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好家風》有感(通用17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中國好家風》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1
讀了好書,就像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世界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這樣一本充滿魅力的好書。
書中講述了許多賢人的故事。無論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舍命救友的張進之,還是聰明機靈的王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寫得生動傳神、活靈活現,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這么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童”項橐。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圣人孔子,他倆就開始了提問比賽。結果項橐輕松勝出,成為了“圣公”。
項橐人小鬼大,聰明伶俐,他不懼權威,巧言善辯,令人嘖嘖稱贊的原因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么,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皇普績念書的地方規定,違反規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課后,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下象棋,都沒有做作業。放學后表哥們都挨了板子,懲罰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后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自己板子。
開始我不理解皇普績的行為,但聽了他一席話后,不禁感嘆:皇普績是一個多么守信的人啊!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會風氣、國家建設的大事”。《中國好家風》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傳統文化,并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品質。我們要好好學習這些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2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十五個字概括了中國良好的家風。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諸葛亮智退敵軍》這篇故事。故事里面寫道當時蜀軍由于軍事上的失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所以對魏軍的攻勢也是由進攻轉為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馬懿準備率領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15萬人馬。
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15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
托馬斯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里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的,終于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3
又到生日,媽媽送我的禮物是一套《中國好家風》全集。
讀這本書,就像是聽一位智者向你講述一個個動人的家風故事,當讀到“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時,我懂得一個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頭或暴力來制止他人。而是用“溫和”這劑良藥。“溫和”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善良的郭翻”時,無論是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還是主動幫助陌生人,無不體現他的高尚。古人云:愛人者,人恒愛之。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她言傳身教的助人為樂讓我學到很多。因為行善,我也很快樂。“善良”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唐太宗教子敬師”時,他不僅恭敬自持,還教導子女待人恭敬,尊師敬師。在生活中,我偶爾會因為老師的懲罰覺得委屈和不公,但媽媽說:“這都是“愛”,因為愛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愛你的人會因你的退步而焦慮,因你的進步而高興,于是我漸漸釋然,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恭敬”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宋太祖教女知儉樸”時,趙匡胤身為大宋開國皇帝,以身作則,厲行節儉,富貴之后不忘本,心系百姓,不失為一代明君。生活中,我們應學習這種節儉,不要大手大腳。“節儉”是一種家風。
當我讀到這兒,我想到我的家風,從小媽媽就教導我要溫和待人,尊老愛幼,禮貌謙讓,勤儉節約,她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好家風成就了中國這個古老偉大的民族,它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品格高尚、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為“大家”——國家奉獻的人!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4
家風是每個家庭的風格;家風能將我們指引到正確的方向;家風是每個家庭的優良品性。如果沒有家風就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成員的精神、品德及行為的德行傳承。所以家風是特別重要的,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將每個家庭的家風好好傳承下去。
《中國好家風》分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三本。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忠孝廉恥勇”中的“孝”和“廉”。
