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學會閱讀讀后感范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讓學生學會閱讀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讓學生學會閱讀讀后感1
最近,我拜讀了蔣軍晶老師寫的《讓學生學會閱讀》一書。此書從什么是群文閱讀、群文閱讀的操作方式、不同題材怎么進行群文閱讀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如何進行群文閱讀。讀著讀著,我越來越覺得群文閱讀是如此的魅力四射,如此的接地氣,它會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有魅力,更有活力。
所謂群文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在較短的單位時間內,針對一個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教學。那么從單篇到群文,對閱讀教學而言,意義究竟何在?意味著老師不可能講太多話,意味著老師不可能提太多問題,意味著老師不能發起太多討論。老師話多了,問題多了,對話多了,學生閱讀的時間相對就少了,此長彼消,文章學生就讀不完了。所以,群文閱讀必須發展讓學,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
群文閱讀還意味著老師對課堂結構的藝術性不能太苛求,起承轉合,層層通進,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前后呼應的課堂,往往是聯結和環節偏多、轉換頻復的課堂,這樣的課堂間接地侵占了孩子們自讀自悟的時間,使他們沒有大塊時間讀、大塊時間悟。而沒有大塊時間讀、大塊時間悟,群文閱讀就不可能實現。
群文閱讀意味著老師不可能很深、很細、很透地講析文章。在群文閱讀里,你不可能這么上,很簡單,時間來不及。我們不能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經由句式、篇章結構、內容探討進行教學。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實,群文閱讀一定要抓住重點,突出要點,把握難點,一定要學會放棄。
群文閱讀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我們必須根據讀本的不同性質,更多地讓學生嘗試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式,必須更多地嘗試真實的更實用的閱讀。因此,群文閱讀更是對我們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課堂上,如果要讓學生讀一群文章,就意味著我們老師要去讀更多的文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學生更自主、更愉悅地閱讀、理解、質疑、發現,從而達到提升其閱讀能力的效果。
我們學校前兩年也做過群文閱讀的研究,學生的閱讀量、閱讀能力真的令我們刮目相看。今年我教的是二年級,我想從二年級就開始進行簡單的群文閱讀,用上蔣老師教的方法,讓我班學生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
讓學生學會閱讀讀后感2
最近閱讀了蔣軍晶的《讓學生學會閱讀》這本書,自己在工作室的學習中,對這種教學方式有了一些認識,自己在教學中也在嘗試著做,可是覺得自己做的很"膚淺"、表面化,存在很多問題。讀完這本書,對蔣老師更加喜歡。蔣老師對教材解讀深入,課外閱讀廣泛,將課內課外的文本能夠進行巧妙的組合,帶領學生圍繞一個"話題"進行有趣的學習。佩服蔣老師之余,也會思考,蔣老師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書中談到"群文閱讀對老師的意義"時,剛剛好就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關于找不到合適的文章,自己心中也有此困惑,正因為有這樣的困惑,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教師的成長,因為只有多閱讀,逼著自己去閱讀,提升閱讀能力,擴大自己的閱讀量,讓自己成為閱讀者,這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針對不同的文體如何進行群文閱讀,蔣老師也做了詳細的講解,神話、童話、散文、兒童詩、小說、語言、知識性文本,不同文體在教學時抓的重點不一樣,例如不能把童話當做記敘文來教,否則就丟了童話的文本特征了。
因此我在進行部編三年級語文教學時,在第三單元"童話世界"中,有意識的將課文內容進行了甄別分類與補充組合。比如:第一,童話對比閱讀:《去年的樹》和《那一定會很好》,讓孩子們自主歸納出兩篇相同主人公的童話的異同;第二,童話拓展閱讀:《去年的樹》和《雪孩子》、《在牛肚子里旅行》,讓孩子們通過群文閱讀,感受童話世界中主人公珍貴的友誼。群文閱讀和主題教學、單元整組教學在蔣老師的觀點中雖有細微差別,但大致相同。
讀完這本書,特別是策略的指導、以及案例的分析,對自己今后在主題教學中的嘗試有更強的指導意義。無論是群文閱讀,還是主題閱讀,目的都是讓孩子在課堂上能夠閱讀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正如蔣老師在書中所說:"我們和學生在課堂上研究文學表達,并非要把學生培養成作家,而是要和學生嘗試像作家一樣思考,通過對文學表達的發現促進對文本的理解與感受。"
讓學生學會閱讀讀后感3
本月工作室共讀蔣軍晶的《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我認真拜讀,從中獲得很多啟發。自從接觸繪本閱讀和群文閱讀,一直在思考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好策略,有很多困惑,不得解,剛好工作室今年的研究方向也是閱讀,我就想從書中尋找到一些好的答案,現總結記之。
蔣老師在這本書中,首先自序:我還給你們一個怎樣的孩子。蔣老師關注的的著重點有兩方面——愛生活、會發現。很厚重的兩個層面。
接著蔣老師在書中解釋了什么是“群文閱讀”,非常直觀地讓我們知道“群文閱讀”的概念。群文閱讀,就是教師在單位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聯的多篇文章。群文閱讀教學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使學生的課堂閱讀量呈幾何式增加,并且注重讀寫結合,對學生而言非常有幫助。
