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讀后感(通用20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讀后感(通用2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讀后感 1
閑暇之余,我開始讀《跟著名師教語文》系列叢書。第一次讀,我便被書中名師的風采,名師的教學藝術,名師的課堂的生命氣息深深地吸引住了。讀了它,解開了自己在平時語文教學中的許多困惑,明白了什么是高超的課堂教學藝術。
本書運用生動的語言文字介紹了于永正、孫雙金、王崧舟、趙景瑞、閆學、吉春亞、盛新鳳、周益民八位特級教師的教學藝術,書中介紹了他們的教育觀點,還列舉了生動的案例具體展現了他們教學藝術,讓我眼前一亮,豁然開朗,能帶給我更多富有實際操作價值的啟發。
讀此書,仿佛聽到了先輩名師的親切話語,看到了先輩名師的成長足跡。在這本書中,每個老師的教學情志,教學魅力都讓我折服。然而讓我感受最深,對我啟發最大的是于永正老師、孫雙金老師、趙景瑞老師的教學藝術就及為師之道。
于永正老師,他把"三尺講臺"變成了"舞臺",把課文中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演化為一種"表演"、讓需完善從表演中獲取更為直接、更為深刻的知識,他不僅把深奧的知識淺顯化,還能把這些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在他的教學案例中,我常常感受到的是他對學生的愛與尊重。正如他所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人’,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件藝術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也是‘愛’的表現之一。
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呢?孫雙金老師認為,首先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樣的課是好課,即好課的標準問題。他把把好看的標準歸納為6個字:"小臉發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小臉發紅是指要把學生上得興奮起來,小眼發光是指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起來,小手直舉是指把每一個學生都調動起來參與到共同的學習過程中去,小嘴常開是指學生在學校過程中要充分表達的所思、所想、所疑、所問、所感、所嘆。而他的課堂教學藝術確實非同一般:引導不著痕跡,輕松但不失深邃,上課如領學生登山,把自己巧妙"藏"起來更讓我由衷的崇拜。
語文要學習兩方面的本領: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領;另一方面是表達的本領,說給別人聽,寫給別人看。
口頭語言的說和聽,書面語言的讀和寫,趙景瑞老師做得就很巧妙。如趙老師在作文課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一位小朋友到菜市場買菜,賣菜的阿姨錯把兩角錢當作一角錢找給了他。
歸途中他才發現多了一角錢……講到這里不講了,問學生:"假如是你發現多找了一角錢,你會怎樣做?會有什么行動?請寫出來。"學生進入角色后,亮出了許多有差別的行為,反映了不同的認識水平,從中評出最佳做法,讓這位學生上臺表演,老師充當賣菜的阿姨,全班觀察他的表演,然后寫出一個小片斷。將真知化為行動,又化為作文,知行合一,人文一致,一舉兩得。
在我看來,他們仿佛時時刻刻在我身邊,他們的話成了提醒,時時刻刻告誡我不要怎樣,要怎樣,怎樣才能怎樣。就這樣,我們在一個無聲的世界里,在從未相逢的情況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促膝長談,成了交心的朋友。看來作為年輕老師的我,真要多向這些名師學習啊!平時要多注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摸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創設恰當的情景來讓生多讀,在讀中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并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之路很漫長,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就能夠走出困惑,收獲成功!
語文讀后感 2
陽光灑在身上,在這個漫長的冬日,我翻開了葉圣陶、夏丏尊兩位先生的《我怎樣教語文》,我應該怎樣教語文?帶著疑問,細細品讀……
還未品讀,封面上的文字“深入淺出的大師經典,歷久彌新的語文教學實用心法”就已讓我非常期待。《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精編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和夏丏尊多年教授語文的心得,從教學指導、閱讀方法、寫作教學和寫作提升四個方面,系統展示了教育大師的語文教學方法和技巧,解答了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根本問題。比如,語文教學應該有怎樣的理念、閱讀是什么、怎樣閱讀、寫作是什么、怎樣寫作等。教學案例豐富詳實,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精辟而實用的指導。
書中的教學實例雖然大多取材于三四十年代的語文教學內容,但所講的有關教學理念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書中沒有艱澀難懂的文字,大多是像拉家常的一樣話語,可讀了卻讓人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許多不曾明白的或者困惑的問題突然之間在此找到了答案。大師的'語言,三言兩語便能切中肯綮,便可指點迷津。
葉老在文中強調,“學習國文該認定兩個目標:培養閱讀能力,培養寫作能力”。作為教師的我們,深刻的感覺到現在學生缺乏的就是閱讀能力。多多閱讀,多多寫作。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多鼓勵學生閱讀各類書籍,讓學生隨時動筆,課后的小練筆,寫日記,寫信,寫筆記,寫自己種種想要寫的。葉老在文中說到“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成這樣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我就想著在課堂上要多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
《我怎樣教語文》第一章第一篇是“認真學習語文”。葉老對語文怎樣教,如何學這些非常現實的問題,在鞭辟入里的教育經典論述中對此做出了本真、樸素但最根本的明確闡述。這一篇文章共有5個小標題。
分別是:學習語文很重要、對學習語文要有正確的認識、學習語文不能要求速成、學習語文要練基本功、認真不認真,是學得好不好的關鍵。所講內容其實就是學習認知、學習要求和學習態度三個方面。告訴我們,語文學習就是兩個方面:閱讀和寫作,前者是吸收,是進,從外到內,后者是表達,是出,從內到外。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是經常需要吸收和表達兩件事。
“學習語文目的在于運用,就要養成運用語文的好習慣。”“習慣是從實踐里養成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成習慣,而且全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一定要把知識跟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導實踐的作用。”
學習語文要練的基本功有四:識字寫字、用字用詞、辨析句子、文章結構。所有的要求是“正確”,字要念得正確、寫得正確熟練、用詞用得正確貼切、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要合理正確、文章思路要清晰。還強調:“要多讀,才能廣泛地吸取。要多寫,越寫越熟,熟極了才能從心所欲。多寫,還要多改。”
學習語文要樹立正確的態度:認真。“認真”是我們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一種態度。我們經常說:只要你認真了,再差都會有進步。這里的“認真”,是真的認識到踏實學習的重要,是真的做到從學習的每一個細節入手,是真的養成了積累的一點一滴知識的良好習慣……認真朗讀,認真聽課,認真書寫,認真寫作,認真說話,認真積累……所有的“認真”加在一起,就是美好的語文人生,溫暖的學習人生。
葉圣陶、夏丏尊兩位大師的這些語言淺近,語氣溫和,娓娓道來的深刻見解和真知灼見,對我的語文教學有極大的啟發作用。
語文讀后感 3
寒假期間讀了文學博士、作家葉開寫的《對抗語文》一書,受益匪淺。其中“苦讀與悅讀”這個篇章讓我印象最深,下面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這個篇章中,葉開說:“小孩子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有自己熱愛的故事結構,等小孩子真正養成愛讀書的興趣之后,然后可以慢慢地把他們引向其他的書。”想想自己班里的孩子,很多孩子不是很愛讀書,究其原因是孩子沒能養成愛讀書的興趣,處于“苦讀”中。而想讓孩子做到“悅讀”,首先就要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所以,我打算以后這樣進行嘗試:
一、“名人”示范效應,營造濃濃氛圍
大多數的人都有追星心理,當然不一例外我們的小學生對名人也會有欣賞甚至崇拜的心理。作為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并相機向學生講述古往今來名人們的讀書故事,如:岳飛“臨窗聽讀”,匡衡“鑿壁借光”,陳毅“吃墨就書”等等。還可以利用黑板報向學生展示一些名人的讀書格言,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等等。這些名家名言讓學生在無形之中認識到讀書的意義,激發了學生遨游書山的興趣。
總之,要通過多種渠道向學生灌輸讀書理念,激勵他們要向名人學習,多讀書、讀好書,從而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和文化素養。
二、榜樣帶動,講講讀書的樂趣
1、教師榜樣帶動。教師們都很想把全班學生都領到書籍的海洋中去,培養起對書籍的興趣,讓書籍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明燈,其實這些完全取決于我們教師自身,同時也完全取決于書籍在教師個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一種什么樣的地位。如果一個教師他自己就喜歡讀書,從閱讀的過程中受過益,他再把自身的這些經歷講給他的學生聽。
