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讀后感800字(通用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傷逝》讀后感800字(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傷逝》讀后感800字1
對于我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一向都是較為難懂、晦澀不明的。能夠說《傷逝》也不例外吧。可是這僅僅二十多頁的文字,讓我覺得有些許悵然,為涓生、或是為子君。
每讀一本書之后,我都會把書里的一些句子摘抄下來。有人說,往往書里被人單獨摘抄出來展示的句子,最能表達整一本書里想要表達的東西。《傷逝》里有這么一句:
“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就是這么分明、堅決而又沉靜的一句話。而小說的名字《傷逝》,這壓抑的名字。就如同余華的《活著》是由一系列的死亡所構成一般,魯迅的《傷逝》則是從追求新生而寫成。
通篇讀下來,我發現子君這位人物同當代的我們有些相似。不在社會,而在想要自由、想要奔跑時,卻被無形的囚籠束縛著。不知中國青年是否有如魯迅先生所期望的擺脫冷氣、只向上走。
我們都在追求,卻一次次被現實壓垮了腰,屈服于現實。
子君亦曾追求過。初時她能夠為了感情而在父親面前立下一句有力的宣言,令涓生看到新時代的曙光。他們也會在一齊討論那個時代下鮮少有人提及的話題、會為了新生活四處奔波與奮斗。但當涓生失去了工作,倆人一同住進一個大雜院中,與眾多所謂官太太住在一齊時,子君變了——其實倒也說不上變,因為子君的骨子里一向都是舊時的思想,從未變過。
她開始養阿隨來打發這百無聊賴的時光、開始為了爭奪油雞而與官太太們互相大罵、開始操心于世俗與日常、開始褪去她僅存無多的榮光。
可涓生仍在對新生活抱有期望啊。他從未忘卻翅子的扇動,盡管比先前已經頹唐得多。之后,阿隨也被送到了一個并不很深的土坑里,涓生與子君似乎也互相厭倦了。
“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明白槌著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于戰斗,只得一同滅亡。”
道不一樣不相為謀。一個繼續追求,一個淪為舊囚。這便是被現實壓垮了腰之后,屢敗屢戰或是俯首稱臣的兩條路。
只愿在這滿是迷霧與荊棘的人世中,能夠找到一條不后悔的路,不懷傷而逝。我想,這便是《傷逝》于我的意義。
《傷逝》讀后感800字2
“那么,即使在草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這是涓生對子君之死的懺悔,發出如此的感慨,也許是涓生發現了自我的自私,最終導致子君的死.如果能重來,也許涓生會選擇珍惜,但始終避免不了杯具的結局。
從我含淚握著他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再到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其實并不是偶然,而是涓生的自私,目光短淺所造成的必然結果。他的自私改變了子君原本的勇敢、思想的先進、新潮。削去了子君原本的銳氣。得甘于屈服舊社會,對生活現狀的無奈,可涓生也不想想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也不妨想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也許是涓生過分要求對方,其實,感情也如友情。彼此之間都不能少了溝通,少了理解,生活中更是少不了誤會。所謂誤會,可是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阻礙。放低姿態,況下心來,之間的誤會也便可迎刃而解,對于子君的角度而言,子君承受的更多是舊社會的壓力,更多的是對于生活的無奈。涓生的便如“壓死駱駝的最終的一根稻草”,如果彼此的心靈能有更好的溝通,這段情才能長久,或是說是可能的白頭偕老。
我仍然僅有歌唱一般的哭聲。“給子君送葬,葬在遺忘中”這是涓生對子君的離去的深深懺悔,這又變如我們對我們所擁有并不懂得珍惜,直到真正失去才后悔莫及,以往我擁有過一段友誼。從無話不談到相顧無言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起初應籃球的興趣而結識彼此而后,也因種種矛盾導致分裂。從這段友誼結束以后,才頓時察覺有一個興趣貼合又有話可說的人是多么的困難。越能夠發現他身上的優點,遠超于他的缺點。不妨去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學會欣賞他人,學會多包涵對方的缺點亦能夠經過共同的努力,去將缺點轉變成優點。對于作者而言,這部作品中的涓生、子君事,那時封建社會追求自由、感情的男女。但我看到的更多是人與人之間如何更好的相處。
關于情皆可化為一句話,且行且珍惜,珍惜與我們所擁有的多包含對方的不足,學會欣賞與對方學會理解,關于情也僅有做到以上的才能夠長久、綿長。
《傷逝》讀后感800字3
從小說的名字中能夠感受到這是一篇以杯具結尾的文章。“傷逝”——為逝去的東西而悲痛,讓人聯想到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悲哀、凄涼的感覺。作者以“涓生手記”的方式敘述了在“五四”這個黑暗的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為了感情而不顧一切,走到一齊,最終因社會的壓力與生活的殘酷而走向分離的感情故事。
讀完《傷逝》之后,感觸頗多,有一種悲涼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位時代女性,能夠沖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牢籠,毅然追求自我的感情,在當時是很叛逆的,是很困難的,是與時代不相容的。但她對感情堅決,喊出了自我的心聲,喊出了數千年來女性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我,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響亮的個性解放的呼聲。她不顧世俗的眼光,義無反顧的和涓生在一齊,即使是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當她與涓生在一齊生活的時候,由于生活所迫,她成了一位典型的家庭婦女,為家庭瑣事而忙碌,為小事而爭吵。慢慢的,她由一個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轉變為一個世俗的女子,而這時她與涓生的感情也慢慢變淡,慢慢變質,最終走向毀滅。而子君最終被拋棄而走向了死亡。
涓生,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雖然也有著新思想,但卻是不徹底的。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勇敢的,對感情執著,對未來充滿期望。但從本質上說,他依然受著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現出守舊與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齊的時候,他的自私、虛偽、卑怯的心里慢慢的滋生起來。當他與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別人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而子君卻“大無畏”。到最終,他們的生活越來越慘淡,應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推給了子君,而自我卻不敢應對。最殘忍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為,涓生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是經不起時間和現實考驗的。
