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讀后感范文(精選22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游褒禪山記》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
寫游記,除了在記敘所見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風俗外,當然還可以寫作者的感觸,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說來,在游記中帶一些抒情成分比較常見;借著記游發許多議論,而不失去游記體裁的文學意味,這卻需要工夫。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作到了這樣,它在千百年來是深深地為讀者所喜愛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來以寫議論文見長。在這篇游記中,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不多寫景物,而是盡量就他游覽后的感觸大發議論。在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記游的部分和發議論的部分約各占一半。而在記游的部分中,幾乎處處是為后面所發議論立下根基。后面發議論的部分,都是回應前面。文章的結構很嚴密,通篇顯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記游,文字雖然不多,但它卻給讀者清晰地描繪出了褒禪山的特殊風貌。它可以分為三個小部分。第一個小部分寫褒禪山的環境和它的歷史。它寫了褒禪山的得名,寫到褒禪山的禪院,寫到華山洞,還寫出了從禪院到華山洞的遠近距離。禪院與華山洞之間,“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作者根據碑文考訂了華山洞應作“花山洞”,顯出了作者筆墨的閑暇。第二個小部分寫華山洞的“前洞”,只寫了四句:“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第三個小部分寫“后洞”,這是褒禪山奇險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覽的地方,描寫比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幾句,寫出了它的不同尋常的幽深。作者寫他游“后洞”時,“予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這一方面是敘述當日的游蹤,一方面也是反襯了后洞的奇險莫測。以下對他當日的游蹤還作了幾句補敘。補敘出他們一行游后洞到過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補敘出“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補敘出“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補敘出他們出來以后,“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游之樂也”。
這都是記的游褒禪山的事,也可以說是本篇的正文。文字雖簡短,描繪卻較細。我們好象跟著作者從山中的禪院出來,行過一塊仆在路旁的碑,游覽了前洞和后洞。他在游前洞時,看到許多游客在那里記下了名字,知道到過的人很多。但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洞。游后洞時,要持火把進去,越往深處越難走,見到的景物也越奇。雖然作者沒有具體描寫它怎樣奇,然而這卻深深地吸引了讀者。通過對洞中探尋的迫切心情,給了讀者充分想象的余地。后洞的奇,他還有十分之九沒有見到,留下一片懊悔。記游的事已經寫完,如果文章到此為止,也未嘗不可。但是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他的打算就是要從這件游覽的憾事中總結出一點教訓來。
“于是予有嘆焉”一句,陡然一轉,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大議論。
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學者觀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蟲魚鳥獸,往往能得到一些東西,完全是他們苦心探索、務求深入的結果。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處盤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樣。他們不愿走到艱險和深遠的地方去,可是世間的“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總是在“險遠”的、人跡罕到的地方。要到“險遠”的地方見識那些“奇偉瑰怪非常之觀”,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還要有能力;有了能力,還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還要有所憑借和幫助,像游后洞時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樣。不要在能力還夠使的時候就停了下來,徒然讓人譏訕和遺下無窮后悔。
這是作者在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一段做學問的道理。這段道理不僅由于通過他的親身經歷說了出來,具有生動的形象性;而且語言也寫得饒有韻味,委宛動人。這段文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變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是一個總的論述,是這一段文字的綱領。“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這幾句具體結合到了這次游山的經歷,然而這還是概述,是承上文而來。“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里是一轉。“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這里又一轉。“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里又一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這里又一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最后歸結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獲。句子的變化和轉折那么多,是為了層層推進地發揮要說的道理。但它轉得毫不費力。它在轉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運用虛字,因此是那樣圓轉流利,揮灑自如。然而它又是風骨遒勁,筆力挺拔。這段文字和上面的記游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語言上的運用得好是分不開的。
作者在發完這些議論后,又回顧前面看到仆碑一事,最后還寫了幾句:“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哉!”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但又和學問的道理有關,因此緊接著寫:“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樣的收束,顯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蕩漾之妙。
這篇文章把記游和論學結合得這樣好,使人百讀不厭。它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藝術手法也是有獨特之處的。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2
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層庸庸碌碌活過一生的很多,層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確實寥寥無幾。對于想往高處走的人來說,怎樣攀到更高的塔層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問題。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侖這么說。不敢想攀到塔頂的人也絕攀不到塔頂。有一個試驗,把跳蚤放在一個不深的容器中,蓋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過幾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遠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須躊躇滿志,告訴自己:“就是我,要開始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志存高遠者實繁,達高遠視者蓋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人類早年就有翱翔藍天之志愿,奈何無扶搖直上之力。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架設一座橋梁,是如此費力。在平時逐步積累,關鍵時迸發而出,這就是力,用現在觀點看就是素質。多積累善發揮是關鍵。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匡扶漢室之志,卻殞星五丈原,為何?答:時代造就英雄。沒有外部環境,成功實難。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術重返人間發動戰爭,實在是杞人憂天。沒有二戰時德國向外擴張的外部環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頭流浪。事物總是集偶然與必然于一體的,外因雖非決定性因素,但沒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許多的麻煩。比方說你帶上一根繩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
