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鞋》讀后感 推薦度:
- 教子讀后感 推薦度:
- 金鎖記讀后感 推薦度:
- 哈姆雷特讀后感 推薦度:
- 圍城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愛蓮說》讀后感(通用12篇)
當(dāng)細(xì)細(xì)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蓮說》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愛蓮說》讀后感 篇1
《愛蓮說》的作者是宋代大哲學(xué)家周敦頤,它描寫了荷花雖然身處污濁的環(huán)境,但是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令人尊敬的品格。作者通過對蓮花的喜愛之情,來贊美那些在污濁環(huán)境中都能夠堅定不移,保持自己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的人物。
文中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這句寫出了蓮花的不同尋常的可貴之處,是全文的精華之處。我們看到開放的蓮花總是朵朵清香,含苞欲放,楚楚動人。它是生長在污濁的淤泥中,卻清清白白,靜雅宜人,令人肅然起敬,卻又心生愛慕。 蓮花出于“淤泥而不染”,我們做人也要一樣永遠(yuǎn)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我們的人生,也應(yīng)該學(xué)習(xí)蓮花積極向上,努力進取,不隨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大千世界,萬千變幻,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總是變化多端。學(xué)習(xí)蓮花精神,就是在利益沖突面前,遇到追名逐利的時候,能夠獨善其身,保持清醒冷靜的態(tài)度,始終堅守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原則。
蓮花是生長在凡塵俗世的花朵,又是那么超凡脫俗,獨具一格。它不象牡丹艷麗富貴,它不似菊花消極隱逸,永遠(yuǎn)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不浮華不喧囂,保持獨立。
讀完《愛蓮說》,我想,在我們的人生一帆風(fēng)順,事事如意的時候,特別需要這樣一朵靜怡宜人的蓮花,時時提醒我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
《愛蓮說》讀后感 篇2
今天,我看了《讀點經(jīng)典》里的一篇文章,名叫《愛蓮說》。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宋代的周敦頤。
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的周敦頤對蓮花的喜愛。周敦頤先寫晉代的陶淵明獨愛菊,因為菊花是花之隱逸者也;再寫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因為牡丹是花之富貴者也;而周敦頤獨愛蓮,因為蓮花是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愿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dāng)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tài),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tài)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zhì)的區(qū)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周敦頤通過蓮花與牡丹、菊花的對比,表現(xiàn)蓮花的高潔,表達了周敦頤獨特的的審美情操,以及對人云亦云之流俗的厭惡。周敦頤將自已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于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接下去他發(fā)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xiàn)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一份純凈的,有著我這樣追求君子風(fēng)范的,又有幾人?大多數(shù)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眾罷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tài),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fēng)日下,大多數(shù)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xué)習(xí),我知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也要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溢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我會象蓮花一樣不與百花“爭先恐后”以怒放,不嫉妒牡丹的富貴嬌艷,靜靜以在池中過著自己的生活,高潔、謙虛、自信,這份平靜的美麗讓所有人折服,“中通外直”,“心胸寬廣”,“不蔓不枝”,不攀附權(quán)勢,確實讓人產(chǎn)生敬意——“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我相想,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自尊自愛,自強不息的人總會贏得所有人的尊敬!
我應(yīng)該像蓮花一樣做一個正直的人,要有愛心,要樂于幫助別人,在同學(xué)有困難的時候主動幫助他們,在學(xué)校里認(rèn)真學(xué)習(xí)、團結(jié)同學(xué)、做一個品學(xué)兼優(yōu)的好學(xué)生。
社會很復(fù)雜,我要先做好一個學(xué)生,長大后進入社會才能做好一個社會的公民,做一個蓮一樣的人,高風(fēng)亮節(jié),清雅脫俗,花中君子,她的美好形象,是“美”的化身,相信蓮教給我的品質(zhì),定能讓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蓮的品質(zhì)是我一生的箴言,我要象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社會多做貢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讓我從我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吧!
