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1
“人不因成功而快樂,而因快樂而成功。”一個人倘能找到自己的樂趣,找到生活的意義,那他就是成功者,而且這個成功是他人奪不走的。筆者的樂趣就是讀書,我讀了很多書。從光芒萬丈的李白詩篇,到充滿詩情畫意的王孟田園水詩,到悲壯奇偉的邊塞詩,那如泣如訴的鄉愁詩,那情深意濃的贈別詩,我都一一靠近,收獲不小。特別是,在品讀《讀書成就名師》一書時,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千。我由衷地感到:讀書是教師最大的修煉;閱讀可以閃耀睿智的光環。
初讀《讀書成就名師》,讓你遇見“十二道”靈動的風景。思緒始終隨著書里的文字在流動:故事也許是屬于別人的,但是如果你認同,它就會跟你的生命編織在一起。閱讀著一個個名師與讀書的故事,讓我從一個個美麗的教育人生中,從每一位名師的成長歷程里,深深地感到:一朵花,可以拒絕香艷,但不一定拒絕成長;一個人,可以拒絕華麗,但一定不能拒絕成長。每一位名師的成長背后,都經歷了很多不為人知的艱辛。而他們的那份艱辛,通過一個個充滿靈氣的文字符號告訴我們:成長需要經歷,改變從閱讀開始……
細讀《讀書成就名師》,讓你知曉讀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這個人讀書喜歡想自己。我是抱著從書本中尋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態度讀書的。如果讀書不與自己、與工作聯系起來,學而不用,對我來說,讀書就失去了大半的意義。’簡單的說,就是讀書的同時讀自己。”為此,我進一步領會到“讀書有兩個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精”就是要求人們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博”就是胡適所說“什么書都要讀,就是博”。
他說一是“為預備參考資料計,不可不博”;
二是“為做一個有用的人計,也不可不博”。
意思就是要無書不讀,如果只讀一種書,“則不足以知其書”。理想中的學者,即能博大,又能精深。因為只精不博會一葉障目,而只博不精則好似“一張很大的'薄紙,經不起風吹雨打”。那么“精”和“博”要到什么程度呢?“博大要幾乎無所不知,精深要幾乎惟他獨尊,無人能及。”由此可見,讀書就要達到如此高的境界。
再讀《讀書成就名師》,讓你找到教書育人的信念。在這本書中,我們可欣賞到“讀出來的真性情”——李鎮西老師。他用紅色閱讀奠定了人生底色,堅信“閱讀,決定教師的精神高度”。他三十年如一日親近閱讀,保持教師本色,“清醒地活著”——他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慶幸自己是一名語文教師,將自己對教育的追隨化作了自己一生的信念。
我們鐘情閆學老師“閱讀,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見”的真知灼見;我們相信張云鷹老師“與書相遇是最大的幸福”的最美心聲;我們要做一個像周益民老師一樣的“不想長大的孩子王”,做一個像吳非老師一樣的“有思想的讀書人”,哪怕歲月無情流逝,也要像鐘志農老師那樣只要抱定讀書的志向。
讀了這本書,我嘆服書中那一個個閱讀促進教師成長的典型事例,感悟著12位名師的自我追求,聆聽著他們那深邃的教育思想,品味著他們真實的教育情懷……他們有著自己不同的人生起點,不同的讀書方式,不同的閱讀主張,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和收獲——做一個終身閱讀的踐行者和推動者,汲取豐盈的思想,為生命涂抹厚重的底色。
我也真切地體會到了閱讀的美麗,閱讀的力量,閱讀的神奇!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智者、大師在對話。是的,一個個故事讀下來,一個個讀書史看下來,我更加明白: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一個讀書史。決定一個教師能走多遠,就看他是否在讀書的路上,是否讀了該讀的書,是否能做到教書、讀書、寫書。
精讀《讀書成就名師》,讓你實現教育的人生夢想。從這本書中我們看到,成為教學名師是所有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師的夢想,不過,夢想并不因為它的美好就會自然地變為現實。要使夢想成真,起關鍵作用的就是要不停地、廣泛地閱讀,成為“書癡”。面對撲面而來的新課程,反思自身的從教軌跡,探究名師成長的路徑,要達到智慧明達、行為沒有過錯的教書育人的境界,最首要的辦法就是閱讀。成為教學名師的夢想,知識要廣博,靠什么?就是閱讀。
為增長自身的專業智慧而讀書。我們要扎實研讀教育理論專著,與教育專家對話,更新自己的觀念,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素養。這本書為我們的教學活動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它像一艘航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智慧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也像一把把智慧的鑰匙,開啟我們的教科研之門,引領我們走上艱辛又幸福的教科研之路,去品嘗教科研轉化為生產力的喜悅。只要我們認真去研讀這些充滿智慧的專著,就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環,充滿著創造的快樂。
讀書貴在堅持,讀書需要鉆勁、韌勁和毅力。毅力是一種成功的力量。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只有專心于讀書之中,才能聞聽得真真切切,只有在持之以恒的專心閱讀中,才能不斷提高文化素養。因此,我們作為新時期的一名教師要在閱讀中修煉一顆童心,修煉一份自信,修煉一種精神。我堅信,改變從閱讀開始,閱讀可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中欣賞無限的美景,更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更加寬闊而充實,這將為實現我們的教育人生夢想夯實基礎。
朋友,讓我們在閱讀中閃耀睿智的光環吧!