教師要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要親身說法,多講一些能吸引學生的有趣的典故,多向學生談談自己讀書時的感想和收獲,多講講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樂趣,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啟迪熏陶。
2、本班學生榜樣帶動。我們的班級里肯定都會有許多愛讀書,讀過很多書的同學,讓這些學生來講一講自己讀書的故事,在書籍里獲得的哪些樂趣,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書籍是精神的食糧,是快樂的源泉,是智慧的鑰匙”。如:有的學生講通過讀書知道了百家姓,有的學生講楚漢爭雄的故事,有的知道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聽了這些新鮮有趣的故事,學生們自然而然就會對閱讀產生很高的期望,也能激發他們主動閱讀的興趣,調動閱讀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心理。
三、相機表揚,樹立榜樣
小學生的自覺性比較差,單純依靠教師口頭上命令式地要求是很難收到成效的。倘若給學生找一個身邊的榜樣楷模,那學生就有了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也有了趕超的動力和愿望。一次我在課堂上講到一個成語:“三顧茅廬”,正當我剛要講這個成語故事時,班里有一位同學在下面小聲地講了起來,我就讓他講給大家聽,結果出人意料,他不但講清楚了故事里的人物,就連故事發生的`地點和人物的性格都講得那么清楚,這讓我大吃一驚,也很驚嘆他的課外閱讀之廣泛,我及時地抓住時機,并在全班表揚了他,樹立了榜樣,同時借此機會又給同學們講了一番讀書的意義。
四、定期展示成果,培養成就感
小學生好勝心強,開展適當的競賽活動,讓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競賽中體驗成功的歡樂,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利于小學生獲得并保持閱讀的興趣。
1、比賽
可采用講故事比賽、朗誦美文比賽、課外知識競賽等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趣味游戲
平時抽出自習課的時間搞一些成語接龍的游戲,或者成語故事表演等,學生在快樂輕松地氛圍中獲得知識。
如果一個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愛上了閱讀,那他將受益終身。那么,讓我們共同攜手來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吧,讓閱讀深深浸入學生的血液,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地習慣,讓我們的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精彩,更有深度。
語文讀后感 4
《史記》是司馬遷創作的,他忍辱負重,努力工作,花了一生的精力。這是一部偉大的歷史作品,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璀璨明珠,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曾被魯迅譽為“史家絕唱,無韻離騷”。
偉大的哲學家培根說:“讀歷史是明智的”,唐太宗也嘆了口氣:“以銅為鑒,可以穿衣服;以古為鑒,可以看到興衰;以人為鑒,可以看到得失。”《史記》生動地展示了宏偉的社會畫面,也塑造了大量生動的歷史人物,讓我們從歷史中理解真相,揭露丑陋的行為,贊美高尚的道德。
《史記》中生動生動的`歷史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對人謙虛、善良、孝順父親的虞禹;受人尊敬、勤政愛民、為治水而不入的大禹,深受大家的喜愛;還有殘忍、沉迷于酒色、過著奢華糜爛的生活,最終失去了江山的商周王;只是為了贏得美人的笑容,點起篝火,不惜一切代價戲弄諸侯的周幽王,“宮中美女一破臉,驚塵濺血千年。這是周幽王墮落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忘亡國之恥,臥薪嘗膽,最終戰勝吳國越王勾踐。“這是周幽王墮落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忘亡國之恥,臥薪嘗膽,最終戰勝吳國越王勾踐。知識淵博、見識淵博、始終以祖國興衰、人民疾苦為思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以“憤怒抒情”的方式創作了《離騷》,名垂千古。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映射著永恒,映射著未來。讀完《史記》,讓我讀出歷史的真相,讀懂一點歷史發展的規律。讀歷史使人明智,就是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把理解歷史作為把握人生的關鍵。明智的人不僅要忘記過去,關注未來,還要全力把握現在,創造未來。從歷史的角度看,圣賢真正的精神在哪里?我認為這是閱讀史記的最大意義。
語文讀后感 5
早就聽說過于永正老師的大名,只是還沒有讀過他寫的書。初拿到他的《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我就被封面上的照片所吸引,他笑容可掬,雖已滿頭華發,但身上散發出陽光、親切的氣息,那是洗盡鉛華后的泰然自若。
他的文字如淙淙流淌的小溪,平和清麗,時有山泉相和,時不時在心靈之中激起幾朵浪花,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反省自己。我雖在教學生涯中走到第九個年頭,上過無數節語文課。但對于怎樣教語文,仍是出于懵懂無知的狀態。讀于永正老師的文字,讓我感到慚愧的同時,也吸納著豐富的營養。
這本書分為四個章節,分別是: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教語文,其實很簡單;語文課堂教學的“亮點”在哪里;關于作文教學。
那么,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呢?一個個方塊字?詞語?課文?故事?于老師認為,語文教育不能只盯著“語文”,還要盯著“人”。語文具有人文性,教師本身也具有人文性,把人文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點燃心中的夢想,使學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歸根結底,小學語文根植于聽說讀寫和良好的習慣,這些是語文教學中的“常”,“讀”和“寫”更是“常”中之“常”。讀不僅僅是讀課文,還要讀大量的優質的課外書。朗讀是小學語文的法寶,于老師一再強調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老師備課時要讀,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讀,由讀流暢到讀出感情再到有自己的感悟。于老師列舉了很多課堂上的例子,無論是學生詢問關于詞語的意思,還是句子的意思,于老師都會拿出他的法寶,引導學生讀,結合上下文去讀,一遍不行,兩遍……只到學生理解為止。這就是于老師的高明之處,他不慌不忙,不著急給學生說出答案,而是引導和等待。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啟發學生讀一讀,再讀一讀,自然而然的便理解了。還真應了那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結合我的課堂,引領學生讀的少,讀的不到位,上課時太著急,沉不住氣,引導時沒有方法,唯恐學生不明白,講解的難免會多一些,拓寬學生思維的時間就會少一些。這樣看來,真是做了不少無用功。
于老師提出了五重教學,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重情趣即是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理性,多情趣;重感悟即是老師留給學生自己讀書、領會的權利;重積累不僅指語言的積累,還包括生活的積累和感受。正如語文教育家張慶先生所言:“學理如筑塔,學文如聚沙。”“學語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攢錢,錢攢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重遷移即運用,即是孔子提出的“學而時習之”,知識要學以致用,才是活的。讀和寫的遷移至關重要。重習慣包括學習習慣和運用語言的習慣。學習習慣也即是養成邊讀邊思,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這些習慣的養成將使孩子受益終生。
其中的微笑教學、幽默、示范無不體現出于老師的教育機智和教育智慧。這些都是我在今后要注意和不斷修煉、改進的地方。
于老師認為語文教學的亮點在朗讀上,教師的朗讀和學生的朗讀都可能成為教學中的亮點。并引用張田若先生的話:“語文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一節課,師生所能讀得入情入境,這節課一定是充滿生機、充滿靈性、充滿情趣的語文課堂。
于老師還談了導入的藝術、解詞的藝術、低年級造句訓練的藝術、閱讀教學中寫的訓練藝術等,于老師結合自己課堂上的事例,似是在侃侃而談,一個個小小的事例中蘊含著于老師大大的智慧,于老師不僅愛動腦,而且愛動口。
說到于老師的動口,基本上都是“夸口”,逮著學生的優點使勁夸,小題大作的'夸,夸的學生樂滋滋,信心滿滿。
在作文教學中,于老師就大量運用他的夸功,對作文寫的好的學生夸,對作文中有幾個詞語、幾句話寫的出彩的學生夸,對于上一次寫一句話,這一次寫兩句話的學生更是狠狠的夸。“良言一句三冬暖”,喜歡被人夸獎是人的天性,小孩子更是如此,于老師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夸的學生勁頭十足。
于老師除了夸學生,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付出的行動。他認為小學生之所以在作文中說假話,是教科書和老師的要求不當造成的。比如題目中動不動出現“有意義”“難忘”“有趣”等字眼,讓學生無從下手,只好胡編亂造。他親自示范,寫下水文成了他引導學生寫作文的法寶,從身邊的一草一木,風土人情寫起。從他兩次抱花讓學生觀察,把妻子買的禮物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我分明看到了一個對教學愛到如癡如醉,童真可愛、憨態可掬的師者形象。他有些匠人的精神,大師的風范。
讀完這本書,如瓊漿在喉,甘甜爽口,久久回味。感覺于老師就在我們身邊,那樣親切、慈愛的召喚著愛的回歸,讓我們看到語文就在我們的手邊、腳邊、在我們的語言中,在我們的筆尖下輕輕流淌著。召喚我們用一顆柔軟的心感受,用愛心滋養,用耐心守候,靜待花開!
