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星期二》讀后感范文(精選39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相約星期二》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
人與人之間在冥冥中擦身而過,在相聚后便意味著離別,并以自己的方式結束。忙碌的上海早晨,心靈逐漸被生活吞噬的人們,毫無目的地奔走著,似乎活著便無處可逃。從未想過自己的未來,自己的存在方式,在消失的和經過的時光中,它們就像一條平靜而奔騰的大河。我們觀望著對岸,等待泅渡,時間凝滯,身體內的靈魂深處卻保留了一份巨大的空虛感,抑制了對生命的質疑
與此同時,放在我面前的這本書幾乎毫無保留地向外界解釋了生命的價值及人生的意義,使人讀后逐漸趨于平靜,填塞那無限蔓延的空虛……
《相約星期二》中的老人叫莫里施瓦茨,社會學教授。他已年邁,患了絕癥,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目采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生,當今的作家、記者米奇阿爾博姆偶爾看到,學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則宣布要給這位學生上最后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
我仿佛又聽到莫里笑著對米奇說:“我們是星期二人。”“我們是星期二人。”米奇重復道。“嘿,米奇,說話別有顧忌。有那么一天,我會讓你感到流淚并不是一件難堪的事。”“是啊,是啊,”米奇說。“是啊,是啊。”他們都笑了,因為莫里二十年前就這么說過。大都在星期二說。實際上,星期二一直是他們的聚會日。莫里的課大部分在星期二上,米奇寫畢業論文時他把輔導時間也定在星期二——從一開始這就是莫里的主意——他們總是在星期二坐到一塊兒,或在辦公桌前,或在餐廳里,或在皮爾曼樓的臺階上,討論論文的進展。所以,重新相約在星期二看來是最合適的,“就約在那幢外面栽有日本槭樹的房子里。”米奇準備走的時候跟莫里提了這個想法……
這樣的課程沒有一位學生會拒絕,于是,每星期二,這位學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床前去上課。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從第一個星期二——談論世界,到第二個星期二——談論自憐……第九個星期二——談論愛的永恒……第十三個星期二——談論完美的一天,最后一堂則是葬禮。老師謝世后,這位學生把聽課筆記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題目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了全美國的轟動,連續四十四周名列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
看來,同樣在期待著的人實在不少,而且不分國籍。“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了。”“什么是人生最困難的事?”米奇問。“與生活講和。”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論。當莫里設想自己的墓地時,他希望學生有空時能去墓地,還有什么問題盡管問。學生說,我會去,但到時聽不見你的說話了。莫里笑了,說:到時候,你說,我聽。
山坡上,池塘邊,一個美麗的墓地,碑文是“一個終身的教師。”課程在繼續,老師閉著眼睛靜躺,學生來了,老師早就囑咐過:你說,我聽。“說說你遇到的一切麻煩問題,我已作過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尋找,這是課外作業。”境界,讓死亡也充滿韻味。死亡,讓人生歸于純凈。
現在,莫里已長眠于地下,卻把課堂留了下來,而且越變越大,已延伸到這里。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師,但他把人的生命價值真誠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對此,使我們不容置疑。正如亨利亞當斯所說:“教師追求的是永恒;他的影響也將永無止境。”
是啊!雖然莫里已離我們遠去,但他的精神及崇高的生命將得以永恒!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
如果明天即將面對死亡,你要如何度過今天?也許你會說,我一定要找尋到生命或者的意義,一定要做自己心甘情愿的事情,愛身邊的每一個人,讓自己的這一生無悔。可惜這只是假設。也許只有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后一天來活,才能投入全部的愛和赤城吧。健康活著的人永遠都體會不到死亡像是到站的火車那樣催促自己下車時的慌張。因為沒有人在自己死去的那一刻將自己面對死亡的真切體驗告訴后人。
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難過,終于有了一個人,他就生活在于我們相對的那個半球,他把自己日漸衰弱的身體,面對疾病時的無能為力,經歷死亡時的親身體驗,以一種嚴肅的授課方式講給了他的學生,也表達和展現給了所有活著的人。這對于一個即將離開人世的人來說,無疑是殘忍的,我們從中看到了一個生命的脆弱和無奈。但是,這位老者卻不這么想,他只是溫和的要求自己的學生每個星期二都來上這堂有關死亡的生命之課。把自己的痛苦和思考一點一滴講述給我們,以使我們懂得如何更好的活著。他平和的面對自己的窘態和尷尬,以幽默的方式和死亡開著玩笑。他在別人的注視下回顧自己的童年,過早的失去母愛,沉默的父親留下的陰影,繼母的關懷,沒有同伴的孤獨。說到傷心處是像個孩子一樣動情地哭泣。把自己一生寶貴的經驗傳授給自己的學生。一共十四周的課程里談到了恐懼,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會,原諒,死亡,以及有意義的人生。
《相約星期二》是一本最珍貴的人生教科書。是值得每一個行走在路上的人裝在旅行包里的寶貝。那些正處于迷惘時期的人也許會從中找到拯救自己的方法。那些灰心喪氣的人也許看后會重拾直面困難的勇敢和信心。
生活中,總是有人在抱怨,和生活作對,然后把自己和生命都高的精疲力盡。甚至八十后九十后被人當作了垮掉的一代。這是一個沒有共同信仰的年代,大家都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渴望陪伴和愛,卻不懂得如何給予和分享。
推薦這本書的人還有余秋雨。他為此寫了一個錦上添花的序。也許這里面有你丟失掉的那一部分力量,也許這里面有你一直在尋找著的那一種意義。
只有直面死,才能好好活。這是一個逝者留給我們的哲言。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
曾聽說,有一本叫做《相約星期二》的書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我慕名看了這本書。沒想到,我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其實很簡單,作者米奇,像許許多多有事業心的人一樣,努力工作,拼命賺錢,逐漸在對金錢的欲望中迷失了自己,直到他遇見了大學里的教師,已身患絕癥的莫里,兩人相約于星期二,共同繼續從前的課程。
莫里老人用瀕臨死亡者的內心體驗,指導著人們如何面對生活。他說,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與生活講和;愛是人類一生都該追求的最高感情;最完美的一天并不要怎樣的奇異、奢華,而是簡單、輕松和快樂;他還告訴人們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的真實感情
我不知道怎樣形容我的感受,我只是覺得在看多了江湖中的恩愛情仇,催淚彈似的偶像書籍后,這本書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我開始明白了這本書為什么如此受歡迎。因為現實社會有時候太浮躁了,人們都在忙碌、彷徨,為功名利祿而奔波,忽略了內心深處真正的感受,所以內心空虛卻又不知道為什么,而莫里的生活恰巧填補了他內心的空擋,所以莫里與他的人生觀,就開始被人們接受和喜愛了。
而且,莫里也給我們帶來了對生命的反思,真正的智者不僅僅勇往直前,還要不時停下腳步,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反思一下從前的生活。莫里也說,很多人在忙著工作,他們有了錢、房子、車,可是他們在精神上卻一貧如洗。
書的高潮以莫里的去世而結束,人雖然已去,而話語猶存,這本書讓我知道怎樣在平凡中尋找快樂,讓我知道如何在繽紛的世界里永遠保持一顆純潔而寧靜的心。
莫里已去,但我知道他的生命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我想,我會用自己的一生去學習、去感受。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4
《相約星期二》是一本由美國人米奇·阿爾姆講述一位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的哲理書。社會學教授莫里·施瓦茨患了盧·格里克氏不治之癥,患病后莫里老人偶遇從事記者工作的學生米奇,于是師生二人相約每周星期二談論人生感悟,老人的葬禮成為了最后的一課。
生老病死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莫里老人以一種正在經歷死亡的體驗對衰老、疾病、死亡這樣詮釋道:“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了它,哪還會有幸福?”“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覺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吧。”面對生活,我們應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改變我們所能改變的,接受我們所不能改變的。當莫里老人幾乎喪失自理能力,不能再跳舞、游泳、洗澡、行走,連上廁所都需要人幫助,自己的隱私迫不得已暴露在外人面前時,這情景讓人頓生憐憫之心,但老人卻表現出一種神奇的寧靜。他會把這一切當作一種享受,會閉上眼睛陶醉其中,仿佛重新回到了嬰兒期。豁達、平和、順其自然,以“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心境,真正做到“與生活講和”。
在星期二的人生課程中,老人反復涉及的另一主題是“愛”。人人都需要愛,愛既包括親情、友情、愛情,也包括對不熟知的人與事物的博愛之情。總之,愛永遠是藝術和生活中的主旋律。“錢無法替代溫情,權力也無法替代溫情。”“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當我們不斷地施加愛,創造愛時,我們將活著,活在所有我們關懷過,撫慰過的人們的心中。莫里老人盡管處于生命的邊緣,卻依舊堅持收聽廣播,關愛他人,為他人的不幸遭遇憐憫、落淚;同時老人向聽眾展示自己的生死觀,鼓勵著很多和病痛作斗爭的人們。
一切生活中的遺憾與悔恨,都將在老人愛的心田中化解,莫里老人“與生活講和”,笑對生活,快樂地活著,哪怕只剩下一分一秒。即使他在治療中,讓學生米奇把他肺部的毒物拍打出來,老人也不忘幽默一下,“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米奇道:“誰叫你在大學二年級時給我一個B!”再來一下重的!老人道:“嗯?我……什么時候……給過你……B?”這種孩童似的純真,這種智慧的幽默,這種輕松和諧的氛圍與老人平靜、健康的心態是密不可分的。老人隨和、自如的表現讓人早已將死亡拋到九霄云外,而且老人依舊沒忘記自己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生活中沒有“來不及”這個詞。他直到說再見的那一天還在改變自己。當他參加了一個人的葬禮,聽到其家人對逝者的悼詞時,他覺得太可惜了,人已經死了,聽不到家人的那番肺腑之言,他毅然決定給自己辦一個“活人葬禮”。當他聽到家人的真情表白時,淚水與歡笑夾雜其間,耐人尋味。
《相約星期二》一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發。超脫、豁達、平淡、博愛、寬容、坦蕩的心境與健康的心態,將時常縈繞在我的腦間,督促我努力去過一種積極、健康、有意義的生活。“與生活講和”,人間有愛,不管多忙,不管多累,抽點時間,努力經營并珍惜圍繞在你身邊的每一份情意吧!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5
曾經在讀者上看到過這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癥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時間里,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然后在他過世后,學生把他的筆記整理出了一本書,就是《相約星期二》。曾想過要看看這本書,不過不久就淡忘了……
寒假有時間整理我的書柜時,因為爸爸的書和我是放在一起的,所以一眼就瞄到了爸爸以前買的書。“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映入眼簾,這句話雖然精練卻引起我的注意,記憶被回憶出,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既然當初沒有看成這本書,那就趁寒假好好讀讀吧!