說起“孝”,現在的人都認為就是幫長輩或爸爸媽媽倒倒水,拿拿鞋就好了。可古時候的“孝”比這強多了。這本書里有一則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叫“陸績懷橘孝母。”故事中的小陸績小小年紀就知道要知恩圖報,就將柑橘帶回家中,給家中吃不到的母親品嘗。他的孝心,著實令人稱贊,敬佩。我們要讓孝道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發揚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們,真正的孝心永遠體現在平日的生活里,表現在日常的'小事中。
“廉”表示廉潔、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讓我難以忘記,名字叫“吳隱之不懼貪泉”。故事中的吳隱之之所以敢于飲貪泉之水,這是出于對自己廉潔奉公的自信。當然他也是說到做到,清廉自律,為其他官員們做了一個表率。吳隱之即使在自己生活清苦的情況下,也不忘廉潔奉公,不貪私財,實屬難得。他這種保持廉潔的精神不僅值得我們稱贊,更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明白金錢再好也是身外之寶,金錢有價人格卻無價,廉潔自律是一個無價之寶,希望每個人都能守護好,因為貪得無厭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好的品質傳承下去,像這些人去學習!做一個誠實、守信,孝敬父母,不貪錢財,做一個懂事的乖孩子!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5
暑假里,我看了《中國好家風》這套書,這里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故事《妙聰井負救主》讓我印象深刻。
妙聰是服侍張夫人的一個小丫環,她做事勤勞,從不偷懶,即使兩個大丫環經常欺負她,她也從不計較。有一天,兩個大丫環偷走了張夫人心愛的玉佩,并栽贓給妙聰,妙聰并沒有辯解,被罰去干更臟更累的活,她也毫無怨言。直到有一次,強盜來了,張夫人因為身懷六甲,所以走路不便,
兩個大丫環不管不顧張夫人,急忙逃跑。張夫人怕受強盜欺凌,跳入井中,妙聰毫不猶豫跳進去,幸好井里的水不深,但卻很冷,妙聰讓張夫人坐在自己的`身上,防止井水凍傷主人,一直堅持到親人發現并解救了她們。可是妙聰因為體力不支而勞累致死。
妙聰很善良、勤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妙聰的故事使我想起陳囂讓地的事跡:陳囂與紀伯為鄰,紀伯趁夜晚偷陳囂地,陳囂等到紀伯離開后,又退讓一丈地,紀伯后來慚愧不已,自還所侵,又退讓一丈。
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總是受不了一點點委屈。記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誤認為我偷了她的橡皮,我氣得滿臉通紅,非常委屈,心想:你怎么這么信任我呢?我還是不是你的好朋友?我越想越氣,一氣之下,朝她吼到:“你才不配和我做朋友呢!”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后悔不已,為了一塊小小的橡皮,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如果我早點讀到妙聰的故事,學會她的寬容與善良,那我的生活,將會是另一番天地了。
幸好現在也不晚,今后我一定在生活中,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真誠的與朋友交往。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6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夫妻情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持家有友”“注重家教”等五個方面,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做人的尊嚴》這一篇故事。這一篇故事中的唐雪嫣看見了一起賣香煙老板偷梁換柱的把戲,而被騙的爸爸并沒有因為老板的強勢而退縮,堅持自己的原則并要求老板道歉。最后老板在證據和眾人質疑中向爸爸道歉了。這位爸爸并沒有因事小而不為。我特別欣賞這位爸爸說的這名話:“錢是小事,可如果我讓步了,我在兒子心里的地位就垮了。我必須保住爸爸的尊嚴。”爸爸說的沒錯,如果向老板屈服了,他兒子的小小心靈就會種下失敗的種子。
所以家教最重要,無家教無規矩。無論人生的路怎么走,都要保持培養自己的'良好家風。
家風好,社會風氣便好,國家風氣也就好了!而如何培養好的家風,曾仕強老師一語道破天機:“家風就是在家里能發揮多少儒家的思想。”千家萬戶來實踐、落實儒家思想。那么儒家思想是什么?只有我們了解了儒家思想,我們才能去實踐,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易經》等經典是儒家思想的精華。所以在我看來,家家戶戶都要開始讀儒家經典。因為只有知道了儒家思想的內涵,我們才能依照經典去行。先知再行,知行合一。
“學而時習之,不易說乎!”把儒家思想學到了,并去踐行練習,一定是快樂的,一定是幸福的,因為家庭和諧了,家和萬事興!所以我說,培養好家風,從讀好經典開始!每天去讀經典,假以時日,整個家庭的風氣必然有大的轉變。
而讀經典在塑造好的家風的同時,是在修養個人,個人好了,家庭才能好。先修身、再齊家,而讀經典是修身最好的方式。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不讀經典,個人的面目可憎,何以修身,何以養成好的家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是形成家風的本和基礎,而讀經是修身的途徑和不二法門。
為何現在的家風不和,是因為修身不夠,而修身不好,是因為讀經不足。那么讀經不足是什么原因呢?是我們很久都沒有讀經了,不讀經,不知儒家先賢思想,何以踐行儒家思想,何以養成好的家風?現行教育在培養好的家風中起到什么作用呢?看看現在的教育,不管是何等資質,全部用一個標準答案去丈量,學校生產出來的只不過是標準件!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7
今年暑假,我仔細品讀了《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于家風的故事。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是父母,也就是家風。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讀懂了"書香"、"寬厚待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種家風……讓我不禁想到我家的家風。
我的爸爸是電信工程師,他非常熟悉電腦,在家我跟他學了一些電腦知識,對電腦產生了愛好。我加入了學校的'機器人社團,學會了WER機器人編程,在WER世界錦標賽中,我們團隊發揮出色,奪得了團隊一等獎,這是我們長期刻苦訓練得到的結果。
我的爸爸還很熱愛運動,喜歡游泳,打羽毛球,常常帶著我一起鍛煉,久而久之,我也養成了喜歡體育運動的習慣。我的身體更加硬朗了。今年春天我攀爬到了貴州省武陵山脈最高峰海拔2400多米的梵凈山也不怎么覺得累。前陣子,我在學校舉行的游泳比賽中,奪得了五年級組個人賽亞軍,五年級親子賽季軍。我感到很自豪。
