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通用12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1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講的是:前蘇聯偉大的作家高爾基有一年在意大利的一個小島上休養。他的妻子帶著10歲的兒子來看望他。兒子來到爸爸身邊以后,顧不上休息,忙著載種各種各樣的花草。兒子回去了。春天來了,兒子種的花全都開放了。
姹紫嫣紅的花兒輕輕地搖晃著,散發出陣陣芳香,一只只蜜蜂飛來了。高爾基坐在院子里,欣賞著兒子種的花,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讀著這些美麗的詞句,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多么美好,多么感人的故事啊!《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記敘了高爾基和兒子之間的一件小事,即載花賞花,
反映了他們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感人至深,同時文章也揭示了“給”永遠比“拿”更愉快的主題。
兒子沒有向父親索要任何東西,而是種下了許多鮮花留給爸爸,給爸爸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同時他也得到了父親更深沉的愛。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到:如果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把美好的東西留給人們,向人們提供美好的一切,
那么我們的生活一定會非常愉快,整個世界也會變得無比美好。我們絕不能學那種只知道向社會伸手索取的人,他們的行為只能是可恥的,他們也永遠得不到幸福,感覺不到愉快。
只有奉獻才是最美好的,也才是最能讓你愉快的。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應該像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樣,永遠記住,“給”比“拿”更愉快。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2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課文是說有一年,高爾基在意大利的一個小島上休養,他的妻子帶著兒子去看他。兒子到了島上后就一直種花,假期結束后妻子便帶著兒子回家了。到了春天,兒子種的花都開了,高爾基很高興,立即寫信給他的兒子。
信中除了表達自己看到盛開的花的喜悅之外,還教導了兒子:人生的意義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學完課文,我感受到了高爾基父子倆之間濃濃的愛。他們之間的愛,不僅體現在父子間的親情,更體現在父親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教給兒子做人的道理。
這種父愛可以稱之為“大愛”,除了疼愛之外的愛,教會兒子如何做人,為兒子以后的人生撐起了一片廣闊的天空,這就是“父愛如山”吧!
這讓我感受到,我的父親也還是這樣愛我的。一般,我有什么要求爸爸都會答應我,但有時也會跟我講條件,以激勵我取得更大的進步。他教給了我許多知識和道理:教我寫字、教我數學題、教我玩游戲的策略……就拿寫字來說吧,爸爸告訴我,字就好比人的第二張臉,見字如見人。
正直的人字里帶著正義;堅強的人字寫得筆直。人寫字就要這樣,尤其是男人,寫字就要這樣剛強,就像做人一樣。所以我也不會讓爸爸失望,會做一個正直堅強、努力奮進的男兒。
愛就是教育。在愛中進行教育,在教育中融入濃濃的愛,這就是《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給我的啟示。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3
我們的語文課本上有《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而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受益匪淺:“給”永遠比“拿”愉快。讀完這篇課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我有一個同學,她叫麗麗,她可是班上“著名”的.熱心腸。她幫助過的人有上千位,幫別人的事情也有上百件。有一次,學校組織同學們自愿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捐款。
想捐多少都可以,捐其他的東西也可以,書籍、舊衣物、不用的學習用具……可是麗麗什么都捐了,捐錢捐的50元,還把她所有不看的書都拿了過來,舊衣服、不用的學習用具足足裝了好幾個大箱子。
我感到很疑惑,便在放學時問她:“麗麗,你為什么要捐那么多東西呢?我分明看見那里面的東西還有新的呢!”“可是,你不覺得那些貧困山區的小朋友特別可憐么?