《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2
假期中有幸拜讀了《讀書成就名師》這本書。閱讀能給一個人帶來什么?或許是財富,或許是充實,或許是打發時間…那么我想,我在這本書里找到了答案。
許多名師是天生就愛看書,在中小學就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為自己的人生涂上了厚厚的底色。在以后的教學中這些知識底蘊都成為個性課堂的支點,使自己不斷加大閱讀量和閱讀的深度。也有的名師是因為作了教師以后,因為課堂的需要走上了閱讀之路,而一發不可收的。還有的是人過中年才有時間靜下心來慢慢讀書而有所成就的,鐘志農五十歲才開始做個讀書人,58歲成為浙江省特級教師,成就多彩人生。吳正憲老師不是科班出身卻勝過科班出身,通過自身的閱讀和刻苦堅持不斷挑戰自己,讓教書越來越自如,讓讀書越來越成為一種需要,讓寫書成為一種自然,“人生兩大樂事是讀書、教書”讓她從16歲青澀的小姑娘變成了如今的國家督學,數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發表了大量的數學論文和多部專著。閱讀讓李鎮西從一個上山下鄉的`小伙子考上了大學,并堅定地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中獲得了無數的快樂和幸福。
名師的名是有原因的,不會無緣無故就出名的,就像吳非所說:如果不看書,我不知道早晨起來干什么,我不知道怎么活下去。而且,我越來越發現,書讀得越多,越覺得自己可憐。可見,讀書已經成為名師們生活的自然狀態,就像呼吸、吃飯一樣,是精神存在的必須。
《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3
讀了《讀書成就名師》這本書,不能說是一句一字的把整本書看了下來,整體翻了翻書中十二位杰出教師的故事。他們的故事都與自己讀書有關,都從讀書中獲得了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同時也成就了今天杰出的他們。從他們身上我們更應該體會讀書的重要性。
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優秀的榜樣,體會到種種不一樣榜樣的生活與經歷。每個人讀書的側重點不一樣,汲取的養分也不一樣。同樣的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它就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的闡釋。
因為我們要學會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特別是一名教師,就更加要不斷更新自己知識的儲存庫,讓自己有源源不斷的新鮮知識注入,才能更好的把精華傳授于孩子。我們都知道要給予學生一桶水,你就要有一缸水,甚至一條流動的河流。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新知識,甚至不斷的要求自己有新鮮的知識源泉。
現在鼓勵人多讀書的榜樣有很多,甚至網上有很多的鼓勵人多讀書的名言警句,但不是所有勸人讀書的都是好話。人或者要有自己的思想,特別是作為一名當代的人民教師,就更加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讀書固然是好事,但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與專業需要,讀什么樣的書要有選擇性。
《讀書成就名師》這本書里面的十二位杰出教師都是我們的榜樣,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不同的優點。但是每個人選擇的讀書的方式都是最適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最需要補充的知識。所以,榜樣不是盲目的去崇拜的,汲取別人的精華為自己所用,補充自己的力量。這本書中對我影響最深的就是周益民老師:不想長大的.孩子王,他寧愿自己就是那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彼得潘。他說兒童文學是他教學生涯的一道分水嶺,正是因為有了對兒童文學的鐘愛,他才更加清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在讀書上每個人都不同程度的走了不少彎路,周益民老師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最終選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讀物,規劃自己的讀書生涯。每個人都有一個讀書的動力,周益民老師正是因為這種不想長大的情節,所以他的作品備受孩子追捧。在兒童文學的世界里肆意暢游,并始終保持一種柔軟、細膩且富有吸引力的心靈狀態,亦如老子所言“復歸于嬰孩”。