我的媽媽是個小學教師,她很有學問,擁有很多的教育經驗,這一切跟書有很大關系,她博覽群書,一有空就拿起書來看,我經常在她旁邊看她看書,在她的影響下,我也慢慢地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見到圖書報刊,就情不自禁的拿來翻閱。我還做了一本讀書筆記本,把讀到的好詞語好句子記下來。
我的爺爺是老干部,愛好文學。他發表了很多文章,他寫的一些詩歌,我都能背下來。爺爺還和我比賽背誦古詩,使我慢慢地接觸了國學。
我的奶奶過去是個農民,后來她進城當工人了,她假期帶我回鄉下老家,教我干農活。她教我種果,護理果樹,每當我吃到自己親手種的酸甜清香的百香果,我就有一種特別的感受,對《憫農》一詩有了切身的體會:農民很辛苦,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糧食。
我的長輩對我言傳身教,使我從懵懂到逐漸明白事理,我感謝我的家風。
中國家風代表著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我們一定要把中國式家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家風優良的好少年!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8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家正”。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入夜,潤物無聲。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小時候,每次去學校之前,外婆總愛叮囑我幾句:“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鬧矛盾,要聽老師的話”!回到家,外婆總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他人發生沖突。在外婆的諄諄教導之下,我從來沒有和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小孩子沒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從小就要學會能吃苦,否則可干不成什么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由此可見,良好的家風就像和風,又如細雨,在無聲地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有助于我們養成良好而高尚的品格!
樹立良好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讓家風伴我成長,讓“正能量”得以傳播,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9
暑假期間,反復讀了《中國家風》一書,流連于字里行間,暢懷于一個個家風故事,感受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所謂的家規歸根到底就是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現如今,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已經耳熟能詳,根據這個,我們結合自己家的情況,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訓。我們的家風家訓是:孝敬長輩、誠信做人、儉以養德、行善為美、寬容待人、自強自立。
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家風家訓,我在這里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的家風家訓第一條就是“孝敬長輩”,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無論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當頭,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業以及未來都會更加出色;“誠信做人”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樣我們的周圍才會有更多的`朋友,也會讓自己的工作與家庭受益無窮。
“行善為美”是要以善來踐行自己的行動,要日行一善,做到語善、視善、耳善、心善、行善,因為美是從善行開始的;“儉以養德”,要做勤儉的人,一個家庭如果不勤儉無論有再多的錢財,都會散失殆盡。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圣人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小到一個家庭更應該以勤儉來治家;“德”是衡量一個人做人的標準,如果一個人只有出眾的才華,而他的品格惡劣,那么他的才華會黯淡無光;一個人的才華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礎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華才能熠熠生輝。“自強自立”就是要自己獨立生活,有志氣,不讓父母操心。遇到困難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風家訓是一種延續,更是一種傳承。俗話說得好:“以小家治大家。”只有我們每個家庭自己做好了,國家才會更和諧,世界也會更美好。讓我們每個家庭通過自己的家風家訓來擁有更多的正能量,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所在。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10
中國有句諺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有點夸張,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個家庭對孩子成長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們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并不是父母長輩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人脈權勢導致的,而是父母長輩潛移默化中的一種性格品質的培養,也就是家風。
讀《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于家風的動人故事。當我讀到《父親的遺言》時,我讀懂了自力更生、自我奮斗是一種家風;當我讀到《媽媽是家風》時,我讀懂了寬厚待人、助人為樂是一種家風;當我讀到《家中有善風自揚》時,我讀懂了尊老愛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種家風……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風又是什么?