一雙雙明亮的大眼睛里閃爍著渴望知識的目光,他們的腦袋瓜不比我們差,但就是家境不好,沒有辦法去供他們上學,他們的用到筆實在抓不住了還舍不得扔,一塊橡皮用完再把橡皮屑收集起來,揉成一個團再用,一個作業本正面寫得滿滿的,在翻過來吧反面也寫得滿滿的。”
她的這番話一下子驚醒了我,讓我受益匪淺。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4
今天,我們學習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高爾基在一座小島上休養,他的妻子與兒子去探望他,兒子種下了許多花,等他走后,高爾基看著花兒們心情愉快,寫信告訴兒子:給予,永遠比索取愉快。
這篇文章通過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的小事告訴了我們:奉獻,往往比索取快樂……
是呀,奉獻,不管奉獻的是多是少,是大是小,但付出了,自己就會快樂、幸福!快樂,不在于取得,而在于給予!給予,能讓自己的心靈更加的豐滿與充實,也能讓自己收獲更多的快樂!不要一味地想著讓自己得到些什么,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幫助了別人,奉獻出了美好,看著別人的笑臉,心中會很滿足,那不就是幸福嗎?給,永遠比拿愉快。
景區里,環衛工人把景區掃得干干凈凈,看著人們留下一張又一張笑臉,盡管滿身汗水,但會感到幸福。早晨,馬路上車水馬龍,交警叔叔指揮著,看著道路暢通,人們帶著愉悅的心情開始一天的工作與學習,他露出笑臉……
給予比索取愉快!讓我們牢牢記住這句話!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5
每當翻開五年級時的語文課本,我就會不由自主地翻到第十四課《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細細地品味這篇文章,感觸頗多。
這篇文章講的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有一年在意大利的一個小島上修養,他的妻子帶著只有十歲的兒子來看望他。高爾基的兒子來到小島上后,也顧不得休息,一直忙著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假期很快就過去了,母子倆回家了。春天到了,花兒全開了,美不勝收,在一起爭奇斗艷。高爾基欣賞著兒子種的花,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不久,高爾基寫了一封信,寄托了他對兒子的期望與思念,愿他能樂于奉獻,懂得感恩,只有這樣,兒子才能生活得快樂。
學后:我思緒萬千,想:高爾基在信中寫的多好啊!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樂于奉獻,受到了別人的幫助要懂得感恩,要去回報他。正如高爾基所說過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告訴我們,“人生的快樂在于付出與回報,并不在于索取。”我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會感恩的人。在生活中,我們要感謝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要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深深教誨;要感謝朋友們對我們熱心、真誠的幫助;要感謝那些伸出熱情的手幫助我們解決困難的熱心朋友;還應感謝那些給我們帶來生活樂趣的動物們……那么多,都是我們應該去感恩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學會感恩,學會奉獻,從今以后在感恩中逐漸成長。
這就是《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示,讓我受益匪淺。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6
我們學習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一課主要講了高爾基在意大利的一個小島上修養,他的妻子帶著兒子前來探望他,他還寫信教子。
讀到“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時,我就想起我們班的班長——張釧鈺,她樂于助人,比如期中考試,有人考不好,傷心的哭了,她就趕緊跑過去安慰他,還把他不會的題講一遍,如果他還是不懂,就一遍一遍地接著講,直到他懂了為止。我看見他一下課就給那位同學講,整整占用了她六節下課時間,那位同學的淚水在眼睛眶里直打轉,一直連聲道謝,不知該怎么謝謝她,張釧鈺卻謙虛地說:“不用謝,這時我應該做的。”
讀了這段話,我還想到了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如果哪位同學不會做題,她就耐心地輔導那位同學。有一次,我們正在做作業,有一道題不會做,就想上去問老師,我剛走了一半,就返回來了,突然,背后傳來我的名字,郁鎧澮你是不是有題不會做,上來,老師教你,我拿上作業本跑了上去,老師仔細地給我講了一邊又一遍,整整給我講了一個小時,我這個榆木疙瘩終于開竅了,我連忙和老師說謝謝,就回座位了。
有的人只顧自己,就不幫助別人。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我懂得了“給”永遠比“拿”愉快。我受益匪淺。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7
本學期,我讀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蔣風寫的《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文章了。我讀了這篇后,不僅受到了好的熏陶,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所以,的最喜歡這篇文章了。