在書中我面對了一個很樂觀,親切,談吐幽默的一個老人。他竟然為自己辦了一場葬禮,并且隨著每個人給他寫的詩而又哭又笑。每天他都要面對他自己的萎縮,今天到哪里,明天到哪里?這幾乎比死亡更痛苦,看著自己的身體不斷萎縮,自理能力越來越差。但是這位社會學老教授卻享受著死亡,并經常和米奇笑談他仿佛又回到了嬰兒期,有人幫他上廁所,有人幫他擦屁股……
在不同階段都要享受著這個階段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而不是年輕時浪費青春時間,老了之后才開始后悔曾經。我欣賞莫里教授的欣然接受,他不羨慕健康人的身體,他只是努力地把這段時間過著充實,享受即使病痛中的美好的事。既然一天天都要過去,那么為什么不能利用我們能享受快樂和幸福的權利?而不是害怕并恐慌死亡,衰老的到來。
不過:“一旦你學會怎么去死,你就學會了怎么去活。”這句話好深奧的……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6
《相約星期二》講的是一位患有重病的老人,同時也是一位執掌教壇一輩子的大學教授,在自己為數不多的歲月中,不是在感慨命運不幸,不是在惋惜自己的一生,而是思考人生,將自己的感悟以每星期二相約的形式,講給一位曾經教授過的學生,那里沒有繁瑣的公式,有的只是對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對人性的解剖……
老人的情況一天天變遭,但他仍然關注外界,他會為遠在他國的難民的困難而憂慮,而傷心落淚,那時他不是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而是一位有憐憫之心的老者;他從不自怨自艾,他會因為由于他的開導使他人舒展眉頭而快樂,從而覺得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他愛他的家人,愛他的朋友,愛他身邊的所有人,當大家都陰沉著臉給他舉行葬禮時,他會說:到時不要燒過頭了哦。他就是這么一位樂觀,豁達,超脫的老人。我認為的超脫是游離于生活之外,超然脫俗的感覺,其實呢,不然,是經歷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后看淡所謂的挫折,困難,有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怡然心境。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它已經從身邊悄然而逝。有時老是感慨:時間都去哪了?時間從指間溜走,從發絲間飛過,增加了我們的年輪,親吻了我們的臉頰,觸碰了我們的額頭,豐富了我們的思想……有時總是回憶那美好的青蔥歲月,不想讓時間在臉上留下痕跡,可是在回憶的過程中時間已飛馳而過,要做的是珍惜當下,關愛親人。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未來還未出現,唯有今天掌握在手中,是上天的恩賜……
在未來的道路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保持花開靜好的心境,追求樂觀、開朗、豁達的人生態度,學習愛和對生活的不懈追求。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7
人總是傾向于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在看到別人談論深刻的或者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話題時,總會滋生出“此人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想法,而這一切,也許只是自己缺乏改變的勇氣,我們的教育教授給我們的并不總是正確的,只有堅強的人才敢勇敢的拒絕接受,而我無疑是個懦夫。沒有自己的想法,每天的忙碌只是為了以后的車子、房子、票子,每個人都在追求的生活,從來不會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過去的兩年里,日子過的渾渾噩噩,毫無意義可言。
關于世界——我的眼界是如此的狹隘,我的心是如此的小,我對他們毫不關心,即使同情也不走心,愛,這個話題過于深刻,我不知道如何去愛也不知道如何接受被愛,也許這并不是我失去了愛的能力,而是我處于愛中而不自知。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也許是該多出去走走,看看這個未知的世界。
關于自憐——只有你覺得可怕時才是真正的可怕,每個感到困惑和迷茫的人都需要這份醒豁。
如何思想,如何評判,都必須自己選擇,不能由任何人替你做決定。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8
《相約星期二》是行將去世的社會學教授莫里在每個星期二教給他最喜歡的學生米奇的最后一課,沒有書本沒有時限,是有關人生的話題。“相愛或者死亡”是莫里教授的禱文,貫穿他的整個課堂。
莫里教授認為現在的社會文化是灌輸人賺錢、養家、買房、買車……等一大堆的瑣事,而沒有教人學會照顧自己的真正所需,重視物質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滿足。對于這樣的文化不要逃避,唯一的辦法是不相信原有的文化,努力建立自己的文化。
對于自己的夢想,也許在現實生活里實現很困難,但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周圍人的思想所影響,爭取取的家人朋友的支持。
在自己的文化中,莫里教授認為最重要的是: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
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沒有了愛,我們便成了折斷翅膀的小鳥。
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
莫里教授樂于與人交談,活著就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同他人交談,去感受他們的思想。
我想我要學著象莫里老人一樣建立自己的文化,學著去愛,學著去給予,學著去交流,學著去關心,建立自己愛的文化,堅持自己的夢想,獲得生活的真正意義。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9
看完這本書,我用了半個月時間,每看完一篇都讓人深思,讀后感也不知道如何寫才好,沒有多少文采,只能發表看到某段話時當下的感想。
剛開始看沒有多大感觸,直到第49頁看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我合上書,想想自己,發現這27年我很樂于享受后半句,卻很少去做前半句。還記得父親曾跟我說過:“只有你先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父親說的和莫里教授所傳達的意思一致。但是我們又能真正做到多少呢?
翻到第57頁,當我看到莫里說:“如果你想讓別人相信你,你首先應該感到你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這句話對我的工作很受用,初次接觸的合作伙伴總是充滿了疑慮,總是不相信對方,其實猜疑都是多余的,在你不相信別人的同時又如何讓別人相信你?
看完第79頁時,是我對整本書感觸最深的一處,也是我唯一反對莫里之處。他說:“如果你能接受隨時死去的事實,你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耽于抱負了,你為此而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事,你所做的工作也許就不再顯得那么重要了。”合上書,我想:“人類對物質的要求不是絕對的,看你處于什么樣的人生境遇,當你處于將死之時,物質便已然顯得微不足道,精神上的愛會成為你的第一要求,在親人的陪伴,愛人的守護面前,金錢就如糞土。但是當你依然處于健康的狀態時,物質便不可或缺,你的滿足感不僅僅只來源于精神,也來源于事業上以及物質上帶來的成就感,為了這份成就感這份滿足感,你不得不付出時間精力,而不是像莫言教授所說的“你為此付出的時間精力就不那么重要”。當你處于一個旺盛生命力的階段為什么要過一個瀕死的生活狀態。把握一個度,不要完全杜絕物質,也不要完全不在乎精神。不管在人生的哪個時刻,都不要放棄愛,愛別人也愛自己。
只想說《相約星期二》對我的生活、感情、事業都很適用,看完第97頁的時候,我笑了,因為發現我和莫言教授共同的思維方式,“你一旦投入進去,就能充分的體驗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傷,你認識了這份感情,現在我要超脫它。”說的真好,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處理情緒的方式,當傷心難受的時候,任由自己這個情緒的抒發,最后告訴自己這也是情緒的一種,沒有人一定要天天開心。超脫它,感受它,所有的情緒、感覺都被莫里教授描述成一場游戲——好了,哥不跟你玩了,哥要離開你。很灑脫,身為人,不就是像教授所說的一樣,就是來體味這世界的百態,開心、傷心、痛苦、嫉妒、憎恨。感受每一種情緒,經歷每一件痛苦的開心的事情,告訴自己這是屬于我這輩子獨有的經歷。不要被自己的負面情緒牽著走。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0
很早以前就聽人說過《相約星期二》這本書,書中說的是"一個老人"向"一個年輕人"講的"一堂人生課。拿來一讀,里面的道理還真值得回味……
書中講的是一個年逾七旬的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癥以后,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給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周的星期二聽他講課。老教授的談吐非常親切,幽默,對自己即將死去毫無忌諱,勇敢的面對死亡,讓人們對死亡消除了恐懼,他講的都是些生命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這堂課講了十四個星期,最后一堂課是葬禮。
他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他說,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回首過去使你產生競爭的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當我們應該是個孩子時,我樂于做個孩子,當我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于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利,我屬于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在的我,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他說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低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惟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的面對整個社會……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許不經常討論這些問題,但我認為老教授的話很樸實,很耐人尋味,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向莫里老教授那樣,把握好自己的生命權利,有一顆健康的心態,博大的胸懷,審視我們自己,不要一味的索取,一味的埋怨,不要怕,不要悔,要有同情心和責任感。這樣我們才活的更有意義。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1
莫里教授得了肌萎縮側束硬化癥。比腫瘤更殘酷的絕癥。
如果還有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做什么?這是學生在莫里教授臨終前幾天提的一個問題。教授想來想去,最滿意的安排竟然是這樣的:“早晨起床,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一次只請一兩個,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教授說,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莫里最后的愿望,在我們看來是很容易實現的,我們每天過的不正這樣平凡的一天嗎?人在健康活著的時候,每天都在做著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而奢華的夢,或許是住上小別墅,開上寶馬車,或許是功成名就……就在我們每天在忙于追夢的時刻,
不要去無謂地把自己搞的很痛苦。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感覺。一個人并不是除了偉大就是卑賤,絕大部分就是平凡,偶然來到這個世界,平平凡凡活著,安安靜靜離開。其實幸福很簡單,就在平凡之中。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2
乍一看這標題像是一部愛情小說吧!其實不是!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臨終老人和他的學生的故事。老人是社會學教授,他已年邁,患了絕癥,他的學生是一名記者、作家,老人每星期給這個學生上最后一門課,時間是星期二。這便是這本書書名的由來。
這門課上了十四個星期,每個星期學生都如約而至。他們談論的話題有: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對衰老的恐懼、金錢、愛的永恒、婚姻、我們的文化、原涼。最后一堂課是老人的葬禮。每上一次課老人的病情就會加重,說話就會更困難。到最后,要靠學生不停地用力地敲打背部才能說出話來。他是一名終生的教師。他留給了人們無限的思考!也許談人生太大、太空洞,但是人生的確很玄!誰也不知道下一妙會發生什么。誰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那么還在等待什么、猶豫什么、好好把握今天!每一個今天都是精彩的!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3
我不喜歡莫里,盡管他那樣的人很難得,如果碰到的話我肯定也會為那樣的人所觸動、引發各樣的情緒,被他的魅力所折服。還好書籍給了“離他很遠”這種理所當然的心理距離。他看似完美,因為他正是非常邪惡,他的真誠為目的服務:永生。一個終生的教師,這看起來很感人,我在其中看到的卻是“一個總是試圖教化他人的人”,這是很危險的。人必然會受自己的經歷所限,也總有與主流追求的價值觀相悖的時刻,“沉迷物欲”與“追求情感”并不總是主流,甚至“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幸福的人”也不總是主流。人們在現實里多有掩飾,一個追求精神的人也可能表現出沉迷物欲的樣子,說到底用語言將行為道德化分類本就是不合理的,那意味著總有人被否定。
這本書讓人不安的也在于此:看似你無法否認的真理,又時常顯示出對另一些的壓迫。而作為擁有話語權的人,他的聲音必然使另一些聲音被淹沒,即便另一些聲音并不主流,甚至卑劣,那也是人類的情感,并且某個時刻表現出不被主流認可的卑劣的人,并不是那個人的全部,他也不應該因為那樣的時刻而被予以一種俯視的同情。舉個例子大概是:你覺得嫉妒不好,為了幸福我應該避免將它看得太重。而我理解的是:你覺得嫉妒不好,我也覺得,但為了幸福我不會選擇避免與它接觸,而是為擁有這份人類的情感而感到一絲甜蜜,不幸是人的一部分,不幸的情感也是,究竟是承認它更容易達到幸福還是否定它更容易,就像“為什么非得追求幸福”一樣,如果將語言用于純粹分類,而與道德分割開來,一切會不會變得更加容易呢?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4
當我終日忙碌,在生活的風雨里疲于奔命;當我恐于衰老、畏懼死亡,在戰戰兢兢中迷失方向,莫里老人總會在書香氤氳里款款走來,讓我由疲憊困惑、心悸沉寂歸于平靜.
