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讀后感范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讀后感1
俞敏洪一位當代學生、勵志青年都耳熟能詳的傳奇教師,寫了一本名為《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的勵志書,讓有幸讀完這本書的我勵志著手開篇一文如下的讀后感。
起初拿起這本書也只是抱著看一看的態度,畢竟枯燥乏味的勵志書喜歡看的人并不多,但是不知從何處開始我竟被這本書慢慢地吸引了。整本書只有讀書、旅行、情懷、閑話四個章節,每個章節都以隨筆記錄的形式書寫老俞的心路歷程。
中國偉大領袖毛主席可謂是一個真正博覽群書的人,他常常引用書中的故事來闡明深刻的道理,常常借助歷史書中的經驗來指導革命事業,通過書中所學加上自己的智慧讓中華民族站在了世界的高處,讓中華人民站在了人類的高處,而他自己也步入了人生的高處得到了無數人民的敬仰。老俞在書中大篇幅地涉及到了讀書,無疑就是為了強調讀書的重要性,讀了大量的書以后,你的情感、你的思想、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會變得越來越豐富。老俞鼓勵我們要多讀書,堅持讀書,跟隨書中人物來體會不曾經歷的年代和人物的悲喜,并且進入作者的思想境界學習作者的精神信仰,為靈魂建一座花園。
跟著老俞的文字,我們一起體會神秘的南印度,感受風情萬種的巴西,一起在麗江和朋友舉杯歡歌,一起在廈門品嘗美味,一起在柬埔寨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一起在里約挑戰自我體驗滑翔的樂趣。通過行走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體驗世界的發展和走向,通過實地考察滿足自己的眼睛和舌頭,讓眼睛看更美的風景,讓舌頭品更多的美味。在旅行的過程中因為有顆好奇的心所以不斷地探索,因為充滿探索的熱情所以不斷地突破自我,因為有突破自我的勇氣所以在不斷地成長,因為在成長所以你的人生才會一點點變得有高度,這或許就是老俞所想要表達的旅行的意義。
老俞鼓勵我們要有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要學會為了絢爛的人生勇于前進,努力向上。老俞說:“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讓自己不斷變得更有遠見的過程,不斷地穿透人生道路和事業道路上的迷霧,看到遠方生命航標燈的過程。”其實“遠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說是“夢想”和“志向”意思。就好比我們在現實工作中,有的人從大學畢業就到一個單位工作,然后非常甘于現狀的就是好幾年沒有任何杰出的事跡;而有的人則默默地儲蓄能量,不斷地吸收周圍各種對他有幫助的養分,不甘于現狀,懂得取舍還會選擇更好,無所畏懼,克服內心的恐懼終于有一天他穿透屏障,讓自己蓬勃成長扎根大地。這兩種人為什么最后的結局截然不同,因為有人會為了夢想奮斗,而有人有夢想卻無動于衷甚至可能沒有夢想。
我是一名從事醫務工作的護理人員,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復的也可以說是有些機械的,為了讓病人得到有質量的護理和治療,為了讓技能更加熟練,重復性的努力很重要,我們必須一個動作要重復練上好幾遍才可以放心落實到病人身上實際操作,但人的一生如果只做重復性的工作,再努力也是低層次上的浪費生命。所以現在的醫療和護理都有了很大的突破,那是因為臨床上有很多擁有夢想的人在默默的努力,我們把自己的夢想和智慧通過努力結合起來,敢于創新、善于思考,使得臨床技術越來越高超,護理質量越來越好。
人的一生無論路有多長道有多寬終究葉落歸根,人的一世很匆忙,適當的慢下腳步希望可以多多關注生活的美好,細心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讓生活充實起來,不一定要刻意去幫助別人,但是舉手之勞也不費多大力,要讓每一天都有滿滿的收獲,不要蹉跎浪費虛度年華。
人生沒有最高處只有更高處,回來的時候,讓我們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
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讀后感2
這幾天看完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寫的《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在看這本書之前,對于俞敏洪是沒什么了解的,僅僅知道是新東方創始人,很有名,也沒有再多了,看完他寫的這本書后,在原來淺薄的認識中多少增加了一點了解。
整本書從四個方面來展開講述的:讀書、旅行、情懷、閑話。
拿讀書來說,他對于書的喜愛程度和看書時一定會去了解此書的作者和他的其它作品,看完后的總結思考,寫感悟這許多方面對我都有很好的啟發,自己之前看書都是泛泛閱讀,從來沒有更深層次去了解和總結過,這些方面需要學習和反思,并且他后來也要求自己要寫讀書感悟,還說開始覺得很難寫,慢慢的寫多了也就信手拈來了,讀到這里突然覺得很地氣了!
