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城》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江城》讀后感1
初次聽說《江城》這本書,是在高二的地理課上。已經忘了是什么話題讓老師提起它,只記得老師形容這是一本好書。既然是本好書,不妨買來一讀。抱著這樣隨意的心態,翻開了《江城》這本書,誰知道一打開便無法放下了。第一次讀完它,戀戀不舍,千言萬語匯成一個英文單詞“fascinating”,龍飛鳳舞地寫在書的最后一頁;此后就一直把它帶在身邊,閑來無事翻一翻。直到大一,我再一次從頭到尾地把它讀了一遍。毫不意外地,我依舊被作者那溫和寬容的筆調,細膩生動的描繪,遠近適中的視角,還有恰到好處的幽默調侃深深吸引。不知怎的,我對這個素未謀面的,祖國西南方的小城產生了難以言說的情愫。
但是,這本書帶給我的遠遠不止于某種溫柔的情感。作者合乎邏輯的思維方式、細致敏銳的觀察體會,明察秋毫地透過現象看到的本質,帶來的是陣陣振聾發聵的思考。有人說,作者彼得作為一個旁觀者,看得比局里人更清楚并不奇怪,這不過是大多數生活在異國他鄉的人再熟悉不過的道理罷了:你能注意到其他人注意不到的事情。但恕我直言,并非每一個處在這樣環境的人都能寫出這樣的一本書,畢竟敏銳的觀察力、對生活的熱情和適應陌生環境的勇氣并不是人人都有的美好品質。
雖然這一切發生的地點在涪陵,一個與我毫不相干的偏遠小城,但書中所描述的這里的人、這里的現象,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卻并不陌生,甚至因為太熟悉而從未深入思考過原因。以公交車上的扒手為例——為什么大多數人選擇在扒手下車之后才去提醒身邊的人小心看管好自己的錢包,這個人還得是熟人,才會得到這些熱心的提醒?為什么不去當眾揭發?這似乎不只是不敢跟扒手硬碰硬那么簡單——難道整車人聯合起來會斗不過一個扒手嗎?這個問題如果放在今天,放在發達的大都市,大多數人會怎么做?人們在這個問題上選擇其做法的理由會因此而改變嗎?
彼得認為這說明了中國人缺乏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社區感——大多數人不怎么關心他人的死活,只要不殺到自己或與自己親近的人床上來,寧可閉著眼睛假寐。所以在事故面前,他們都選擇舒舒服服地當一個圍觀者,而極少因為道義而有所行動。當然,這種僅限于小團體、家庭、朋友之內的集體主義也并非有弊無利,這種緊密的社交圈子對需要得到關懷照顧的老年人尤為重要。
反觀日常生活,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大多數情況下中國人展示的集體主義的范圍的確是有限的很。小悅悅事件中那路過的18位路人是怎么想的?排隊購物的時候插隊的人是怎么想的?就我個人而言,從長輩處接收到的思想也常常是凡事做好自己就行,切勿多管閑事。要想把這種根深蒂固的將“我們”與“別人”或是“他們”區別開來的思想徹底清除,可不是十幾二十年可以搞定的。
書中第183頁提到:“據我所知,好多學生的父母都在“文革”中吃過苦頭。我在觀看他們表演的時候,完全沒有感受到這一點。似乎沒有人感到沮喪….這跟中國作家魯迅的話十分相似:‘記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壓死了;只有記性壞的,適者生存,還能欣然活著。”
是啊,但這又何嘗不是普遍的現象呢?有時想想,在中國,真的是劣幣驅逐良幣,逆向淘汰,越能不擇手段的人,越可能“脫穎而出”;而越有骨氣的,越可能被壓迫被委屈。同樣,落后就要挨打,沒錯,但先進也可能會挨罵。
這兩個例子,彼得并沒有在書中大談,也算不上是這本書的什么重點。除此之外,書中還有或大或小的事件、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景象,作者一一提出了他的見解,而他的文字又為我提供了思考的原材料,促進我形成自己的思想。這種力量是珍貴的。
在他的筆下,農民的孩子投入地演著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窗外是奔涌流過的長江水,層疊的階梯上走著汗流浹背面目模糊的棒棒軍,餃子店的老板做餃子,擦鞋的婦女擦鞋,縱然這座城塵土飛揚、噪音嚴重,有著庸俗、瑣屑、卑劣的一面,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熱愛它,也讓作為讀者的我,對那個九十年代內陸中國具有的新鮮感贊嘆不已,畢竟有耐心的眼睛和耳朵都太少了。
《江城》讀后感2
世界之大,一個人即便周游世界,也難免盲人摸象,更何況,這世界上很多地方在快速地變化著。所以,每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都是主觀的,也是各不相同。在近代的中國,社會發展神速,轉眼間大家會發現眼前的周圍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環境了。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另一個人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尤其是觀察一個過去的世界,會有機會獲得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這本書就是《江城》。