有人看到這里,可能會想征途果然漫長,條件多么苛刻。其實并非如此,“志、力、物”三個條件并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彌補的,可以己之長,克己之短。從物理學上分析,大黃蜂翅小體重,幾乎不可能飛起來,但大黃蜂飛了起來,甚至成為空中霸主,只因為它們志在藍天,告訴自己:我能飛!——以志補力與物之不足。孫賓臏而創兵法,司馬刑而書《史記》,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補物之不足。人類千百年前的那個夢想今天也能靠飛機這個鋼鐵怪物實現了。只要用好一個支點和杠桿,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補力之不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對于我們個人來說,攀得越高,認識就越深遠。我們若充分運用“志、力、物”三個條件,就不會有王安石的遺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個理想的高度。個人高度越高,對社會這個整個金字塔來說,也正會有一個可喜的進步。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3
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為能至也。”是說也,其義易見: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秘訣。
放眼世界,千古風流人物,無不雄心勃勃,立志高遠。波蘭著名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獻身科學。她在艱苦條件下,依靠簡陋的實驗設備,日復一日地對一噸瀝青鈾礦的殘渣進行提煉。經過四十一個月的奮斗,她終于在一九零二年發現了鐳,開辟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被稱為“鐳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腳印里,凝聚了生活的艱辛,失敗的懊惱,他人的詆毀,喪夫的悲痛。她跌倒過,但又頑強地站了起來。她被一根無形的支柱支撐著,那就是——要實現自己的宏愿。
再如我國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這部光輝著作,他踏遍了祖國大半山河,探訪古跡,考察風土人情,渡過了浪跡天涯的漂泊生活,才為《史記》積累了豐富史料。
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會百折不撓,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標挺進。艱難、險阻又何足掛齒?一個人一旦堅定了志向,他就會全身洋溢生機,活力,奮勇向前,探討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龍出海之勢。
駐足看著我們中華的民族的驕傲吧!古有臥新嘗膽的越王勾踐,聞雞起舞的祖逖,映雪讀書的孫康;今有凜然正氣直對敵人槍口的夏明翰,使中國擺脫貧油國之名的李四光,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等等,諸如此類,舉不勝舉。他們哪一個沒有立下壯志?他們勇于奮起,他們敢于拼搏,他們執著追求,其內在動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夢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翹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來,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兒志在四方。可當今社會上有些男兒志在何方呢?他們志在吃、玩、賭、斗,他們期待幸運之神帶著他們需要的一切來臨,令人可笑可嘆。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頭腦,為了能夠成功,不,應該說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竟不擇手段、投機倒把爾虞我詐。表面看來,似乎大丈夫氣派十足,某些勢利無知的人有的還為他們豎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這種做法并非有志者所為,而是庸者的一種表現。
若要問:怎樣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捫心自問:吾志何在?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4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這篇文章中提出了“盡志可以無悔”這個觀點。我十分認同。
列寧曾經說過:“人沒有理想就成了動物,理想推動著進步。”由此看來,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志向,取得成功。有一位作家就曾經說過:“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奮斗。”這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奮斗的意義遠大于成功。
而王安石提出的“盡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奮斗”嗎?是的,成功源于奮斗。但是,奮斗并不都一定成功。有些奮斗者歷盡艱難困苦卻與成功無緣,或者因為各種原因沒能看到成功,但他們的奮斗為后繼者開辟了道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他們的奮斗仍具有重大的意義。歷史不會單憑成敗論英雄。就像提出“盡志可以無悔”的王安石,他試圖變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盡了一些方法,努力奮斗過,但最終沒有成功。他盡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問心無愧。我們后代也同樣不會因為他的失敗而視他為一個無能的失敗者。他竭力爭取的過程不同樣值得我們欽佩嗎?
人生正如一條曲線,轉折多變,人們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條直線那樣一帆風順,然而,卻時常事與愿違,曲線的人生需要經受許多磨練。盡了力不能獲得成功的事在這樣的人生中屢見不鮮。如果只是因為盡了力卻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獲得成功?所以,失敗了并不要緊,只要你認為在這條路上盡了力,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奮斗不息;只要沒有成功,就繼續努力,就算最終與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覺得悔恨的,因為“盡志可以無悔”。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5
我看“盡吾志可無悔矣”——死亡可以等于新生。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在我看來是一個英雄在紙上雕刻下來的印記。他在里面所表達的向上精神,在我看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這種精神所帶來的后果,我們可以想象,也像是一個雙刃劍一樣的,能夠輕而易舉的摧毀任何一個堅強的人。王安石不就是這樣的例子嗎,在他的晚年,變法失敗后心里只怕是只剩下一片廢墟,曾經的豪言壯語化作烏有,成為了世人所拋棄的遺骸。
所以,“盡吾志可無悔矣”諸如此類的話,只怕是只有在年輕氣盛的時候才能說得出的了。
當年的王安石,剛過而立之年,與朋友共登褒禪山。當他們極具冒險精神的一起擁著火把走進山洞的時候,恐怕還沒有人會注意到后面的事情。就在他們看見各式各樣的奇異景物的時候,有人倦怠了,說了一句“再不出火苗就沒了。”其他人這時才從身邊奇異的景物回過神來,看了一下那簇火苗,心中一種莫名的陌生感驟然升起——是的,每個人都在在意著游山玩水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關注身邊的'這簇火苗了。而當他們現在看到這簇火苗的時候,心里又有多少滋味是能夠表現出他們對這簇火苗的信任的呢。或許在那時,他們心里更多的是自己被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洞里的情形。
所以,一行人便一起走出了山洞。當他們出來后,發現了事實是“火尚足以明也”。于是一行人便開始責怪起那個提議出來的人來了。王安石當時也覺得自己未能玩的盡情,實在是有憾。但是我覺得他一定是正視了自己害怕被困在山洞里的想法,因為文章中寫到“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其中的“物”,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照亮一行人的火把。所以,王安石雖然覺得自己此行有憾,可是他絕對不會對那個“怠者”有過多的責罵,頂多算是發發牢騷而已。相反,如果那個怠者會因此而生氣,那只能是他自己的問題。
那么這也就是說,王安石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對自己此次出游的心得總結上。于是他得出了兩條結論——“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另一條就是前面說的,“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出于文章的題目考慮,這里不說前者。
能夠“盡吾志可無悔矣”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都是一些“玩”到了極致的人。而這些人,我們常稱他們為英雄。遙想燕國危亡之時,荊軻能夠獨自一人踏上西向不歸路,且因燕太子之言而“終已不顧”,最后在秦王殿下使嬴政“目眩良久”。遙望秦漢風云交疊之際,唯有項羽者敢破釜沉舟,再后來在用三萬鐵騎面對劉邦五十六萬濤濤大軍。再看清末的曾紀澤,孤身直入龍潭虎穴,硬是靠自己一身錚錚鐵骨換回了伊犁,改寫了弱國無外交的歷史,為世界所震驚。
而王安石,和這些英雄一樣雖然只作為歷史的一瞬存在,可是他毫無疑問也想要成為這樣的人。所以,褒禪山上的遺憾算什么。即使自己要趁著年輕氣盛才能這樣的文章又算得了什么。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難道不需要考慮人生的短暫?難道不需要考慮,若有一天,碌碌無為的我們會因虛度光陰而感到痛苦?難道不用考慮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只是甘心做一條寄生蟲?