我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在我小時候,總會看到爺爺帶著老花鏡拿著一本書讀的很認真,后來爺爺眼睛看不見書上的字了,便會讓我念給他聽。而我的奶奶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卻為家人操勞了一輩子,勤勞善良在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將愛讀書、樂意助人的特性傳承到了我母親身上,而后又傳遞給了我。我想,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聽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站有站樣坐有坐樣”,“吃飯不能左挑右揀”,“看到長輩要有禮貌”等等。
仔細想來,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話同樣是家風的傳遞,一句話,一個手勢,一件小事,舉手投足間,經過一代代的傳遞,就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傳承。而一個人人格的起點恰恰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形成的,憑借著這些點滴傳承,我們才能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傳播的今天,直面意識形態領域挑戰所作出的'積極應對,堅守住內心的安寧和純凈。其實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歷來就是很重視家風的,國有國威,家有家風。家風會影響社會風氣,家風正,社會風氣自然而然就正了。
反過來國風也會影響家風,國家的風氣好了,社會風氣清了,能感染社會中的個體,進而影響他們的家風。
正如《雜說“中國家風”》里談及的“作為若大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家庭的風氣、家庭的教養,小則是家傳代繼、香火延續之本,大則是國之興廢、民族盛衰之要。”可見,家風的意義不僅關乎個人與家族,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能否延續輝煌的關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在好的家風的熏陶下,“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11
《中國家風》這本書是我國國學學者張建云與趙志國共同主編的,講述了在中國社會應有的家庭風貌。所謂“家風”就是對爺爺奶奶老一輩的孝道,是對父母的付出感恩在心;是對他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也是對一個人的教養進行評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家風就是家里的規矩。
仔細品味完這本書后,書中有許多情節令我記憶猶新,使我受益匪淺,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個良好家風的.重要性。《孩子,有些東西不屬于你》和《共同呵護著那一盞古老的燈》讓我至今難忘。前者講的是教養問題,公交車上給小朋友讓座這是很普遍的事情,可是卻有一位這樣的小朋友,她上車后公交車上還有許多空位,可她偏偏要坐一個已經有人的座位,而那個人就是作者。那個女孩毫無原則地沖著她媽媽大喊大叫不依不饒,好像是不坐到那個座位上就誓不罷休,這使我想到了一個詞“溺愛”。是啊,現在有些家長對孩子溺愛之至,使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對父母的撒嬌,什么都讓父母滿足我們。而后者講的是爸爸因為說了得罪爺爺的話,爺爺大發雷霆不肯吃飯而爸爸跪在地上請求爺爺的原諒。古往今來,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文明素質的體現。想想我們,父母稍有不依順我們的地方有時就會大吵大鬧,埋怨這埋怨那,從來不從自身找原因,殊不知我們的父母從來不抱怨什么,無怨無悔地關心愛護著我們。
學會感恩,知恩圖報,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我們中國家風的具體體現之一。大到我們的國家、社會,小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成員,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應該義無反顧地去為他們做些什么,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需要幫助的弱者得到了你的幫助,那就會感染他們,他們同樣也會去幫助更弱的弱者,這樣就像一根大鏈條大家拉起手來傳遞溫暖。團結就是力量,那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正能量,那我們在這種和諧、互助、友愛的環境中生活、工作、學習是多么的幸福與快樂!