讀完這本《相約星期二》已過了余日,那些文字卻依舊像漸漸彌散的芬香,久久駐留在心房,帶給我溫暖的感動。書中講述一位名叫莫里的教授不幸患了絕癥,步步為營,生命的燭光即將熄滅。病重期間,莫里與來看望自己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相約,要為米奇在每周星期二上一堂課,課程關于人生。其中莫里老人談到生活,他詮釋了一生的真理,使人透徹又沉思。
我們曾經認為的一切艱難、坎坷,一旦釋然便晴空萬里。莫里老人面對死亡那份從容、鎮定與適應,使人無法不對這個甚至無法行走的老人肅然起敬。“當你在床上時,你是個死人”“我的意識還活著......我成了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一個承受痛苦,被絕癥一點點侵蝕的人對生活如此樂觀,這正是莫里說過的“最難的事”——與生活講和。他最終做到了。他雖在無盡疼痛與折磨中度過,但他擁有過愛,擁有過青春,也擁有過一切正常人擁有的東西,他已釋然,所以他并不羨慕健全的人。每個人亦可以做到放寬一切,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如意,是否只像蠶繭外薄薄的絲衣——看似是牢不可破的囚籠,其實只需輕輕一下便可輕易化解?
什么是我們夢想中完美的一天?與莫里老人比起來,我們是在上帝的寵幸中誕生的孩子,不應再對這無比美好的一切無止境地進行物質索求,闊氣的豪宅,嶄新的鈔票,高檔的晚宴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學著試著去追求內心深處真正的幸福,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吧,不是平庸倒退,而是一種幸福的境界。“早上去散步,去健身房,與朋友共進晚餐,晚上去跳舞。”莫里想要的“完美的一天”讓人不免吃驚。現在,你驚訝的同時,請好好質問自己。在這里,莫里老人所陳述的生活的追求,每個人學了一輩子,但沒有人全部理解。學得多的人總是快樂的,他們會很享受、滿足而不奢求。奇怪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只會在生命最后一刻看開一切,認為自己生而有幸。這大概是面對死亡,一切都太渺小了,一切都可以看得不那么重,或許真實的生活不需要金玉其外的華麗彩飾,簡簡單單的快樂足矣。
這個故事,這些課,這段話,都是生命的樂章在彈奏,是靈魂牽出了漣漪。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堂人生課,它們在紙上的厚度莫非太重,重到誰都無法承擔。每當我將目光灑落在素雅的封皮上,心靈便會被洗滌一次。甚至想忘記繁重的學業,拋棄生活的煩惱,再次拿起這本曾帶給我感動與感悟,透徹與深刻的書,再次與莫里,與米奇一起上的一節人生的必修課。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5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
-題記
米奇和大部分人一樣每天忙于枯燥的工作中,如果不是偶然調換電視頻道,看到一擋節目,他的生活可能會繼續下去。那檔節目的嘉賓竟是十幾年前與自己相約再見的教授-莫奇。當得知莫老患上AlS時間不多時,他去找了教授。從他們相擁那刻起,時間為十四周的必修課,上課鈴聲便已敲響。他們相約在每個星期二見面。莫里說:“我們都是星期二人”。課堂上不需要課本,但討論的題目很多。設計到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這堂課親切、嚴和、幽默。莫里老人對死亡的理解也令人敬佩。
莫里老人逼視著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的衰亡。這比死亡殘酷的多。他不能動,活著全靠別人幫忙。他是怎樣對待的呢?對別人的照顧開始覺的不便,但又很快釋然了。他說:“我感覺到了依靠別人的樂趣,此刻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了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為常了。就像回到了嬰兒時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再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這種心態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劇。他還說:“你就應懂得一個道理,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正因你終究會變老的。”當下,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莫及,這一切不過都是在浪費時間生命而已。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用心去感受不同的階段,不同階段下的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在不遠處等你,就算病痛已經纏上你,你都有權享受幸福和快樂,而不是誠惶誠恐的度過余生。
我們的人生總在不停的奔波當中。上學、就業、升職、結婚、生子、創業、賺錢,太多的羈絆使我們感到勞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需要,大多數人都毫不懷疑這一點。但是莫里老人告訴我們: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說:“擁有的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行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復地對別人這么說—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人都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方向。簡單來說,我們總落入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買的東西是你的需要還是品牌圈套;追逐名利不擇手段是你的需要還是世俗的脅迫。最快樂的是人而不是神。只要你肯,你就可以摘下面具。放松別人,放飛自己。
莫里選擇了在他昏迷后第一次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候停止呼吸。他走了,走的令人心痛。我堅信他是有意識這么做的。他想安寧的離去,就像安寧的活著。我仍記得他說的那句話:“只要我們彼此相愛,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們即使死了也不會真正的消亡,你創造的愛依然存在著,所有的記憶依然存在著,你仍然活著,活在每一個你觸摸過,愛撫過的人心中。”
而這門課,還在繼續。你說,我聽。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6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在七十多歲時患上了一種叫做ALS(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的病,也就是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霍金所得的那種病。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無情的神經系統疾病,它通常從腿部神經麻痹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先是腿行走不靈,然后是無法站立、無法坐直,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為止。霍金非常的幸運,他的病情不是持續惡化的,而是一次發作以后就會平穩很長的一段時間,然后再有下一次的發作。一般情況下,這種病都是持續惡化的,從生病開始,留給病人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年。莫里就屬于這種情況。
知道自己得了絕癥后,莫里決定帶著尊嚴、勇氣、幽默和平靜活下去。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個星期二見一次面,一起討論“生活的意義”,包括“死亡”、“恐懼”、“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會”、“原諒”、“有意義的人生”這些重要的課題。米奇是一個專欄作家、記者,他堅守和老師的這一約定,將每周二的時間空出來,退掉所有的約會和事物,飛行數百公里來到莫里家中,和莫里一道談心。從第一次相約到最后一次見面,這樣的討論持續了14個星期。米奇眼看著他的老師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禮來臨。
余秋雨在這本書的中文版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我們人類的很多行為方式是不可思議的,有時偶然想起,總會暗暗吃驚。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惱人生,但誰也不愿意多談人生。稍稍多談幾句的,一是高中畢業生,動筆會寫“生活的風帆啊”之類的句子;二是街頭老大娘,開口會發“人這一輩子啊”之類的感嘆。兼有人生閱歷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談人生了,這是為什么呢?
我覺得,大多數智者躲避這個問題,是因為領悟到自己缺少談論的資格。再大的專家也不能說自己是人生領域的專家。——越有教養越明白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談論。
那么,誰有資格談論人生呢?余秋雨分析了各種類型的人,認為大家都在等這樣的一個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臨終之時承擔大多的外界使命;他應該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絕壁上居高臨下地來俯視眾生;他應該很了解世俗社會,可以使自己的最終評判產生廣泛的針對性;他,我硬著心腸說,臨終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圍繞,使他有可能系統有序他說完自己想說的話,就像一個教師在課堂里一樣——那么對了,這位老人最好是教師,即便在彌留之際也保留著表述能力,聽講者,最好是他過去的學生……”這樣說來,莫里確實是非常適合的。莫里自己可能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與他的學生相約。
這是一堂關于愛的教育課。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是莫里給我最深的感受。莫里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他說,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盡管莫里病魔纏身,但當他們父子三人坐在一起的時候,常常會有瀑布般的感情宣泄,親吻,打趣,相擁在床邊,幾只手握在一塊。莫里認為:如果沒有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我得病后對這一點更有體會。如果你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愛撫、照顧和關心,你擁有的東西便少得可憐。愛是至高無上的,正如我們的大詩人奧登說的那樣,“相愛或者死亡。”莫里對大自然的愛,讀了讓人心動:“我注意到了樹上的變化,風的大小。我似乎能看見時間在窗臺上流逝。這是因為我的時間已經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莫里也有自己的看法:許多人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于一些自以為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慵慵的。這是因為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就得獻身于愛,獻身于你周圍的群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的意義的價值觀。我們過多地追求物質需要,可它們并不能使我們滿足。我們忽視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的關系,我們忽視了周圍的世界。“愛會贏。愛永遠是勝者。”“沒有了愛,我們便成了折斷翅膀的小鳥”。
這是一堂讓人產生頓悟的啟蒙課。莫里說:“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對整個社會。”這段話是如此的樸實無華,但何嘗不是對人生謎底的一種詮釋呢。我們有的時候,對于自己做過的一件事情,常常感到不如意,因此心中始終有一個結;如果別人對自己不公,也常常會記恨在心,難以釋懷。莫里說:臨死前要先原諒自己,然后原諒別人。“記恨和固執都是毫無意義的,這種情緒讓我抱憾終身。”我在想,干嗎要等到臨死前才“原諒自己,原諒別人”呢?從今天做起不就更好?莫里說:“錢無法替代溫情,權力也無法替代溫情。我能告訴你,當我坐在這兒等待死亡時,當你最需要這份溫情時,金錢或權力都無法給予你這份感情,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或權勢。”關于這個話題正面的或者反面的事例我們生活中太多了,但聽聽莫里的話,我們還是能夠有所觸動。
這是一堂關于心理健康的修身課。米奇去聽課時,需要先與理療師一起拍打莫里的背部,而且要拍得很重,目的是要拍打出莫里肺部的毒物,以免肺部因毒物而硬化,不能呼吸。請想一想,學生用拳頭一下一下重重地叩擊病危老師裸露的背,這種用拳頭砸出最后課程的情景是觸目驚心的,沒想到莫里喘著氣說:“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而米奇接過老師的幽默,說:“誰叫你在大學二年級時給了我一個B!再來一下重的!”還有一天,莫里設想著幾天后死亡火化時的情景,突然一句玩笑把大家逗樂了:“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這樣的一種心態,真讓我們這些看上去非常健康的人感到汗顏啊!