這一切問題在王安石這樣的英雄人物的眼里,都是否定的。正如羅大佑曾經寫下的一句話:這里沒有不痛不癢的歌。同樣的,王安石也不要有不痛不癢的人生,他覺得自己應該要活出一些色彩來。然而,這個世界回報給他的又是怎么呢?或許是無盡的黑暗,把他困在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山洞里,光明的火把甚至照耀不到他的尸骸。他這樣的孤膽英雄,到最后恐怕只能在陰冷幽閉的山洞里掙扎地生存了。這其實讓我想到一些孤獨的人,并使我覺得,孤膽到最后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孤獨。項羽荊軻云云就不說了,像卡夫卡一類的文人,拿破侖一類的半神式人物,也和他們一樣,得不到正常人應有的幸福,只好在不斷的背叛與生離死別中結束自己的一生。
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既然“生死”對于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來說是兩堵我們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墻,那么也就是說沒人知道死后的世界會是怎樣的。所以那誰又能說死亡對于我們不是到另一個世界的另一種新生?而還在這個世界的我們,在煥發光彩的之前之后,又為什么要畏畏縮縮,不爽快的以一種樂觀心態活著?即使不能夠樂觀的活下去,那也不必放棄,因為我們應該相信,生命是不會有終結的。而讓生命存在意義的方式,恐怕也只有像年輕時候一樣不斷的奮斗著了。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6
經驗總有驚人的相似又有不同的哲思:王之渙曾在高樓吟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甫“裘馬清狂”、“望岳”歸來,高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啊,難怪王荊公從褒禪山走來,秉燭且行且嘆,悔其不能極盡山洞,悔其未能領略“無限風光”,悔其與“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失之交臂。
人生百年,曾看到絢爛如朝霞的歡樂彩帶,也發現過黯淡如愁云的痛苦癥結。王荊公未能把褒禪山的山洞美景盡收眼底景韻涵養其心雅趣告知世人,可他的“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成為世人之警示,用他的失敗集結成一種智慧: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毅力,更須全力以赴、堅持不懈之精神。
清晨,我與學子朗讀一本書,生活中的糾結忽然被打開。我們完全可以摒除李密心中的苦衷和所處時代的尷尬,他立志“供養祖母”、冒死“拜表以聞”,先乞養祖母后報效朝廷,這種慈光朗照我心。終于,孝情打動了晉武帝,四十四歲的李密立志報答祖母感動了千萬學子,志在,孝行,李密是忠孝兩全的李密,雖如履薄冰,命懸一線,但李密做到了。奏章有限,孝忠永存,有志者可以達也!
距離李密的奏章五百多年后,柳河東說:“段太尉逸事有三……”段太尉何許人也?是勇者,不畏權貴;是仁者,為民請命;是清者,拒絕賄賂。他是精神的踐行者,出發前,如果沒有立下必死的志向,他可以在無賴軍士殘殺無辜百姓中知難而退,他可以在焦節度使威逼饑民交租時保持沉默,他可以在朱泚謀反時唯唯諾諾明哲保身,可他不是,他的志向如同封存的“大綾”,歲月更替,光彩依舊照人,精神依然秉照后人。生命有涯,精神無限,有志者可以達也!
細數經典史學古籍,我們有太多綿密的情結,但有一個情結總是屬于司馬遷的。他42歲時開始創作《史記》,47歲陷李陵之禍遭宮刑,52歲時完成《史記》。十年啊,一個圓,一個愿,這是生命的曲線!這是血淚的曲線!他說:“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假如復活司馬遷筆下的歷史人物,不失豪壯、雄偉、韜略,無不風塵仆仆、栩栩如生,司馬遷,真丈夫也!皆因“垂空文以自見”,立志發憤著書,所以,《史記》是如同司馬遷的人格一樣,那么完整,那么完美!境界與文采永存,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歷史總有寫不盡的立大志行大德的人,現實生活也不乏其人。捧起飯碗,我們忘不掉“泥腿子專家”袁隆平,于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雜交水稻的神話,他幫中國千千萬萬人民實現了有飯吃的目標,如今,他成為國人敬仰舉世矚目的科學家,他還有一個大志,那就是畝產900公斤,這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目標,年過7旬的他還忙碌在田間在實驗室。
翻開報紙閱看新聞,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李政道,航天英雄楊利偉、翟志剛,打假斗士方舟子,立志“裸捐”的慈善使者陳光標……哪個不是這樣的人?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7
飛檐、斗拱、六角玲瓏,納四方之景,聚八方來客。
亭,源于周,盛于宋,歷經千年,素有“園林之眼”的美稱。古往今來多少名山好水、江山勝跡,多少賞心樂事,風流余韻,都少不了亭的點綴,都是與亭相伴相生。亭,不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建筑,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載體,有著豐富的人文意蘊。
“亭者,停也,亦人所停集也。”停的用處是供人途中遮陰避雨,稍事休息的簡易建筑。在奔波的道路上忙了,累了,便尋一清靜之地,擇亭而憩。明代文人李漁在家鄉浙江蘭溪建有一亭,名叫“且停亭”,他在亭上書有一聯“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亭。”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為名忙為利忙,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我們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快節奏,抓住更多的機會,做更多的工作。于是工作、升職、掙錢逐漸成為人們每日的奮斗目標,而幸福與平靜反到成為了奢侈品,漸漸離我們遠去。不妨在心中多設幾座且停亭,何必急匆匆地趕往終點呢?且在亭中歇一歇,停一停,觀一眼山水,品一口香茶,梳理一下思緒,步履輕盈的繼續趕路。在茫茫人海,急匆匆的人生中莫要丟掉趕路的自己!
