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精選8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人,36封家書。通過寫信的方式龍應臺重新走進安安的生活,再次進入母親的角色。生為同代人,不得不為安德烈的成長和生活方式感覺到耳目一新。突然知道原來這就是我們之間,我們國家孩子與外國同齡孩子之間的差距。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畢業后也有自己的目標夢想去追求。
而我們國家的大部分青年,上學時期不斷地為了考試而學習,高考完了上大學就是一個頹廢的開始,漫長的頹廢又引發后來的迷茫。每天不知道自己在學什么,畢業了不知該去干什么。就是回到了原始的智障狀態“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去干什么?”可是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一直在迷失自己。而拖延癥是我們普遍的病態,得過且過也也變得無所謂,失敗也覺得理所當然。這正是目前的我!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在于自己,痛苦的是你假裝在努力改變,以為裝裝就可以成真。僥幸,早有一天要害死你。
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給你的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努力讀書,卻沒人告訴我們為什么要努力讀書。僅僅是為了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好像真的是,因為得出的結論是你沒有好好讀書,所以你沒有上好大學,沒有找到好工作。
二十開頭,尷尬的年齡,你突然痛苦的發現你的才華不夠展現你的個人魅力,不夠支撐你的野心。你終于知道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所以你只好再去讀書,去鍛煉,去讓自己變得優秀。讀書當然不僅僅是為了上好大學,找好工作,還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變優秀,為了結交更多有趣的朋友。借此《親愛的安德烈》共勉!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
漫漫雪花,微風飄舞。窗外,一片含情脈脈的燈火,在寒夜里細微地閃爍。煙花滑落夜空,似夏螢,似流星——一生的等待只為一秒的絢爛奪目,奢求的并不是永恒,僅有的只是那時溫存的記憶……
四年,并不太長也不太短,但足矣使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從年少走向成熟。然而時隔四年,當龍應臺再次見到安德烈時亦是如此。安德烈眼神里的寧靜和深沉讓她感覺陌生。雖然彼此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久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人生哪有恒長的廝守,同樣,人生也不是一場沒完沒了的party。離散重逢只是記錄下時光的腳步,人生總有一個終點,無論最后的決別是浪漫,是完滿或是凄美,這沿途的風景仍會在盡頭凝聚在眸中,久久不愿散去……
若是有人問我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讀懂了什么?我只能說我讀懂了時光,它就像是一個慈祥又嚴厲的老者,它會把美好的時光毫無保留地贈予,同時它也會將這美好變的短暫、耐人尋味。
時光永遠不會老去,但它的消逝卻悄悄帶走我們的青春,歲月的流逝,獨留依稀的回憶、心底珍藏……時間永遠不會停下它匆忙的腳步,無法抹去的是記憶里獨特的美……朦朧中仿佛又想起:滿天繁星,皓月清光,海浪擊石,只是那些晨昏相處,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們,從此各奔四方,歲月的塵沙,滾滾撲面,再重逢時,也已不再是原來的少年了。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3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整本《親愛的安德烈》,其中《給河馬刷牙》《兩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這兩章令我感觸頗深。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為,覺得自己普通平庸。可是“你真的平庸嗎?”其實要看你站在哪一條跑道上。設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沖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見那跑百米的人會全身緊張、滿面通紅,心里會“顫抖”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見那跑五千米的人氣呼呼地追過來了,他會因而恐懼,覺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來散步的。
世界上本來就存在著大樹和小草,小草就平庸嗎?書中舉了個提摩的例子:他從18歲開始失業,到41歲還在失業中。那么大了還沒有工作,因為沒有工作,也就沒有結婚,沒有家庭。每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樣。為什么害怕呢?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沒有意義。每天為了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斗爭,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與其為了金錢和名聲成為工作的俘虜,不如找一份能充分體驗生活的工作。
龍應臺說過這么一句話:“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很多讀者回信說自己就是在被迫謀生,我相信我身邊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謀生。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義呢?