現實中的周老師安靜,謙虛,內斂而樸素,一臉的書卷氣,說話慢條斯理。行走于小語界的周老師用他細膩的心思、詩意的情懷演繹這語文的童話。課上他借助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引領孩子走進優美而深邃的文學世界;課下他喜歡被孩子圍住,給他們講感動自己的童話故事、民間文學。這是周老師帶給我們的感慨,同時作為美術老師的自己,汲取的知識不單單是關于美學的,同時應該是廣泛了,把知識與自己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把精華傳授與孩子,同時也正因為自己的博學贏得孩子們的喜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作為教師做基本的則是怎樣激發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知識本身就沒有興趣,再優秀的老師也無法交出優秀的人才。
所以說了這么多,最讓自己受感觸的還是榜樣固多,最要的還是自己的選擇。選擇讀物也一樣,選擇自己最需要,最適合的。這樣才能汲取自己最需要的知識。所以以后我們要會讀書,讀好書,最重要的是選對書。
《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4
在教師群體中,總有這樣一批出類拔萃者,他們的課堂風趣幽默,深受學生喜愛;他們的教學質量優異,受到各方贊譽;他們充滿著人格魅力,影響著身邊眾多的人;他們不停地跋涉探索,找尋著教育的真諦。人們通常稱他們為“名師”,他們是教師身邊的榜樣,是大家學習和追趕的目標。
張貴勇的《讀書成就名師:12位杰出教師的故事》一書,向我們展現了于永正、吳正憲、李鎮西、吳非等十二位教師成長的歷程,已經從教過程中的一些關鍵性事件。雖然每位教師的經歷各不相同,性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差異,但我們總能找到這些名師成長旅程中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而這,正是廣大教師可以學習和借鑒之處。
一、成長無捷徑,讀書很重要
幾乎所有的名師,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讀書,大量的、范圍廣泛的閱讀。堅持不懈地閱讀,就是教師成長為名師的“秘訣”,這是公開的秘密。每個人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都可能成為名師。
閆學說,“總結自己的成長經歷,沒有什么捷徑,無非就是閱讀。”吳正憲說:“本領不是天生的,只能不懈努力,拜書本為師。教師的專業成長并無捷徑。”本書的作者張貴勇也說:“其實,名師的成長沒有捷徑,無非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踐行的閱讀、反思、實踐。”
為什么讀書對教師的成長如此重要?王崧舟告訴我們,教師專業成長的歷程實際上是兩個轉化的過程,即“讀書——底蘊——教學”,第一個轉化是從讀書到底蘊的轉化,這是一個積淀的過程;第二個轉化是從底蘊到教學的轉化,這是一個創生的過程。教師的底蘊是靠書堆起來的。書讀的多,不一定底蘊就深厚。但是,不讀書、少讀書,是一定沒有底蘊的。于永正對此也有很深的感觸,他說:“很多人問我為什么我的課內容很豐富,其實是我平時注意積累,注意從讀書中獲得更多知識,從讀書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
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人生進行規劃,盡管有些規劃可能是下意識的,自己并不一定非常明晰。有了規劃,就會投入,就會運作,也就因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但很多人在規劃中,并未將讀書放入其中,可能覺得讀書這件事情比較虛,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不少人覺得讀書很重要,但又總是抱怨太忙而抽不出時間來閱讀,或許就與此有關。
對此,薛瑞萍有自己的見解:“戀愛的人總有時間擁抱,想讀書的人永遠都有時間。”閆學說:“當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時,就不愁沒有閱讀的時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張云鷹也說:“讀書是人生最合算的投資,是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看來,教師應當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中,將讀書這件事情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并讓其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既是自身成長的內在動力,也是成為一位名師的必由之路。