亭者,停息憑眺之所也。亭的審美在于它的“空”和“虛”。空故納萬境,蘇東坡詩云“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全天。”亭,玲瓏精巧,四面臨風,然而人生坐于亭中卻可賞四方風光,覽眾景之美。這就是亭的神奇之處,它可以將無限的風景融于有限的空間結構中,集于一點。看似狹小簡易的亭,卻因為它的空與虛反而可以容納萬象。我們的頭腦中總是充盈著太多東西,有工作關系,人際交往,有他人對自己的議論評價,還有大大小小的欲望……,然而當我們的頭腦中裝滿這些紛且雜、繁而亂的事情時,我們的內心卻日益僵化,漸漸喪失了本應輕松愉快的生活,喪失了輕盈靈巧的心靈。倒不如放開手,放寬心,且在心中設座亭,讓山水入懷,讓生命浩蕩,胸襟和眼界寬闊了,自然便能坐觀萬景得全天。如此方得閑適,方得自在。
“如鳥斯革,如翚斯飛”,這是詩經里的一句話,形容高大建筑的屋檐如鳥的羽翼般靈巧輕盈,這也是亭的結構形態最好的寫照。亭不僅要飛入山水間,更應飛入人們的心靈!
且在心中設座亭,讓江山無限好都聚于亭中,集于心間。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8
近日讀王安石的散文"游褒禪山記",文章講述作者與三位朋友同游褒禪山時,作者被山洞中瑰麗的景致所陶醉。當他游興正濃時,一位同游者的怠惰、膽怯,再三要求出洞,聲稱"不出去,火把就要燃盡了",其他幾個人受了他的感染,也擔心火把熄滅的嚴重后果,就陪他一同返回。這次游覽的深度不足他人游程的十分之一,因自己的盲從而沒能盡興,成了王安石此后的遺憾。
徐志摩先生游覽風景名勝時,曾表示不要玩伴,主張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甚至稱女性游伴是美麗的花蛇,他的這些話潛藏著隱患。嘗聞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人旅行在大自然里,容易發生各種料想不到的意外,遭遇險情將無人營救。此公單人獨行秉性,冒險有余、謹慎不足的個性,造成飛機撞擊山崖的慘劇,這次意外既是偶然,又是必然,以致造成文學巨星墜落塵埃的遺憾。
一次,我們同事七人去成都學習一項先進技術,期間抽空瞻仰了武侯祠和昭烈廟。因各人的愛好不同、興趣各異。當我沉浸在三國故事中,與神龕上諸葛孔明麾下的部屬一一對號入座,以及欣賞鑲嵌在墻上頌揚諸葛的眾多石刻,尤其是我熟悉的"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的詩句時,一位同伴催促道"這泥巴菩薩有么看頭,不是等你們兩個,大伙坐上一乘車子就走了。我本來還想去觀賞聽鸝館啼叫的黃鸝,在游伴催促下只得悻悻離去。
1958年是火紅的年代,我和工友白天漫山遍野的工地上挖煉鐵的洞穴,在曠野里架設臨時照明線路,晚上參加紅專學院的夜校讀書。往往附近煉鋼爐的鼓風機啟動聲響,教室里頓時燈暗如鬼火,再加上年輕的我實在勞累,往往上課不久就酣然入夢。盡管夜校報名時,曾以蘇聯作家奧斯托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激勵自己,決心做一塊好鋼,爭取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絕不到垂老時再悔恨。雖然這夜校環境十分惡劣,但它卻不能繼續存在,在以糧為綱、以鋼為綱的大好形勢下,紅專學院只得停課以鋼為綱了。
六十年代的前期,我黨領導全國人民戰勝了三年困難時期,工農業有條不紊地走上正軌,工廠領導號召青年職工參加業余學習,我就積極報了名,學習電工及電子技術,憧憬做一名青年魯班。在兩年的夜校中,我非常認真,老師布置的數學作業我做了,他沒有布置的我也做了。因此為了我一人,額外增加老師改作業的負擔,我感到非常內疚。只是讓老師高興的是,每回作業都是100分,成了班上的佼佼者。剛剛我感到學習文化知識的無限樂趣時,聶元梓的一篇大字報問世,擊碎了我與其他青年求知的美夢。無產階級向資產階級司令部發出了一篇篇的戰斗檄文,僅僅只知道埋頭讀書就會成為白專道路的典型,革命青年要響應號召,積極投身偉大的無產階級。正規的大中小學校都停課鬧革命了,職工夜校焉能獨存于世。
七十年代末恢復了高考,似乎學習的機會又來了。可惜我從一個享受父母蔭庇的小青年,后變成兩個孩子的父親,除了要天天上班養家以外,還要和愛人一起撫養孩子、督促輔導孩子的作業,只能在睡夢中重溫學生時期的舊夢。幾十年一晃就過去了,回顧此生,我僅僅只是沒有游完"褒禪山"全程的一名游客,亦是一塊沒有練成好鋼的半成品。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9
讀了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以后,我忽然間想到了許多。
《游褒禪山記》是一篇以說理為主的游記,所寫的雖然是一次不能盡興的游玩,但王安石卻能從這次游玩當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寫下這樣的名篇。這不由使我想到,對于身邊的小事,我還是缺乏關注。其實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蘊藏著它的奧妙,只有多加關注,善于觀察,才能發現它的奧妙所在,或是哲理,或是樂趣這就是我讀這篇文章的第一點收獲。
在這篇文章中,有許多名言警句,而這兩句話卻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句為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做一件事所應持有的態度,這就是要盡吾志。一個人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取得成功,但是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我們都可以高聲地說:我已經盡力了,我可以無悔了!在這里,我想順著王安石的觀點,作一些補充。盡吾志,可以無悔,并不是說可以滿足。成事者,固可喜,但應該想方設法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為下一個成功做好鋪墊。而敗事者,更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爭取把這件事做好。另一句話是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句話說出了做學問的態度是深思而慎取。這是告誡我們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而是應該有懷疑的精神和考證的毅力,否則就是盲從。在生活中,對一些報道、甚至一些被認為是權威的事實要敢于懷疑,然后考證其正誤,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清清楚楚,不為虛假所迷惑。
真的要感謝王安石,感謝他寫了這么一篇文章流傳后世,讓千年以后的人讀了仍然受益匪淺。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0
今天我讀了一篇古文:《游褒禪山記》。它是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寫的一篇游記。