《愛蓮說》讀后感 篇3
世間花卉品種繁多,特點各異。牡丹冠絕群芳,海棠嬌艷超凡,水仙雅潔清馨,可宋朝的周敦頤卻獨鐘情于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
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可讀了周敦頤的《愛蓮說》后我才恍然大悟。蓮花的外觀、精神、修養(yǎng)無一不讓我為之動容,無一不讓我陷入無盡的感染中。
作者用《愛蓮說》這篇文章中對蓮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寫,贊美了正直高尚的氣節(jié),鄙棄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fēng),借以表現(xiàn)出作者自身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對蓮花的描寫正是作者對文章中心的最好的詮釋。試問,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呢?
封建統(tǒng)治時期,那鳴冤的鼓聲不絕于耳,可那些所遇的青天大老爺們卻在后堂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數(shù)著做案人送來的“白花花”的銀子。當(dāng)今現(xiàn)代,家長掀著大包小包的禮品樂滋滋地叩響老師家門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蓮花尚且能夠做到不愿意隱退,不貪圖榮華富貴,堅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而我們?yōu)槭裁醋霾坏侥?
當(dāng)然,所謂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并非是指像劉禹錫那樣隱居山林,從此不問世事,這是斷然不可取的。如果不問世事,只關(guān)心自己,確實也可稱為“潔身自好”,可是換一種方式,這就成了自私只在乎自己,而不管他人死活。
“濯清漣而不妖”也并不是指整天穿著麻衣、布鞋這就叫做“不妖”,社會總在進步,人的思想也不能停滯不前,而是指蓮花在清澈的水中不斷洗濯、滌蕩,唯恐蒙受些微不潔的心態(tài),這便很容易使人想起蓮花素凈雅致,儀態(tài)莊重的本質(zhì),而并非思想的止步不前。
《愛蓮說》這篇文章教會我們要有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鄙棄追名逐利,趨炎附墊的惡濁世風(fēng),要做到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愛蓮說》這篇文章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愛蓮說》讀后感 篇4
我喜歡的經(jīng)典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有大教育家孟子的《魚我所欲也》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文學(xué)家劉禹錫的《陋室銘》;有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還有舍生取議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其中,當(dāng)然少不了我最喜歡的經(jīng)典散文——《愛蓮說》。
《愛蓮說》是一篇僅一百多字的散文。它是北宋著名的大哲學(xué)家,周頤敦的筆下之作。文章首先寫“水陸草木之花”各有癖好,接著盡情贊美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zhì),借它歌頌潔身自好的君子品質(zhì)。然后將蓮花、菊花和牡丹對比,以菊花隱寓隱士,蓮花隱寓君子,牡丹隱寓富貴人。作者對賞菊愛蓮者表示敬意,對追求富貴利祿的人厭惡。文章把人的品格寓于花卉之中,贊頌了蓮花的不同于世俗,表達了作者對崇高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說到這,我想到雙休日發(fā)生的一件事,那天,正是我們靈城的街日,批發(fā)市場自然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和姥姥在這一天準(zhǔn)備到豐江批發(fā)市場買一些日用品。