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讀后感(精選13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的智慧》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1
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書育人是一件漫長的事情,它既會讓你在每天上課批改作業的單調枯燥中消磨激情,也會時時刻刻發生各種“突發狀況”,充滿挑戰。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和道德萌芽的肥沃土地。也正因如此,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的智慧實際上是教師的智慧,教師的智慧又表現為一種人生的境界。作為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持續精進才能領悟教育智慧的真諦,才能了達到靈魂工程師高遠而曠達的人生境界。教育的道理,其實都是些大道理,樸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話。譬如說,要尊重學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應優先于“成才”,因材等。道不遠人,大道理就不難悟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然。教育的智慧,大都是緣于一些古老的智慧。古老的智慧存在古典之中,經典往往比時尚更接近其實,因為它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社會的'實踐。
《教育的智慧》這本書中提到,參加教育工作需要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帶著這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用心去體會課堂,將學生真正的放在心上。你每天所要面對的不單單是幾十個學生,他們是幾十個家庭。農村家庭,本就經濟較為拮據,毫不夸張地說,有時候,他們的孩子是他們整個家族“翻身”的希望,他們將一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托在他們的下一代!而這份寄托,往往需要我們教師用真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希望,我們要把學生讓在心上,尊重每一位孩子的未來,用心靈去贏得心靈。
智慧和智慧教育并不神秘,虛空和復雜,但也并不簡單。我們不能使智慧教育簡單化,不能為智慧而智慧,刻意去追求智慧教育,重要的是尋求智慧和智慧教育的支撐,讓其水到渠成,應運而生,在不經意中讓智慧進入心靈,進入教育過程和生活過程。
“教育是一種詩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溫暖生命的過程。”讓我們慢慢地行走其間,且行且修煉,讓柔軟從心間滋生,進而蔓延至整個鮮活的個體,用心去陪伴和守護孩子的成長!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2
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讀書活動,我可能很難這樣認認真真、像模像樣地讀這樣一本教育書籍。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在封面反面的折疊處,寫著作者李鎮西的簡介,第一句話是這樣的:一位深受孩子喜愛也深深愛著孩子的老師。“愛”這個字,是教師教育里經常出現的,也是我經常在思考的,我有無私地把自己奉獻給教育嗎?我真正地愛學生?讀了《愛,不是教育的一切》這一章后,我覺得自己對教育里的愛好像有了新的理解。
愛,是成為教師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便不能為師。在大學里,曾經聽教育學的.老師說過陶行知“四顆糖”的故事。現在,又重新溫習了一遍這個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育人之道,愛心為先。“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是絕對站得住腳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得出“有了愛就有了教育”的結論,教育出來愛,還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
當老師需要愛心,作者李老師認為,所謂“愛心”,是童心的自然表現,愛孩子是天性流露而不是道德使然。真正的教育首先是充滿情感的教育,任何形式的體罰都離開是對學生的愛與尊重,是談不上任何教育的,都是應該根絕的,但是科學而成功的教育卻離不開懲罰。教育懲罰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觀念、平等意識、獨立人格的啟蒙教育。把教育當作一份事業,而不僅僅是一種職業,熱愛這份事業,就會熱愛學生,對學生的那份真情就會情不自禁的流露或者瞬間迸發。既要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還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做一個有魅力的老師,把學生吸引到身邊,如果我做到了這些,我相信我也能夠讓我的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話:“把整個心靈都奉獻給孩子吧!他們是那樣的天真、可愛,每一個都是可以成為有用之才的,你們眼里、心里都要裝著孩子……”對于這句話,李老師也給了我新的理解:“把心靈獻給孩子”而不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應該允許我們老師留點心靈給父母、給孩子、給愛人、給自己。對于普通教師來說,捧著一顆心來,帶走半根草也沒有什么的。我知道自己做不到博愛,但是我相信自己能夠努力做到一視同仁地關注并尊重每一個孩子,不因其學習成績、家庭背景、經濟狀況、性格相貌等因素有所偏愛與冷落。
以上僅是我對《教育的智慧》的膚淺理解,難逃俗套的同時也是紙上談兵,希望能啟發我更好地去反思去思考我未來教育的方向,以后作為一名老師如何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如何從教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3
一本好書即使隨便看一看,也會偶有所得。我覺得看《教育的智慧》這本書,使我就有這樣的感覺。下面斷章取意地談幾點體會,不知說的對與否?
說到老師有這么幾句話:首先說老師“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再有“對于您教誨的苦心,我無比感激,并將銘記于心”,還有“老師,感謝您傾盡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們人生的旅途”。這幾句話說得我感到老師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不知是實干,還是苦干,反正說得老師快沒了。即使不沒也快累死了。《教育的智慧》從書名詞義理解告訴我們:教育要講究智慧。讀一下這本書又知道了教育是技術加藝術的工種。好!我們得與時俱進——實實在在干工作的時候,也應考慮尋找工作中的.樂趣,因為教育也是一門藝術。只會干苦力,不是好老師!