中國家風代表著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我們一定要把中國式家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家風優良的好少年!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12
暑假里,我讀了一套書——《中國好家風》,在這套書中,編者教給了我們十五個字“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溫、良、恭、儉、讓”,這簡簡單單的十五個字里蘊含著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通過閱讀它,我深入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好家風,明白了處世以誠、待人以恭的多種道理。
這套書中最讓我感觸的是“恭”這個字,恭就是恭敬。“處世以誠,待人以恭”這樣才能贏得相互的尊重,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但當我讀到了“唐太宗教子敬師”的故事后,我有了深刻的感悟,這個故事是這樣講述的:唐太宗李世民雖為一國之君,但對老師非常的恭敬。他不管老師官職的高低,自始至終都是嚴謹選師,恭敬待師。唐太宗為魏王李泰請來了禮部尚書王珪為師,但李泰初時仗著自己的聰明伶俐對待自己的老師極不服氣,對老師極不尊重。太宗非常生氣,當著王珪的面把深受自己溺愛的兒子狠狠批評了一通。后來李泰見到王珪也從不以親王身份自居,不僅見師以禮,拜答如禮,還主動向王珪請教忠孝之道,王珪逝世,唐太宗特下詔令李泰親率百官親往臨哭后《養正圖解》專門為魏王李泰崇師問道一事作畫,清代的乾隆、嘉慶皆作詩稱贊。這里描述的李泰初時的心態和對待老師的態度和我是何等的相似,我在平時的培訓班學習中,經常會碰到沒比我大多少的年輕老師,對于這種“姐姐”級的老師,我有時很不服氣,還會跟她們頂嘴,認為她們也沒啥了不起的。當時外婆和媽媽都跟我叮囑過:雖然老師沒大你幾歲,但你一定要懂得尊師重道,態度要恭敬,不可怠慢。對外婆媽媽的叮囑我是一邊耳朵進一邊耳朵出,沒當回事。但李泰高居親王之位,深受皇帝溺愛的情況下,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學會尊師重道,留下千古流傳的美德故事,我為什么不能呢?我深深地自我反省,努力在實際中改進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貌思恭,事思敬”相互尊敬,才能讓他人更好的和我交流知識。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年好家風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最基礎道理,非常值得我們以此“三省己身”,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我要從小事做起,以“處世以誠,待人以恭”為準繩,做一個道德品質優良的高尚之人。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13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十五個字概括了中國良好的家風。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智退敵軍》這篇故事。故事里面寫道當時蜀軍由于軍事上的失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所以對魏軍的攻勢也是由進攻轉為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準備率領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15萬人馬。
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15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
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里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的,終于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成語溫良恭儉: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等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斗爭性。如:《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又如:馮翊郡開國朝恩,溫良恭儉,寬柔簡廉,長才博達,敏識高妙。——《舊唐書·禮儀志四》
成語勤工儉學:利用學習以外的時間參加勞動,而以勞動所得維持生活。泛指在學習期間參加勞動。如:《回憶“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轉變》:“我這時一面在交涉條約的事情,一面又進行第二個任務,就是辦留法勤工儉學。”又如:她每年都要靠勤工儉學來交學費。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14
在寒假里,我閱讀了《中國家風》這本書。這本書是張建云和趙志國編寫的。家風就是對父母的感恩,對他人的尊重。家風也就是家里的規矩。
這本書主要講了中國社會應有的'家庭風貌,并且展示了許多家庭的家風。告訴我們正確的家風應是怎樣,讓我體會到家風的重要性。
讀完這本書后,書中有很多精彩的情節讓我記憶猶新,其中《孩子,有些東西不屬于你》讓我很難忘。講的是關于教養的問題。公交車上給小朋友讓座是很平常的事,可文中的一位小朋友,她上車后車上明明有很多座位,可這位小女孩偏偏選中了一個有人坐的座位,這個人就是作者,小女孩一直朝著她媽媽大喊大叫,非要坐到那個座位上。讓我想起溺愛這個詞。現在家長對孩子非常溺愛,使孩子們什么都讓父母滿足自己。
讀完這本書后我感受到家風代表著中國人民的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我一定要把中國家風傳承下去,做一個家風優良的好少年。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15
那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若有所失地對媽媽說:“媽媽,同學們說我性格很溫和,您覺得這樣好嗎?”“同學們為什么這么評價你呢?”媽媽饒有興趣地看著我。“就是即使有粗暴的同學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責罵我,我也從來都不生氣,并且像什么都沒發生似的用微笑來制止他,這個時候對方往往會瞪一眼來結束這次責罵……”媽媽當天和我聊的內容我已漸漸淡忘,“溫和”卻如一個標簽如影隨形。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中國好家風》系列叢書之“溫良恭儉讓”中《蔣琬溫和待下屬》、《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信陵君溫厚待人攬人才》、《性情暴躁鬧笑話》等多個故事,驚覺我竟然具備了其中的第一大優秀品質“溫和”,這一發現不僅打消了我原先的顧慮,竟還讓我竊喜起來……