我們走著我走著,忽然看見一個人正在偷東西,我想: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有人敢偷東西。我正想喊出來,可姥姥把我的嘴捂住,把我拉到另一個地方,訓(xùn)訴道:“這種事情大人都不管,你一個小孩子管什么?”“可是,如果這樣的話,不就相當(dāng)于包庇罪犯,與他們同流合污嗎?”我毫不示弱。姥姥又換了種語調(diào),說:“你懂什么,那些年輕力壯的都是畏首畏尾,像我們這種老弱病殘就不要管了。”“可是……”我還想據(jù)理力爭。“別說了走吧!”姥姥還沒等我說完,就邊說邊拉我走了。事后,我向公安局門衛(wèi)叔叔反映這件事情,警察叔叔對我說:“只有大家行動起來,敢于和壞人壞事做斗爭,社會才會安定。小朋友,你做的對!我會向領(lǐng)導(dǎo)們反映這種情況。”聽了這些話,我才松了一口氣。
我多么希望社會是一個文明和諧的大家庭。如果我周圍的人都有蓮花那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zhì),何愁社會不文明?《愛蓮說》是我最喜歡的經(jīng)典作品。
《愛蓮說》讀后感 篇5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愛蓮說》?這是宋代的哲學(xué)家周敦頤的作品,他的這個作品可以說是贊美的蓮花中的佼佼者了。里面更是有著千古絕句,予唯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話,仔細(xì)看上去只是有些古風(fēng)韻味,可細(xì)細(xì)讀來,思緒萬千,深意更是頗多。
在沒讀過《愛蓮說》之前,我不是一個不怎么愛花賞花的人。可以說吧,我也算是一個沒有情趣的人吧,可是自從讀過愛蓮說之后,我對于蓮花的喜愛達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以前的我,真的不怎么喜歡花,我以為花都是那種嬌嬌弱弱的,一不小心就會把它們玩壞的那種,可后來度過周敦頤的愛蓮說之后,看過他巧妙富有韻味的句子之后,我就深深愛上了蓮花不可自拔。更愛上了他所描述的,蓮花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連話,她不一定是最美麗的花,但一定是最純凈優(yōu)雅的花。是了,她從淤泥里面長出來,身上卻沒有一點淤泥,這就好比,她沒有與世俗同流合污,鶴立雞群卻又高潔淡雅。讓人不得不側(cè)目,深深為蓮花身上的氣質(zhì)所感嘆。這也就是為什么古往今來,贊美蓮花的句子詩篇如此之多了,因為接觸到她的人, 都會被她身上的氣質(zhì)所深深折服。她自潔自愛,潔身自好,從不阿諛奉承權(quán)貴,正直又表里如一,不拉攏勾結(jié),努力做好一個簡單的自己,哪怕自己就身在淤泥污水之中,可卻能半點不沾染世俗之氣,淡泊名利,端正嚴(yán)肅。她的模樣就像一朵高高在上的天山雪蓮,美則美矣,可也正是應(yīng)對了那句話,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讓人可以好好的觀賞,卻不能把它摘下來在手中把玩。
不過為什么從古至今寫蓮花的人那么多,唯獨愛蓮說卻一下子成為了千古絕章呢?是了,那就是因為周敦頤描述的蓮花,短短一百一十個字,卻已經(jīng)把蓮花的美麗,高尚的品質(zhì),優(yōu)雅的姿態(tài)全都展現(xiàn)在了我們的面前,他描述的蓮花十分優(yōu)雅動人。愛蓮說里面其實還提到了兩種花朵,一個是菊花,一個是牡丹。以前的我對牡丹也是有點好感的,可是看過愛蓮說之后,更是覺得牡丹俗不可耐,就好像融入了世俗之中,與世俗之人無奈,身上皆是追逐名利,渴望富貴的姿態(tài)。如今在這個社會上,恍若牡丹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吧?是了,這個世界上能像菊花一樣的淡泊名利,遠(yuǎn)離世俗,可以無視這個世界上富貴的誘惑。可是如今這個社會上像蓮花一樣能夠反抗這個世俗的社會的人更是不在少數(shù)。菊花多表示了一種妥協(xié),逃避的態(tài)度,雖然沒有與世俗為伍,可卻也沒有反抗這歌社會的世俗不堪,只是逃避了而已。可像蓮花這樣的又能有多少人呢?