如果再給你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做什么?這是米奇給莫里提出的一個問題。莫里思考了一個人的最低需要和最高需要,發現兩者首尾相銜。他說:“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于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在莫里看來,只要明白了什么是真實的需要,就會走向關愛和奉獻。
一天,莫里對米奇說,他已經擬定自己墓碑的碑文。碑文是:“一個終身的教師。”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7
父親走后,重讀《相約星期二》,關于父親的點點滴滴不斷在腦海中浮現,壓抑的感情不斷釋放,最終淚流滿面。看著莫里教授在生命的最后14周里,與生活講和,深受病痛的折磨依然能為陌生人遭受苦難而傷心流淚,向他的學生米奇分享關于對死亡、對家庭、對愛等人生重要課題的句句箴言,我漸漸釋然了。
去年11月份吧,當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急劇上升,藥效漸漸下降,父親的身體也在慢慢變差,最終在大年初一腸胃出血之后,我意識到那一天不久就要到來了。而這個情況又不能和母親說,也沒有和哥哥姐姐說,真相除了增加他們的痛苦和心理負擔,毫無意義,只能期盼奇跡的降臨。父親最終在今年5月中旬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也擺托了折磨他的病痛。
在最后的一個月里,父親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病房中度過,生活已不能自理,由家人日夜陪床照顧,而我遠在天邊,只能每天打電話問候。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擠公交去上班,看到哥哥發來的消息,說醫生建議我們辦理出院手續回老家,我意識到該來的還是要來了,但也沒想到卻是那么突然。想著把手上的工作抓緊辦完交接清楚,乘坐當天傍晚的航班趕回家見父親最后一面,沒想到還沒登機,就收到父親離世的噩耗,直到現在也沒能原諒自己。
父親走后,自家兄弟幫忙張羅料理后事,我趕回到老家已是半夜,看著父親靜靜地躺在紗帳里,只能默默接受。悲痛欲絕的母親在屋里臥床不起,由姑姑嬸嬸們陪著,說話有氣無力,看到我回來之后,不禁放聲大哭,念叨著父親棄我們而去,而我從此就變成了沒有父親的人了。屋里哭聲陣陣,為了不讓母親再分心擔憂我們,我只能故作堅強,強忍淚水,握著母親的手安慰她,只是此時此刻再華麗的話語也顯得蒼白無力,只能默默地陪著,告訴母親還有我們在。來到靈堂,掀開紗帳,看著父親的遺容,淚水在眼珠里打轉,強忍著低聲啜泣,儼然一個沒心沒肺的不孝子。隨后與叔叔合計著各個事項,得知事情安排妥當之后回到大廳,一直坐著直到天明。
料理后事,安頓好母親之后,懷著復雜的心情返回這邊。白天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下班后拖著疲憊的身體行尸走肉般走在街道上,整個人跟丟了魂似的。父親生前,我一直安慰開導他,看開點,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每次他看到一些異常的指標,試探性地問我病情怎么樣了,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引導他,從最積極的方面去解讀各種化驗和檢查結果,有時自己竟然也差點信以為真,以為奇跡會出現,最終證明只是自欺欺人罷了。父親走后,我時常在想,為什么會是我,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親攤上這樣的事情,為什么!也時長會責怪自己,為什么在父親身體有異樣的時候帶他去體檢,也很恨自己沒有能力去嘗試療效可能更好的治療藥物,以為自己做的是“理性選擇”。
以前和朋友閑聊的時候會提及子欲養而親不待,沒想到一語成讖,也許真的是只有經歷過,感受過,才能有更加深刻的體會,才會去做出改變吧。現在所能彌補的,只能是多打電話陪陪母親聊天,督促她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走路健身活動筋骨,每年做好健康體檢和高危疾病的篩查。家人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氣吧。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8
在書店的一角,我發現了《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小心翼翼地翻開它,仿佛一個初生的嬰兒,我在接受著洗禮,如同一個虔誠的教徒,我在輕輕地禱告。那晚,當我終于在手電筒下合上這本書時,《相約星期二》對我的影響之深,是先前的哪一本書,也是之后的任何一本書都比不上。
莫里老人認為:在美國,乃至全世界,人類的追求進入了誤區:擁有越多越好,商業行為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人們反復這樣對我們說,我們又反復對別人這樣說,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為止,。而對他自己而言,心中最滿意,最夢幻的一天的安排輕松,愜意,而毫不奢侈。從某種意義上對他來說,一個人生活的最低標準和最高標準幾乎是一致的,沒有矛盾的。他的這種平和的心態大概和中國古代的隱士的心態有異曲同工之處吧!他的那種與世無爭,歸于自然讓我思考:社會上那些終日追名逐利,勾心斗角的人,到底活得累不累。他們那樣做得到了些什么?如果把他們擁有的一切和莫里擁有的一切比較,那他們用畢生精力換來的那一切究竟還有多重的分量?在莫里最后的這門課程里,愛是永恒的主題。他說:“愛是唯一理性的行為。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接受愛并施愛于人。沒有了愛,我們就象折斷翅膀的小鳥。”莫里在向全世界呼吁愛,呼吁人性的回歸。
莫里的課,最終將在死亡里劃上句號。他說:“要學會和生活講和。”他認為這是人生最困難的事。他住死亡面前,真正做到了與生活講和。他平靜地,以一種超然的心態體驗著,死亡。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他說:如果早知道自己可以這么平靜地面對死亡,那么過去還有什么困難可怕呢?這句話,是一位臨終老人說的,對我們而言,它可以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向生活中每個困難挑戰。希望等到幾十年后,我們不會心懷遺憾地說這句話。莫里老人以他自己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詮釋了人生,詮釋了死亡。
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反復回響著莫里老人說的話:“學會原諒別人和原諒白己,人不應該陷在懊悔的情緒中無法自拔,這對你是沒有益處的。”莫里老人,和他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他說過的話,值得我們在生命細細品味。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19
這本書講了美國的一名社會學教授——莫里,他已年邁,患了絕癥,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目采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生——當今的作家,記者米奇.阿爾博姆偶爾看到。學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則宣布要給這位學生上最后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這樣的課程沒有一位學生會拒絕,于是,每星期二,這位學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床前去上課。
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最后一堂則是藏禮。老師謝世時,這位學生把聽課筆記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題目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了全美國的轟動,同樣也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開始思考人生,并從中反省自己,學會正確面對生活,面對生命。
在莫里生命即將結束的最后時刻,給這位學生上了十四節課,課的內容是:第一個星期二——談論世界;第二個星期二——談論自憐;第三個星期二——談論遺憾;第四個星期二——談論死亡;第五個星期二——談論家庭;第六個星期二——談論感情;第七個星期二——談論對衰老的恐懼;第八個星期二——談論金錢;第九個星期二——談論愛的永恒;第十個星期二——談論婚姻;第十一個星期二——談論我們的文化;第十二個星期二——談論原諒;第十三個星期二——談論完美的一天;第十四個星期二——道別。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目睹了疾病帶給莫里的一切痛苦,但深深震撼我的是莫里的——樂觀、豁達、對事業的摯愛、對社會的奉獻、對生命的詮釋,對后人的人生指引。這不愧是一位終生的教師。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0
莫里在患了絕癥以后,妻子總是無微不至地照料著他,兒子們總是抽空來陪他,鼓勵他。(他不希望孩子們放棄自己的工作專門陪他,他不愿因自己影響到孩子們。)讓他擁有了死時的安寧與寬慰。
莫里說:“假設我離了婚,或一個人生活,或沒有孩子。這疾病——我所經受的這種疾病——就會更加難以忍受。(莫里得的是肌肉萎縮癥,從腿部開始肌肉萎縮,萎縮部位慢慢失去知覺。這種肌肉萎縮會一直發展,從腿部到腰部到胸部,最后到肺,直至停止呼吸。在病情的發展中,莫里經受著腿部僵硬、腰部僵硬、胳膊僵硬、臉部僵硬,嘴巴僵硬,甚至全身僵硬的痛苦折磨。)我不敢肯定我是否應付得了它。當然,會有人來探望的,朋友,同事。但他們和不會離去的家人是不一樣的。這跟有一個始終關心著你,和你形影不離的人不是一回事。”
這就是家庭的部分涵義,不僅僅是愛,而且還告訴別人有人守護著你,我稱家為“心理安全”——知道有一個家在守護著你,只有家庭能給予你這種感覺。金錢辦不到。名望辦不到。
讀到這里我更體會家的重要。對“家和萬事興”“家是溫馨的港灣”等說法有了更深的感悟。
記得前幾年因小姑子一家結婚后一直沒搬出去住,大家住在一起。這件事常常讓我心生煩悶。于是和婆婆、小姑之間就有了一次次沒有硝煙的戰爭。家已是戰爭的導火索,讓我畏懼,讓我心涼。整天心力憔悴,更無精力投入工作。可謂家庭、婚姻、工作團團糟。
現在看開了許多,改變了許多,家庭也溫暖和睦了。我和愛人的工作也都大有長進。家是一個支撐,家是一個保護傘,家更是一個后備軍。
現在每當同事因家庭瑣事而生氣時,我總是開導她。家——離不開尊重、離不開理解、離不開包容,更離不開信任。莫里讓我對家愛得更深。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1
談完家庭,我想要說說婚姻,因為婚姻與家庭息息相關。
可是現在很多人不理解婚姻。80、90后的年輕人,要么過于自私而無法和別人建立真誠的戀愛關系;要么輕率地走進婚姻殿堂,然后六個月后又匆匆地逃了出來。60、70代的人們,又有多少人在無奈的維持婚姻,因為不信任、因為金錢等,婚姻已危在旦夕。
我們好多愛人并不清楚要從伴侶那兒得到什么,我們甚至連自己都無法認清——又如何去認識我們要嫁娶的人呢?又如何去協助我們最愛的人去獲得更高的人生追求呢?
