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到》的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知道做到》的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現在的社會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書籍、網絡、電視、廣播等多種途徑獲得大量的信息,而如何從大量的信息庫中如何獲得關鍵的信息或積極的因素,應用于實際的工作與生活當中,卻是當今社會需要思考與改良的問題。《知道做到》就是一本如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跟生活中的好書。
自古以來,“知”跟“行”的關系一直在中國哲學史上有著無比的魅力,南宋的思想家朱熹曾提出“知先行后”,明朝的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從哲學的角度講,人們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知道做到》實際探索的就是不能將“知”運用“行”中的原因與方法,作者認為不能學以致用的關鍵原因有三個:
1、信息超載,人們習慣不停的獲取新知識,而不習慣去應用知識。
2、消極過濾,人類處理信息系統的'相當混亂,負面信息更容易被人吸收。
3、缺少跟進,沒有重復的落實與跟進。
針對這三個關鍵因素,作者分別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首先是信息超載,作者認為要掌握某件事情,接觸一次性的東西,只能記住很少的一部分,所以關注重要的信息,而非大量的吸收信息,堅持“少而精”的模式,選擇一些關鍵點,不間斷的重復,直至完全掌握為止,從而引發更大的創造性。
其次是消極過濾,人們善于發現人做錯了什么,而不善于發現人們作對了什么。從小到大,這些充當父母或者管理者的人員過于吝嗇表揚與贊美,當小孩或者員工表現好的時候,很少有人去關注其行為或者給與贊美,但是當小孩與員工表現有問題的時候,做父母的或者管理者則經常跳出來,把當事人訓斥一頓,然后離開,這種海鷗行為經常給人們造成就是消極或者焦慮的心態,對很多食物都懷疑與不自信得態度,所以,我們必須加強積極的一面,以樂觀的人生態度,學會如何正確的過濾信息,更多的選擇積極信息;為此作者也提供兩種方式:一是積極聆聽,敞開心胸去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將自己變為綠燈思考者,在做事情或進行計劃時,總是先對有利的方向進行思考,積極發現正面的作用,引發創造力和應變力。
最后一環是缺少跟進,要學會將“知”更好地運用“行”中,關鍵要素離不開指導、支持、問責。在工作當中有一項新任務,作為領導者首先要給員工學習與了解新任務的情況,指導員工如何開著工作,并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項,最后還要對任務重復的跟進,關心任務的進度,員工的狀況,任務最終完成情況。而很多的管理者往往只是充當任務的分發者,不進行支持與指導,只是結果出現問題才進行責怪。
《知道做到》將輔導你如何將KNOW-HOW轉化為你想要的結果。
【《知道做到》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水知道答案讀后感7篇03-29
做人做到季羨林散文07-12
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那個楊玉環08-26
你不知道的我讀后感優秀5篇04-15
如何做到精準扶貧10-26
你要知道的隨筆08-19
科普讀物《水知道答案》讀后感五篇04-18
高一英語作文:做到最好02-16
西餐需知道的禮儀常識01-13
《我們知道的植物》教學反思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