學(xué)了《愛蓮說》之后,我心里當(dāng)真也是感慨頗多,思緒萬千,對于蓮花的喜愛突然就達到了一個最高峰,與其說我喜歡蓮花,還不如說我愛極了蓮花身上的一種品質(zhì),高潔高貴不可侵犯從不與世俗為伍,默默綻放它自己的獨自的美麗,表里如一,不像這個社會上的人還有一些人表里不一啊。希望,這個社會上能多一些如同蓮花一般的人……
《愛蓮說》讀后感 篇6
今天,我讀了南宋學(xué)者周敦頤的一篇議論散文《愛蓮說》之后,頗有感觸。花,值得人們喜愛的實在繁多。東晉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李氏唐朝來,人們十分喜愛牡丹,而,周敦頤不人云亦云,只喜愛蓮花。
因為它從淤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而不顯得妖艷……我認(rèn)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作者用隱者菊花,來正面襯托出蓮花在塵世中也能潔身自愛。同時運用了富貴者牡丹來反面襯托出蓮花擁有君子的`高尚情操,不與世人同流合污,不追求名利。
文章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不屈,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zhì),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最突出的藝術(shù)手法是襯托,用菊花正面襯托,用牡丹花反面襯托。一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現(xiàn)了蓮花的高潔品質(zhì),現(xiàn)在人們也用來比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身自好的人。
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愛蓮說》,是一篇讓我感動的文言文,真是體現(xiàn)出一種讓人自悟自醒的力量,去追求那高潔的人生品質(zhì)。
《愛蓮說》讀后感 篇7
前二天偶然讀到一篇古文,是宋代大哲學(xué)家周敦頤寫的《愛蓮說》。雖然有個別地方不太懂,但我還是能體會到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之情。
大家都見過蓮花,可又有幾個能體會出蓮花的高潔,蓮花的君子氣概呢?在文中,作者用婉轉(zhuǎn)的語言表達了對蓮花的贊美之情。文中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美麗的蓮花不正像作者所描寫的那樣嗎?
開放的蓮花朵朵清香,打著骨朵的蓮花含苞欲放,楚楚動人。早上的蓮花精神抖擻,朝氣蓬勃;晚上的蓮花,若隱若現(xiàn),朵朵幽芳。近看蓮花,像一個寧靜素雅的少女;遠(yuǎn)看蓮花,好像很多身穿紗裙的女孩在舞蹈。總之,蓮花就是給人一種身心清爽舒暢的感覺。
作者雖寫的是蓮花,但他卻是借蓮花來說做人的道理。“蓮,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蓮花比作君子,君子就是道德高尚,品格正直的人。文中說:“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悲慘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讓,他不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嗎?”他生活在那么一個悲慘黑暗的社會里,到處充滿著陰謀與欺騙,可他卻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善良人品,不被那些“淤泥”污染。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品格嗎?
我相信,如果人人都像蓮花那樣正直善良,世界的明天就會更美好!
《愛蓮說》讀后感 篇8
自濂溪先生寫下著名的《愛蓮說》后,蓮花一夜間名聲大振,成為了端莊高雅,廉潔自愛的代名詞。上至宮廷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紛紛爭先恐后地買蓮,種蓮,賞蓮。北宋掀起了一股“愛蓮熱”。
再說牡丹,已被遺棄在一角。在沒有人喜愛牡丹。沒有人愿意被人稱作“富而不貴,嘩眾取寵”。牡丹,不得不承受著世俗的罵名與人們的唾棄,在陰暗的角落獨嚼苦寂。