這篇文章通過記述游褒禪山華山洞的見聞,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做事不能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要深入探索,百折不回;二是不能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主張探求本源,沉思慎取。
文中寫到“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可譏,而在已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意思是:道路平坦而距離又近,那么游人就多;道路艱難而距離又遠,那么到的人就少。然而世上的奇特雄偉,壯麗怪異,不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在艱險遙遠,而又是人們很少到達的地方。然而能力能夠到達卻沒有到達,別人就可以譏笑他,而自己應該感到后悔;盡了我的努力也還是不能到達,那么就沒有什么可后悔的了,誰又能來譏笑呢?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學習也是這樣,遇到困難不氣餒,要勇于面對困難,找出解決困難的辦法,來戰勝它。只有這樣學習才能取得優異成績,對所作所為不后悔,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1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此為志也;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此為志也;游山覽水尚需有志,人又豈能無志也?
讀罷了《游褒禪山記》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像平靜的湖面投進了一塊石頭泛起一圈圈的漣漪。作者獨具慧眼,闡明了“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個道理。想一想,在古今中外的名人哪一個不是有“志”才成功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瑪麗。居里為了提煉“鐳”,不怕失敗,一次又一次地實驗,取得了成功;童弟周為了努力學習,在路燈下刻苦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試了1000多種不合適的材料,當時有人取笑他,但他全不顧及這些,努力地堅持,才選用了鎢絲;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自己試償草藥,花了27年才著成了這本書……
然而想一想自己,做了一個又一個計劃,卻沒有一個能夠堅持下來的。就拿前幾天的事情來說吧。我原本制定好了早上七點起來背單詞,但因前一天多看了幾眼電視,而一覺睡到天亮,媽媽叫我起床,我回了聲“煩死了”便倒頭就睡,這還不算什么,早上吃完飯,本應寫作業,卻看起了漫畫書;下午補習后回家,本應該上網學習,卻打起了游戲;晚上也應作題,可我卻看了電視。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就這樣被我的懶惰給“泡湯”了,比起那些名人,我真實無地自容啊。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知無志者的后果,所以我要改正這些毛病,有志者事竟成。我會成功的。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2
倚靠著山洞,凝視著幽深的洞門,清風徐來,帶來絲絲寒意。白袍浮動,舞動著我在山洞里的所見所感。突然豁然開朗,舒開了微皺的雙眉,以枯敗的樹枝做筆,蹲下,即興在泥土上留下龍飛鳳舞的大字來:“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反復吟哦,禁不住仰天大笑。整個游歷過程中的點點感觸,凝在筆下,流淌到了血液里……
藍天,奇洞,清風,舞動的白袍,思索的學者和那句充滿哲理的話,構成了我讀《游褒禪山記》所有感觸。閉上雙眼,任憑想象翱翔,定格在臨川先生融合于天地,爽朗大笑的畫面里。
進一步的思索,不禁有所感慨,漫漫的人生之路不正如游山?要成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險遠之地”,即便不達頂峰“極夫游之樂也”,“盡吾志”也可以無怨無悔矣。
害怕火把會滅是很正常的想法,但是無畏的退縮卻終究導致沒有看到山洞中最令人好奇的美好風景的機會。生命每個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只有那些“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人才能經得起風雨人生、不懈進取,便有“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時候,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
堅定的意志,是造就成功的法寶。縱觀古今,事例不勝枚舉。司馬遷在莫大的恥辱中含冤譜寫史記,蒲松齡屢試不第卻屢敗屢戰,一本聊齋家喻戶曉,達爾文耗時22年寫成進化論,愛迪生幾千次的嘗試發明了燈絲……輝煌的成就,緊緊源自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我曾深深感慨臨川先生的命運。才情四溢卻官路坎坷,他嘔心瀝血的致力于改革變法之中,緩解人民疾苦問題,但是,卻終究應為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階級的利益,欣欣向榮的變法還是被扼殺在萌芽之中。臨川先生的郁然病逝像是一記重錘深深觸動了我的心,我彷徨,我迷惑,但是讀完《游褒禪山記》的同時我也深刻的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夢想都來得及實現,但是要想得到美好事物的回饋,就一定要制定目標并且朝著這個方向去拼搏……
范仲淹曾說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人生治學的同時樹立自己的志向,明確自己的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那么即使我們沒有獲得預想的成就,又有何遺憾呢?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3
平時經常會聽父母訴說“不辛苦就沒有世間財”,還小時可能不太懂事,總不明白什么叫作辛苦,后來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多也稍有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直至學習《游褒禪山記》這篇游記后更明白到凡事開頭難,要堅持不懈、經歷辛苦,才有實現理想與夢想的機會。
山河雖壯美,但其有巍然且令人感到心寒的地方,而只有好游者才有意志、毅力去闖蕩,令旁人羨慕不已。但這些旁人又是否有過去闖蕩的那種意志與毅力呢?