這篇文章通過高爾基和他10歲的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和“寫信號教子”兩件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以及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文中“ ‘給’ 永遠比‘拿’愉快 ”這句話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給”指給予,即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拿”指拿取,即向人們索取。高爾基希望他的兒子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一個所有人都需要的人。這是一種超脫了人間親情的愛。所以,這樣的一篇哲理文章,使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
記得有一次考試時,我的同桌的筆沒水了,而我的文具盒里還有一支新的,是姐姐送給我的生日禮物,我一直都不舍得用。到底要不要借呢?我的大腦里好像突然冒出了兩個小人,一個說:“借吧,借吧,他可是你的好朋友呀!小學生要懂得助人為樂呀!”另一個又說:“這可是你的筆呀,干嘛要借別人呢?”正當我要拒絕時,我突然想起了這句話。于是,就將筆借給了他。他很開心,我很開心。事后,他還做了一朵鮮花送給我,我十分感動。
所以,我十分喜歡讀這篇文章。我也要像高爾基說的那樣,做一個有益于社會、一個所有人都需要的人。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8
“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當我讀完第14課《高爾基和他的兒子》后,有一種“‘給’永遠比‘拿’愉快”的感覺。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一年暑假,高爾基的妻子與兒子一起去意大利一個小島上探望在那里休養的高爾基。高爾基的兒子在爸爸的小島上種了許多花草。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全開了。高爾基看著花,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就給兒子寄了封信。信中高爾基用教育的口吻既夸獎兒子又教育了兒子“給”永遠比“拿”愉快。從而告訴了我們,在生活與交往中“給”永遠比“拿”愉快。
生活中,我們要牢記“給”永遠比“拿”愉快,光索取別人的東西是不會快樂的,只有在給予別人的同時才會感到快樂。給予不光是給予物質,還有力量、精神上的給予。有一次,一個同學的筆沒有墨水了,我想起自己還有一支備用的筆,就毫不猶豫地借給了他,他連聲道謝。我一天都為這一次小小的給予而感到快樂。的確,給予是快樂的,世界上沒有給予,就不會有歡笑。如果一個人的一生都是在向別人索取,那這個人終生都不會歡笑。例如那些小偷,他們天天偷別人的東西,雖然得到了物質上的滿足,但他們天天都要過著偷偷摸摸、擔驚受怕的生活,內心并不快樂。終生快樂的人不是索取到別人的東西才快樂的,而是在給予別人的同時得到的快樂。這不正是“‘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的道理所在嗎?
一個快樂的人,他懂得快樂的真正意義,不是得到物質上的滿足才會快樂,而是在給予別人的同時才感到快樂的。而一個不快樂的人,他認為只在得到物質上的滿足時才會快樂,而他并沒有想過“給”永遠比“拿”愉快。我們時刻都要銘記“給”永遠比“拿”愉快,愉快的來源不是索取,而是給予。給予是快樂的,而只有當我們在生活中時刻都會給予別人時,才能真正感到“給”永遠比“拿”愉快。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9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是一篇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通過講述兩件生活小事反映高爾基父子之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多讀這樣的文章,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個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著一個人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及反映方式,并最終積淀成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
聽了老師上的這節課后,我頗有感觸。我重新讀了一遍,突然發現高爾基的話就像是我的人生指標:“給永遠比拿愉快”“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是的,就像高爾基所說的那樣,”給永遠比拿愉快”。在一件小事中,我能夠深深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和媽媽躲在空調間,誰也不愿意走出房門半步。可是,電視里那一根根冰棍的廣告把我的饞蟲也給勾出來了,于是,我便央求媽媽讓我買根冰棍,媽媽抵不住我的“死纏爛打”,只好給了我五塊錢,打發我自己去買冰棍,可是我又不想去接受烈日的“煎熬”,但是為了能吃到冰棍,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跑向超市。正當我要跨進超市時,突然聽到一聲聲哀嘆聲,我好奇地循聲走過去,一看,原來是隔壁眼睛失明的爺爺跪倒在了地上,雙手不住地在地上摸索著------我想:我還是先走吧,好不容易才磨蹭到錢出來買冰棍吃。可是,我一聽到盲人爺爺那無助的聲音,又不忍心不顧她,在百般猶豫之下,“見義勇為”還是戰勝饞蟲。