不跟別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尋找自己安適之所在,那還談何“平庸”?“平庸”是跟別人比,我們的終極負責對象是自己,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平庸”與否,不是在于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于你做的是否有意義,是否快樂。這樣看來,小草平庸嗎?答案是“不”。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4
寒假,讀了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合作寫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受益匪淺。整本書我讀出了兩個詞,尊重和自由。
龍應臺對兒子的尊重和兒子與母親交談的自由,頗讓我們感動與羨慕。我們常說,對待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朋友一樣,可是能做到的家長又有多少?龍應臺女士在這36封家書中給我們做出了榜樣。記得書中這樣敘述到,龍應臺非常討厭自己的兒子吸煙,每當他吸煙的時候,都想狠狠地訓斥安德烈,但終于還是忍住了,理智告訴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選擇的權利。而我們做家長的和龍女士所區別的,就是我們面對這樣的行為,常常忍不住訓斥孩子,甚至對他們大打出手。因為我們恐懼,恐懼孩子走彎路,恐懼孩子走向我們所不希望的道路。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甚至亞洲的傳統教育方法。《獨立宣言》一文中寫道:
一天,一些中國大陸記者來采訪龍應臺,她的二兒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剛離開,菲利普便說道:“媽,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女的華人朋友的特征?”
他說,“就是當他們要問我什么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是看著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卻用第三人稱‘他’來稱呼我。”
從這可以看出,在我們中國,甚至亞洲傳統思想中,孩子無論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這也是我們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為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龍應臺女士對于孩子的尊重還表現在,能夠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孩子的“平庸”。作為中國的家長,我們常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形當中,便給孩子施加了壓力。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樣,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獲得的成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值。這里,很喜歡龍應臺女士給安德烈的這樣一段話與家長們共勉: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里,什么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
這兩句話使我醍醐灌頂,因為我也是一名家長,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夠不平庸,但是對于不平庸的意義,我理解的很狹隘,能上一流的大學,能有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并沒有考慮到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么?其實,正如龍應臺女士對安德烈說的“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后還是‘自己’二字。”
其次,這本書給我的另一個沖擊就是安德烈在母親面前是自由的。從書中可以看出來,安德烈,想談什么就談什么,毫無顧忌,就像對待自己的同伴。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對話。即使說得有些過分,有些無禮,對方也不會因此而大發雷霆。記得,第14封信,《秘密的、私己的美學》中,安德烈在和媽媽討論音樂,說了這樣一段話:
“拿著曲子和同樣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大伙一起聽,然后會有無窮無盡的討論,討論歌詞里最深刻的隱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觀念,那真是不可言傳的獨特經驗——我不能給你解釋,因為那種經驗是只為那一個時刻和氣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傳而獨特。”
又在結尾時這樣寫道:“我不知道你要怎么回復我這封信,因為你不是樂迷,但是,MM,你‘迷’什么呢?你的寫作,或者文學,所帶給你的,是不是和音樂所帶給我的一樣,一種獨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窺探的一種秘密的、私己的美學經驗?”