王安石本可眾覽褒禪山之奇偉、瑰怪和非常之觀,而且他也有闖蕩的意志與毅力,但他為什么會后悔呢?他為什么并不能盡情地享受游洞之樂呢?正是因為他盲從別人,對游洞有所怠慢,以至令自己后悔不已。
看!那只是一次平常的游山卻包含了不少哲理,這就正如我們的學習,什么時候都要有決心不能輕易受到誘惑。
學習就正如游山的一條路,也是一條長遠不息的路。有志者能以讀書、活學、利用為己任樹立好明確的目的,然后經歷種種的挫折、辛酸,加上不懈的意志與毅力,明白“讀書不容易,要讀好書更加不容易”,因此不要輕易受到不良誘惑而產生無心向學的心態。
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是沒有一帆風順的,偶然也會有波濤的起伏。在遇到困難時,并不能灰心喪氣,記住把希望寄在明天,把失落棄于過去,要享受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就要放眼未來,面對困難,要抱有理想去生活。要擁有意志與毅力去迎接生活。我們的生活就像河溪中的石頭,只有經過長年累月的沖擊與摩擦才會變得圓滑。
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也要有這種堅持不懈的意志與毅力,正因為這樣別人才會欣賞你。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4
王安石于褒禪山之一游,在未盡力以探尋到奇景的遺憾中結束。而這一游不僅僅就這樣結束了,而是帶給了他不斷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從而他得出“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這一感慨。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這一感慨又未嘗不能用于學習與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縱觀古今中華千百年的歷史,這句話是固然正確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受辱于敵國,但因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負重,最后不僅報了仇,還成就了大業,振興了國家;
宋代范仲淹從小有志于天下。雖然他自幼貧苦,但刻苦好學,心系祖國。最終他寫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令后人贊嘆的句子,他也成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著名愛國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從小立志要救國,長大后一心致力于變法,最后卻以失敗告終。但他臨終前還大聲說:“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雖然變法失敗了,但他的志向與愛國之心卻得到了后世無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標,是夜空中的明燈,更是人前進的動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個沒有志向的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永遠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談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個人想要成功,除了確立了志向,還要要像越王勾踐一樣不畏重重阻撓;像范仲淹一樣堅持不懈,刻苦努力;還要像譚嗣同一樣永遠心系祖國……
周恩來總理在年少時曾經說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因此我們作為學生,志向應該不僅僅是取得好成績,考上個好大學,而應是盡自己全力學習知識和技能來使祖國變得更加強大。往往志向設立的越高,一個人也就越有發展。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眼光放遠,而不是僅僅停留或滿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個立志和盡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繼續走下去;而盡志了,就永遠無悔。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5
品讀了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感觸頗深。文章內涵深刻,只是一次小小的游玩,作者卻悟出了深刻的人生智慧。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當我讀到此處時,我的內心觸動至深。這是作者的游山之得,也是治學處事之道啊。
何為志?我想應該是堅定剛毅的志向。沒有清醒的頭腦,再快的腳步也會走歪;沒有謹慎的步伐,再平坦的道路也會跌倒。只有意志堅定且永不停息的人才有"詩和遠方"。同樣惡劣的環境,對有志者且來說,那只是一時的逆境,終有夜盡天明之時。這種志,便是不畏艱險的追夢精神。
有位哲學家說:"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確實如此,人生之路,很多人途中失利并非為外界事物所阻撓,被外物所擊敗,而是輸給了自己。
追夢的道路必然崎嶇艱難,只要有志向、有意志才可到達心中的目的。一代畫家徐悲鴻說:"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能自拔,才不算懦弱!"徐悲鴻當年在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留學時,我國正處在軍閥混戰、國家積貧積弱的時期。面對法國同學的歧視,可謂"山窮水盡"。但他心中有志。以自己的勤奮苦讀實現了"自拔",用優異的成績讓歧視他的法國同學不得不承認"我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假如他缺乏"自拔"的勇氣和志向,又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至理名言呢?又是怎樣面對這條千難萬險的追夢之路呢?無疑,他必有志。他以實際行動印證了王丞相的"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偉大的荷蘭畫家梵高,堅守夢想,追隨心靈,在追夢的路上歷經磨難。他的畫在他生前只賣出過一副。沒有收入的他,靠弟弟的接濟生活。人們不認可他的畫作,有很多朋友親人勸他放棄,可這一切都沒有改變梵高。他一如既往視繪畫創作為生命,沒有輕易改變自己心中的夢想。在他去世后,他的畫很快受到人們的追捧,人們為梵高憑藝術而獲得永生而欣慰感動。
其實平凡和偉大并不對立的,恰恰相輔相成。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若心中擁有偉大的志向,通過積累,也會成就偉大的事業。而人生是一個立志和盡職的過程。立了志才有走下去的方向,有了力才有走下去的條件。對于那些,"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更應該堅定志向,一路披荊斬棘,以"有志者事竟成"的決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做到盡志!無悔!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6
如若問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我會回答:是未知。
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因游華陽洞,未盡極夫游之樂,嘆惋不已。在我看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王安石雖未觀盡洞中之景,留下太多未知,但對那未能飽覽之景的無盡想象,足以彌補那一份缺憾。正如斷臂的女神維納斯一般,未知的雙臂給她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增添了一份驚艷。像曹雪芹只寫到八十回的《紅樓夢》一樣,勾起無盡遐思,讓人沉迷其中。虛空之美在未知的篇章中展現的淋漓盡致。是歷史的玩笑,還是有意為之,留給人未知,也留給人想象的廣闊空間,帶給人心靈的美感。
假使王安石游盡全洞,卻發現洞的前部分雖奇駿無比。后部分卻乏善可陳,了無新意,一定會大失所望。華陽洞之所以美,就在其的無盡未知,讓人去探尋,讓人去想象。成為所有人眼中的一目了然,也就失去了所有的韻味。就像給維納斯找到了手臂,卻會讓她的美大打折扣,淪為雕塑中的普通一份子。
王安石因未知的路途而思索治學、人生之道,留下千古名篇《游褒禪山記》,可見,這未知不僅成就了人的想象之美,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讓人不斷追求,不斷完善,并因為這未知而永不止步。
未知的奇妙不僅體現在一段未完成的旅程、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一個殘缺的雕像上,更能體現在不斷追求的人生之中。史鐵生曾和幾位朋友去拜訪一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給幾個人算過之后,這幾個人都拍手稱奇,但輪到一位朋友是,他卻斷然拒絕。他說他要給人生的未來留下未知,去盡享人生未知之美。
可見,未知就像尚未描繪的藍圖,給人以憧憬,給人以無盡追求的動力。
我愿所有的了旅途都留下未知,這樣就拓展了沿途的風景;我愿所有的作品都留下未知,這樣就增添了想象的瑰麗;我愿所有的人生都留下未知,這樣,就延伸了生命的長度,拓寬了生命的寬度,讓人在未知之中不斷進步、不斷完善,盡享人生未知之美。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7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當你有一個目標,而又無法實現它時,仔細想想,你是沒有能力去實現還是沒有膽量去實現呢?王安石說得好:“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真正的寶物沒有一個是在你的面前擺好了的,一定是要你用意志、能力與作為堅強后盾的物質條件去奮斗得來的。然而,先有志,其次是力,再次是物。只有先敢想,才能敢做。假如你連想都不想,更何況做好它呢?