其實愛情和婚姻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怎樣妥協,你們的婚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布公地交流,你們的婚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很麻煩。你們必須有相同的價值觀。
我見過這樣一對小夫妻,有二十七八的年齡,可以說郎才女貌,家庭殷實。按理說應該過得比較幸福。可因為女方的猜疑,胡攪蠻纏,兩人總是吵架。日子過得不像日子,家過得不像家。的確,在當今社會,各種誘惑太多。好多女性朋友不相信愛人,總想把另一半拴在自己身邊,這樣才算安寧。可殊不知,男人需要的是自由,是讓家庭幸福的不懈奮斗,他們需要時間去打拼。
由此我想到了“男人就像風箏”這句話。風箏總向往自由,飛得越高越好。而放線的人就像我們的女性朋友,要么不敢放得太長,害怕風箏飛走;要么放高風箏以后扯得緊緊的,想緊緊控制住風箏。卻不知這樣做的結果:前者影響男人奮斗的腳步,后者成了勒拌男人奮斗的繩索。我前幾天才去放過風箏,發現怎樣放風箏能放的高而毫不費力。首先要把風箏放得足夠高,待風箏穩定后,線再放松一些,過一會兒還要時不時扯扯線。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讓分風箏飛得再高些,還會提醒風箏不要偏離方向。而女人管男人就像這放風箏,把握得好會雙贏,否則雙方都會受傷害。
相信男人,給他們空間;給他們自由;給他們信任,還時不時地提醒他們。這樣我們收獲的是婚姻的幸福。婚姻只有兩種選擇:相愛或死亡。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2
村上春樹曾說,所謂人生,無非是一個不斷喪失的過程。很寶貴的東西,會一個接一個,像梳子豁了齒一樣,從你手中滑落。取而代之落入你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偽劣品。體能,希望,美夢和理想,信念和意義,或你所愛的人,一樣接著一樣,一人接著一人,從你身旁悄然消逝。
生命,總是帶給人以欣喜,面對死亡,我們總是帶著一絲敬畏與恐懼。我們害怕生命中的猝不及防,害怕突然與這個世界揮手告別,我們不忍就此消逝不留一絲痕跡。或許,這世間有太多值得留戀的,每個人都有太多放不下的,面對死亡,我們總是不能坦然,畢竟意味著生命的不復存在。但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挪威的森林》里寫道:我們活著,同時在孕育死亡。不過,那只不過是我們必須學習的真理的一部分。直子的死告訴我這件事。不管擁有怎樣的真理,失去所愛的人的悲哀是無法治愈的。無論什么真理、誠實、堅強、溫柔都好,無法治愈那種悲哀。我們惟一能做到的,就是從這片悲哀中掙脫出來,并從中領悟某種哲理。而領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繼之而來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樣地軟弱無力--我形影相吊地傾聽這暗夜的濤聲和風響,日復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
同樣在莫里老人眼中,死亡并不可怕,他更將此活成了一種藝術。面對疾病,他沒有畏懼,面對死亡,同樣是如此坦然。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每個星期二于自己的學生米奇相約。一個老人,慈祥的面容,風趣的語句,依舊和學生談笑風生,讓人完全忘記他即將與這個世界告別。或者又像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莫里老人的話更顯平緩卻富有哲理。面對死亡的從容,一生的起伏波蕩也早已在歲月的長河中波瀾不驚。金錢名譽地位,愛恨追求友誼,莫里老人似乎在死亡面前又將之闡釋了另一境界。
我曾經這樣寫道,你知道嗎,我最不忍學會的就是告別,我用腳步丈量著走的每一步路只為快點回到你身邊,我抬頭望天上的星星因為我知道我們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我想著你你也念著我,我怕有一天的猝不及防,就這樣,來不及看你一眼。我知道你不忍我心碎,可也教著我如何告別。我會思念著你就像你牽掛著我一樣,我希望時間能夠流轉,那樣就能不用分離。
我知道面對生死離別我是無法淡然處之,所以既然這樣,就去過好每一天,不用再言離別時而有所悔恨,不用恨自己的碌碌無為,不用怨生命無常。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3
清明下鄉給奶奶上墳,看著周圍的樹木,青草,斜坡,腦海中驀然跳出了一個名字——莫里。
是的,莫里,一個社會學教授!在異國他鄉,在幾乎是同樣的境地里,安葬著一個平凡而偉大的靈魂,他震撼了我,讓我不得不用著零星的時間一遍一遍地去讀他,去回放他,回放那不斷被病魔吞噬的軀體,回放他在生命走向盡頭前的那特殊的課堂,回放那一句句洗滌人心靈的話語。
《相約星期二》,是命運的相約,是靈魂的相約,是關于生和死的相約,更是生命價值觀的一次真誠的直白。
我知道,蕓蕓眾生中的我們,至今仍在追求的很多東西正是莫里教授所摒棄的。家庭的不幸、命運的摧殘沒有泯滅他對"善良、尊重、友愛"的執著,他堅信"愛能贏天下。愛永遠是勝者。"
相愛或者死亡。愛是他靈魂的主旋律。他不愿意為死亡涂抹胭脂。面對死亡,面對種種不幸,他克服了常人最難做到的事:與生活講和。原諒自己,原諒他人。他盡可能的給予他人應該給予的東西,他認為,能給予表明自己還活著!活著,不給予,過的只是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生命就失去了意義。
他用生命的最后十三天,和米奇相約星期二,用自身的病痛和艱難以及對人生的感悟,教授完了十三節關于"活著的意義"這門課程。他的眼角也有淚,因為痛楚,他清楚地知道,生命留給他的日子不多了;他的臉上總掛著微笑,即使連"擦屁股"這樣是事情也需要依賴他人時,他也會提示自己像嬰兒般去享受;他的嘴邊流出的是在米奇看來的一種苦澀的幽默,這種幽默常常化解尷尬,讓他與人交流的時候多一份和諧,乃至感動。他敢于直播死亡,直播衰竭。他知道,"夜線"節目是利用他增加戲劇的效果,但他選擇的是讓步,因為這樣的直播會把他的信息帶給數以萬計的觀眾。他的讓步,會讓更多的人去思考生命,思考死亡,思考人生的價值。
與生活講和,心態才會平和。與生活講和,你才會不為名利所煩惱,才不會整天患得患失,你才能專注建立自己的文化,全身心地去愛和尊重。"我在和你說話,我想的只有你。"
莫里教授,一個終生的教師!愛是永恒的感情,即使他離開了人世,但他永遠活在讀者的心里。
生命應該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4
陷入病痛中的莫里老人,在失去了行走能力,自理能力,告別了自己的隱私的情況下,用他的親身經歷給我們上了一堂人生課程,向我們闡述了生命應該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他把自己認作"連接生與死的橋梁",向我們證明了來日無多和毫無價值不是同義詞,并告訴了我們"學會了怎樣死,便學會了如何活,有意義的活,只有拂去外表的塵埃,才能看到生活的真諦"。
莫里提醒我們:我們不僅需要原諒別人,我們也需要原諒自己。原諒自己應該做而沒有做的事情,與自己和解。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和接受愛。不羨慕年輕,因為我們也曾年輕過。熱愛人生,慶幸活著的每一天,不哀嘆時間的逝去。接受自然規律的賜予,相信衰老只是人生的循環,無論是軀體的萎謝,還是病魔的纏身,都坦誠相待,以逝者的姿態進行當下的活。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5
這本書的作者米奇阿爾博姆,他是年逾70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老人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纏綿病榻的14周里,每星期二坐飛機700英里,到老師的病榻前探討人生,這個話題是越博學越聰明的人都不敢觸及的問題,《相約星期二》因此得名,很多人把它作為導航儀,我也不例外,所以說米奇做了一項偉大的事兒,他把老師的警示綴珠成鏈,傳達給讀者,使它的暢銷量突破了2萬冊,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莫里老人的睿智。
首先關于文化:老人說我們的文化是有病的,他不鼓勵人們去思考真正的問題,而是吸引人們關注一大堆實例瑣事。上學、考試、就業、升遷、賺錢、結婚、貸款、抵押、買車、買房、裝修……層層疊疊,一切都是為了活下去。而且,總是企圖按照世俗的標準活得像樣些,人們很不習慣在這樣的思維中后退一步,審視自己,問,難道這就是我的一生所需要的一切嗎?擁有越多越好,越多越好。大多數人被被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斷力,我們中國也不容樂觀,別沾沾自喜,甚至病得嚴重些,所以,莫里老人鼓勵人們建立自己的文化,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簡而言之,不落入他人的鬧劇。就我個人而言,我想建立的文化是每天打球時汗流浹背,不必太為趕時間而吃不上早餐,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做自己最喜歡"女人美"的工作,并時常出門旅游,世界很大很精彩,我可以領略它的神奇,和朋友們沒事聊聊天,能夠相互照顧愛戴,為了獲得這些自由,我還要建構強大的心理機制才能才能靠近它,走向唯美不受"文化"制約。
第二點人如何學會施愛于他人: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相愛或者死亡,沒有了愛,我們變成了折斷翅膀的小鳥。這一點莫里老人給我們做出了示范,當他和你在一起時,他會全身心的陪伴你,他注視你的眼睛,傾聽你的說話,那專心致志的神態,就仿佛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要是人們每天第一次見面,都能像遇到莫里那樣,而不是來自女招待,司機或老板漫不經心的應付,那生活一定會,美好的多,"我喜歡全身心的投入",莫里說,"這就是說,你應該真正的和他在一起,當我現在同你交談時,米奇我就盡量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的談話上,我不去想上星期,我們的會面,我不去想,星期五要發生,我也不去想佩科貝爾要制作的我的另一檔節目,或者我正在接受藥物治療,我在和你說話,我想的只有你說到這點時,我們就會同頻都有共同感。"有那么多人,僅僅是為了一些瑣事,而如此自我專注,他們的眼光只停留在你身上30秒便游離而去,他們早已心馳旁騖,給某個朋友打電話,給某個地方發傳真,或者跟某個情人約會,只有當你說完話時,她們才猛然回過神來,嗯嗯啊啊,是的是的,敷衍幾句所以,嗯,莫里老人提倡愛是尊重別人,是專注于別人,所以在和他人一起時不要炫耀自己,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妒忌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從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的面對整個社會,多么聰明的老人。
第三點關于家庭,莫里老人說,如果沒有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他得病以后這一點更有體會,如果你得不到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愛護、照顧和關心你擁有的東西變少的可憐,愛是至高無上的,這就是家庭的部分涵義,不僅僅是愛,而且還告訴別人,有人守護著你,這是我母親去世時我最想得到的,我稱它為心理安全,知道有一個家在守護著你,只有家庭能給予你這種感覺,金錢辦不到,名望辦不到,車子,房子更辦不到,工作也辦不到。由此我有時會想難道你給家庭帶來的物質享受越多越好嗎?在和家人的陪伴與傾聽方面做的太欠缺了吧?莫里老人患的是"肌肉萎縮癥"它是從腳一點一點往上爬肌肉逐步失去知覺,不得不躺在病床上,被人翻身,按摩,甚至最隱私的擦屁股,這些,他都要請求別人的幫助,家里人給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對一般人來說,如果人這個份兒上,可能覺得活著沒什么意義了,生活這是沒有質量可談,可是老人卻把它當作享受,感受到依賴別人的樂趣,并且閉上眼睛享受別人給他擦背、翻身,涂褥瘡乳膏,他說,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驗這個經歷并沒有消失,而是存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那么多樂趣呢。多么聰明的老頭,所以接受別人給予你的愛也是一種奉獻,珍惜現在,珍惜每時每刻,不論你健康衰老還是疾病,都要開開心心的,享受生命給你帶來的各種體驗,而且,健康是你能夠給予他人的內容,我指的不是金錢,而是關心、閑談。醫院和收容所、敬老院力這些孤獨的人,只要得到一些陪伴就會露笑顏。莫里老人做到了,他說:"只有這時我感到我仍然像以前一樣健康,這是我存在的意義。"所以即使他臥病在床,但他是那么的健康。反之呢?
