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讀后感(通用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鄉讀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鄉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我國有名的大文豪魯迅先生寫的短篇小說《故鄉》,看完后,我有無盡的感想,那個活潑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閏土,那個為生活麻木生活著的章閏水,那個說話直言直語地林祥嫂,在我的腦海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故鄉》這篇短篇小說主要寫了魯迅先生二十年后回到故鄉,見到閏土后大吃一驚——閏土早已被生活折磨的失去了童年那種稚氣、活潑了,引起魯迅的深思,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覺得,現在我們雖然是共同坐在一個教室里讀書,似乎沒有任何差別,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遲,十年后,不!五年后,我們就會出現明顯的分歧,有的開始為生活奔波,有的走進了高中門。想走哪一條路,就靠現在——六年級的自己!六年級是小學畢業班,是最美最關鍵的一年,為初中打好基礎,初中學不好,你肯定考不上高中,考不上高中,你就比更別想進大學的校門了,實際上就比人家矮了一大截了。
這篇《故鄉》,使我受益無窮,鞭策我前進,我決定在這一年里,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為以后的人生道路墊好基礎。
故鄉讀后感2
在這個寒假中,我看了很多本書。但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還是《故鄉》。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后面的一句話: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說里描寫了兩個故鄉,一個是過去的故鄉,一個是現在的故鄉。過去的故鄉以閏土為中心;現在的故鄉主要描寫了成年閏土的變化,這肘的閏土己經不是小時候的圓潤、可愛與活力,而是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變得衰老、拘謹與可悲。
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塵封的大院。童年的魯迅,仿佛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從閏土身上可以看出舊社會的黑暗與勞動人民的苦難,我們應該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新中國、一個新社會感到幸福。
故鄉讀后感3
看了魯迅的《故鄉》這篇小說,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閏土了。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無非就是他那少年與中年兩個年齡階段的巨大差異和變化了。
首先,魯迅先生在回憶少年閏土的時候,描繪了一個鄉村孩子活潑可愛能干的形象,閏土明白鄉下很多趣事,也使魯迅先生對鄉下產生了向往。在少年時代,魯迅和閏土的意識中根本沒有少爺和仆人之分,都是哥弟稱呼。
而魯迅在這次回鄉途中所見到的二十年后的中年閏土,卻沒有一點兒時的活潑了,甚至從他身上看不到一絲少年閏土的影子。在魯迅先生對閏土的外貌描述中能夠看出中年的閏土十分貧窮,貧窮使他不像一個中年人,而更象一位老年人,生活的重擔壓得他抬不起頭來。
魯迅先生是這樣描述中年閏土的:“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最后恭敬起來了,分明地叫道‘老爺……’”從這幾句話中,我看出他長大之后為自己的貧窮而十分自悲,他從心里自然地感受到自己與魯迅的距離,完全沒有了兒時與魯迅先生的兄弟情誼,成年閏土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
從閏土身上,我看出舊社會的黑暗和勞動人民苦難的生活,看出了中年閏土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了。魯迅以閏土的變化,從而向罪惡的社會發出血淚的控訴。我為我生活在一個新中國、一個新社會而感到幸福。
故鄉讀后感4
讀了《故鄉》這本書,我有許多感觸。
小說描寫了作者魯迅兒時在故鄉的`生活和現在真實的故鄉對比,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帶給人們的苦難與舊時代的黑暗社會與痛苦抒發了作者渴望新生活的強烈欲望。
魯迅曾經在日本留學學醫,認為救死扶傷還不如成為作家讓這些麻木不仁的百姓重新燃起斗志打敗侵略者。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閏土,少年的閏土還是一個勤勞善良膽大活潑的小少年,可是就是因為社會的壓迫使他變成一個迷信麻木的人。
從閏土身上可以看出舊社會的黑暗與勞動人民的苦難,我們應該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而又繁榮昌盛的年代感到幸福。
魯迅先生在小說最后寫道:“我想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這地上的路:其實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形成了路。”這句話表達了只有美好愿望而不去努力的實現夢想這還是不會成功的。只有踏上這一條路,勇敢的去實踐去追求你想要的這才是真理。
我們應該報答現在美好的生活,珍惜現在的時光,努力的追求自己的夢想。
老舍也是因為黑暗社會的壓迫而不得不自殺,從而失去了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機會。他筆下的祥子和閏土一樣如此。
就趁現在,珍惜現在的時光,好好學習,努力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吧!
故鄉讀后感5
作者對“故鄉”的感情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一般的感情,同時還是帶有個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對“故鄉”沒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個人就已經與它有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精神聯系。童年、少年與“故鄉”建立起的這種精神聯系是一個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的。
后來的印象不論多么強烈都只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發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擺脫開這種感情的藤蔓。具體到《故鄉》這篇小說中來說,“我”對“故鄉”現實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時已經產生的感情關系的基礎上發生的。“我”已經不可能忘掉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已經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時形成的那個美好故鄉的回憶。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時形成的這種印象疊加膠合在一起的。這就形成了多種情感的匯合、混合和化合。
這樣的感情不是單純的,而是復雜的;不是色彩鮮明的,而是渾濁不清的。這樣的感情是一種哭不出來也笑不出來的感情,不是通過抒情的語言就可以表達清楚的。它要從心靈中一絲一絲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時間,需要長度,需要讓讀者會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體驗。這種沒有鮮明色彩而又復雜的情感,在我們的感受中就是憂郁。
憂郁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緒,是一種不強烈們又輕易擺脫不掉的悠長而又悠長的情感和情緒的狀態。《故鄉》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憂郁的美,憂郁是悠長的,這種美也是悠長的。
【故鄉讀后感(通用5篇)】相關文章:
魯迅故鄉讀后感10-11
故鄉名著讀后感03-28
魯迅《故鄉》優秀讀后感11-10
魯迅故鄉的讀后感10-24
《故鄉》課文讀后感五篇03-31
故鄉最新讀后感800字03-22
故鄉最新讀后感600字03-22
魯迅《故鄉》讀后感800字10-30
故鄉魯迅讀后感十二篇07-04
魯迅《故鄉》讀后感300字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