《江城》的作者彼得海思勒,美國記者,1969年出生于賓夕法尼亞州,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后獲得英國牛津大學文學碩士。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國家地理》雜志、《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媒體的長期撰稿人,1997年曾在重慶市涪陵區擔任教師。海斯勒曾游歷歐洲三十國,畢業后從捷克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羅斯、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旅游文學寫作之路。海斯勒著有中國紀實三部曲,其它散文數度獲得美國最佳旅游寫作獎。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贊為關注現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作者上世紀90年代初在四川擔任教師的時候,對中國人的習慣有了很深的了解,還學會了一口地道的四川話。為了融入中國社會,他為自己起一個中國名字,叫“何偉”。所謂江城,就是重慶下的城市涪陵,也是作者何偉在中國任教的地點,江城描繪的就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社會。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隨著計劃經濟逐步解體,社會的觀念也在快速的變化,在文化修養和談吐舉止上,整個社會對男性的期望值并不高,但在賺錢上,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又過高。那些舉止粗魯言談出格的土豪成為眾人追捧對象,他們在酒桌上吵吵嚷嚷表現粗魯野蠻,但在上一代的成年人眼里,這是“吃得開”的象征。作者何偉對中國酒桌上的勸酒文化極其反感,每個人都花言巧語,兩杯酒一下肚就是兄弟,當面勾肩搭背,背后刀光劍影。以把別人灌倒為榮,以自己醉酒倒地為恥。許多成年男人會把好酒量當做有面子的.象征,于是每一場酒宴都要以東倒西歪,胡言亂語的狀態結束。在這種現象的背后,作者何偉道出了背后的真相,在信息相對閉塞的時代,人們接觸的圈子都很小,因此他們非常重視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在那個年代,中國人總會從群體出發去思考問題,從而為群體的觀念所裹挾,最后丟掉自我的意識,因為普通人并沒有充分話語權來表達自己,于是人們大多選擇了盲從。
作者描繪的時代,是上個世紀90年代,涪陵居民們生活狀態的一個縮影。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作者從重慶出發,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那時候的涪陵沒有鐵路,公路也非常糟糕,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但如今20年過去了,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觀念早已今非昔比,在這個時代,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逐步下降,普通人的話語權越來越強,人們的自我意識也在逐漸提升。作者摒棄那種高高在上的獵奇寫法,而是試圖以中國人的心態來適應中國社會,樸實的文字背后蘊藏著他的包容與理解之心,這才是這本書真正的精華所在。
2001年,這本書在美國出版的時候,一條通往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了,一條鐵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沒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而重慶也已經不是四川的重慶,重慶附近的長江三峽已經徹底變了模樣,這座城市也在飛速發展著。2003年,三峽大壩一期完工后,不斷上漲的江水將陸續淹沒那些江畔之城,這多少令我有些傷感。這并不是一本關于中國的書,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時期內中國的某個小地方。正如作者所說的:“在1996年至1998年間,我學會了熱愛涪陵。能再次回到長江上的感覺真好,哪怕它的舊時激流只存于我的記憶之中。”
《江城》讀后感3
開始看彼得·海斯勒的《江城》是因為十點讀書會。我喜歡海斯勒平靜的敘述方式,喜歡他眼中看到的甚至中國人都未曾“看到”過的中國。
在《大壩》這一章里,海斯勒提到他在教學生寫作時碰到的令人頭疼的問題。在學到經典的句式時,大部分同學都會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這一句式,這令海斯勒很是無奈。
原文中這樣寫到“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使他們變成積習難改的文抄公。全校上下的學生得到的教誨就是模仿范文、抄抄寫寫,不加質疑地接受。”
身為中國式教育下的產物的我們對此也是深有體會。在我們的學生時代,經典的文章段落往往是需要我們背誦的,完成背誦任務的標志就是我們能一字不差地默寫出需要背誦的段落。上到作文課,如果有同學巧妙地運用了課文中的句式或描寫,常常會受到老師的表揚,那么更多的同學就會依樣畫葫蘆。我難以去評價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好是壞,因為我們大多是從這樣的教育里一步步走過來的。我覺得,有時候背誦優秀經典的文章是有必要的,因為這會培養我們寫作的方法與靈感。但任何學習都不能只是死記硬背、不加質疑地接受,我們需要的是冷靜分析、靈活運用,學習更多的應該是方式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