關于教師如何更好地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通過閱讀,我感受到,首先要有主題地選取文章,讓群文緊密聚合起來。群文閱讀教學,首先是要選好文章,圍繞一個主題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先讀一篇文章,再讀一組文章。這種教學結構,以一篇帶多篇,教師容易教、學生容易學,可操作性強,能很好地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群文閱讀需要老師整體地設計問題,讓群文聯系起來。群文閱讀教學需要單篇文章閱讀作基礎,但重點是指導學生在多篇文章閱讀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我在閱讀教學當中,就存在問題太多、冗雜的毛病,需要整合、提煉。
這本書著重展開了各種文體的群文閱讀該怎么教,如神話、童話、散文、兒童詩、小說、寓言知識性文本等,不同文體在教學時抓的重點不一樣,例如不能把童話當做記敘文來教,否則就丟了童話的文本特征了。
并且用具體的教學設計來呈現,幫助老師們指點迷津。在講小說方面,蔣老師提到,首先要讓學生感知小說中的人物,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還可以充分利用比較,感知小說內容。也可以比較人物的語言,人物對待事情的一些表現,比較人物的內心想法。讓學生讀小說的時候聚焦情節,如,聚焦情節中的不可思議,情節中的轉折情節中的懸念與伏筆。還要注意帶領學生體會小說中的感動,注重將小說與學生們的現實生活連結起來。這些具體的方法對于我來說非常有用,可以直接嘗試、借鑒。
最后,蔣老師介紹了一些真實的群文閱讀教學的案例與課堂實錄,鼓勵大家把群文閱讀實踐起來。讀完這本書,我真的很感慨蔣老師的好方法,廢了很大功夫尋找最適宜的文本,幫助孩子愛上閱讀,十分了不起。我也學會了很多具體的閱讀策略,相信對我的繪本課很有幫助。因此,我們要上好閱讀課,給學生一把打開閱讀之門的鑰匙。愛上閱讀課,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讓學生學會閱讀讀后感4
在《讓學生學會閱讀》這本書的自序中蔣老師提出了一個設問:作為老師,我想培養怎樣的孩子?接下,他回答了兩點:一是希望孩子們是愛生活的,是向往精神生活的;其次,希望孩子是會思考、會發現的。在蔣老師看,當下的教育已經嚴重異化,學生缺乏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刻骨銘心的記憶,更缺乏思考和發現的能力,他為之深深隱憂。于是蔣老師力圖通過群閱讀程建設讓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過寶貴的精神生活。
全書共分為三:什么是群閱讀;體與群閱讀;群閱讀實踐。全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體現了作者對群閱讀的思考,又有大量堂教學實踐,既有針對學生的閱讀策略,又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既有蔣老師富有生機的創見,又有學生在堂上的真情流露。全書處處顯示著蔣老師的專業態度和實踐精神,讓我們看到他追求教育理想的非凡努力。
群閱讀教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蔣老師認為:群閱讀就是在較短的單位時間內,針對一個議題,進行多本的閱讀教學。這里面有幾個要素:時間、議題、本、教學。時間一般指一節或兩節;議題可以是作者、體裁、寫作風格、表達方式、閱讀策略等等,它的內涵和外延要大于主題;本要達到2—篇,沒有主次之分;最后,只有閱讀而沒有教學也不是群閱讀。這四個要素框定了群閱讀的基本含義。這樣的閱讀教學打破了之前我們利用連續兩三個時對單篇的肢解分析,而用大容量的閱讀素材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進而通過內的閱讀練習與外學生的自主閱讀建立起聯結。這樣的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樹立研究意識,是精讀教學的有效補充。
群閱讀訓練學生閱讀速度。傳統語堂上,往往一篇精讀要教兩時,略讀要教一時。而群閱讀,則要求學生在一個單位時間內閱讀相關聯的多篇,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群閱讀,意味著不能將"朗讀","有感情朗讀"無限放大,要有新的閱讀方式和習慣。在群閱讀教學中,學生在一節中需要讀三篇以上的,就要求學生提高閱讀速度,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語程標準中對于小學高段學生的默讀速度也進行了要求: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00字。因此,教師必須根據讀物的不同性質,指導學生更多地嘗試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式,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初讀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讀后對本內容用關鍵詞句進行概括;再讀時跳讀、掃讀,把重點詞、句、段劃出讀一讀,強化學生的閱讀感受。
不同體教學有規律可循。在體與群閱讀節作者針對7種體提出了自己的教學策略和建議,讓群閱讀的操作更加具體,引用的例方便了教師對其觀點的理解。比如,進行神話教學,作者提出多體驗神奇,沒必要糾結真假,并提出了兩種操作策略,一是讓學生理解科學和神話并不是對立的,許多幻想隨著科學的發展有可能實現;二是轉移學生視線,讓他們把注意力放到體味神話的趣味和神奇上。對于童話教學,蔣老師認為要突出童話的學和審美價值,對于一些教師把童話教學當成記敘教、糾結真假以及概念化的做法他表示可惜;他指出散教學要追隨作者的原意,"閱讀散,就是要關注作者個性化的語經驗,通過語言、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這體現了他對言為心聲,書為心畫的理解,只有作者不斷地追求作者的原意才能實現對本的貼切解讀,達到作者、本和讀者的統一。
無論是群閱讀,還是主題閱讀,目的都是讓孩子在堂上能夠閱讀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正如蔣老師在書中所說:"我們和學生在堂上研究學表達,并非要把學生培養成作家,而是要和學生嘗試像作家一樣思考,通過對學表達的發現促進對本的理解與感受。"這就是群閱讀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