語文讀后感 6
自己看過的書不算太多,作為一個剛剛畢業不久的學生在學校看過最多的書也就是小說了。無論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心靈雞湯”還是“快餐式”的書都看得很少,直到離出校門開始工作的時間越來越近我才開始發覺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識都不夠,既然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補不回來了那就再多看書吧,而能夠“速成”我教育智慧和教學能力的只有各個名師的經典教學和深厚的教育智慧沉淀的課堂了,于是我準備好好地去觀摩一下。
吉春亞老師在這本書中倡導的“語文味”不只是簡單的字、詞、句、段、篇的訓練,而是在教學中經歷對語言的感悟、品味、應用和拓展的過程。語文味表現在扎扎實實的字詞教學之中,表現在教材恰到好處的語言切入點處,表現在語言背后的意蘊之中,表現在語言的表達和轉換中,表現在語文學習方法的習得中,也表現在讓學生用筆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過程之中。吉老師認為不同年段的孩子語文學習內容應有所側重,其“語文味”的內涵隨著年級的.遞升而變化。小學低年級的“語文味”,側重于識字寫字和正確朗讀;中年級的“語文味”,是在繼續鞏固字詞的基礎上,側重于表達能力方面培養的啟蒙性實踐;而高年級的“語文味”,則側重于文本如何遣詞造句和布局謀篇表達自己的情感方面的引領。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沒有捷徑可走,想要自己之后的步子邁得更穩那就踏踏實實地掌握好現在應該掌握好的每一塊內容。
我也特意找過吉老師的教學視頻,她的語文課充盈了魅力;她的課堂用語猶如涓涓溪流,沁入每個學生的心田。這一切都是因為她豐厚的文化底蘊,她是一位非常愛看書的名師,始終保持著一顆好學的心,飽覽群書,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偷懶”呢!
語文讀后感 7
閱讀過程中,幾度感動到紅了眼眶。想從幾個小方面談談自己的收獲。
首先是語文學習。語文是極其美好的,從唐宋詩詞,到散文雜談,文字總能給予讀者一些力量。當今社會唯分數是圖的教育背景下,很多老師背棄了語文的美。其實,追求美和應試教育不完全沖突的。我們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起孩子對文字的喜愛和對美的鑒賞能力之后,何嘗需要擔憂他們日后的發展?語文的.民主教育是秉著長遠眼光,做踏實之事,孩子們得以在此過程中養出愛閱讀,愛思考的好習慣。
然后是師生關系。在我看來,學生看待老師應是親近而不失尊敬的,老師對待學生應是關愛而不失權威的。師生之間的互相反饋總是動人的,夏老師提供開明的環境,豐富的資源,創新的點子,自然會有學生報之以細心的準備,新奇的創意,溫馨的構思,大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互相感動著的課堂氛圍令人驚嘆。
最后是中國教育。其實相較于應試教育,民主教育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更高,綜合能力的鍛煉遠比單純背詩做題難。大部分老師是達不到民主教育的要求的,他們對課本中的文章尚不能理解且擁有自己的理解,平時也不會持續閱讀思考精進自己,更懶得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更融入。民主教育,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南方周末前幾年的新年獻詞中有這樣的話,“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教育工作者應互相扶持,共同為開明向上的教育努力。為應試拼命的教師不在少數,他們也有存在的理由,而我們應大力倡導為學生長遠發展考慮的教育方式。加油了,各位老師們。
語文讀后感 8
這本書是“讀書會”里的書友推薦的。看到好幾個書友對此書評價甚好,便在搞活動的時候將作者的系列書籍都買了回來。讀罷,深感此書買得值。
本書作者夏昆,是四川成都的一名高中語文老師。翻開夏老師的書,滿是久違的感動,因為他在教育之路上所做的一切正是我多年來深深期盼的。在高考的大洪流中,夏老師堅持自己的教學方法,在保證學生成績的前提下,教授學生詩詞鑒賞、音樂鑒賞、電影鑒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汲取知識、啟迪智慧,同時也給學生上講臺授課的機會,在換位思考、互動學習中讓學生變得更加獨立、自信,可謂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且夏老師真正領悟了教育的真諦——“千教萬教,教人求真”。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學生對善良的追求、對美好的渴望、對生命的尊重,做心地善良堂堂正正的人;教學生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學習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考試……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塊敲門磚,我們很多人的教育方式卻把它當作了全部。絕大多數學生在高中三年的鐵籠里沉悶、壓抑地當著考試工具,沒有半點青春的自由和快樂,也漸漸在學校和家庭雙重高壓教育的奴役中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對美好的向往、對理想的追求。導致太多學生一進入大學,就開始沉迷網絡,男生打四年的游戲、女生看四年的韓劇,逃課睡覺、考前突擊、日混一日、拼湊抄襲畢業論文……還有多少人靜下心來去讀書、去鉆研知識?只是肆意地揮霍著自由的光陰與青春,然后畢業悄然來臨,茫然淪為蟻族、啃老族……
高中三年乃至從小開始的奴役式的教育與大學四年放縱式的生存現狀,難道不應該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嗎?為什么學生上了大學轉變會如此之大?為什么所謂的大學生步入社會后能力并沒有多強?這確實與我們從小以來的教育方式有關。孩子只知道讀書學習是為了考試為了考大學或者為了好找工作,全然不明白讀書學習的真正意義是為何?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不僅僅是為了那一張文憑,是格物致知,是修身養性,是在人類有限的社交活動范圍內通過浩瀚的書海與一個個偉大的靈魂對話,獲取更多的智慧,探尋生命的終極意義。若明白了這些真諦,學習自然會變被動為主動,學習效率必將隨之提高,學習方法也會隨之改善,應付考試便也是水到渠成,又哪需要那么多奴役式的題海戰術?又怎會讓大學四年的時光悄悄溜走?又怎會三十而立還整天抱著手機,不去努力提高自己?這些道理是孩子從小就應該被潛移默化教育引導的。
夏老師在《中國最美的'語文》一書中,同時講到自己每晚會給兒子講睡前故事,從開始的童話故事到后來的詩詞故事、古文故事,他的優美、風趣、淺顯易懂的講述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種子從小播撒在了孩子心中。尤其是他周末講完詩詞故事后,還會讓孩子把詩詞意境畫下來,這種“詩畫同源”的教育方式著實有趣可行、值得借鑒。他們父子間這樣美好的親子時光也讓人羨慕、贊嘆。反觀身邊的少兒教育,有多少父母能放下手機,每天堅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又有多少父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保護、激發孩子美好的天性?身邊一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補習了……
身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陪伴、教育孩子成長?身為老師,又該如何傳道授業解惑?夏昆老師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榜樣。讓我們從現在起,努力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出改變,讓孩子在歡聲笑語中學習知識、健康成長。最最重要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教萬教,教子做人!