海斯勒在書的前言中提到自己在中國所扮演的兩種角色:有時候是一個觀察者,另一些時候又深深融入當地的生活。一方面,他旁觀著人們對三峽大壩的壯觀興奮不已,卻對以后即將被淹沒的城鎮(自己生長居住的地方)、歷史古跡無動于衷。假期的時候,他乘船順流而下或者徒步沿著烏江去到遠一些的地方,看看沿河而居的人們的日常生活,了解長江沿岸豐富的歷史。另一方面,他在涪陵這座小城生活、工作、學習。為了學習漢語,他每周在同一個時間去同一個地方,慢慢地一些人就對他熟悉起來,常常同他聊天。出于對外國人的好奇心,許多人會主動接近海斯勒,就這樣,整座城市都在教他說漢語。乘公交車遭遇小偷時,他對中國人的看客心態感到懊惱和無奈。而參加比賽時,他又對中國人把純粹的體育競技變成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戰場”感到無比苦惱。
這本書里記錄了海斯勒在涪陵的見聞和經歷,然而這又不僅僅是生活記敘的書,它反映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面臨著的困惑和變化,是九十年代的中國縮影。海斯勒對很多問題進行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比如,修建三峽大壩之后,白鶴梁將會被淹沒在江水里,許多歷史古跡也都將永遠淹沒在江水之下,無數的城鎮也將被淹沒、永遠消失,這些會造成江水的污染,許多江里的珍稀物種將面臨滅絕,……
修建三峽大壩的利弊得失無法衡量,而在此居住的人們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這項工程幾乎漠不關心。對公共事務的疏離也到了令人不解的地步。在我的老家農村,很多道路都是泥土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泥濘不堪,幾乎無法行走。去年很早的時候,住戶們集資讓村里給修水泥路、修橋,可是直到今天路也沒有修好,前段時間正值農忙,家家戶戶忙著收割小麥,村里用挖土機把路挖開,鋪上了碎石磚,可是依然沒有開始修。農民們抱怨不已,但也沒有人去向村里抗議。我想,過去人們不關心公共事務或許是因為不明白那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多少大的變化,在只能管好溫飽的生活里,大家關心的只是這些變化能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切身利益。況且在中國,我們一直以來的經驗告訴大家“槍打出頭鳥”,于是幾乎沒有人愿意第一個站出來,大家習慣了觀望。
很多事情對錯我覺得無法衡量,從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但我認為,我們應該多關注身邊發生的事情,學會獨立去思考一些事情,與我們有關的、無關的。畢竟我們生活在大千世界里,每天接觸大量的信息,有了網絡了之后,信息更是泛濫。不思考的話,我們的大腦就會退化,終將無法分辨是非。
《江城》讀后感4
作者海勒斯以“和平對”志愿者的身份來到了江城,他在江城待了兩年,做了大量的筆記以及調研,以一個外國人的角度出發,對江城的景觀、歷史以及那里的人們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他在《江城》里扮演了兩種角色:一個旁觀者、一個置身于當地生活中的老師,以親疏結合的觀察方式向讀者介紹了涪陵的一切。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他對中國的“大躍進”、“文革”、“改革開放”的觀點以及他對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的評價。他的評價是比較客觀的,畢竟他不是中國人,不會受中國政治的影響,也不會受中國式教育的強化,所以他的評價令人深思。盡管毛澤東對中國的解放有著巨大的貢獻,但當他發動了“大躍進”后,卻給中國的經濟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損失。我們的給他的評價是“七分功勞三分過錯”,作者則認為是“四六分”。對于周恩來,他的確是一名了不起的外交家,他的人格魅力讓人折服,但他卻在“文革”中依然揮動著紅皮書,我覺得是令人失望,他沒有站出來主持公道。但是鄧小平就不一樣了,他經歷了“三起三落”的挫折,最終領導了中國人民走上了改革發展的道路,使中國的經濟開始騰飛,他的毅力和胸襟讓人折服。
這是歷史的一部分,作者還講到了自己學中文的經歷以及和涪陵的人們由不熟到親密的過程,雖然這只是一篇個人筆記,但卻有著我們要借鑒的經驗。
【《江城》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軾《江城子》讀后感范文12-09
蘇軾《江城子》讀后感(精選6篇)01-29
蘇軾《江城子》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12-09
秦觀《江城子》詩詞12-22
江城子 秦觀 答案09-06
江城子 秦觀 高考09-01
江城子秦觀譯文08-30
江城子 秦觀 譯文08-30
江城子秦觀翻譯08-28
鑒賞江城子 秦觀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