,但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可為的事情,作為一個目擊者,一個見證人,觀察者,記錄者,思考者,作為一個發出自己聲音的人。……我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行動準則,就是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大問題要思考,小事情要踐行。要從我們能夠改變的地方去嘗試。”

  在永春師范的生命化教育的講演中,他談到教師要隨順人的稟賦,樹立一個樂觀的學生觀時,他說:“我們既能夠有所思想,也能夠有所行動,以自己的創造性工作表達出對學生的信任和期待,也表達出相信每個人都有更美好未來的信心。”每一個教師都應“時時提醒自己、改變自己、克制自己的否定性思維,一點一點地變得陽光起來,積極一點,主動一點,努力在責任之中表達出我們對生命的眷戀。”

  三、深入學校、深入課堂

  從他的書中,我捕捉到了一個教育學者十幾年來不懈的真實的行走歷程。他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把自己的教育思考,牢固地扎根在真正的教育基層學校的土壤里。他跑遍了各種各樣的學校,城市的、鄉村的、城郊結合部的、中學的、小學的、公辦的、民辦的等等。他說:“我熱衷到學校聽課,也比較信賴自己所看到的。在這樣的現場,你同樣是一個教育的承擔者,同時往往能夠獲得一些原先未曾料想到穎悟。”

  為了在福州一所學校的教師論壇上進行十幾分鐘的發言,他特地跑到這所學校去聽了兩節課:心理健康、歷史。他說:“我希望自己能有一點與課堂相融,與學生真正相見了的感覺。”他會跑到自己女兒所在的學校去聽課,包括通用技術課、英語課,他都聽。有時,他還上課,給學生講語文講作文。他說自己每年聽課都在100節以上——這是一個什么量?與在我們學校,只要求每個老師一個學期聽課量達到12節相比,100節,相當于平均一周都會聽二節課!在我們學校誰能做得到?校長一年聽課是多少?教研部門的那些各學科教研員們一年聽課又是多少?放眼中國教育,敢于跟這100節叫板的,又會有幾人?

  四、純樸的鄉村教育情結

  如果說今天的教育環境已是“落花流水”的話,那鄉村教育則早已是“落荒而逃”了。優秀的老師們逃了,優秀的學生們逃了,經費緊張,辦學艱難,已非同一般可言。拿我的老家湖北荊州的情況來說吧。家在農村的,只要家長有稍許能耐,都會想方設法讓孩子到縣城區學校去讀書,而鄉鎮學校的老師,也通常會想方設法調到城區學校去工作。而城區的優秀學生呢?則是流向條件、資源更好的地級市學校或省會城市學校,優秀的老師基本上也是如此。

  于是,城區學校的規模總是很大,一個班七十多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鄉鎮學校規模則一縮再縮,班數班額不斷減少。為了保障那可憐巴巴的鄉村教育的基本師資,主管部門不得不采取一些舉措,如選擇城區學校的老師到鄉村學校開展階段性支教。然而“上有政策,下就有對策”,被安排去支教的老師的情況可謂五花八門:有的老師人去了,但心沒有去;有的是今天去了,明天不見了;有的是這個月在上班,下個月就一“病”不見了;而最為離譜的是,有的干脆私自請個人頂替自己到支教的學校去上班,自己玩起了失蹤,遠走他鄉……

  張老師深切關注農村的教育,常常深入農村學校進行調研講學,更把很多農村學校作為生命化教育的實驗學校來研究。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我覺得教育最沉重的問題首農村教育問題。”“今天農村教育問題有一個比高考更沉重的話題,就是這些年來,農村的孩子進入重點大學、進入名牌大學的比例逐年下除,像北大、清華差不多就是15%,所以很多農村的孩子只能上二流、三流、四流,不入流的大學甚至是那些‘野雞大學’。”

  他的敏銳,不是一般的學者可以比的;他的敢言,也不是一般的官員可以比的。閱讀這些講演實錄,我常常驚訝于張老師的勇敢,這是一種口無遮攔地道出真相,這是一種殘忍難堪的逼近真實。講真話在當下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不是不知道真相是什么,而是說出真相太難了,我們也不是不知道真相被揭露的話會改善現實,但依然選擇了沉默,因為,堅持說真話太麻煩,太危險了。

  我跟張老師一樣,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腳上的泥巴還沒有洗干凈,腳底還是鄉下的泥土,如今雖然生活在南方城市,但我的心仍然扎在老家那一個閉塞貧窮的小村落里。我沒有可能再回到老家回到鄉村去工作,但我對張老師這樣一種質樸的農村教育情懷充滿了敬意。他可以一連十幾次地到同一所鄉村學校——晉江龍林小學去聽課調研,可以到農村鄉鎮去義務講學,可以到泉州市一所鄉鎮學校(永和中學)跟學校教師們進行多次座談、跟學生面對面地對話。

  他不是浮在面上,只有空空的關愛;他不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游,只有留存的鄉村圖片;他把行動把責任建立在對眾多鄉村實驗學校不辭辛勞的指導與實踐之中;他勉勵在鄉村工作的老師們,要“學會妥協,學會調整,在妥協中前進,在調整中提高”努力增強自我生命的強度。他更大聲向有志之士向社會強烈呼吁:目前,農村更需要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農村教育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

  與這一本書相遇,是我暑假赴上海的一個意外收獲。當我在上海興高采烈請張老師簽名合影時,我感動于文質老師的平等與親切,讀完這本書,我更感動于張文質老師這份教育的赤誠。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也是我的教育責任。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9