蓮花的風(fēng)光可謂高絕一時。朝臣權(quán)貴爭著擁有它。一邊借它以表自己“潔身自好,不慕榮利”,一邊暗地里,玩弄權(quán)術(shù);遷客騷人爭著吟頌它,按照《愛蓮說》如法炮制,依葫蘆畫瓢,寫下了大量諸如《愛荷說》、《蓮花銘》等等堪稱“一絕”的詩篇;一般商賈搞不懂《愛蓮說》,更不會寫詩,但他們競相高價購蓮,在家中開鑿數(shù)畝池塘種蓮,邀請各界名人到家中炫耀財力;就連街頭巷尾的食肆客棧,也爭著借蓮的名義大開什么“蓮花閣”、“愛蓮樓”、“賞荷館”,天天門庭若市,顧客盈門,老板掙錢掙得笑不攏嘴……蓮花,已成為了走紅的“明星”,風(fēng)扉大江南北。它不再是當(dāng)年濂溪先生筆下默默無聞的花之君子了。
幾年后,一文人路過一片荒原,吃驚地發(fā)現(xiàn)了在繁盛綻放的牡丹。花團錦簇,鮮艷奪目,雍容華貴。他憑欄放目,觸景生情,在花云香氣繚繞中,揮筆立就《牡丹賦》,把牡丹比作高貴的象征,卻把蓮比作偽君子。不久,《牡丹賦》成為了人們的新寵兒……
《愛蓮說》讀后感 篇9
蓮,牡丹受人追捧,因為它富貴有余;水仙使人家養(yǎng),因為它亭亭玉立;甚至于玫瑰,都讓人采摘,因為它嬌艷欲滴。花開千朵,蓮,似乎被人遺忘了。
蓮,穿著白衣,靜靜地臥在水面上,縱然有人走過,也只是淡然一眼便匆匆離去——他們嫌蓮太平凡了。它不似牡丹一般富貴,也不似水仙一般大方,更不似玫瑰一般有一種不羈的帶刺之美。當(dāng)所有人都在愛別的花時,蓮不嫉妒,也不怨恨,更沒有報復(fù),即便有淡淡的羨慕。但,它卻連淡淡的羨慕都是潔凈的,從不沾染世俗。
蓮,孤立凡塵,遠(yuǎn)離那喧嘩的塵囂。可誰又知它的內(nèi)心豐富多彩呢?可誰都不曾細(xì)細(xì)觀看,不然,蓮也不用默默無聞了,人們都只愛看表面,都喜歡一看便知的東西,卻不知那些東西其實是膚淺的代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她雖如一位天真少女,卻從小便立身邪地,不被欣賞。她,又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不懂爭奪,不懂世故。蓮,卻又更像一位壯志難酬的志士君子,空有才華,卻無處施展。它不敢盼求奇跡的出現(xiàn),一如剛出生嬰兒的瞳孔:黝黑,干凈,平靜。
默默里,也不知默默里流逝了多少歲月!
蓮,等來的是一位詩人。
蓮,等來的是一個知己。
蓮,等來的是一個時代。
自此以后,每到盛夏,當(dāng)水平面上漂浮起白蓮,她,便成了夏天一道抹不去的風(fēng)景線。
《愛蓮說》讀后感 篇10
何為君子?大度、謙和、會忍耐?不計小利、是非分明、講義氣?在我周圍的人眼中,君子是一個十分抽象的詞。何為君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宋朝有一位名叫周敦頤的學(xué)者,在他的眼中,“蓮”就是花中的君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其實,先前我對蓮的理解就像是對君子一樣模糊。在夏日的池塘里,碧綠的蓮葉與潔白的蓮花顯得那么普通,就像一杯加了無數(shù)次水的清茶,淡的普通。但作者卻在這普通中找出了千千萬萬個不普通。他通過蓮與牡丹、菊的對比,表述出自己對君子的理解,表達了對蓮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贊美,托物言志。蓮清新淡雅,有德行、有毅力。蓮是君子嗎?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對君子也有獨特的見解。在他的眼中,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且善施教化地人才是真君子。就此看來,君子似乎是中國古代所有美德與精神的代表,是這樣嗎?
我認(rèn)為,君子不一定要說得死板,只要一個人有德行,有志向,有毅力,明辨是非、謙和大度,會忍耐,圓滑有度,能迅速適應(yīng)周邊環(huán)境,懂生存,就可以稱上君子。也許,他們能有一兩個缺點,也許他們并不溫文爾雅,也沒有學(xué)富五車,但現(xiàn)代社會的真君子一定要是個懂得生存的人。
《愛蓮說》讀后感 篇11
古往今來,蓮花一直有“花中君子”的美名,追其緣由,向來是出自背誦哲學(xué)家周敦頤的《愛蓮說》。這篇愛蓮、贊蓮的美文,歷經(jīng)千年,多少文人墨客說誦吟詠。由此,蓮花也不再是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人們賦予了它心的生命意義。讀完這篇千古美文,心中存有些許疑惑。
周敦頤愛蓮、贊蓮,因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品質(zhì)。同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也是他認(rèn)為蓮花所具有的可貴之處。而我對此卻有著不同的理解。“中通外直”的釋義是“中間是空的,外身挺直”。而中間是空的不正是“腹中空空無點墨”嗎?如此華而不實的花又怎能稱之為“花中君子”呢?