一段完美的感情就這樣逝去了,而當涓生再懷念過去的完美的日子的時候,一切已經都無法挽回了,他剩余的時光只能一向“傷逝”下去。二人悲慘的結局,讓人不免傷懷。所以,我們對待感情時,既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逃避職責。
《傷逝》讀后感800字4
《傷逝》是魯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醒者與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述得細膩、細心、細事無非,尤其結尾那句“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更是提綱挈領、發人深思。
在《傷逝》描述的故事里,涓生是醒者,他雖然不致于象“狂人”那樣受眾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貶損,但他也同樣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個未醒者的代表,“阿隨”雖然是子君的寵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征,老觀念不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所以,做為醒者為未醒者療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話”就有效果的,有時適得其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小說《傷逝》中的結尾了。魯迅先生經過涓生的手記說:“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他還沒說的話是:感情如果不時時更新、生長和創造,那就必定“傷逝”。聽說魯迅先生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正是和他的學生許廣平結合的時候,這在某種意義來講,小說對社會、對先生、對許廣平都是個警示。
魯迅說過,“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敵人是無聊~”事實上我一向覺得自我是個幽默大方、自信陽光、身體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這些優點在缺乏物質基礎的支撐下顯得那么無辜無助和無力~確實,“沒有房子,我讓感情住在哪里?沒有車子,生活又如何運轉?”生活的現實讓大多女孩在選擇對象時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質基礎放在首位,但從《傷逝》中我們能夠清楚看到,如果過分依靠男人,那便會使自我走向脆弱……
其實找對象就和炒股一樣,必須分散投資,決不能孤注一擲,并且選擇的類型要多樣化,不能只關注“基本面”好的績優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線”,最好能今日買,明天就漲停;所謂“長線是金”,有時候找對一向潛力股將來可能獲得的收益會遠遠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個性、人品等綜合起來用數字來表示其水準的話,那找一個60分左右的對我而言可能就是“實惠”,而70分左右的則是“現實”,80分左右的叫“夢想”,85分以上的,就是“夢幻”了~
我這一生都在追求“夢想”,但或許最終還是不得不應對“現實”吧。
《傷逝》讀后感800字5
魯迅先生的作品《傷逝》選自他的小說選《彷徨》,是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做作品。
“五四”以后的青年普遍關心的是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傷逝》寫的就是子君和涓生的戀愛以及其破滅過程。
小說以涓生的口吻和切身感受來描寫兩人曾經的熱烈的愛情和最后愛情破滅的悲痛以及悔恨。涓生和子君沖破了重重的障礙,最后終于得到了他們的愛情和所謂的自由,然后在處處受到排擠的封建社會現實面前,這兩個知識分子并不能僅僅依靠他們的勇氣和“盲目的愛”好好地生活下去。面對著來自社會的壓力和兩個人各自的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弱點,使得兩人越走越遠,最終出現了“所謂真的隔膜”,使得涓生對子君的愛情消失了。
事實上,涓生愛上的是他眼中的那個勇敢的、果斷的子君,是他想象中美好化了的子君,他從這樣的“分明的、堅決的”子君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希望,這樣的“輕飄飄”的愛是很不牢靠的,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非常幸福,然而那幸福那么虛幻,還夾雜著不安,一旦生活起來,幻想破滅,愛情也隨之消失。子君大概是真愛著涓生,所以她能夠為了愛走出封建,奔向自由,追求個性的解放,但是,也只是這樣而已,面對涓生的變化和生活的壓力,她漸漸的不安起來,以至于用不停的“考驗”來給自己以信心,然而涓生最后到底還是對她說了愛情的“消失”,這對于子君來說就是希望的幻滅,最終子君被父親接了回去,在他人的冷眼中死去。
涓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逐漸領悟到要去尋找新的出路,可是,并不成熟的他面對著黑暗的社會,也只能是摸索著前進,他對于子君的去世感到強烈的自責和悔恨、悲哀,小說的最后寫到“我向著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雖然所說的是,他不想面對黑暗,只想用遺忘和謊言來掩蓋,不讓自己的真實露出來,事實上卻是對于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控訴。
小說一如魯迅的一貫作風,及其深刻地揭示了現實的問題,在黑暗社會中,戀愛和婚姻的自由不可能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的最終解決,不能僅靠著個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
【《傷逝》讀后感800字(通用5篇)】相關文章:
傷逝讀后感作文04-06
《傷逝》讀后感900字04-06
初中傷逝的讀后感03-22
魯迅傷逝讀后感900字07-05
讀魯迅《傷逝》有感500字07-10
《目送》讀后感通用15篇04-15
《雪》讀后感(通用15篇)04-12
繁星讀后感(通用15篇)04-11
《雪》讀后感通用15篇04-12
論語讀后感通用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