語文讀后感 9
這段時間在讀于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時至今日,已經讀完,在這本書的開篇,于老師所說的"人生要留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了他對寫作的執著,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懷有"作家夢",就如于老師一樣。用他的話來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自己寫教學隨筆,寫教學反思,寫"下水文",指導學生寫作,并且隨時隨地他都能發現寫作的素材,并且很好的利用,引導學生寫作。他經常開玩地說:"寫,讓我變成了一條獵狗,睜大眼睛看世界,張開鼻孔嗅四周,豎起耳朵聽動靜。干什么呀?搜尋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看到他對讀書的執著,他教的每一篇課文,在課堂上,除了讓每一個孩子讀好每一篇文章外,還引導學生讀課外書,做讀書摘錄。他自己也大量閱讀,堅持閱讀,讀出人物的年齡,說話的語氣,此時的心情,甚至讀好標點符號。
他留給我的還有他對教育的執著。他始終秉持著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他的課上得很有意思,他的課堂就是孩子們所喜歡的課堂。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老師。于老師自己說道:"和孩子共處時間長了自己便成了孩子",五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他把自己教成了一個孩子。他時時告誡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曾經是孩子。
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育問題,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顯然于老師是成功的,他對教育的種種執著都源于一個字"愛":他愛教育事業,愛語文,愛孩子!他給我們留下了的這個大大的"愛"字,時刻激勵著無數的語文人。
讀于老師的這本《我怎樣教語文》,給我留下了更多的思考,讓我明白了怎樣讓人生留痕。
一、腳踏實地地做
于老師說:"好文章是做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都說實踐出真知,讀于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對于我們的語文教學,我們要腳踏實地做,不得有半點馬虎。面對那幾十個嗷嗷待哺的學生,我們要認真教學,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為"一日難再晨",她們擁有著人生最美的年華,理應接受實實在在的知識,對于課堂,我們不能有半點虛假,要讓孩子明亮的眼眸里看到真善美。對于備課,不能有經驗主義,經歷的不同、年齡的不同、知識積累的不同,對相同的文本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深層次的理解。
二、簡簡單單地教
看于老師的課堂,簡單到倆字"讀寫",把書讀好,把字寫好,把文章內容揉碎了教給學生,學生能深入把握文本內容。我們平時總想著自己的課堂上有"亮點",于是大談與文本相關的寫作背景等等,卻忽視了文本本身內容。就如北大教授漆永祥所說的.,教師就一節課所講內容應該重點突出,將關注點放在文本內容上,而不是其他。
于老師所說的簡單教首先應該在朗讀上。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就得讀。"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看來缺少了"讀",對一篇文章的學習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張田若先生說:"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首先看全班學生是否把課文讀熟了。"學生讀的情況更多在于老師的指導,很多時候,很多老師都做不到這一點,當然包括我自己。因為迫于教學成績的壓力,過多的研究做題策略,反而忽視了語文最基礎的東西,總是覺得光"讀"怎能出彩?殊不知,"讀"是需要真功夫的,是需要充足時間的,是需要真正"以生為本"的。
于老師說,總之,語文教學的亮點在"語文"里,再說具體一點,是在"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里。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不正是語文所應該教和學的內容嗎?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保底工程"呀!所以亮點就是基本保底的部分。
寫到這里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學,之前對于一篇文章的開頭總是用過多時間放在背景和作者介紹上,以為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思想內容,仔細想來,這樣難免會嘩眾取寵,容易誤導學生,將他們的注意力遷到文本之外,以后要將更多講解放到文本本身上,更適應學生所需,教學目標也容易實現。
三、堅持不懈地思
于老師說:"我多年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寫反思。多則長寫,少則短寫,不可不寫。"反思的過程是又一次對自己教學的梳理,是對自己課堂得失的總結,是對自己專業化成長的提升。但是我們在上完課后,很多時候有思沒寫,或者是上過不思。希望以后自己也能用筆記錄下思考,在思考中進步。
輕輕合上這本書,于老師的話又在耳邊回蕩"人生留痕".也希望自己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能有更大的收獲,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語文讀后感 10
本學期工作之余,我有幸拜讀了《名師講語文》叢書系列的《吉春亞講語文》,對“博采眾長、開拓進取,教學帶有濃濃語文味且不乏詩情畫意”的吉春亞老師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深深被她的教學風格所吸引,被對語文勤奮探索、執著鉆研的精神所折服。
《吉春亞講語文》共分四個板塊,分別是“我的語文人生”、“我的語文理念”、“我的語文實踐”和“我的教學語錄”,全書共216頁,雖全是文字,卻并不枯燥。書中不乏專業理論,更有很多教學實踐,但更吸引我的是那些實踐過后的反思和心得。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生硬的規則,只有吉老師在語文教學路上的不斷摸索,只有吉老師探索實踐后的體會與感悟,而正是這些樸素實在的細節展示與心得的分享,讓我受益匪淺。
天道酬勤。教師家庭出身的吉老師,父親的身體力行給她作了最好的榜樣,而心如止水地勤勤懇懇鉆研,才是她走向成功的關鍵。湖城邊,暗夜里,無處不見吉老師勤奮努力的身影。品味吉老師的語文人生,我再次將勤奮的種子播種在心里。正如吉老師所說,只要有堅持不懈的手,自然會有收獲。至此,我也認識到,對于教學經驗并不豐富的自己來說,勤奮固然至關重要。勤看書、勤鉆研、勤聽課、勤做筆記、勤反思成了我今后應該努力的.重點,我也相信,像吉老師一樣,踏踏實實地勤奮做事,一定會讓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不斷進步。
只問攀登不問高。恩師于永正平靜地對吉老師說的這句話,在她心中分量不輕,吉老師的語文之路,也正是這樣,不斷攀登,卻從不問高。在淡泊中不斷收獲,在勤奮中提升,也正是我所向往的。我一直想做一個默默努力的人,雖沒有遠大的志向,我卻是希望自己能在向身邊人學習、摸索的過程中,慢慢成長,漸漸充實。
語文課就應該有語文味。吉老師的課堂充滿濃濃的書香氣息,展現著語文學科的個性,從一書到另一書,精彩地綻放出生命的活力。作為一名教師,一名語文教師,是決定語文課堂是否具有語文味的關鍵。而我自己的課堂,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如果注重知識的理解,往往忽略的語文的味道;如果重在情感熏陶,往往處理不好考試的要點。由此我也認識到,具備較強的語文意識,積累豐厚的文化內涵,鍛煉較好的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是我必須努力達到的目標。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漸漸使我的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才能讓我的學生對語文有較濃厚的興趣。
受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吉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指出“學有方法,讓孩子自己會學習”,而從本書很多教學實錄,都不難看出這一點:教學,除了灌輸知識,更多的是方法的指導。因為只有學會了方法,孩子們才能運用自如,許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比如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可教會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這樣一來,不但使學生在以后讀文過程中會抓關鍵詞語理解文章,也會讓學生在寫作中養成煉字選詞的好習慣,長此以往,學生語文素養一定有所提高。
《吉春亞講語文》一書,有專業的理論,有實效的方法,更有吉老師自身的教學體驗和思考,她是為我們解惑的鑰匙,亦是指路的明燈。讀完此書,許多收獲與感悟不勝言表,只愿將所學所得投入實踐,讓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更加穩健,讓我與學生的語文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語文讀后感 11
開學以來認真地閱讀了吳忠豪教授的《從教課文到教語文》,從中收益頗豐,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實際,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本書瞄準的都是當下語文教師最為關心的一個個課堂熱點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由一線優秀教師在長期語文從教中最感困惑并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書中把這些問題大致分成了四類:
1、閱讀課如何用課文來教語文。
2、語文課如何選擇和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3、如何圍繞目標設計語文教學過程。
4、基于目標的習作教學設計。
“語文課要和課文內容分析說再見。”這個理論對于教師來還是容易接受的,但是在課堂的教學中操作起來卻不容易。而語文課究竟是教課文還是教語文,我們語文教師的認識在理論上是一致的,應該是“用課文來教語文”。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客觀上還是圍繞“教課文”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目標主要是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教學時間主要花費在課文分段解讀討論上;課文上完,學生的主要收獲是加深了些對課文故事情節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語文”能力方面似乎沒有明顯的長進。這樣的語文課可以認定是“教課文”。反之,如果學生通過課文學習,能夠明確地說出這堂課“學會”了什么語文知識或語文學習方法,在聽說讀寫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訓練,有哪些新的收獲,這樣的語文課大致可以認定教師是在“教語文”。
崔巒老師在第七次閱讀教學研討會上給出了一個十六字方針“吃準目標,夯實基礎,指導學習,鼓勵創新。”要和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說“再見!”在教學中如何有效落實,加以體現,需要我們有教學思想的轉變,更需要我們有教學智慧的積累。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找準教學的三個點。一是傳授語文知識的落實點,因為積累語文知識就是為增長語文能力打下基礎。二是訓練語文能力的增長點,因為語文能力是學生發展之基。語文能力就是指“聽、說、讀、寫”的'能力。三是熏陶感染語文人文的滲透點,因為語文人文是學生發展之本。語文人文就是指語文學習的興趣、習慣、方法、態度、品質和情感。為什么說語文精神是熏陶感染而不是訓練呢?因為語文的人文性與語言文字不可割裂。
從《教課文到教語文》這本書中,我了解到了教課文逐步過渡到教語文應該注意要依據課文合理選擇課程內容,明確這篇課文究竟要教什么。語文課程目標的選擇,要瞄準語言知識、語文方法的教學和語文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特點。要圍繞目標設計教學流程,這就要按照語文知識或方法的學習規律設計教學流程,按照“領會知識(方法)—實踐運用”的步驟組織教學。這才是“學語文”的教學流程。還要合理設計表達練習,提高語言積累的質量。理解課文語言只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能理解但不會運用,學生積累的只是消極語言;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才能有效地使學生將消極語言轉化為能運用的積極語言。這樣學生語言積累的質量就能大大提高。
總之,學習是一個過程,永無止境,成長也是一個過程,永無終點。只有那些心無旁騖,始終孜孜以求的人;那些意志堅強,一直走在路上的人,才可望收獲成功的快樂。語文教學這座高山,登上高處才會風光無限,語文教學這方深潭,潛到深處才會別有洞天。
語文讀后感 12
翻開《定義語文》,我先被《自序》吸引,對作者成尚榮老師的很多觀點都感同身受。在閱讀全書時,有些觀點看不懂,有些看得半懂不懂,幸好還有些能結合實際有所感悟,整體感覺自己讀得囫圇吞棗。偶有所得,欣喜若狂,如滄海拾珠。全書由:用專業的眼光看語文、語文的世界眼光、語文教育家和知識分子、種詩的人四大部分組成,以理論結合實際,闡述了作者的觀點。
“不虛度每一天,讀書、讀報、思考、寫作成為一天的主要生活內容,也成了我的生活方式。”這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總結,也是我學習的方向。“走這么久了才知道現在才是開始。”“人生沒有統一的深度和高度,也沒有統一的進度和速度,全在自己努力,不管從什么時候開始,你努力了,達到自己的高度才重要,把握自己的進度才合適呢。”看到這,我滿心感慨,我也是落后了十年,現在才意識到,才開始追趕。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從現在開始努力,總比從未覺悟好。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與成長。尤其在讀專業教育類的書籍上,我是有心但不盡力。讀這類書,不比讀小說,有吸引力,要靠自己的毅力、專注力,經常買了書不讀,或讀了幾頁昏昏欲睡。如果能每天定下任務,逼逼自己,所得應該比隨心所欲更多。
惰性和拖延癥是阻礙進步的最大殺手。經常在上了一節成功或失敗的課后,有很多感悟,但沒有及時寫下來。慢慢地,那些感悟就消失了。等要寫論文,寫材料時,那些事例就想不清楚了,真是非常可惜!如果能經常及時地寫下所思所悟所得,那進步肯定是顯著的。作為語文老師,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要一直在路上。
學無止境,不僅僅是對學生說的,對老師也一樣。在教育教學的路上,也要不斷學習。正如語文課程標準也在實踐中不斷修改,我們的語文課也不應該是一譚死水,一成不變,而應與時俱進。從生本教育到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出,語文的課改是一直在前行。現在我們“文心.夢想”工作室在探討的'低段繪本課,是以前沒有的課型;還有對課外閱讀課程的探索與推進,也是隨著大語文觀不斷深入。反思自己,在舊有的課型上止步不前,在新課型面前沒有大膽探索。
《定義語文》一書中,關于聽課與評課,成尚榮老師寫道,應更多關注在教學設計、教育理念上,不能一直停留于細枝末節。我想起了這學期郭福蘭主任對陳小林老師那節《四個太陽》的評課,也是更多的從教學設計上進行指導,讓我們旁聽的人都受益匪淺。從備課、上課、聽課、評課,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去研究,去學習。在研究型老師的路上,我還有很多課題需要去探究。作為語文老師,提升自己的專業教學水平,也要一直在路上。
成老師在書中說,要做一個種詩的人,學生就是一朵朵鮮花,讓他們詩意地開滿田野。他在書中列舉了很多教育專家,對于學生,對于教學,對于發展的各種觀念,讓我大開眼界。
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每一屆的學生是不一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特點也是不一樣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他們身上的特質也是不一樣的。
猶記得教的第一屆學生,他們看的課外書很少,我可以給他們講各種課外書中的故事。后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越來越富裕,家長越來越重視教育,給孩子看的各種書就更多了。到現在班上這屆的學生,很多他們看過的書我都未必看過,他們的知識面已經很廣。好些孩子已經能夠完全跟我對話,視野觀點遠超他們的年齡,后生可畏。
學生的不斷發展變化,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知識要能跟得上時代,跟得上他們的發展,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也要越來越適應這種變化與發展。
在看《定義語文》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個感悟特別深:成尚榮老師對名人名言信手拈來,隨手列舉各種教育教學專著,而那些理論書籍,我甚少涉獵。越看收獲越多,也越覺得慚愧。
最后還是用書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學習一直在路上,在進行中。
語文讀后感 13
在第一部分“于永正論語文教學”中,有一篇文章叫《教語文,其實很簡單》,這給我很大的啟發。教語文,到底簡單不簡單呢?這個話題,可以說刺痛了大部分語文老師的神經。遙想求學時代的我,對語文絕對——反感,甚至有些抵觸的心理。呵呵,自然,語文成績好像也沒怎么好過。即使后來陰差陽錯地教起了語文,也沒提起多大的興致來,抱怨倒是一大堆。歸根結底,還是覺得教語文太難,太繁瑣了。
然而,近一年來,隨著自身閱讀量的增加,認識越來越深刻,思想也似乎跟著更澄澈了一些。原先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多么愚蠢。要不怎么有人說:“人若笨,先讀書。”一句看似開玩笑的話,卻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
如果認為教語文很難,現在來看,其實是沒“上道”,也就是說沒有找到教語文的規律和方法,就像沒頭的蒼蠅——亂飛。其中的“規律”,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兩個方面來:
先說說教學的主要內容——教材。按照課程標準來說,無非就是“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學習內容既螺旋上升,又交叉進行,較為完整地實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說得再簡單一點兒,其實就是“寫字、閱讀、習作”,至于其它方面,都可以在這三個點的學習中,穿插進行。如果說有差別,也就是在小學低、中、高三個階段,側重點不一樣而已。如果可以說得再簡單一點兒,教語文就是“多讀書,少做題”。
這是語文學習的本質和規律,任教材教法怎么變,沒有這些,一切都無從談起。
再說說教學的對象——學生。關于學生的話題——很多,很熱,也很雜,以至于聽起來有些混淆,甚至很難辨別誰是誰非。看看于永正老師是怎么做的呢?在其總結的“五重”教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重情趣”,可見,這一點兒在于永正老師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于永正老師還把它總結為一句話:“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以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之一。
回想現實中的課堂,我們大多數時候的.所言所行,不是正好相反嗎?