再來談談年輕的問題,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曼妙再到老去,很多人對青春都留戀不已,莫里老人以一種很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年齡,他說,我知道年輕也會有苦惱,所以別人向我炫耀年輕的魅力,那些來找我的孩子,都有他們的煩惱,矛盾,迷茫,不成熟,活著感到累,有的甚至想自殺,年輕人還不夠明智,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很有限,所以我樂意接受衰老,這很簡單,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要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22歲的年紀,你就是永遠22歲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并不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后,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活得更有意義更好,所以自然而然我們就提到了死亡,死是很自然的事,他說我們之所以,對死亡大驚小怪,是因為我們沒有把自己視為自然的一部分,如果我們覺得是人就得高于自然,那你就不敢提及"死亡",只有意識到自己會死,并時時刻刻做好準備,這樣做會更有幫助,你活著的時候,就會更加珍惜生活,他說,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
最后莫里老人墓碑上是"一個終身的教師"《相約星期二》是我一輩子的教師,我把它放于床頭,用這些老人貼心的話語適時提醒自己,勇于在生活中找到如何"愛自己、愛他人"感謝莫里老人,感謝感謝米奇。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6
《相約星期二》,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的一位記者,主人公莫里是一名社會學教授,1994年被查出身患漸凍癥。作者收聽電臺采訪得知這個消息,畢業16年的他前去看望這位大學時的恩師。
讓作者沒想到的是身患重病的莫里教授主動要求為學生上最后一門課——人生。因為身體原因,莫里與米奇約定每周二在莫里家上一堂課,而這樣的課程約定持續了十四周,莫里將聽課內容整理成書,書名《相約星期二》。
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是在大四的時候,即將走出象牙塔,真實地、真正地走進這個社會,當時的迷茫與焦慮記憶猶新。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它立刻就吸引了我。一位教了一輩子書的社會學教授,短短十四節課,他會怎樣展開自己厚重的一生,講述人生最后一課?我們來看一下書中談論的話題——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金錢、永恒的愛、婚姻、文化、原諒。
所有這些都是人的一生中不可回避的話題,也是人們都在面對和尋找答案的話題。如果說大學時看這本書,是為了找到自我,那現在看這本書,則是學會看淡自我。
在書中,當米奇問及什么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莫里教授給出的.答案是:與生活講和。如果用一種非輸即贏的態度來對待生活,那么面對死亡無疑每個人都是失敗者。
他的生活態度也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位文學家,蘇軾。他多次歷經官場沉浮,十幾年的貶謫生涯幾乎是他生命的主題。他卻仍心懷天下、坦然面對,曾自嘲道:聞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人生態度也造就了文學創作的高峰,寫下過“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灑脫、豪邁的詩句。
就像這本書一樣,死亡雖然是這本書的主線,也是主人公終將奔赴的結局,但它卻教會我們放下遺憾、看淡死亡,真正傳遞的是生的責任與活的意義。
如果您還未尋找到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您照耀一個溫暖而積極的方向;如果您已經找到自我,也歡迎您打開這本書,打開一位樂觀而博學的老人不一樣的一生。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7
周六的下午三點,午睡醒來,坐在書桌前,泡上一壺小青柑,在升騰起的帶著水果味的普洱香氣中,打開了《相約星期二》的扉頁,習慣性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購買的日期和地點,并蓋上了自己的印章。紅紅的印跡,頓時讓整本書生動了起來。有時,文化的魔力就在這些看似極不起眼的小事中體現出來,并放的很大。
莫里·施瓦茨,注定將成為人類歷史上一個散發著思想光芒的名字,因為他的聰明睿智,因為他的人生智慧,因為他的死亡課程,也因為他那個出色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米奇娓娓道來地敘述了一個老人的死亡過程,記述了一老一少相約星期二的最后課程,分享了一個社會學博士、一個老教授的人生經驗,講述了一個感動整個世界的故事。
從來沒有一個教師能得到所有學生的喜歡,這話盡管極端,卻是顛簸不破的真理。不過,那些能得到大多數學生喜歡的教師,一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賞識教育。莫里成為米奇最喜歡的教授,能從他在畢業典禮上,初識米奇的父母時說的一句話中找到答案。莫里對米奇的父母說:“你們有一個不同尋常的兒子。”也能從他對米奇說的話中找到答案,那句話就是:“米奇,你是最優秀的。”這兩句話,恰恰正是最能打動學生心靈的話語,讓學生心房深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為之顫動,并且經久不衰,歷久彌新,感動一生。莫里教授的話語再一次地說明,欣賞是最好的教學方式。
莫里對自己欣賞的學生,同樣的喜歡。畢業典禮上,他問米奇畢業后還會不會跟老師聯系,米奇毫不遲疑地回答“當然會。”此時,米奇看到教授往后退去時,哭了。教授的眼淚,正是一個有情懷有情趣的老師,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師生情誼的高度宣泄。莫里在畢業典禮上的眼淚,或許就成了20年后他患上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后,面臨死亡時,作出人生重大決定的情感注釋。
莫里把死亡作為他最后的一門課程,作為他人研究的課題,展示出了超人的勇氣和睿智。米奇用他那如椽大筆,記述了令無數讀者心動的故事。莫里做到了,米奇記錄了,一個感動世界的故事誕生了……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8
Albom(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專欄作家以及電視評論員,這本書是由他與昔日的大學教授Morrie(莫里)的談話整理而成。作者在大學時期曾經是教授的得意門生,在畢業后因為忙于事業而多年沒有與昔日好友和教授聯系。偶然的一天作者在電視上獲知Morrie得了一種嚴重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已經時日無多。于是他在老教授生命的最后時光里的每周二去登門拜訪他,話題涉及衰老、原諒、婚姻、家庭、欲望、有意義的人生等諸多方面。
談論衰老。“我知道年輕也會是一種苦惱:矛盾、迷惘、不成熟、活著感到累......而且,年輕人還不夠明智。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很有限,當人們在影響你,對你說使用這種香水可以變漂亮,或穿這條牛仔褲可以變得性感時,你往往就信了。其實那都是胡扯。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敗。它是成熟。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歲的年齡段,你就永遠是二十歲那般淺薄。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
談論婚姻。“愛情婚姻還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得怎樣妥協,你們的關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布公的交流,你們的關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同樣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有麻煩。而這一價值觀里最重要的,是你們對婚姻重要性的信念。”
談論時間。我們總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當所有美國人都在電視機前屏息觀看OJ辛普森的“世紀審判”時,“我們為什么要把大把的時間花在無謂的瑣事上?他們并不認識辛普森,他們也并不認識和這件案子有關的其他人。然而他們卻甘愿為此浪費掉時間,整日、整個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鬧劇中。”
談論欲望。當Albom(米奇·阿爾博姆)身處于腰纏萬貫、聲名顯赫的足球明星當中追求名利時,Morrie(莫里)一針見血的點破他:“米奇,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悠然的面對整個社會。”
談論愛。“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與人,并去接受愛,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
......