周敦頤還認(rèn)為,蓮花的君子之風(fēng)還體現(xiàn)在它的“不蔓不枝”。“不蔓不枝”的釋義是“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周敦頤認(rèn)為這正體現(xiàn)了君子不愛慕名利,不攀權(quán)附貴的高貴品質(zhì)。而我認(rèn)為,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是蓮花的一個缺憾。因為它決定了蓮花不能向更高處攀爬,如此不思進取的花,還能稱得上是“花中君子”嗎?孟子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由此可見,君子不該安于現(xiàn)狀。
同時,“亭亭玉立”的蓮花十分清高,它是不愿與人親近的,甚至有一點兒桀驁不馴。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告誡劉禪:“誠意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可見,清高實際上就是在堵塞忠諫之路。所以,作為君子,應(yīng)該放下清高的姿態(tài),廣泛去聽取別人的意見。
君子之風(fēng),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應(yīng)該從內(nèi)而外散發(fā)的氣節(jié)。
《愛蓮說》讀后感 篇12
《愛蓮說》是宋代的哲學(xué)家周敦頤的一個著名作品,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蓮花的美麗與純潔的品格。而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也寫出了蓮花的純潔,更使《愛蓮說》千古流傳,天下皆知,成為世人詠人的經(jīng)典。
蓮花,在盛夏開放,有著水嫩干凈的顏色,亭亭玉立的身姿,還有那淡淡的清香,令人涼意暗生,惹人憐愛。周敦頤則通過這篇文章完美地表現(xiàn)出了蓮花的美好以及對蓮花與眾不同的感情。那千古名句更是道出了他眼中的蓮花的品質(zhì),不虛偽、不做作、虛心、高尚、正直。作者不僅僅是描寫有嬌美外表的植物,也說出了作者對自己的要求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他感嘆了世人只愛富貴與美麗,甘愿隨波逐流、不思進取、不重內(nèi)在的做法,也對這樣的社會感到惋惜和無奈。但是他會讓自己像蓮花那樣出淤泥而不染,成為一個君子,而不是去隱逸,漠視這一切。
周敦頤將蓮花喻為花中君子,表達了對蓮花的喜愛,更表達了對君子的崇敬。君子,不僅有著知書達理、正直坦蕩的品質(zhì),更包含了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高尚氣概。在現(xiàn)在,我們看似不需要成為君子,只要能有錢就行,人們?nèi)鄙倭司拥钠焚|(zhì),為了利益同流合污。如果人們能有君子的品質(zhì),那么世上便少了勾心斗角,更少了戰(zhàn)爭,多了和平。所以我們要學(xué)習(xí)君子的品質(zhì),讓世界變得更好。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有時候,我也意志不堅定,例如我看到別的同學(xué)在抄作業(yè),也會忍不住跟著抄,不自己獨立完成作業(yè),對自己要求不嚴(yán)格。現(xiàn)在我知道我錯了。我希望自己能變得正直、表里如一,像蓮花那樣純潔高尚,成為一個誠實的人。
【《愛蓮說》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愛蓮說》的讀后感07-03
愛蓮說讀后感07-01
《愛蓮說》讀后感09-06
愛蓮說的讀后感03-03
《愛蓮說》讀后感11-05
愛蓮說讀后感06-23
《愛蓮說》讀后感(精選7篇)11-28
愛蓮說讀后感(精選16篇)11-15
愛蓮說的讀后感800字08-04
關(guān)于文章《愛蓮說》的讀后感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