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入則孝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入則孝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弟子規入則孝讀后感1
今年,我們按學校的要求親子一起學習《弟子規》。《弟子規》的確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同時也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金鑰匙。它走進孩子的日常生活,走進我們的家庭,規范著日常行為,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指南針“。
為了使學習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我們逐字逐句誦讀、理解、背誦。將《弟子規》的行為規范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切實從行為習慣上抓好孩子的基本道德品質的培養,努力使傳統道德精華滲透到孩子的心田,讓潤育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經典文化和啟蒙讀物提升孩子的生命質量,熏陶氣質,從而學會為人處世,懂得尊敬師長。
〈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弟子規中的的《入則孝》后,讓我感到十分慚愧。我發現其實什么是”孝“我一點都不懂。反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想方設法的滿足我,還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他們對自己過于擔心還覺得他們很煩。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記得有一次,吃飯的時間到了,媽媽喊我吃飯,而不聽話的我卻始終沉迷于精彩的電視節目中不肯離去,媽媽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應付,等到爸爸媽媽都吃完了,我也沒有去。等到節目結束了,我有感覺肚子餓了,走出房間一看,桌上的飯菜已經涼了。于是媽媽急匆匆的又為我去熱飯菜……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太不應該了。
弟子規入則孝讀后感2
在以前的生活學習中經常接觸《弟子規》這本書,但也只是對于書的一些內容和句意的簡單理解。近期在部門組織學習中,再次認真學習了《弟子規》,感受頗深,使人從內心深處覺醒。時代在改變,社會在進步,《弟子規》里面一些內容雖然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社會,但是它所提倡的“孝、悌、仁、愛”等思想卻是讓我們終身受益。
現如今,孝的缺失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入則孝”這部分主要講的就是作為子女一定要無條件的孝順父母的道理,要多傾聽父母的需求,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多抽出時間陪陪父母,為父母創造一個好的'生活條件等等。在這些方面,相信很多人做的還可以,但是在很多細節上還有待提高。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等我有時間了回家看看父母,等我有錢了帶父母去旅游,等我……,孝順真的能等嗎?等待就是一種遺憾,遺憾是無法挽回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不知道刺痛了多少人的心,這大概是世間最殘酷的悔恨。孝順父母,必須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真正的孝順其實不需要多少貴重物品,更不需要多少金錢,只需要我們在工作之余盡可能多的抽出點時間常回家看看,放下手里的手機多陪父母說說話,和父母分享一下自己的工作收獲,多關心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情況等,就是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情。
我們知道,古往今來,“孝”字在所有人的思想意識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中華兒女,孝順父母是我們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父母一天一天的在變老,生命也有保鮮期,我們更應該趁現在一切還來得及時去孝順父母,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空留下許多的遺憾!
弟子規入則孝讀后感3
我讀了弟子規中的入則孝和出則弟,我知道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遐,更應努力的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
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里。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并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
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涼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傍晚回來了,也一定要向父母親問安。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對于所從事的事情,不隨便改變。
事情雖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稟告父母,假如任意而為,就有損于為人子女的本分,東西雖然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偷偷的私藏起來,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難過。
父母親所喜愛的東西,當子女的都應盡力準備齊全,父母所厭惡的,都該小心排除。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親帶來憂愁,我們的品格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
母親愛護子女,子女能孝順父母親,那是極其天然的事,這樣的孝順又有什么困難呢?如果父母親討厭我們,卻還能夠用心盡孝,那才算得是難能可貴。一般人總認為,父母要對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義務,這和菜市場的討價還價有什么兩樣呢?
父母親有了過失,當子女的一定要勸諫改正,而勸諫的時候,絕對不可板著面孔,聲色俱厲,臉色要溫和愉悅,話語要柔順平和。假如父母親不接受我們的勸諫,那要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再勸諫。若父母親仍固執不聽,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親陷于不義,甚至放聲哭泣,來懇求父母改過,即使招父母親責打也毫無怨言、
當父母親有了疾病,熬好的湯藥,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嘗嘗,是否太涼或太熱。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應該侍奉在父母身邊,不可隨意離開父母太遠,在父母重病時,最需要有人照顧,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邊陪伴,照顧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溫暖與滿足的。在父母臨終病重之際,為人子女的我們,豈能因為事業忙,或沒有時間,而放棄這種機會呢?
當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喪三年,守喪期間,因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傷哭泣起來,自己住的地方也改為簡樸,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辦理父母的喪事要依照禮儀,不可草率馬虎,祭祀時要盡到誠意。對待已經去逝的父母親,要像對待父母生前一樣的恭敬。
弟子規入則孝讀后感4
我的散文雨荷發表了,女兒很高興的把我的文章曬到了微博上,引得孩子們圍觀,女兒的心暖暖的,我的文章沒有任何報酬,有時候幸福真的與金錢無關,女兒想寫小說,我希望的就是這樣,教會孩子自信的生活,教給她本領,適應社會的能力。這是我最想得到的贊譽。
幸福是什么,幸福很簡單,微笑,我的努力被女兒視為榜樣,我是一個好媽媽,我很自豪。雖然生活很辛苦,但我內心有了希望,微笑著迎接黎明的曙光,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女兒對我說,這是她聽到的最暖心的話,孩子們都夸她有一個好媽媽,她自豪的說,媽媽那么棒,桐桐也要努力啊,幸福就是如此的簡單,用行動來實踐自己的諾言,父母是孩子的導師!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對弟子規的學習,讓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規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老師、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弟子規入則孝讀后感5
”百善孝為先“,《弟子規*入則孝》細致而全面的闡述了孝道的各個方面,以今天的視角來看,仍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它告訴我們要有孝心、懂孝儀、守孝道。
對于父母,相信每個人都有一份難以言說的情感,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并將我們養育成人,寸草心難報三春暉啊!我們該做什么來報答父母的恩情呢?
在我內心,我很想孝敬父母,讓他們得到安慰。但總做不好,忍不住要和父母吵架,時常給父母臉色,干活回來還得為我們燒飯……他們是我最親近的人啊,為什么要這樣?我不禁自問。在今天的社會,諸此種種,或許習以為常,但這不應得到發揚。與古人相比,今日的孝道確實大為衰弱,還有人叫囂著人人平等、全盤西化,殊不知東西方文化有別,西化是資本主義國家的陰謀。
學習了《入則孝》,孝的觀念更深入我心。”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如今,求學于外,不能常陪伴在父母左右,內心多有不忍,但這非我所能改變,我最應該也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將自己照顧好,以免父母擔憂,記得多和家人聯系,體諒父母。
對于孝的行為,應由內及外,真正從心里感恩父母,并將行動落實到點滴之中,如和父母說話柔和一點,父母的愿望多滿足一點,對自己的身體多愛護一點……如此才能避免出現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
參加了讀書會,感覺蠻好的。
【弟子規入則孝讀后感】相關文章:
六則敬老孝親的名人故事11-11
弟子規讀后感05-05
《弟子規讀后感》讀后感07-09
《弟子規》讀后感【薦】04-10
【熱】《弟子規》讀后感04-28
《弟子規》讀后感淺談02-09
弟子規小學讀后感08-31
弟子規讀后感【推薦】07-21
弟子規讀后感【熱】07-19
【熱】弟子規讀后感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