這哪是和媽媽對話呀,這就是和同齡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探討自己的隱私。
真好,通過這樣的對話形式母親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5
當我看完《親愛的安德烈》時,我總有一種想再讀一遍的感覺。《親愛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親和她已成年的兒子在三年多的時間里寫的36封信。讀了里面的信,總是讓我感慨萬千。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這是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寫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親說話,只是為了錢才寫信,所以他們有不同的寫信心態。即使安德烈并不是真的想寫一封信,但龍應臺想深入兒子的內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關系得到緩和,想認真研究兒子。然而,母親細膩的話語,也讓安德烈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最后,安德烈寫信只為了和母親交流。當然,他們對彼此的認識越來越深。
龍應臺的一些地方,讓我感覺很深刻,面對兒子的不耐煩和不想說,她沒有使用逼的辦法。盡管她自己寫的幾行字只換來了兒子的只言片語,但她還是用每句話引導著兒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說幾句。她只是想認識她的兒子,多么偉大的母愛。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即使他們日夜流汗,時刻操心,但對于孩子們,他們有過什么可抱怨嗎?我們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們。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誰總能想到這些,并經常做到。
父母對我們的照顧,我們會把它當成嘮叨,充耳不聞。有時還會和父母頂嘴。我們長大了,只和朋友們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卻總是忘記撫養我們、為我們著想的父母,他們在一天天變老。我們能給予父母的最好回報就是和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和他們聊聊天、說說笑。
想到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時使我的父母難過,使他們傷心。從現在開始,我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多體諒父母的,多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不讓父母操心。
《親愛的安德烈》讓我看到母愛的呈現,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無論你身在何處都永遠陪伴著你的地方。
父母,多好。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6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系,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MM
“你為什么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絡、我的世界呢?你為什么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為什么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烈
首先,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于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著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并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生在中國,飽嘗著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說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脫奔放而不留遺憾,才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于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于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后讓我深思,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為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閱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復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臺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對我們來說,認識一群性格各異的12歲的人,我們該怎么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才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著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而且我們要善于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于傾聽他們的訴說,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去改變,我們和父母、父子、師生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對方世界的橋梁。雨后的彩虹,就會在橋梁的上空,綻放!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7
“也就是說,你到這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十分個性: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說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悲哀么?之后我才明白,安德烈但是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明白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母親有著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因此安德烈也說,“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就應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并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覺得就應不多吧。畢竟自控潛質但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因此也才會有那么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但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后,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職責心的人必須會說“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說,我對自己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正因我覺得隨著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小學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刻,因此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初中后,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正因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刻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潛質控制自己,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后,他們也從來但是問我用手機的狀況,我對此也很滿意。因此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說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就應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必須會十分滿足的。但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臺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閑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但是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復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著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因此我也很推薦那些內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來看看這本書,必須會獲益匪淺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8