重情趣,無論從兒童的情感需要,還是認知成長需要,都是符合其發展規律的。就像于永正老師所總結的那樣——情是互逆的,趣也是互逆的。老師無論是教書,還是育人,如果走不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抓不住孩子成長的規律和特點,怎么能教好書,育好人呢?
于永正老師從備課、上課及課外活動,給廣大老師做出了最好的榜樣。抓好“重情趣”也就相當于抓住了學生的心,后面的“四重”教學,可以說水到渠成。
語文讀后感 14
今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段子:“期末了,千萬別惹老師……重要通知,因臨近期末,老師正處于炸毛期!請適當保持距離,避免誤傷……”雖說是一個笑話,可是仔細想來,不正是教師生活的真實寫照嗎?期末工作多而雜亂,讓我這個有著二十年教齡的語文老師也苦不堪言,感覺教學工作不再是輕松愜意的,反而越來越沉重!初見《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一書,我以為作者肯定也是跟我一樣有些相同的經歷,相同的感受,在書中寫一寫教學的現狀,表達一下心中的愿望而已。可真正讀起來,我才感到慚愧,我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啦!
《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一書,精選了肖培東老師在全國各地示范課中的十六個經典課例,涵蓋中小學課堂,以教學沙龍的形式給人以現場感。每篇實錄都附上其教學理念、教學思路、課堂教學細節、教學感悟,可謂篇篇精彩,更富有啟迪。而所有的精彩凝聚起來,又凸顯了他獨特的教學理念:淺淺地教語文。教字,教詞,教句,教篇章,教我們能感受到的、也應該要感受的思想。
小時候我們就耳熟能詳“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肖老師的課堂可以說是在誦讀中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在誦讀中不知不覺揣摩文字、體會情感,并且每堂課都是在全體的誦讀中達到高潮并結束的,給人一種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的感覺。就像書序中說的:讓我們把瑯瑯書聲還給語文課!真實的閱讀教學,當是教會學生不借助外力,原生態地素讀文本。讀,是理解文章最樸素、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一定要重視誦讀。
讀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肖老師在每堂課上都重視情感的激發。肖老師執教的《孔乙己》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對孔乙己的悲憫,對社會的反思;《我的早年生活》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對丘吉爾自信的`崇敬;《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從“讓”字上領悟的心靈精神之美。肖老師的每堂課都帶領學生抵達了心靈深處,引發了學生或深或淺的思考,激發了學生對人、對事、對物的深切情感。肖老師真正做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學生在無聲細雨中,面對困難,學會解決;面對選擇,懂得取舍!
百年大計,德育為先。這是我踏上講臺時,老師告訴我們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任務的繁重,我們漸漸的忽略了思想教育,只是單純地以教促學,以教論教。孩子們也變得越來越自我,一大部分人缺乏生活的磨練,沒有對團隊和他人的認可和歸屬感,容易出現德育方面的缺失或思想認識的片面性,容易出現害怕挫折、貪圖享受、自私自利、愛慕虛榮、在價值取向上急功近利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通過德育教育來進行教育和引導。
古人云:“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為人之魂,也是校之魂,為人立身之本。倘若我們培養的學生缺乏自身的品性、德行、修養,就等同于栽植一片空了心的樹,即使枝繁葉茂也賣不出個好價錢。一個人倘若失去了作為人本應具備的道德品質,縱然才高八斗,滿腹經綸,也同樣不被社會所接納,所肯定,所認可。
肖老師雖教得低調,但教得精致,教得細膩,教得智慧,教得溫情脈脈。如此課堂,怎能不暖?語文怎能不美?
我有幸拜讀肖老師的《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希望在未來的教學中能夠帶給學生真正的語文課堂,回歸語文的本真,抵達心靈的深處,達到生命的高度。
語文讀后感 15
最近在讀于永正教育文集《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包括了序言《人生留痕》以及第一輯《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第二輯《教語文,其實很簡單》,第三輯《語文課堂教學的亮點在哪里》,第四輯《關于作文教學》和后記六個部分。它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是老師配合學生,不是學生配合老師,教學相長,要有語感,更要有責任感。語文教學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也要學習導入,解詞,造句,寫話,朗讀的教學藝術。作文教學要教學生會觀察,更要會想象。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閱讀教學中寫的訓練藝術》這篇文章。文章指出:“閱讀教學中的寫的訓練,不游離于課文之外,使它成為閱讀教學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想這是藝術性的更重要的方面。”文中寫道:“續寫,不只是情節的延伸,而且是主題的升華。”又如文中所說的“還有一種寫的訓練,既不是化抽象為具體,也不是課文故事情節的續寫,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補寫’。”不僅這樣,在閱讀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遷移運用,進行寫話訓練(也就是作者所說的“造段”)在文末作者這樣寫:“我教每一篇課文都盡量安排寫的訓練。‘學理如筑塔,學文如聚沙。’正因為如此,在語文教學上,我信奉周德藩主任常講的一句話:‘一課一得,得得相連。’得多了,連在一起,便會形成氣候,形成語文能力。語文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但卻是有所側重的。“聽說”最終是要為“讀寫”服務的。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是規范的書面語言,所以要繼承古人的“熟讀,精思,博覽,多作”的經驗。我們在平常的閱讀數學中,大多只關注讀懂課文內容,卻很少關注學生的.寫話訓練。或是只在寫作單元或口語交際課和課后習題中設計了寫話訓練時,才會讓學生進行寫話。平時學生動筆的機會較少。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無話可寫,缺少寫作技巧。或者因為學生的體會不深刻,作文表達的情感和立意不深。
讀了《閱讀教中寫的訓練藝術》,我明白了在每一篇閱讀課文教學中都可以設計一些寫話訓練,讓學生根據課文情境寫人物對話,狀物,寫景,寫事。學習寫作方法,積累寫作素材。在這樣長期的積累下,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得到提升。
語文讀后感 16
當我拿到這本書《新課程百問—語文》時心想:新課程實施了這么久了這一百個問題還用學有點不屑一顧。可當我靜心閱讀時發現作者提出的許多問題的確令人深思許多觀點令我耳目一新:如:《“灌水”與“引水”》、《“因材施教”新解》、《負擔辨證》、《也是木桶》等等而其中的《仍然要提倡科學精神》一文的閱讀讓我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的認識:
曾幾何時我們教師只要一上到公開課似乎習慣于從網上搜集到特級教師或名教師的教學設計或課堂實錄不假思索不依據自身的教學風格或已經具備的'教學條件更不考慮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切照搬照用。結果學得不倫不類令人啼笑皆非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包抱著科學態度不迷信教參考不能迷信專家不能迷信課本應該結合自身條件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我們要向特級教師或名師學習要不斷思考:他們對某一課是如何處理的?為什么這樣處理?效果如何?從而以他們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提倡尊重學生要善于表揚與贊賞學生。但卻常常出現教學、學生的掌聲不絕于耳的現象。是學生的發言真的那么精彩真的值得大加贊賞?否!我們的教師對待學生的答案不加辨析一味的加以肯定似乎持否定態度就是對學生的不尊重。結果學生不能明辨是非學習更為浮躁經不起批評。長期以往追求虛榮、文過飾非的不良習氣也逐步形成。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答案抱科學態度實事求是地為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為學生的發展指明方向。