思想永遠是跑在身體前面的。目標確定了,只有你去想好你該如何做,一條有你的思想開辟的路就已經在你眼前了。然而,“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沿著自己所想好的線路前行,會不僅僅遇到自己思想上已經制定出計劃如何克服的困難,還會有意料之外的。唯一的辦法,只有將每一個困難的背后都看作是一個小目標,暗示自己能沖過去,不知不覺地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站在了幾分鐘前仰望觀嘆的山頂了。因此,有“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意志、能力兼備,假如仍尋不見自己的目標、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則還差一“物”也。“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定的物質條件也是必不可少的。這里的物質條件,是指真正的體驗與身處其境的感受,或者行進途中的動力。空想,是絕對不能將你推進半步的。這令我想起了《殷蕓小說》中的一則故事。
有貧人止能辦只甕之資,夜宿甕中,心計曰:“此甕賣之若干,其息已倍矣。我得倍息,遂可販二甕,自二甕而為四,所得倍息,其利無窮。”遂喜而舞,不覺甕破。
翁破了,一切的空想都泡湯了,何談“其利無窮”呢?由此看來,物質也是成功路上的一大要素。
游褒禪山記,只不過是一篇游記。如此之高的立意,確實體現出王安石無人能比的才華,這也是為何這篇游記給我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8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將其視為座右銘,為了不斷地激勵著自己。但是,是否只要有志氣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諾言而成功呢?
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學生,都大膽的自稱“我將來一定會成為……”“我相信只要我有志氣就會……”可是是否真正的會成功呢?我們應該去質問。
“有志”固然重要,這是對于以后發展起根本作用的條件。沒有“志”談何成功與否?但是“有志”是不夠的,“然力不足者”依舊不能夠到達洞的最深處,依舊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想要成功,道路就變得艱難險阻、坎坷絆人了。但是當擁有“志”和“力”的同時,還需要外物的輔助或許才可以真正意義上的獲得成功。
品讀著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作者后悔自己沒能夠游玩盡興,而跟著別人走出洞口。就有了如此之深的感悟和體會。是啊!倘若自己有能力做某事,而未成功豈不是讓人嘲笑、讓人數落,而自己也會很后悔。倘若,自己沒有能力去做到的事。即使是失敗了,但是有了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毅力,任何人都不會嘲笑你,自己心里也會滿足的。
現在,我們作為學生都是在人生旅途上最憧憬的時候。難免有許許多多的挫折困苦壓制著我們、阻撓著我們。但是,我們不可以失去信心,不可以因為暫時的難而摔倒。我們應該振奮,應該追求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我們會為自己的選擇而成功,會為自己盡心盡力而成長的更加輝煌!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19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是一篇以小見大,借游山說明治學的道理:一是反對半途而廢,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質條件)"三個條件"及其相互關系;二是反對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主張探本索源,深思慎取。這兩點講的雖只是治學,但卻反映了王安石那種百折不回、敢于創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風,在今天仍有啟發意義。
王安石在游記中說:古人對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進行了觀察,往往有心得,是因為他們思考問題很深刻而且沒有什么東西不加以觀察,道路平坦,距離又短,游覽的人就多;道路艱險,距離又長,來到的人就少。世界上的奇妙雄偉的壯麗很不平常的風景,卻往往產生在艱險遙遠、人們很少到達的地方。所以,不是有理想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理想,又不盲從別人停滯不前,走到黑暗得看不清路的地方,沒有外力來幫助他,也不能到達目的地,但是足力完全可以走到(卻沒有走到),這在別人看來是可笑的,在自己看來是值得悔恨的;盡了我的心,仍然不能到達目的地,自己可以不后悔,又有誰能譏笑我呢?
無論辦一件什么事,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只要盡心盡力地去干,都是成功的,至于結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馬家軍擁有"東方神鹿"之稱的王軍霞,在奧運會獲得了5000米跑世界冠軍,在10000米跑時只得個亞軍,但她盡心盡力去拼搏了,仍然是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馬慶洲經常說:"干事努力不努力是我們個人的事,成功不成功是上帝的事!"我們只能努力去干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至于結果如何,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就象文學創作,馬慶洲在一些報刊上談到:"寫出來是第一種成功,刊登不刊登都是第二種成功。"為什么要這樣說呢?世界上很多事,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有些事情今天看來可能是成功的,明天再看時可能就又是失敗的;一些事今天看來是失敗的,明天再看又是成功的。要以成功論英雄,怎么定這個"成敗"?岳飛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屈原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萬里長城在秦朝就是罪惡的,今天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如當時長城就有這么高的榮譽,孟姜女還敢把長城"哭倒"八百里?