什么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學生問。
——與生活講和。
講和不是向平庸倒退,人世間認為毫無意義的生活,其實正是生命的價值所在,活著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宏偉的事業中,還體現在平淡的生活中,默默的愛與付出中。真正的自我在剝除虛妄后變得既本真又空靈,也許我們需要的正是莫里教授這樣的指路人,而不是成堆的教程,我們需要這份醒豁。當感到困惑和迷茫時,也許這本書會幫我們想明白生活的意義。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29
在美國小女兒家忙里偷閑看了幾本閑書,對我感觸最深的是一本《相約星期二》,這本書是講人生的,或者說是一位老教授對人生的感悟,主人公叫莫里。施瓦茨,社會學教授,他已患了絕癥,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目采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生,當今的作家記者米奇。阿爾博姆偶然看到,學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宣布要給這位學生上最后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這樣的課程沒有那位學生會拒絕,于是每星期二,這位學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床前去上課。
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最后一堂是葬禮。老師謝世后,這位學生把聽課筆記整理一下交付出版,書名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全美國的轟動,連續四十四周名列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該書已譯成中文。
這門課的內容有:世界、遺憾、死亡、對衰老的恐懼、家庭、金錢、文化等等,莫里老人對待病痛、衰老、年齡、死亡的心態及有關的論述對我們年長者可能更有現實意義,關注更多一些,他樂觀平和的心態和富有哲理性的論述,我感到很受啟迪。
莫里老人得的絕癥,他是逼視著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他不能動,活著全靠別人幫助,他是怎樣對待的呢?對別人的照顧開始覺得不便,但很快又釋然了,他說:“我感覺到了依靠別人的樂趣,現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為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時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這種心態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劇。他還說:“你應該懂得一個哲理,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你終究會要變老的”。是啊!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驚受怕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
莫里以一種更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年齡問題。他說:“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回首過去會使你產生競爭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當我應該是個孩子時我樂意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學生問他你從來沒有害怕變老?莫里說:我樂于接受老,這很簡單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并不是衰敗,它是成熟。學生問:如果變老那么有價值的話,為什么人總說我愿意變得年輕?莫里說:你知道這反映了什么?生活得不滿足,生活得不充實,生活的無意義。因為你一旦找到生活的意義,你就不想回到從前,你想往前走,你想看的更多,做得更多。“老年人不可能不羨慕年輕人,但問題是你得接受現狀,并能自得其樂”。‘我知道年輕也會是一種苦惱,所以別向我炫耀年輕的魅力,有他們的煩惱,矛盾、迷惘、不成熟、活著感到累———’。
他是怎樣看待死亡呢?莫里說: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是覺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后,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的更好。”“意識到自己會死,并時刻做好準備,這樣你活著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學會了死也就學會了活”,他還說:“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與生活講和”。他還設想幾天后死亡火化時突然一句笑話把大家逗樂了,“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這簡直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結論。
我所以摘錄以上莫里老人的話,是讀后我感到頗受教益,生老病死任何人都不能逃脫,這就是自然。病痛、衰老、死亡是老年人面臨的現實,如果都有莫里老人的樂觀平和的心態,就能化解人生一切悲劇。
日過中午就是一天,人的年齡過五就進入下一個整數,再過幾天就是我七十五周歲生日了,過了生日就向八十邁進了。當我五六十歲時,還覺得七老八十離我還遠,如今我已是七老八十行列中的一員了,一下子感到余年不多了,自問怎么會這樣?倒不是我心態年輕,而是感到時光過得太快,拽也拽不住,忽忽的過去了。有人說要忘記年齡,其實不可能,每年家人為你過生日自然記起年齡,每天日出日落就是時光的流逝。莫里老人還說:“人意識到會死,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一樣了,更珍惜活著的生活”。我想人活到這份上,就是要和生活講和,活的豁達些,少操閑心,有的老人活得累,想為子孫留下什么,最近看電視劇蝸居,李老太太為給孫子留下房子,最后把老命都搭上了,我沒什么留的,所以不想。有的人想到死后墓地,我只想活著的事,死后的事不管。我想人老了要大度,自得其樂,少找煩惱,一切順其自然,過平常日子,每天看到太陽升起,高高興興的迎來新的一天,我就想這樣平平淡淡快快樂樂的度過余年。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0
有人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是在這本書中的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說出的話又何止只是“善”?莫里在他生命垂危時,繼續完成作為教授的最后一課。
如果,你說,這只是一本書,那么就大錯特錯了,準確的說這又何止是一本書、一堂課。這是莫里教授與心靈的對話,這十四節課又何償不是對于人生的一番徹底醒悟?他無私的把這些分享給了我們,在他的面前,我們都是人生這門課程的學生!(對!我們都有幸成為這樣的學生!)死亡永遠讓我們恐懼,當我們知道生命快要結束了的時候,又會做些什么呢?也許現在我們無從得知。但是顯然莫里教授選擇的是好好的活下去,帶著樂觀和笑容繼續活下去!
面對他我們是多么的渺小,甚至到現在還有那么多人拼命想結束這看似毫無意義的生命,這種人是可恥的、無知的,他們從來不會感恩,從來不會學會去愛別人,這種人茍活在世界上又有什么意義?就這樣結束了,他們想過家人的感受嗎,以為以這種方式結束就可以擺脫一切嗎?不,當看到家人悲痛欲絕的時候,你逃得了心靈的譴責嗎,面對生命與愛,這一切都太渺小了。
莫里依舊活著,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上著這個關于人生與死亡的大課!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1
沒人能否認死的必然性,就像沒人能否認地球是圓的一樣。
AlS一種殘酷的絕癥,這種病從腿部神經麻痹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為止——靈魂將眼睜睜地看著軀體一點點死去。當然時間還在繼續,地球還在轉,不會因為一個人的痛苦而有所改變,陷入黑暗的只有你一個。莫里教授不甘就這樣枯竭下去直到消亡,他決定勇敢地去面對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四個星期他與米奇一起探討人生。他們并沒有說多少很深奧的東西,只是生活,很真實,很有意義。(真理其實都是樸實而簡單的!)莫里老人在臨死前還是幽默風趣,他不會自憐自哀,頂多早上醒來時想起自己的病流下幾滴眼淚,起來后就恢復了活力。書中并沒有特別著重地寫莫里是怎么可憐,更讓人覺得被人照顧很好,如同回到了出生時。像孩子那般被關愛。莫里老人與米奇的課上充滿了人間溫情,米奇和莫里曾談輪到輪回轉世,莫里說自己想要做一頭羚羊,那么優美,那么迅捷。這個想法和他的身體比起來是那么格格不入,但這也是有他喜歡跳舞的因素吧。不過誰又能說真的有輪回呢?
“死和太陽一樣不可直視,盡管掉轉頭不去看他,卻還是知道它的存在。”但莫里卻能正視他,他們談論遺憾談論死亡。人都會死,活著的人懼怕死亡,然而死亡來臨時又不會感到痛苦了。在某個夜晚莫名地斷了氣,會有什么痛?留下的只有親人的思念。突然覺得莫里教授的活著的葬禮是無比的明智。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2
《相約星期二》內容涉及生命和生活,家庭和感情,世界和自然,婚姻和文化。《相約星期二》,是“一個來自美國的聲音”,一個充滿智慧的靈魂,是一個幽默的精神導師。
看著自己的身體漸漸衰敗,主人公莫里卻以特有的樂觀和達觀,痛苦而清醒地面對,并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光作為教案,展現著一個人在衰老和步近死亡的過程中的樂觀,幽默、痛苦、掙扎以及坦然。
回顧我們的現狀,生活在上海這個大都市,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做著自己認為該做的事,做著美好而奢華的夢。每天鍥而不舍地追求,時間悄然逝去而我們卻渾然不覺。我們有太多的借口,為了父母,為了自己,為了家庭,為了活著……因為這些都是構成我們生命的元素,所以我們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時間。
但所有的這一切,都抵擋不住時間的腳步。當歲月流逝,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有勇氣以坦然的心去面對。于是,我們不知不覺地陷入了了迷茫,開始浪費生命……
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意識到了什么,開始珍愛身邊的一切。但到了那是,我們已經到了莫里那個時候了,我們便懺悔、哭泣,可是誰都不會像莫里那樣達觀、坦然……
所以,我們現在就應該珍惜生命,珍愛生活,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不要等到生命的終點在回頭感嘆,那是哪怕你表現得再樂觀、再豁達,結局都不會是完美。《相約星期二》還告訴了我很多……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3
一位身患重病(漸凍癥)的社會學教授即將離世,與學生約定每周二再進行一次教學,教學內容是人生,畢業典禮即葬禮。一位即將離世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階段,哪怕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軀體,仍然希望自己有所價值,他希望自己是終身教師。看完全書感動之余也有一些收獲。
什么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學生問。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在思索是什么呢?失去生存的能力和依靠?看到老人的回答:“和生活講和。”覺得自己想的太膚淺,不知道是否該慶幸這份膚淺。的確和生活講和是最困難的事,如果能完成這個最困難的事,相信也沒有難以克服的事了。這是一門畢生的修煉課。
我們的文化不鼓勵人們思考真正的大問題,而是吸引人們關注一大堆實利瑣事。上學、考試、就業、升遷、賺錢、結婚、貸款、抵押、買車、買房、裝修……層層疊疊,一切都是為了活下去,而且總是企圖按照世俗的標準活得像樣一些,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忌妒你。
我決定活下去——至少盡力去那么做——像我希望的那樣活下去,帶著尊嚴、勇氣、幽默和平靜。
許多人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于一些自以為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庸庸的。這是因為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于愛,獻身于你周圍的群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
超脫并不是說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應該完完全全地投入進去。然后你才走得出來。
在這類小事情上我能遵紀守法。但在大問題上——如何思想,如何評判——你必須自己選擇。你不能讓任何一個人——或任何一個社會——來替你作出決定。
我認為逃避并不是解決的方法。你應該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
在生命的中途,我們同樣需要別人活著。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4