安德烈是龍應臺的大兒子,在他14歲時,龍應臺離開德國,應邀回到臺灣,出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等她4年后卸任,安德烈已經成長為“一個184公分高的18歲的高校學生”,“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作為作家、作為母親的龍應臺極其敏感地意識到,安德烈已經讓她非常陌生,他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她對他的一切好像“一無所知”。
這樣的局面似乎本該如此: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歲;他們也是兩個國別的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為了“認識成熟的安德烈”,龍應臺決定與他協議共寫一個專欄,在香港的一家媒體上連載刊發。于是,龍應臺母子兩人用三年的時間克服種種困難,互相通信,闡釋自己對人生、情感、教育、工作、價值觀等等方面的認識,在各自的獨立中相互溝通、理解,由此,龍應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也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有媒體說:作為華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臺的文章有萬丈豪氣,然而《親愛的安德烈》令人贊嘆,她的文字也有著萬丈深情。其實,任何一對正常的母子之間,都不乏“萬丈深情”,但彼此能相互對話到如此坦誠、如此深刻的程度,無疑是寥若晨星。
龍應臺說,“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我覺得對于大多數家長來說就是這樣,溝通僅僅是瑣事,那不是心靈的溝通。然而,多少傷害都假借“愛”的名義進行!安德烈說,你要明白,你兒子不是你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應該說,正是有了這樣的基礎,他們的溝通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可能。
《親愛的安德烈》收入兩人的35封通信,以龍應臺《十八歲那一年》對人生18歲的回首開始,以安德烈《偉大的鮑布·迪倫和他媽》對母親戲謔式的親昵結束,充滿了母親的認真、知性、關注和中年的犀利,也充滿了兒子的玩世不恭、黑色幽默和年輕的真誠。這些被安德烈認為“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展示了他們為消弭代溝、跨越文化隔膜而進行的深層次的溝通與交流,展現了有著東西文化差異的家庭教育,也讓人感嘆百年樹人之不易。
龍應臺在自己的另一篇文章《目送》里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在給安德烈的信中,龍應臺依然對這樣的不平等關系深為悵惘:“和你(安德烈)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見了”。她對安德烈說,父母親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給你溫暖和安全,但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等足足二十年后,你才會回過頭來,對慘敗衰弱的老房“深深注視”。但天下父母,不都是這樣的老房子嗎,心甘情愿、無怨無悔?《親愛的安德烈》的根基,也不外“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普世原宿。
萬丈紅塵,熙熙攘攘的來往中,多是名利的追逐者和被奴役者。所以,真的看破紅塵,歸根結底的,是快樂。大概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子女不被功名利祿所累,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快樂。在與兒子的信中,龍應臺寫道:“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什么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天下母親的心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龍的表達與總結更趨理性和高度。
為了這樣的目的,龍應臺認為教育要取向天然。她認為,“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筑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里頭弄臟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可是,她又認為,“玩”不能沒有限制和規則。當安德烈說,生活中有最凡俗的快樂:“性、藥、搖滾樂”時,她大驚失色,單刀直入地問他這樣的說法是“現實描述”還是“抽象隱喻”;在得到兒子“當然是隱喻”的回答后,她才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
安德烈怎么解釋這些隱喻?他說,所謂“藥”,可以是酒精,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讓你全新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搖滾樂”不僅只是音樂,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味的總體概念:一種自我解放,不在乎別人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對不可知的關于探索,對人與人關系的聯系加深……從此也可以看出,安德烈果然是“獨立”的成人,其思考問題的深度、表達意思的清晰度,都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但于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他們更能獨立思考,強調“自我”,西方的社會土壤培植著這樣的種子。
比如,他們在談到“文化”時,安德烈認為“香港沒有文化”,因為“文化”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情趣”,“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是很重要的生活藝術。龍應臺就在回信里說道,文化來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刺激、靈感的挑戰、能量的爆發;留,才有沉淀、累積、醞釀、培養。“閑暇和逗留”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錢學森之問”大概需要這樣的答案;何兆武先生在《上學記》也一再強調,有自由,才有創新。
龍應臺是東西文化的理解者和融會者,她將它們的精髓消融在一起,然后悄然注入孩子的血液。她跟孩子交流的某些話題,完全是知識分子之間探討的“大問題”。比如,她談歸屬感:“全球化的趨勢這樣急遽地走下去,……愈來愈多的人,可能只有文化和語言,沒有國家;很可能他所持護照的國家,不是他心靈所屬的家園,而他所愿意效忠的國家,卻拒絕給他國籍;或者,愈來愈多的人,根本就沒有了所謂“效忠”的概念?”她談權力與理想:“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性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不能不感嘆,龍應臺女士這番與孩子說的話,放在咖啡館里與知識分子交流也是毫不遜色的吧!
毫無疑問,在思維的對撞中,龍應臺大膽地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已經成熟,可以與他談一些“大問題”,比如她說“人生最核心的‘目的’,是自我的表達。這個世界有那么多的邪惡,多到你簡直就不知道誰最值得你同情:非洲饑餓的小孩嗎?某些伊斯蘭世界里受壓迫的婦女嗎?被邪惡的政權所囚禁的異議份子嗎?而這些人共有一個特征:他們都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無法過自己要過的人生。最核心的是,他們表達自我的權利被剝奪了。”在這里,龍媽媽又“原形畢露”了。但這點,才是龍應臺之為龍應臺的根本所在。
“萬丈豪情”與“萬丈深情”本是相通的,愛與恨都不會無緣無故,龍應臺與安德烈的對話可以給人很多的借鑒與思考。要知道,兩代人之間的差別容易淡弱,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卻難消除,龍與兒子的四手聯彈,給我們提供了彌減文化與代溝的范版。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精選8篇)】相關文章:
放手-《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08-07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作文900字04-06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000字_讀后感04-22
關于最新《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7篇04-13
關于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8篇04-13
關于優秀《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7篇04-13
最新關于《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7篇04-13
關于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10篇04-13
《我親愛的甜橙樹》讀后感800字04-11
親愛的姐姐作文精選9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