“溫良恭儉讓”,意為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五種美德,作為一名小學生“溫和”與“謙讓”是最容易展現在與同學的日常相處中的,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大課間活動時,同學不小心打翻了你的文具盒,你看到心愛的鉛筆滾得滿地都是,新買的橡皮一身污垢;體育課上,一只籃球不偏不倚砸在了你的淺藍色時尚襯衣上,留下一個黑乎乎的大圓圈;書法課時,你正襟危坐提起毛筆正書寫到得意處,路過的冒失同學碰到了你的胳膊肘;科學課做實驗,你新搭的高塔被艷羨圍觀的同學碰得散了架;美術課上,同學向你借馬克筆,等同學涂完背景色你想再用時,馬克筆已燈枯油盡涂不出一絲顏色……類似的情節每天都在校園里發生著,你卻不急不躁,回以一句友善的'“沒關系”。
同學與你相處有如沐春風之感。“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來形容你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大家最喜歡和這樣的你做朋友……但是校園里不只有溫和的你我他,也有著不和諧的音符。
與之背道而馳的事例如校園欺凌事件還是時有發生,比如我們班甲同學和乙同學因為一點瑣碎小事而大動干戈,再比如某些同學用拳頭威脅對方使其服從自己。還記得媽媽曾經因為我的溫和,將一篇《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找給我看,文中講述的是一名北京中關村二小四年級10歲男孩的媽媽,她的孩子在學校竟然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使得這位同齡人出現了失眠、厭學、恐懼上學等不良癥狀。為此,班主任時老師也曾在少先隊活動課中組織我們對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進行了專題學習,她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要和睦相處、要講謙讓。
我們要學習蔣琬的寬宏大量、李文靖公的謙遜有禮、信陵君的溫厚待人……“溫良恭儉讓,傳承美好品德”是我們該做的。從現在起,我們要從那些優秀的主人公身上尋找自己的不足,修身養性,溫和待人,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16
說起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認真做事,好好做人,百善孝為先。
從記事起,爸爸和媽媽就教育我要孝敬老人。記的有一天早晨,爺爺叫我起床,我沒好氣的對爺爺說:“叫什么叫,讓我再睡一會兒!”
媽媽聽到了,生氣的把我拉到一邊,嚴厲的`對我說:“桐桐,怎么對爺爺說話呢!”我低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的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當然,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我的爸爸媽媽很勤勞,每天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每天晚上必須有一個人掃地、拖地,早上起來把被子疊的整整齊齊,給我做飯,每天洗衣服,看孩子,教我不會的題。
我的家還有家訓:在學校不可以罵人,要尊重老人,老師,長輩,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有一次,我一回家就打開電視看動畫片,姥姥一連叫了我三次我都沒開始寫作業,還和姥姥頂嘴。恰好媽媽回來了,把我叫進屋里狠狠地訓了一頓。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姥姥那么大歲數還每天送我上學,照顧我的飲食起居,每逢刮風下雨,姥姥總是冒著風雨給我送雨具,送棉衣。可我呢?不但沒用心學習,還頂撞姥姥……悔恨的眼淚從我眼角流了出來,撲到姥姥的懷里哭了起來……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犯錯類似的錯誤。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它給了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讓我懂得怎樣做人,怎么處事。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17
讀了一些好書,就像我們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這個世界自然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通過這樣一個一本自己充滿文化魅力的好書。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圣人的故事。 無論是仁愛之心,張金之,還是聰明的王榮,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的每一個故事都寫得生動形象,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慧”這么多字里,我最喜歡的是“神童”的項目里加。有一次,他在路中間玩耍,遇到了圣人孔子,他們開始了一場智力競賽。因此,祥利加輕松獲勝,成為英國國教徒。
人小鬼大的物品袋,聰明,他的權力的恐懼,打電話的口才,令人嘖嘖稱贊的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么,喜歡打破砂鍋遇到問題問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發展令人產生印象更加深刻。皇普績念書的地方政府規定,違反政治規矩意識的人我們都得挨板子。一次學生下課后,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可以下象棋,都沒有通過做作業。放學后表哥們都挨了板子,懲罰教育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后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一個自己進行板子。
首先,我不明白的.黃浦表現的行為,但聽了他的話后,不禁感嘆:帝普濟什么是值得信賴的人啊!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形成細胞,一個學生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我國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企業涉及經濟社會主義風氣、國家發展建設的大事”。《中國好家風》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藝術瑰寶——傳統思想文化,并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道德品質。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對于這些具有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教育文化精神發揚光大。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相關文章:
中國好家風作文02-06
中國好家風的歷史典故05-29
中國好家風作文(通用27篇)05-31
中國好家風作文(通用28篇)04-06
中國好家風讀后感03-06
好家風好家規09-18
好家風好家訓01-06
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范文通用07-13
好家風好家訓征文06-03
好家風好家訓征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