讀書一定要成為自己生活的方式,才不會覺得是一種負擔,是一種額外的勞役。對有人提出的教師讀書要堅守的觀點,吳非就很不贊同。他說:讀書竟然需要“堅守”,這種局面很可悲,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堅守“給人的感覺是一種對痛苦的忍受,如果到了這樣的地步,何樂之有?讀書對于我,像吃飯一樣是一種需要,一種精神的需要。
程紅兵認為:“現在語文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語文教師的功底太差,不看書,只看教參,沒有人文積淀,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夠,與學生沒有知識落差。”其實,這何嘗僅僅是語文教師的問題呢?多數教師除了教材、教參、教輔這三類書籍之外,基本上不讀其他書籍,對自己本學科的前沿不了解,對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不知曉,這大大制約了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
吳非借助哲學家的話說:一個人就是他吃下去的東西。一個人的未來取決于他讀不讀書,讀什么樣的書。華應龍認為:“有的人讀書能讀出很多東西,有的人卻收獲很少,其間的差距,主要在于閱讀的厚度上。”
二、閱讀有方法,成效見課堂
愛看書的教師和不愛看書的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是有很大差異的。華應龍對此有過認真的分析:“愛看書的人在課堂上充滿激情,有信心,有底氣;而不愛看書的教師大多習慣于照本宣科,有些木訥,缺少那么一點自信,不敢偏離教學計劃,更不敢敞開心扉應對學生的挑戰。”
每天上課,都會遇到很多疑難雜癥,需要教師來分析和解決。而讀書是解決這些問題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華應龍在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事例:給四年級的小學生上“游戲公平”一課,做了一個拋硬幣的游戲,想以此來說明正反兩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在課堂中,常常會遇到尷尬。拋十次硬幣,有的小組是2正8反,有的小組拋出了9正1反,小概率事件變成了大概率事件。問題出在哪里?華老師從書中去尋找智慧,后來在王健先生的《創新啟示錄:超越性思維》一書中得到了啟發:把硬幣拋1米高和拋1厘米高,結果當然不一樣!問題迎刃而解。相信喜歡讀書的每一位教師,都會講出一些類似的故事來。
不讀書教師的課堂,教學常常局限于知識的傳授。對此閆學說:“不讀書的教師生涯,是一種無休止的.重復和受難。”吳正憲也說:“如果教師只是一架傳授知識的機器,那么學生就會遠離你,師生之間的情感就是一片空白,課堂必然失去活力。”吳正憲注意到,孩子們的喜怒哀樂是與他們的學習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她認真學習兒童心理學,閱讀了大量這方面的專著,并將這些心理學的理論與自己的課堂教學緊密結合,使自己的數學課堂充滿了濃濃的人文情懷。程紅兵也認為:“教育不能被簡化為科學。我們選擇什么教給學生以及如何去教,某種程度上也是道德問題。”
吳非強調:“一名教師能走多遠,取決于他能否獨立思考。有了思考能力,就不會輕易相信任何東西。”而讀書是培養教師獨立思考的重要途徑。在這本書中,周益民就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皮亞杰的認識論指出,兒童的智力和情感都是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很多人對此信任不疑,并依據他的這套理論來實施教育。周益民通過讀書意識到,兒童的智力和情感并非如皮亞杰所說的如此,一個人的情感、靈性在童年時代達到最高峰,如果不加以呵護,越來越退化。這不僅是對教育理論的一種反思和批判,更是踐行自己教育主張的基礎。周益民提醒廣大教師:“兒童往往湮沒在成人的思維、成人的需要、成人的權利與成人的虛榮中。”我們對此應該有清晰的認識,要懷著尊重的心態去真正地理解兒童。
程紅兵說:“教育的關鍵在教師,而守護教育的根基在課堂。”讀書對課堂教學如此重要,那該如何去讀呢?李鎮西說:“讀書的秘訣無非是聯想與思考。聯想是讀出自己的共鳴,與生活、經歷、情懷、時代接通。思考是讀出問題,思考、質疑,不輕易相信。”閆學則強調:“愛閱讀的教師會對學生的精神層面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僅僅喜歡閱讀還是不夠的,“無明確的閱讀規劃,是一種低價值的重復,是在浪費時間。”她在《教育閱讀的愛與怕》一書中提出了“有坡度的閱讀”、“閱讀重在完善知識結構”等概念,直至教師閱讀的軟處和痛處。閆學強調,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應有完善的知識結構、精深的專業知識、深厚的理論基礎和開闊的人文視野。這三個板塊的知識缺一不可。