通過學習《教育的智慧》看到了一個詞,理解了這個詞,又更深層的理解了一個道理,這個詞就是:教育的個體發展觀。原來這里也有樂趣,真的孩子就是孩子!所以說讀書好,讀書能讓我明理,能辯證地看問題,也就是書上說的“要多層次多視角地看問題看學生想問題”周三下午本是工會活動,非整什么讀書活動,原來有抵觸情緒,通過學習感到這是展示的機會,交流的機會,這應該是快樂的。正應了這句話:讀書是進步的階梯。原來平凡的工作中還是有很多樂趣!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4
經校長向全校教師推薦,利用暑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學校發的《教育的智慧》一書,我想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但要好好讀它、品它、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讀完這本書后,我有許多感觸,本書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勸學》、《師說》、《學記》,從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了剖析,所揭示的教育智慧給我們從教者以無限的啟迪。
最初接觸《勸學》篇是在初中。當時所學是節選的內容,讀完之后,受益頗深。從“學不可以已”知道了學習不可以停止,一個人的一生都應該不斷地學習,也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終身學習”。而今再次接觸《勸學》,并學習全文內容,更是了解到內容的精髓,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環境對人發展影響,以及學習的目的、程序、內容和方法等。為我們為何學習、如何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建議。其精辟之處是無法用一言兩語總結出來的,只有親自通讀全文,才能領會其精華所在。
在《勸學》中,荀子提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這段話很好地說明了學習不是一日之事,而在于日常不斷地積累。積土成為山,風雨就會從那里興起;積水成為深潭,蛟龍就會在那里生長;積累善行,養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達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發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所以不積累小步,就沒有借以遠達千里的辦法;不匯聚細流,就沒有借以成為江海的辦法。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于走個不停。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用因為心思專一的緣故。同樣道理,學,用心一也。
《師說》主要論述的是關于師道的問題,充分說明了從師的必要性,開篇就以“古之學者必有師”闡明了自己的觀點,而且以圣人孔子不恥從師為例子,證明了自己的.觀點。明白了圣賢之道為誰所掌握,誰就是老師。不應該受地位和年齡的限制,從而不去向“老師”請教問題。更應該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定義了教師的職責。這里把“傳道”放在了第一位,“授業”放在了第二位,如果用現在的教育觀點來說,就是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智育放在了第二位,韓愈認為“授業”是為“傳道”服務的,充分說明了德育的重要作用。
《學記》是一個豐富的思想寶庫,字里行間處處都閃爍著教育理論的光輝。它內容的主要精神,是從正反兩方面總結師與生、教與學的相互關系及其影響的經驗教訓。《學記》里講:“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能夠為人師也”,作為一名教師,在明白自己職責的基礎之上,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老師,“師”的內涵很廣泛,“師”的底蘊更重要。《學記》認為,當教師的只有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失敗的原因,才能勝任工作。“故君子之教,喻也”。也就是說,有經驗有修養的教師,總是善于運用啟發誘導的方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引導學生,但不牽著他們走;嚴格要求他們,但不施加壓力;不把道理和盤托出。做到“和”、“易”、“以思”,就算是循循善誘了。《學記》中有這么一段話:“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者反之,車在馬前。”認為教師搞清楚了“為裘”、“為箕”、“駕馬”三條道理,也就懂得教育的途徑了。這給我們揭示了兩個道理:第一,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第二,要重視練習,持之以恒,求其得心應手。
面對這么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好好地發現它、理解它、珍惜它、用好它,感謝《教育的智慧》這本書,讓我的假期不虛度!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5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也在漸漸的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不再覺得教育就是學校的教育,學校的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了,而是慢慢的感受到孩子的教育,包括了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還有社會的教育。
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堂,所以就奠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現在的很多家長忙與生活,不能完全投入到孩子的教育當中來,那么家長與學校的合作就變得非常的重要了。平時與學校,還有老師多溝通。多增加合作,學生就會感到老師與家長,都很關心自己的學習,從而努力爭取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也能感受到家長和學校對自己的愛,那么也能夠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所以我認為學校和家長的合作是非常的有必要的,一切為了孩子,也希望我在與學校的合作當中能夠越來越有默契。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6
拿出擱置了許久的《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一書。翻閱此書,看到這樣的一段話。“我們教育實踐工作者更關注方法,而存在著忽視方向的傾向。老師們更多地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而忽視學生學習策略和思考策略的發展,更談不上對于學生作為完整的人的成長的關照;老師們對具體的方法更感興趣,對于理論的學習比較輕視,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我們教師的發展。如果我們總是只顧埋頭趕路,我們怎么可以欣賞到天空的廣袤和美麗?”