這本書內容不多,一口氣看完了,很感動,流了些眼淚。看到時候很心痛,一直被教授感動著,看完之后稍有空虛,因為教授的世界離我太遠了,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品讀并為止神傷,可是天亮了,傷痛都回來了,教授在天堂里。無論如何,看了還是有很大收獲……死亡,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可不幸的活著也同樣讓人悲哀,而許多人并不幸福。我們過多的追求物質需要,可他們并不能使我們滿足。我們忽視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的關系基礎,我們忽視了周圍世界。這是我迄今為止讀過的最感動的一本書。
寒假很快就過去了,閑暇之余我閱讀完了《相約星期二》這本書,讀完之后細細的回味著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余味無窮,感觸頗多。這本書描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書中的主人翁是一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側索硬化以后,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得知他的恩師的病情之后,便和老教授約定,每周二都上門與他相伴,聆聽他最后的教誨,并在他死后將老師的醒世箴綴珠成鏈,冠名《相約星期二》。 《相約星期二》的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對于他來說,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經歷不啻為一個重新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這門人生課震撼著作者,也藉由作者的妙筆,感動整個世界。本書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三十一種文字,成為近年來圖書出版業的奇跡。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引起這么大的轟動效應,這和老教授給學生上課的內容是分不開的,因為老教授在每個星期二給他的得意門生講授的內容是討論:“生活的意義”,他要把死亡作為他最后的一門課程,作為他生活的主要課題,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死亡這一過程,他要讓自己的死亡有所價值,他讓別人去研究他緩慢而耐心的死亡過程,他要讓別人觀察在他的身上所發生的一切。而要做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5
這個暑假沒什么事做,就打算像老師說的開始來沉淀自己。起初,拿到《相約星期二》,應該在必然之中吧,因為它在網上被評為教師必讀的書籍之一。
我特意選了星期二來讀這本書,早上看了五頁就困得要死,于是睡覺了。直到下午,周圍安靜下來,我又毫無睡意就又拿起這本書來讀。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本講述人生的書.作者米奇.阿爾博姆在畢業以后忘記了曾經的夢想,也忘了自己在畢業典禮后曾答應莫里教授要保持聯絡的諾言。在畢業后的十幾年里不斷地工作,不斷地做兼職。直到有一天,在廣播里聽到曾經熟悉的名字,知道莫里教授的時日不多了。于是前往莫里教授家里探望,兩人相約在莫里教授活著的每個星期二,兩人見一次面,由莫里教授親自授課,學生是米奇,課的內容是討論生活的意義。
他們一共度過了十四個星期二,但并不是每個星期二談論的內容我都有感觸,可能是我的經歷還不夠,未能貼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莫里教授對死亡的態度真的很讓我敬佩。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想到如果我在這美好年紀要怎樣面對死亡。如果我離去,沒有愛人,沒有朋友知道我離開,沒有過孩子,沒有過努力,甚至可以說我還沒有見識到社會就已經離去,是會有遺憾的,因為我對這個世界沒有一點的體會。而書中講到的最后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然后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我還在羊皮卷里讀到過相似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天,這些智者都選擇過最平凡的生活。最平凡的生活,正是很多人都忘了的生活,人們總是在追求著一些東西,覺得如果沒有了追求生活就回歸于平淡,就是一種躲避,于是我們沒有問問自己這是我們想追求的嗎?還是人云亦云?在盲目的追求過程中漸漸地忘記了更重要的東西。在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繁華褪盡,回歸真我,原來平凡的生活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6
也許是人生的卷軸剛剛翻開的緣故吧,我總是問自己:“人為什么要活著?”、“人生的意義在哪里”,“為什么我活著,有的人卻死了?”這是十幾歲歲左右的人最愛問的問題。到了爸爸媽媽的年齡,人們大多已經為家庭奔波的不成樣子了,不屑或不敢再問這樣的問題。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時刻,它還會悄然從心底冒出。這千古之謎,有誰能說得清楚呢?就是那些大哲學家,他們的回答也常常十分高妙“仙答”卻并不解決我們凡人的問題。一位老人,在臨終之前,通過他的學生,向我們提供了一份人生的答卷。
當時買這本書時,并不是因為寫著余秋雨的推薦做序,而是這個問題深深地吸引了我,人生剛開始,更渴望了解人生。
有的人在突如其來的災禍中死去,或在某個黑夜里靜靜地離開,中國人會面無表情地說地說:好,好,至少不是在開膛破肚時去的。但是,當得知了自己在某一天會離開這個充滿眷戀的世界時,這時他的心理大概可想而知,有人顫抖,有人飲泣,有人崩潰,有人在癡癡的笑,也有人未服從命運的安排,自己在大限之前解決了自己。因為,人們所說的“受罪”不僅是病痛的種種折磨,更是等待死亡的種種心態,因為等死的時候,心里永遠比死的一剎那更痛苦。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及的因果報應,如果有個人此生成就了種種善舉,那么他最好的結局就是“無疾而終”。
當我們兩只腳踏上人生的起點時,終點就是死亡。無論偉人還是凡人,終究是會死去的。后來莫里老頭兒很瀟灑地走了,而他為了學生做的備課內容還沒有教授結束,他在天國看著人們,看著人們是否在翻看他的備課筆記,也在看著人們是否接受了他教授的精神。
所以,這本書的最后一句,作者留下的文字是:
“這門課仍在繼續。”
“我已經踏上了最后的旅程——人們要我告訴他們該怎樣打點行裝。”莫里說。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7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寫在封面上的一句話。這句話言簡意賅,是畫龍點睛之筆。而我覺得,這不僅僅是屬于莫里與米奇的人生課,更是我們應必修的一門課。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名叫莫理的老教授,在知道自己身患絕癥后,他把他的學生米奇叫來,在他最后的一段日子里,給米奇上了最后的課程,相約在星期二上課,他們談論的話題有很多:有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
若在你生命中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怎么做?這是米奇在莫里臨終前幾天提到的問題。對于我們,可能要回答:“當然是玩,痛痛快快的玩上一天,或睡上一天懶覺。”而莫里的回答讓人們無法料到:“我想想……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于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論他們的問題,談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顏色,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的面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的睡上一個好覺。”現在我明白了,莫里為什么能在最后的日子中仍保持一種健康向上,樂觀的心態,通過他的回答,我已明了。
而我們,能否向莫里學習。不要對自己的得失那么關心,不要對金錢那么在意,當我們仍沉溺于追夢的幻想中時,多少時光偷偷的從我們身旁溜走,而我們卻渾然不知。正如朱自清在《匆匆》里寫的那樣:“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是否能夠仔細地思考一下現在,努力把握現在,只有現在,才是成功的關鍵。只有把握住現在,才有可能把握住未來。
而莫里與米奇談論的,不僅僅只是這些,還有更多的人生話題需我們仔細思考……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8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令人受益匪淺,也給我上了一堂人生的課。
他們的課堂中,不需要課本,卻更好的了解了人生。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
課堂上的教授,原是一個精力充沛的舞蹈愛好者,意外的,他得了不治之癥,舞蹈戛然而止。不過他依舊豁然,絲毫沒有表現出對死亡有任何畏懼。
他也曾說過,學會了死,也就學會了活。人生莫非也只是生生死死。生,起始。死,終結。你學會了死,那也就不枉此生。
一生中亦只不過是在一條漫漫長路上前行。沿途便有著不同味道的豐碩果實。有時有的果子也可能是帶毒、帶刺的。工作、原諒以及死亡都只是一顆顆小小的果子。等你吃飽了也就走完了一生。
對于一個知道自己將死的人是什么感受,我不從得知。因為根本沒有辦法去設身處地的設想。他所擁有的是恐慌?漠然?還是,頹廢剩下的活著的時光?
而那老教授注定是特例,他并不像別人那般無措,而是選擇安然上課。將他畢生的心得與見聞傳授給他的學生。
雖然知道自己一日不如一日,卻依舊樂觀堅強的活著,直到萬不得已靜靜停止呼吸。
“死亡,是令人悲哀的一件事。可是不幸的活著也同樣令人悲哀。”也許,不幸的活著會比死亡更加悲哀。
雖然在死亡面前,可能還有很多很多想做的事沒有做。有著千千萬萬個所謂的“來不及”。不過,在莫里的人生詞典中,沒有“來不及”三個字。世界不可能為了你而時光倒流,同樣也如米奇所說,“也同樣不能再生活一次”。
“他直到說再見的那一天還在改變著自己。”過去的自己是定格,改變,只能是現在。
每個周二,一節又一節不用教科書的課。不間斷的進行著。不論刮風下雨。
莫里離開的時候,很平靜。也只是因為去拿咖啡。那天,星期二。也作為最后一節課亦或是第一節課。
“你說,我聽。”
是的,他一直在聽,默默的、認真的聽。
現在,換你說,我聽。
以后的每一個周二。你來說,我來聽。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篇39
在韓國電影《奇怪的她》里面,有個老人咖啡廳,一位老奶奶總是悉心打扮,努力表現自己,要贏得一位老爺爺的歡心,而那位老爺爺,一直默默呵護、追求著另一位奶奶,他也不會在女兒面前掩飾自己的情感。聽結束美國游學的朋友講述她的體悟,最難忘的是她說見到一位“烈焰紅唇”的時髦老人,自信地從她身旁走過。在日本旅行,我常常會有“偷拍”的欲望,那種時刻通常在我遇見一位穿著淺色系襯衫或裙裝、抹著口紅、描著淡眉的老奶奶時發生,“偷拍”不成,我就乘坐車的時候,仔細端詳她們,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老者可以如此賞心悅目。
這些關于“美麗老人”的場景與認識在我以前的見聞里是未曾出現的,在我們的文化里,“老”通常是“年老色衰”,是“累贅”,是“恐懼”,那句“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俗語也不常聽人提起。想想等到自己到了黃發之年,如果也被視為“負擔”,或是自怨自艾,等著生命逝去,甚是悲涼。年輕時努力善待自己的我,如何善待年老的我?
試著享受做嬰兒的過程吧,試著告別二十二歲的淺薄,享受衰老帶來的成熟吧。《相約星期二》的莫里教授用他一生的閱歷,在死亡將至時,優雅地展示出一位長者的智慧。因為知死,所以懂生,因為想要看到六十五時豐盈的自己,所以才在年輕時認真過活得充實而有意義。
渡邊淳一在耄耋之年時疾呼:請將經歷了漫長人生和歲月磨礪,心靈深處潛藏著光芒的人們稱為——“白金一代”!并喊出白金一代的誓言:我們,不被世俗左右,充滿好奇心態,追求人生所愛;不惜贊美他人,不忘自賞自愛,優雅灑脫有點“壞”!他自己便是“優雅老去,愛到一百歲”的踐行者,77歲時仍在戀愛。
不以年老為桎梏,不因年老生偏見,生命之火未熄滅,生活的權利就不該被丟棄。誠然無論是日本還是美國,“白金一代”的價值體現有其經濟依托。我們的社會“恐老”也是在恐“養老”。但我還是相信,如果不想象另一種可能,怎么能讓今天有所改變,哪怕只是變好一點點呢?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相關文章: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4-09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4-28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07-13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范文07-02
相約星期二,相約生命初中作文09-18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1050字02-27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600字12-20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600字12-13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_700字01-13
相約星期二英文讀后感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