鐘志農是一個“奇人”,五十歲那年放棄了教育局長的位置,開始從事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并成為一代名家。他的經歷告訴我們,讀書從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一個名師的成長就是與他的讀書史是緊密相關的。他總結的讀書的七個字:勤、通、用、新、嚴、久、精,很值得廣大教師借鑒,他對閱讀的渴求,更值得每一個教師學習。
王崧舟認為:閱讀最重要的是達到融會貫通。就像季羨林先生對年輕人講的,“你們做學問,要達到三個貫通:第一個是中西貫通,第二個是古今貫通,第三個是文理貫通。你做到了這三個貫通,那么你的文化底蘊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樣變得寬厚、堅實。”
三、讀出真自我,奠定多元色
讀書的過程,實際上是在兩個方面不斷探索的過程。
一個方向是向內,不斷探索自己的內心,嘗試正確地認識自己。王崧舟說:“我們不斷地向外求,心靈變得四分五裂,對自己內心的需求關注的越來越少。實際上,閱讀是唯一能讓人找回自我、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竇桂梅強調在閱讀中要對文字保持高度敏感,“憑借文學的力量,一位語文教師把心中積蓄的情感散發出來,并將之彌散到課堂中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另一個方向是向外,不斷地探索與自己生活工作相關的領域,建構起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李鎮西說,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臨的主題是共同而永恒的,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來的對人性、個性、創造性以及師生關系、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思考與探索。這就是他對這個教育世界的認識。
“讀書其實就是與作者約會,幸福著他們的幸福,悲傷著他們的悲傷。”張云鷹的這句話,或許很能代表眾多閱讀者的心聲。鐘志農說的也很有意思:“人生很短暫,好書跟人一樣,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我不想帶著遺憾離開。”
教師愛上閱讀,會對學生閱讀產生重要的影響。于永正說:“學生時代啊,一定要多讀一些經典著作,這是為人生奠定底色的。”吳非更是強調:“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思考,通過廣泛的閱讀,培養一種批判意識,這樣才會更好地看清各種歷史和社會現象。”“一個人,如果到了十七八歲,還不能認識到人文精神的重要,還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指望進了大學再修煉,性情心靈和教養已經有很多補不了的空洞了。”
今天的師生,身處信息化社會的洪流之中,在閱讀習慣的培養方面又多了一些障礙。信息傳播手段的快捷化、碎片式,淺閱讀的流行,對閱讀的沖擊很大。為此,華應龍特別提醒大家:“少上網,上網會不經意地流失我們的讀書時間。”《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的作者卡爾也說:“從紙面轉到屏幕,改變的不僅是我們的閱讀方式,它還影響了我們投入閱讀的專注程度和沉浸在閱讀之中的深入程度。”
醫學家經研究,得出一個可靠的結論:神情專注的人更長壽。比如書法家,一般都比平常人壽命更長。因為在練習書法時,必須專心一志,摒除雜念,聚精會神,氣沉丹田,心手合一,神至筆至,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分心。
當一個人傾注于一項喜歡的事業時,他自然也就沉浸在一種愉悅的情緒中,全力以赴地去做,盡心盡力地去做,心平氣和地去做。在他全情投入的過程中,很自然地處在一種寧靜致遠、物我兩忘的至高境界。這種境界可以使人樂以忘憂,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閱讀,不就可以為我們帶來這樣的境界嗎?
【《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08-23
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讀書助我成11-17
《讀書成就名師》讀后感(通用9篇)03-31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讀后感)08-21
關于《走進名師》讀后感02-26
《成就最好的自己》讀后感10-21
家庭成就孩子讀后感08-18
《名師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3篇03-05
是公司成就了你讀后感1000字10-01
《用擔當成就夢想》讀后感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