成與敗不是我們個人所能預料和決定的,我們要有成功的方向,向這個方向努力,探本索源,查出事情的真偽,發現事物的本質,然后再考慮這些事情合理的成份,哪些是該吸取的,哪些是該舍棄的,認出了廬山真面目,才好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山上攀登,最終達到山巒的頂峰,覽盡無限風光!
現在我們很多人在干事業上,往往見難止步,或聽信了別人的一兩句話就信以為真,別人說萄葡是酸的,自己就不敢再嘗了,哪怎么知道萄葡的滋味?別人的話不是不可以聽,但聽了以后要分析、要揣摸,看看是不是有合理的地方,還是有夸大其詞的成份。寓言《小馬過河》中那只小馬在過河時遇一松鼠,說那河深得不得了,千萬別過;小馬又遇一頭老牛,老牛對小馬說,那河淺得很,只能濕過腳面。小馬沒聽它們的,自己去試了一下,結果是:那河水沒有松鼠說的那深,也不象老牛說得那么淺。小馬如不去"探本索源",怎么知道那河到底有多深。遇事要了解它的真相,一是要親自去試一試,二是要善于思考,三是要善于總結經驗。有了這幾條,你就會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20
宋代大家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說到一段這樣的話: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實則從一次游記中悟出的天地之理。而我們生活中正好可以拿來運用。
我們會有壓力,吐槽,抱怨。是因為我們沒有確立我們的目標,修好我們的志向。所以我們總會“咎其欲出者”或者“悔其隨之”。
人的一生都像是這樣的一場探秘旅行。我們雖然不是生而自由的。但我們自己擁有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權利,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堅定自己的方向,甚至根本沒有方向。所以我們無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我們大多數人只是跟隨旅游團,卻不敢獨自出行。
嗟夫!古人總能從世界天地之中去參化感悟。今人總是在生活,工作,工資中游斗而無法跳出。
豈不無趣?!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21
《游褒禪山記》這篇課文出現在小學課文當中,供學生們閱讀欣賞,實在非常之具備意義。只要大家用心閱讀,就能夠從中有所體會。
不用多講,大家應該都是知道《游褒禪山記》是一篇托物言志的課文,是作者王安石在游覽過程當中一邊觀景一邊抒發他對于景物的感觸,寫出了很多人生道理,領悟這些道理對于青少年學生而言,意義非常重大。
《游褒禪山記》當中有一句名言,原句大家可以在文章中去找,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只要為自己的理想盡力去拼搏了,如果實在不能夠達到目標,也可以無怨無悔了,又有誰會譏笑我呢?可以說這句話恰恰是《游褒禪山記》這篇課文的核心句,這句話在現實生活當中也非常具有深刻意義。
觀察我們當今生活,很多人面對現實往往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其實,我們大可以不要抱怨環境,只要樹立理想,并且努力為理想去拼搏,當你用盡全力獲得成功了大家都會為你歡呼。可是如果你用盡全力最后還是沒有能夠成功,大家也不會譏笑你的,你自己當然也可以無怨無悔,畢竟是自己真正盡力了。
總之,《游褒禪山記》真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篇22
學過《游褒禪山記》,王安石的形象在我眼前久久揮之不去。作為一位文人,他有著卓越的成就;作為一個改革者,他犯下了太多不可饒恕的錯誤。或許提到改革,多數國人會以為是歷史的進步,但王安石所締造的“新法”,卻永遠被歷史所唾棄。選定了錯誤的方向,還打著“盡吾志”的招牌不懈地追求,這必然會為社會帶來深重的災難。
王安石的那番“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言論,無疑閃耀著“變革的光輝。而他“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諄諄教誨,亦映照著王安石闊達的胸懷。但王安石真的可以問心無愧嗎?我想,后人對王安石的評價大抵是言過其實了。
讀罷《游褒禪山記》,憶及《宋史》中對他和新法的種種惡劣評價,我掩卷沉思良久。忽然我發現王安石竟是那樣虛偽。
縱觀王安石的變法,條條皆是對百姓的壓榨甚至于是對百姓的勒索。至于興修水利,開墾農田,則是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神宗時,有一年天下大旱,餓殍遍地。有御史將百姓的饑苦稟明皇上,痛陳賦稅之重,王安石不顧眾人反對,將那位御史發配從軍,并借堯舜之事鼓勵皇帝以保全新法,敢問王安石,這就是您所說的“天變不足畏嗎?”一位合格的政治家,進退榮辱,皆當有范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安能為了個人的得失而忘卻天下百姓,懲創正直之人?司馬光掌握大權之時,尚能為王安石求得一謚號;而新黨掌權之后,盡想對司馬光等人開棺戮尸,由此可見王安石的狹隘自私。
以王安石的觀點,新法不成,是因為他“盡吾志而不能至。”但在變法之前,他卻三番五次拒絕朝廷任命;在罷相之后,他又多次辭職,這實在不能算是竭盡全力啊!
沒有范文正公的胸襟;沒有林則徐的正直;沒有譚嗣同的英勇,王安石注定只是一個禍亂國家的小人,而非萬民景仰的賢者。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游褒禪山記說課稿08-19
《游褒禪山記》試析12-06
讀《游褒禪山記》12-06
《游褒禪山記》說課稿02-08
《游褒禪山記》說課稿04-17
《游褒禪山記》課件03-28
游褒禪山記課件03-21
游褒禪山記說課稿11-02
《游褒禪山記》王安石11-05
《游褒禪山記》說課稿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