“生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當學生指出教師的不足時作為教師應該坦然面對要以身作則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原諒教師的缺點師生的關系將會更為和諧與融洽。反之如果教師靠樹立個人的絕對權威維持教學以勢壓人就沒有“理”可講沒有“情”可溝通了師生關系必將陷入僵局。
當然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處處滲透科學思想做到“潤物細無聲”如:對待差生我們應該以一分為二及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要培養學生的求真、求實精神;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說話、聽話不捕風捉影閱讀不斷章取義;“答案不是唯一”的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不 “唯師”、不“唯書”。
總之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要“發揮應有的作用”教師就必須牢固樹立科學思想掌握與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真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語文讀后感 17
今年在暑假閑暇時我閱讀了《從“教課文”到“教語文”》這本書。站在三尺講臺,我總會和孩子們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交上了一位良師益友。從中學到知識,產生共鳴。這本書我似乎找到了許多共鳴之處。《從“教課文”到“教語文”》這本書是上海師范大學吳忠豪教授主編,采用專題行動研究,根據國培班小學語文骨干教師的研修內容,圍繞著語文課如何實現“教課文”向“教語文”的美麗轉身這一當前語文教師普遍關心的熱點話題,結合小學各年級具體課例匯集的12個研究課例。這12個研究課例,瞄準的都是當下語文教師最為關心的一個個課堂的熱點問題,大致分成四類①閱讀課如何用課文來教語文。②語文課如何選擇和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③如何圍繞目標設計教學過程。④基于目標的習作教學設計。
哪“教課文”和“教語文”到底存在哪些差異?在我看來,不管是“教課文”還是“教語文”,其本身都不離不開文章本身,也都需要對文章進行一定的分析理解,只是兩者的程度不同。“教課文”時,教師的教學目標僅僅停留在文本內容,這也使得學生的收獲僅僅在理解課文內容這一層次;“教語文”時,教師的教學目標則會上升到掌握語文知識技能、提高語文素養的高度,也就是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因此,“教語文”更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更能讓學生在各方面有所提高。
在《從“教課文”到“教語文”》這本書中,吳忠豪教授在第二章圍繞課程內容選擇教學目標的第三節“科學設置教育目標,發揮例子應用功能”以教學目標的科學選擇作為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突破口。課文是人教版第六單元《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把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這單元課文共四篇,主題是“他們讓我們感動”。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果決指揮,高風亮節。這座橋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涵。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永恒追求。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把握教學目標,并要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中去,能更好的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這節課我明白了語文課應該學語文而不是學課文,應變“閱讀中心”為“讀寫并重”。要把教學目標的確定作為重點來思考。其實整本書讓我明白了從教課文到教語文這一“美麗的轉身”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多個方面進行改變。我覺得要實現這一轉變,教師必須時時刻刻裝著一種“轉變”的思想,把它落實到教學的每一步。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學目標的確認:在“語文課要用課文來教語文”這一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圍繞課程內容選擇教學目標”,從進行教學設計、實施教學,仔細看完我有一些感觸。應該更注重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學會遷移,學以致用。從長遠來看,對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有很大益處。當然一篇課文只是載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可以從不同角度設計語言訓練點。一篇課文也可以有多元的角度去設計教學目標,只要一課一得即可,我現在已經在自己的課堂上比較注重這一點了。看了他們的研討,我深深的感受到,以后的`課堂不能再花過多的時間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了,而應以課文為例,多讓學生去運用,會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語文真正扎扎實實,平平淡淡,真真切切。我也越來越發現,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教參的依賴性太大了,沒有了教參,我好像失去了教學的拐杖,無法獨立教學。看來,在今后的教學中,自己獨立備課,嘗試著從每篇課文中尋找適合對學生進行訓練的語用點,并依此設計相應的教學,會使我們的教學更加扎實有效。
崔巒老師說過:“平平淡淡、簡簡單單、扎扎實實、輕輕松松,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只有實現從“教課文”到“教語文”的轉變,才能更好達到這一境界,也才能讓學生在語文方面達到更全面、更深遠的發展。此時的我也不禁慨然長嘆: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是再遠的道路也需要我們一步步地去探索,而在這探索之路上,只有學習才是指引前行的明燈,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答案才能了然于心。 相信,只要在不斷的學習中,在不斷的更新理念下,我的語文課堂終究會實現美麗的轉身。
語文讀后感 18
《對抗語文》是葉開寫的一本書,葉開何許人也?我對此不很熟悉,翻看本書的扉頁,才知道:葉開,文學博士,作家,《收獲》雜志副編審。出版有長篇小說《口干舌燥》和《我的八叔傳》等。對作者本人我沒有了解的欲望,只是作為語文老師,本書的題目《對抗語文》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于是從市圖書館借來閱讀。
說實在的,我并不十分喜歡他的撰寫風格,自詡很懂語言文字,自以為學歷很高,學問很深,接觸的東西很多很廣,就對中國的教育深惡痛絕,就對當前的語文教學指手畫腳,甚至對語文教材的編寫人員以及語文教師進行大肆地批判、侮辱,這讓我很反感。
我們中國的語文教育,無論是教材,還是老師,都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弊端、缺陷、問題,但并不是一無是處。試想,葉開本人不也是因為高考、讀研,才擁有了現在的地位以及高薪的工作嗎?自我感覺教育孩子那么成功,對孩子學校的老師那么不恥,不也還是把孩子送到學校去讀書嗎?有問題說問題,沒有必要擺出一副狂妄自大的嘴臉,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這樣更加地讓人反感。
之所以把這本書讀完,是因為他在女兒的閱讀教育上下的功夫是巨大的,值得我們欽佩,值得所有的家長學習。另外,我覺得他為大家推薦的兒童閱讀書目,是值得我們擷取的,也讓我們少走了很多的彎路。
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上他是很成功的,比如,他每天晚上都要給孩子讀書,即便是孩子自己已經認字會讀書了,他也用讀書的形式每晚給孩子催眠。而且,他比較注重圖書的品質,盡量選原著來讀,即使是翻譯的作品,也盡量選擇一些優秀的翻譯家的譯著來讀,他反對編改的作品,尤其是對編改的語文教材多有詬病。以前我還真沒注意譯者,現在想想,還真是這么回事,原作者在寫文章的時候,是經過仔細地推敲,反復地琢磨修改才肯發表的,所以入編教材的文章應該是原著最好,這一觀點我還是比較贊同的。
語文讀后感 19
臨近期末,諸事繁多,但還是抽了一點時間靜心閱讀了下吳忠豪教授主編的《從教課文到教語文》,并留下了自己的一點所思。
閱讀教學要從“教課文”向“教語文”美麗轉身,即在課程目標的設置上應注重表達,變“閱讀核心”為“讀寫并重”;在教材編寫上,應變閱讀本位的“閱讀教材”為聽說讀寫并重的“語文教材”;在教學實踐分配上,應變“閱讀主導”為“表達主導”;在教學內容上,應變“理解課文”為注重“讀寫結合”的實踐活動。