于是,我飛快地跑過去,扶起了倒在地上的盲人爺爺。原來盲人爺爺丟了五元錢,如果沒有這五元錢,他就回不了家了。我想:好人做到底吧!于是幫盲人爺爺找了起來。可惜的是,找了半天仍一無所獲。盲人爺爺急得臉通紅,我見狀,摸了摸手中已滲汗的五塊錢,心中矛盾重重:是買冰棍,還是------反復斗爭之后,我決定將自己的錢給盲人爺爺。于是我裝作高興地喊起來:“找到了,找到了------”我把錢塞到盲人爺爺手里,他高興地笑了,連聲感謝我。望著盲人爺爺漸漸遠去地的背影,回憶著盲人爺爺那甜甜的微笑,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我終于真正體會到給予的快樂了。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10
今天,我們學習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高爾基在一座小島上休養,他的妻子與兒子去探望他,兒子種下了許多花,等他走后,高爾基看著花兒們心情愉快,寫信告訴兒子:給予,永遠比索取愉快。
這篇文章通過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的小事告訴了我們:奉獻,往往比索取快樂……
是呀,奉獻,不管奉獻的是多是少,是大是小,但付出了,自己就會快樂、幸福!快樂,不在于取得,而在于給予!給予,能讓自己的心靈更加的豐滿與充實,也能讓自己收獲更多的快樂!不要一味地想著讓自己得到些什么,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幫助了別人,奉獻出了美好,看著別人的笑臉,心中會很滿足,那不就是幸福嗎?給,永遠比拿愉快。
景區里,環衛工人把景區掃得干干凈凈,看著人們留下一張又一張笑臉,盡管滿身汗水,但會感到幸福。早晨,馬路上車水馬龍,交警叔叔指揮著,看著道路暢通,人們帶著愉悅的心情開始一天的工作與學習,他露出笑臉……
給予比索取愉快!讓我們牢牢記住這句話!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11
讀完高爾基的這幾篇文章,我覺得高爾基很聰明,很有目標,很有愛心,他是蘇聯作家,無產階級文學和蘇聯文學的奠基人,他寫下了大量的小說、劇本、傳說、政論,還留下了許多散文作品。
高爾基聰明在于他巧裝蛋糕,當食品店里的員工都無奈時,高爾基他想出了辦法,在眾人下只有你一個人想出了辦法多光榮啊!你說高爾基聰明不聰明。
高爾基他有目標,從《小攝影師》看出,便跑回家拿,一天晚上有來了一位攝影師,可高爾基卻對自己的秘書說,我只見一個男孩,你看高爾基多有目標,只認定一個東西。
高爾基他非常有愛心,一次一個男孩借圖書館的一本《童年》的書,可卻弄丟了,于是,請求高爾基幫忙,高爾基把他一本珍藏多年的《童年》給了那位男孩,高爾基多么有愛心,把他一本珍藏多年的書給了那個素不相識的男孩,是啊,高爾基以他全心的愛,關心著孩子的成長。
真的,“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將也成為我的人生的座右銘。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 篇12
學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那種濃濃的親情,高爾基特別的教子方式——寫信教子,讓孩子明白“‘給’永遠比‘拿’愉快”。這一切都像是一只無形的小手,撥動著我的心弦。
我明白了,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能夠給予別人需要的東西,這就是最好的奉獻。在我的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事,但銘刻在我心的還是這件事。
一天,我的奶奶在地里干活,邊拔草邊照看著我。我一旁玩,奶奶一不小心把手刮破了,隨意止了下血,又接著干活。我看見了,一直不定心,心里盤算著怎么辦。一摸口袋有零錢,便想去商店里買創口貼。便對奶奶說:“奶奶我要回去拿一下東西。”奶奶說:“哦”。
我跑去商店,買完之后我又想奶奶一定又餓又渴,我回到家拿了幾個面包,倒了一杯水。我跑去奶奶那里,奶奶休息了一會,我把面包和水給她。又拿出自己口袋里的創口貼給奶奶包上,奶奶的眼眶濕潤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眼淚。
學了課文之后,我會牢記高爾基說的話——“‘給’永遠比‘拿’愉快”。我要做到無論何時何地,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說課稿12-24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說課稿09-23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的說課稿09-25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說課稿06-12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案07-01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說課稿11-03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12-05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07-16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設計04-07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設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