第二點旅行,我也是非常喜歡的,畢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中所見所聞所感都來自真實的體驗,行走能讓我們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增加閱歷。書中講到去一個地方之前先了解這個地方,再做深度旅行,這點感觸很多,很多人去到一個地方無非也就是拍拍幾張照片,就算到此一游了,當然,此前我也未能免俗,以后每到一個地方希望都能夠做一個深度旅行者。
情懷,說真的,越來越喜歡有情懷的人,如果一個人是一個有情懷的人一定是值得去結交之人,以前,我并未去深層面的想過這個詞,所體會到的僅僅是那種只可告知不可言傳的感受,現在,我好像又更多的了解了一些,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一個人或者關注一件事,并且要思考,總結,尋找方法,不是一味機械似的重復做,沒有提高不可能會有進步,所以在專注一件事時,需要不斷總結和提高、思考,才能前進,并且也提醒年輕人,不要一味的想去結交比你高層次的人,圈子一定是平等的,當你還達不到的時候先專注提升自身能力,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轉、尋找對你有用的人脈。
最后的閑話部分以日記形式記錄了一些日常,確實是閑話家常,但每一篇都是對生活和工作的積極態度,文筆簡練易懂,沒有過多說教,都是自己的一些生活工作經驗和感悟。
總的來講,整本書我都是非常喜歡的,第一,勵志,正能量,其中的一些經驗或者對人生的感悟對我來說又學習到了很多,別抱怨,尋找方法更重要,擁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每個人都應該有,另外像書中提到他看過的那些書我都會去買來看看,并且他的讀書的量以及他那種精神都是我值得學習的,第二,通篇以輕松平和愉快的語氣講述,少了很多教科書似的死板和無趣,值得一看。
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讀后感3
俞洪敏的書我雖是從小就讀,但《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卻是我讀過中文字最多的,內容最豐富的,涵義最有深度的。從閱讀到旅行,從情懷到閑話,俞敏洪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了什么是“活在自己創造的生命狀態里”,因為命運是可以通過自己改變的。
對于我來說,作為一個剛初出茅廬的應屆畢業生,最有感觸的是書中的《我們的中學和大學在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一文。從初中中考開始一直到大學四六級,一路都有俞敏洪的書的陪伴,雖然在那些他編的書里,沒有深刻的大道理,但是一個個單詞一條條注釋,以及每一個單詞記憶法都教會我一個道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是當我完成了大學四年的學業,又碰巧有幸讀完那篇文章,我開始思考過去的時光里我到底是否真正學到過從中學到大學都學不到的知識。
在大學這條路上,不僅僅是你一個人單純的走著,這個過程中會有無數個聲音影響著你、引誘著你、迷惑著你,你個人的意志不能決定這條路的方向,你和各種各樣的聲音也會不斷相互影響著彼此的行走軌道。還記得我當時上高三時最激勵人心的一句話就是,上了大學就沒那么多作業了,這句話出自于我的任課老師,我的父母,我的親戚朋友,甚至高我一級的表哥表姐,讓高三生的我一度以為大學是絕對自由的天堂,沒有作業甚至不用學習。
可是這真的意味著大學可以停止學習新的知識了嗎?從我已經結束的`大學四年生涯來看,對一部分人來說是的,他們在大學松懈了書本學習,終日宅在寢室里昏天黑地打游戲、看電視劇,大學四年結束既不懂道理,也不明事理;對于另一部分人來說,仍然沿襲著高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習慣,大學畢業后,學富五車卻也不過紙上談兵;另外有部分人,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能輕松的處理人際關系,同時具有良好的實驗操作素質。那么對最后一部分人來說,在大學學習到這樣的新知識就足夠了嗎?其實以上三種能力,或許在中學還學不到,但是正應該是每一所大學賦予給它的每一個學生的能力,至于在大學都學不到的知識,包括且不僅包括正確的三觀,未來的長遠目光……也就如同俞敏洪說的那樣“信仰、激情和理想”,可惜的是我們從小就沒有浸潤在這樣的環境里。
但從中國的大學來講,其一大特色就是所謂的上“大課”,即大大的階梯教室坐的滿滿當當,下面坐著一位渺小的主講老師,孤單地講著課件,特別是碰到思修課,老師們通常是自說自話鮮少和同學們有所互動。這樣的環境怎么能做到信仰的產生,激情的碰撞和理想的扎根呢?這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時代,這也是一個英雄造時勢的時代,不斷發展的時代需要各色各樣的人才做主力軍,而特異突出的人才也必將受到時代的青睞。每個年輕人都是時代的未來,而大學作為一個載體,被賦予了很重大的責任,“從中學到/大學/都學不到的知識”這一命題是永遠無法完結的,這一命題或許是一個人一生的追求,也可能是一輩人的一個世紀追求,而大學作為一艘運滿人才的船,需要不斷的擴充容量,加固板材,固定風帆,堅定目標。
“人所做的一切,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回來的時候,最好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只有這樣。我們所犯的錯誤、經歷的苦難、度過的歲月,才算真的有其價值和意義。”想來也是奇妙,若是我年少時讀這本書或許無法有如此深刻的體會,若是沒有我年少時看的那些單詞書,也不會有現在的高度去理解這本書。浮生碌碌,汲汲營營,轉了一圈也許你發現自己還在原地,但從深度廣度甚至次元上來說,這個原地早已不是那個原地了。
【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04-16
人生若只如初相見04-02
人生若只初相見的意思10-12
人生若如初相見愛情詩歌07-10
相見_650字02-22
人生若只初相見愛情詩歌07-16
站在理想的高處散文10-05
高處作業安全管理的辦法11-24
努力的人生更完美演講稿04-12
相見歡翻譯拼音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