感悟:有人說成長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需要經歷蛻變的煎熬;我要說,成長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我喜歡聽到自己成長拔節的聲音。今天看了這本書第一章課例的`研究過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理念上的沖擊,更多的是對自己原有語文教學觀念的打破。教課文與教語文雖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卻是語文教學的方向選擇問題。作為語文教學的一線老師,更應該盡早完成語文教學觀念的轉變。語文教學教什么,作為新教師思考這些問題也總抓不到實處,現成的教參、現成的教材,老師們所要做的只是去備好教材、備好學生落實就好。面對語文教學投入多,收效少,學生語文素養缺失的情況,我們更多的是困惑。在這幾句話中,就簡潔又明確的告訴了我們閱讀教學的方向,“理解”和“運用”要并重,正是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想想這也挺重要,那也挺重要,解讀文本時發現的課文中字、詞、句、段、篇,還有教材的人文教育,等等,一個都舍不得丟棄。于是,教學設計時往往安排許多訓練點,一會兒是語言訓練,一會兒是人文教育,弄得課堂臃腫,教學難有實效。
感悟:我們的課文教學究竟如何確定教學目標,才能既減輕語文教師負擔,又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如何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這是語文老師常遇的困惑,甚至所有學科老師常遇的,本章就是以《青蛙看海》的課文教學為例,向我們呈現了教學目標的改變。像第一次確立的教學目標多達5個,而且各自分離。第二次在團隊協作下,教學目標縮為4個,并將詞語識記和語言訓練明確。第3次在實踐反思的基礎上,教學目標減至3個,而且將語言訓練作為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方法,不單獨分離,且將亮點在目標中明確具體地體現。這樣層層褪去不必要的目標,是團隊協作亦是反思的結果。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偶爾的團隊協作能實現,但更多的需要我們自身的實踐反思,并在教學設計上做出調整,這樣才有收獲。當然,在公開課的設計中,我們應該重視“集體的力量”,不單干、不羞澀,大方地向指導師甚至認識的名師討教。
語文讀后感 20
這兩天,讀《余映潮講語文》。余老師是當代名師,曾經聽過他的幾次講座與幾堂公開課,對余老師的治學精神的嚴謹,治學態度的扎實以及對教材的精準把握有著極深的印象。讀這本書,本身也是帶著目標來讀,一是想了解余老師對于文本的解讀有哪些獨到之處,二是想具體了解一下余老師所倡導的學習方法,如板塊式教學思路、讀寫結合還有美讀欣賞。
讀完此書,受益匪淺,我特別對本書的第三部分我的語文實踐情有獨鐘,因為我覺得教學理論只有在具體的課例中才能表現出真正的作用,而一個完整的課例才能讓我們真正了解教學者的思想精神。在這幾個課例中,我發現,余老師并沒有對文本進行特殊的解讀,而是采用種種方法,啟發學生自己來解讀文本,講出自己的觀念。學生的回答也有跑題、偏題的現象,但靈光乍現的輝煌足以令我們眼前一亮,使我們對這些非常熟悉的文本又有了新的認識。余老師在教學中采用的方法是最令人欽佩的,在《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他讓學生找文章的看點;在《生物入侵者》一課中他又讓學生先縮寫全文歸納文章主要內容及順序,再討論明確說明對象特征;《我的叔叔于勒》中則要求學生討論相關話題;《童趣》《口技》中則啟發學生緊扣關鍵字或翻譯、或理解。這些方法看來令人眼花繚亂,但我覺得,歸納起來就是化繁為簡,緊扣中心,調動學生這幾句通俗卻又深刻的話。我從中得到的最大的收益是,教師對文本進行細致、多角度的解讀是教學的基礎,教學的真正過程應當是啟發學生自我解讀文本,并且能夠從中得出獨特的看法。我們往往過于關注對文本的解讀,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最后的結果就是使課堂成為了老師表演的舞臺,而學生則成了看客。最終,學生的積極性越來越差,成為被動的抄錄者。也正因為如此,我才特別關注余老師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朗讀。
之所以關心朗讀,不僅因為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方式之一,還因為我明顯地感覺到,從初一到初二,學生的朗讀能力在下降。初一剛進校時,學生們幾乎都能大聲地朗讀,但過了一學期,有感情朗讀的學生越來越少了,到了初二下學期,朗讀幾乎就沒有情感了。我經常在課上給學生朗讀課文,但令我困惑的是,我的朗讀帶動不了大多數學生,朗讀似乎成了教師的一種表演,而學生只是在漠然地旁觀。如何調動學生認真朗讀,如何讓朗讀可以調動學生而非教師一個人的精彩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余老師本身很注重朗讀,在這本書中《美讀欣賞,詩意盎然》一文中,余老師列舉了五種朗讀教學的設計角度:小步輕邁——層次細膩、角度精細——過程生動、有引有讀——重點突出、表情演讀——震撼心靈、一詞經緯——體會深刻。五個角度均很精妙,但我覺得還缺少一點,就是這五個角度均是從教學設計的角度來談的,但如何調動學生,讓學生也能積極地參與朗讀的過程則沒有寫。事實上,這些角度,特別是表情演讀,我經常在公開課上聽到,但總覺得有些不自然,有演戲的成分在內。我很想知道,余老師是如何自然地進行這一流程的,因此我仔細閱讀了他的相關課例。
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課中,余老師使用表情演讀這個角度,這也是常常被別人模仿的地方。他通過投影指揮學生用不同的語調、語速來朗讀,現場效果一定很好。我注意到,這一環節之前還有兩個環節,也就是詩歌吟誦和自由背讀。在詩歌吟誦中,余老師提示學生這首詩有一種旋律,就是作者把深沉的感受和明亮的感受交織在一起,在這一環節中,余老師要求學生或用談心的方式來讀、或用內心獨白的方式來讀,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去具體感受這旋律變化的過程,而在最后朗讀時,余老師也用舒緩、亮麗、沉穩、樂觀、平衡深沉、響亮親切、樂觀穩重等詞語來具體解讀深沉與明亮這兩種感受。也就是說,余老師在教學伊始就已經在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語速表現不同的情感,后面的表情演讀只是對上面活動的總結。從這里我發現,其實朗讀就是學生表達自己感受的一種方式,從課文中來的感受最終也要通過對文章的.朗讀表現出來。朗讀需要循序漸進,一步步讓學生感受到文本中所表達出的情感,如此再提示他們如何讀就有助于他們主動地抒發情感。當然,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熟悉。
在《散步》一課中,余老師使用了有引有讀的設計角度。他提示學生讀好文中的波瀾,并且具體指導不過,一切‘都’取決于我,這個‘都’字讀重一點;她‘早’習慣聽從我的安排,‘早’字讀重一點;‘還’習慣聽眾他高大的父親,‘還’字讀重一點;妻子呢?很顧及他的面子,‘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還有,我決定‘走大路’三個字要讀出一個思維、決定的過程,‘還是走小路吧’要流露出母親對孫子的疼愛。在這一段解讀中,余老師具體地闡釋了朗讀中重讀這一概念的含義。為什么重讀?如何重讀在這段話中闡釋地極其詳細。真正的朗讀是要讓朗讀者在那一刻成為作者本人,感受與作者相同的喜與悲,因此,讀出感情必須讀懂課文,余老師在此處的強調就是讓學生先理解課文再閱讀。余老師并沒有過多地講解朗讀的技巧,但他所強調的內容實際上已經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去讀。學生主動地思考如何讀出思維、決定的過程與疼愛的情感,實際也就是在考慮朗讀的技巧了。朗讀的前提依然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朗讀最根本的技巧。
余老師也會采用一些新方法來調動學生,例如在《律詩二首》中,他就采用了譯讀的方法。在譯讀之前,他先要求學生吟讀兩首詩,強調要讀出味道與意境。而在譯讀中,他先要求學生在自己朗讀一句詩后,翻譯這一詩句,而后再由老師潤色學生所翻譯的內容,由學生讀一句他來翻譯一句。朗讀與翻譯者角色的轉變過程就是學生理解、品讀詩句的過程,學生在翻譯中也開始漸漸理解詩歌的內容。這堂課的最后階段,余老師讓學生描述詩句中所表現的場景,就是對這種理解的進一步拓展與升華。
從余老師的幾個課例中,我感覺到,朗讀要打動學生,首先必須調動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可以真實地感受到課文中所表達的感情。教師的引導僅僅是起一個輔助、引導的作用。如果拘泥于朗讀的技巧,那么只能讓學生重復老師的朗讀,也就失去了朗讀的真正意義。朗讀——從心開始,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
【語文讀后感】相關文章:
語文讀后感03-21
《兒童的語文》讀后感06-07
語文的讀后感作文10-09
語文從書讀后感模板04-07
《詩意語文》的讀后感范文03-07
語文差讀后感參考04-11
語文從書讀后感通用10-20
語文從書讀后感參考04-07
《語文主題學習》讀后感02-05
語文獵人筆記讀后感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