方法和方向?一直以來,我從沒有把這兩者放在一起思考過。只知道努力學會各種教書的方法,這也是我所缺少的;而所謂的方向,在我認為就是自己下一步工作的目標,僅此而已,朝著自己所預期的目標走下去。但是今天看來,在肖川眼中的'方向,是指一些具有理想的高遠的追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從踏上工作崗位時,都可以說是滿腔熱血,躊躇滿志地想做出一些成績。可是為了忙于事務性的工作,被大量的瑣事遮蔽了眼光,被俗務消磨了之前那些高遠的理想。我們一直說要機遇,其實我總覺得更重要的還是堅持不懈的精神。
方向?讓我再一次問自己,我的方向又在何方?我想,在我心中應該已經有了答案……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7
自從我拿到這本《又一種教育智慧》叢書后,雖然只看了第一編章,但書里所講述教育方式對我感悟啟發很大。特別是第一章里面的家庭教養方式:權威型、民主型、溺愛型和冷漠型教育方式后。
我一直在想我家是怎樣一個教育方式呢?怎么樣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成長呢?我對照了自家的情況,溺愛型教育方式比較符合我的家庭教育方式。但是,溺愛型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負面影響如:獨立生活能力較差、情緒控制不穩定、責任感意識淡薄。我也開始注意到,這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在孩子身上也慢慢地體現了。
為了能讓孩子茁壯成長,為了能在以后社會上更容易被接受,我們家必須要從溺愛型轉變成民主型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成長。因為,民主教育方式來教導孩子,對于孩子在成長或學習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更多的是采取幫助與鼓勵的方法,并合理地擔當起監護人的責任,使孩子從父母的行為與教育中獲得知識,明白事理對她現在以及將來都會帶來好處。
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勢必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有家長的堅持不懈,轉變一定會成功的。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8
假期間首次捧讀《教育智慧從哪里來》,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讓我深刻地感受到要真正成為一個好的教師是多么不易。
作者王曉春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每個教育案例進行了點評和剖析。字里行間閃爍著王曉春老師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
我們常教育學生在學習中要學會思考、質疑,因為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無進。讀完本書,掩卷長思: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中遇到問題,想過為什么嗎?思考過該怎么辦才更好的問題了嗎?反思過去好像沒有。遇到問題,一般的處理方法是簡單、粗暴,老師以自己的強勢暫時解決所有問題,沒去找問題的根由,所以也不會解決問題的根本。看似成功的解決了一個問題,實際上遺留了一個更大的問題。
我不禁捫心自問,我有教育智慧嗎?我的教育智慧從哪兒來的.?
做一個智慧的老師要求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種種情況,不是以粗暴、簡單的方式壓制,而是重在發現和研究,積極探索學生表現背后的根本原因!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結論”,先了解情況,再思考才是智慧的表現。愿我們所有的教師,多讀書,多思考,多研究,努力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9
今天,我聽了趙義泉博士講的《家庭教育指導的智慧與藝術》。在我曾經的學習及培訓中,我從沒有聽說過這門課程。這對我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
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起著輔助的作用,然而它的'意義卻是不容忽視的。家庭教育,使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更智慧,更進步;則更利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而對于我們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想我曾經的教育歷程,我盡心盡職,兢兢業業,可以說取得了成績,有了自己的經驗。然而對于家長教育,卻是我的一項缺失,因為我還未曾真正做過家庭教育。不是我沒有這種意識,而是我對孩子的家長缺乏信心,這分明是對我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
今天我才知道我并不是一個真正負責人的老師。因為我若能把這項工作做好,我們的孩子會更優秀,更出色。
從此我要努力去做家庭教育。學著溝通,嘗試著交流。也許會像我所擔心的那么艱難,但我一定要努力去做,因為我要為了孩子,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發展。我也深信,真愛一定會被理解,我一定會有所收獲。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10
從畢業到現在,在三尺講臺整整十個年頭了,要問“教師應該是什么樣的人”,不管是講道理很是擺事實,或多或少能說上一番吧。
人民教師,這是一個多么神圣的稱呼,教師應該是什么樣的?在書中林教授用了很多手筆來闡述,從師德、師魂到知識結構(文化知識文理交融)、實踐知識展知識、教與學的知識、學生成績評價知識),從教育觀念(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到教師才華的頂點(自我監控能力),從教師的外部行為表現(技術+藝術)到課堂教學基本功(備課、上課等),非常全面、透徹地談了怎樣當21世紀的.高素質教師,讓人讀來啟示很多。
讀到這里,也讓人不由得發出感嘆——當個老師不容易!