  張文質先生說過:“我們的教育往往過于急切的盼望著出成效,成正果,能夠‘立竿見影’,缺乏期待與從容”;“我們缺乏一種悠閑的心態,缺乏閑心”。不知從何時起,我常常被超負荷的日常教學工作弄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多余時間去思考,去關注學生的發展,做教育應該做的事情,忽視對學生思想的教育。

  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的“潤物細無聲”,正反映了教育的變化過程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范”。

  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后順著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起性子,干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么?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在課堂上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常囁嚅著嘴,想回答又說不出來,或者說來說去不在點子上。這時,作為教師的你,是急躁地打斷作一番暗示,還是給他們一些思考的時間?也許你為了急于聽到孩子“正確”的回答,過早地把現成的知識和盤托出,迫不及待地將知識填塞孩子們的頭腦……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于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還會遇到一些學困學生,他們之所以出現目前的這種現象,是由于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不愿意去學習,有的不按時完成作業,作為老師,可以先不要責怪他們,應該滿腔熱情的幫助他們,靜下心來和他們談心,做耐心細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夸孩子,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正確對待孩子,從而使他們端正學習的目的,建立信心,這樣才能逐漸的趕上去。但更多的時候,在對待這些孩子的態度上,我們很多教師和家長有太多的恨鐵不成鋼、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長、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要知道:兒童接受教育需要一個過程,教育恰如教孩子學步。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致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10

  學習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課題,生命化教育,頗有感觸,并有所理解、認識和收獲。

  張文質老師在《生命的禮贊》一文中簡述了什么是生命化教育,他認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我記得杜郎口中學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開放課堂,群體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氣氛和諧,環境寬松,自主參與,個性發展。”這都體現的是對于人性的關注和關愛,與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與“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關相融的,是一脈相承的。

  張文質老師說:學校應當是幸福的樂園。生命化教育是學生的幸福,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真正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得到有尊嚴的學習生活嗎?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嗎?

  按常理,學習優秀的學生在校生活應該是幸福的,其實,不盡其然。尖子生為了在學習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課認真聽課這是沒說的,下課十分鐘也不能浪費,午休時間,課間時間,放學后的時間,雙休日,節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時間,幾乎都不會讓其白白流過,他們每天每日都是在學海中苦苦地掙扎著,并時時擔心成績掉下來,名次滑下來,學習負擔重,精神壓力大,整天都是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現在,學生沒有幾個能達到以學為樂、學中作樂的境地。學習好的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并不是幸福快樂的。

  學習優異的學生在校生活不是幸福的,那些在學習上有障礙的學生,他們在校的生活更不會有幸福可言。沉重的課業負擔和學習壓力,加之一些教師不端正的教育態度和生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導致一部分學生厭學、懼學,最終棄學輟學。這就形成了各班級中的學困生(過去叫做差生)、流失生。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要讓每一個人都有過更有尊嚴的生活的意識。可這些學生在學校的生活中不可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對學生考試成績進行排隊、按名次進行分桌、按名次分配考場、張榜公布排名榜……這不都是我們做教師的經常性的所作所為嗎?也就是在這些司空見慣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教育行為中,學生沒有安全感,整天在提心吊膽中渡過,怕成績下降,怕名次排下去。好學生怕,學習不好的學生更怕。哪次開家長會后不是陣陣電閃雷鳴?陣陣狂風暴雨呢?大批的學生在一次次考試失敗的打擊下,失去了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漸地加入到了厭學的行列中,變成了學困生。

  今年我市中考的考生有1931人,不及格的人次有5131人次(各科不及格人數相加得出),平均每學科不及格人數是733人,占37.96%。這不是一筆小數字吧?這還不算中途輟學的呢。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一張高分的卷子,但連最基礎的知識都沒掌握多少的學生,帶著自卑,帶著恥辱走向社會又能做什么呢?

  這些學生的問題,有社會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家長的原因,有學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學校的原因,教師的原因。

  生命化教育就是對每個孩子的一份真愛、一份關注、一份尊重、一份賞識、一份等待、一份寬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對生命的敏感,關注所有生命的價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義。這“所有”,就應包括優秀生,也應包括學困生。

  而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關注知識技能的傳授,行為能力的培養。學校關心的是升學率、優秀率、平均分;老師關心的是考上重點高中的有幾個,能升學的有幾個,課堂上眼中只有學習好的學生;家長關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成為學習的尖子生,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封鎖嚴密的加工廠,學生是訓練有素的整天等待接受知識的容器。是我們關注的目光不對,是我們關注的支點放錯了。我們有真愛,但我們愛的方式不對;我們有關注,但關注的對象不對;我們有賞識,給的卻是極少部分的優秀生;我們還缺少尊重,師道尊嚴幾千年,不可能一下子改變;我們還缺少等待,總是急不可迫的恨鐵不成鋼;我們還缺少寬容,總認為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

  我們要做到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必須從珍愛生命做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過更有尊嚴的生活,要引導學生對更美好的未來充滿期待,讓老師幸福地教學,讓學生幸福地學習,讓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樂園。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相關文章: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后感08-16

李清照聲聲慢讀后感范文10-26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后感3篇08-17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后感(3篇)08-15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后感3篇08-12

淺談幼兒的藝術教育02-28

藝術教育活動教案03-30

李清照聲聲慢讀后感07-26

剪紙是一門妙不可言的藝術作文「精選」07-04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范文(精選14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