于是,林教授在書中引用的趙樸初先生的《金縷曲——獻給人民教師》一詩時,就特別有感受,十年時光飛逝而去,留下的是萬千感慨。于是,在這里,我也轉載全詩:“不用天邊覓英雄,教師隊里,眼前便是。歷盡艱險終不悔,只是許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無怨無尤吞折齒,捧丹心,默向紅旗祭。患與安,無論比。幼苗茁長園丁喜。幾人知,平時辛苦,晚眠早起?!燥濕寒溫榮與悴,都在心頭眼底。費盡了千方百計。他日良材承大廈,賴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熱,無窮際。”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任務越來越重,對于教師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但是,我們必須努力,真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11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始于家庭。學校是實施系統教育的機構。“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任務。
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為了孩子,家長要與教師相互溝通,共同尋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讀了這本書的第一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社會各界對家校合作的重視程度。新時期的家校合作,已不僅是一種教育新理念,而是一種教育新生態。“家校合作”已經不僅是加強家庭教育的一項措施,更是教育思想、培養模式以及學校制度的.根本轉變。
在社會各界都已如此重視“家校社合作”的今天,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更應該不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始終堅持以孩子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個性,遵循孩子的生長規律,堅持用正確的思想、方法、行動來教育引導孩子,提升自己素質和能力,積極發揮榜樣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努力讓孩子成人、成才,培養他們成為適應社會全面發展的人。
在“素質教育”模式的國家政策下,加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合作與互補,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孩子們的未來也會更加地美好。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12
讀了肖川的《教育的智慧與真情》這本書,受益匪淺,感受到了教育的智慧——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真理;有了愛,也不等于有了教育,這也是真理。前者告訴我們,教育的前提條件之首先是對孩子的愛;后者提醒我們,教育僅僅靠愛是遠遠不夠的,教育還需要智慧。在任何時代,人們強調的,總是當時所缺乏或者被忽略的。當教育之愛失落時,我們強調愛心;當絕大多數教師并不缺少愛心而缺少智慧時,我們渴望智慧。
感受教育的真情——教師以真實的感情愛護學生,幫助教育學生,以真實的感情感染學生,會使學生加強承受壓力、耐受作者的能力,會使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和創造性,在適應環境的同時進一步去改變環境。教育需要真情已經成為我們無數的教育者從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真理。無數教育方面的事實都充分證明,那些矯揉造作的東西,那些虛假的東西,那些流于形式的.東西必須淘汰。
在教育工作中能用一顆真心,以真情感染,激勵我們的學生,教育教學效果將會顯著的提升。事實上,不但在教學中,在生活、在家庭、在學校,虛情假意、阿諛逢迎只能是一時的,真的、實的、自然的,才會永遠有生命力。作為教師,我們對待學生要真;對待事業要真;對待社會、對待祖國都要有一顆無私的、純真的心,真心真意,真說真做,是最寶貴的財富。如果在教學中,你想聽到學生發自內心的話語,那,請你先為學生奉獻出一顆真心,因為教育需要真情。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 13
作為一名一年級的家長,我非常慶幸自己參加了家委會,有機會先閱讀到這么一本營養豐富的書籍。
說來慚愧,在征集的最后一天才匆匆閱讀,但這本書卻讓我欲罷不能,這本書深刻而具體的指出來我們目前孩子、家庭的種種問題!歸納性的提出了幾種家庭的利弊,對孩子身心成長的影響,家長如何改善,如何才是家校合一!學校—家庭—社會,融合所有之力量來共同營造!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言傳身教一直是我們偉大民族所提唱的.!但現在在這個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社會,讓我們作為父母過早的開始擔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真的是指那些培訓機構嗎,每天家長和孩子都身心疲憊的奔波在路上,這本書很明確的告訴我,不是!
我理解為是父母真誠的陪伴,是父母共同營造的美好家庭氛圍,是自我獨立的養成,是關愛家人朋友的愛心等等。
做人做事這不僅僅是對成年人而言,對孩子更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的首先是一個心里健康,身體健康的孩子!記得層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句話,孩子,我允許你不優秀,但我不能允許你不善良,不獨立!由此可見我們一定不能本末倒置!
作為一年級的孩子,一切才剛剛開始,我非常希望能積極的配合學校讓我的孩子健康的發現!也非常感謝校領導!您們辛苦了!感激孩子能進去這么好的學校!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育的智慧散文09-04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02-06
小學美術智慧教育論文08-28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07-19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04-29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03-28
智慧的教育心得體會06-16
家庭教育的10個智慧08-31
家庭教育八種智慧09-28
《教育的智慧與真情》讀后感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