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孔子》有感
讀《孔子》有感1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憑借堅忍不拔的意志成為了華夏文明中不可缺少的風采,論語,這記錄了孔子言行錄的傳書,當然也成為了現代人們口中淬的千古佳話。
孔子的父親孔紇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大英雄,卻在孔子嬰兒時期離開了人世,孔子的母親是顏員外的千金,姓顏名征在,她在孔子少年時期為孔子提升了不少古代文化、禮儀、品德,可惜好景不長,在孔子十五六歲時母親也因病去世,還未成年的孔子沒有因為父母的離去而放棄學業(yè),在大家的幫助下,他更加努力地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也辦起了中國古代第一所私立學校。
現如今,孔子睿智、謙讓、講信用的好品格。成為了我們小學生的好榜樣,而在我心中,孔子的孝心也讓我敬佩不已。在孔子牙牙牙學語之時,顏征在就給他誦童謠,小仲尼可以和母親簡單對話了,顏征在就給他講故事,當小仲尼可以自己捧起書時,顏征在就開始教他認字、寫字….為了教育好兒子,顏征在不僅要擔任好一個母親,更要做好一個好老師。當小仲尼懂事以后,他立志要好好學習,讓媽媽更快樂,長大后的孔子還念念不忘小時候母親對他的尊尊教導,在《論語為政》中說過:光對父母養(yǎng),不是至孝,能對父母敬,才是大孝……
是呀,讓父母快樂、放心,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讀《孔子》有感2
今天,我讀了《孔子拜師》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孔子為了提高自己的學問,不遠千里從山東曲阜來到洛陽,向老子拜師、學禮。
通過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決心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學習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孔子本身學問就很淵博了,但是他知道學無止境,還要向比自己更有學問的老聃學習。以后,我上課要更加認真聽講,遇到不會做的題要虛心向老師、同學請教。我要始終保持一顆謙虛的心。
二是學習孔子吃苦耐勞、一心求學的堅定意志。孔子為了求學不遠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到洛陽拜師。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吃多大的苦,我都要有恒心,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克服一切困難,爭取最終的成功。
三是學習孔子勤學好問的精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除了勤學之外,我還要養(yǎng)成好問的習慣。學問學問,既學又問才是學問。我要不恥下問,不懂的問題一定要請教別人,即使是一字之師也要拜。這學期,我要把《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看完,增長自己的知識。
讀《孔子》有感3
一個人是否高尚不在于他是否擁有英俊的外表,而在于他是否有高尚的情操與內在的自身修養(yǎng)。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個進階階段,提升自己的境界。而圣人孔子,雖相貌奇丑無比,但他的精神境界令人矚目。
孔子自幼孤苦,與母親相依為命。但他接觸到禮樂時,樂此不彼,豐富了他的內心世界。即使孔子在士族大家季氏的邀請中被拒后,仍是內心愉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可見青年的孔子受挫后并沒有先責怪他人,而是立志溫習學習的內容,繼續(xù)提高自身的內在修養(yǎng)。所以他才能在三十歲時創(chuàng)立私學,與學生亦師亦友。
步入中年的孔子的知識沉淀量更加豐富,他能巧妙的回答五花八門的問題。但他堅決不接觸有關神鬼的話題他認為若傾于神鬼,則國亡。孔子此時的言論最具有力量,他常常權衡所有的方面和利弊斷言,例如他會考慮到人性和法律;同樣,決斷也要有分寸,要節(jié)制。五十歲的孔子被流放在國外,然而他并沒有為此悲傷,反而漸漸意識到自己的使命傳承禮樂文化,鑄造人們的精神家園。孔子的思想隱隱告誡我們,要避人不避世。即使厭倦了世俗的一切,也要默默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這也是每個人的天命。
孔子隨歲月逐漸衰老,生活的經歷也更加豐富。他能笑對別人的任何言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并冷靜分析,堅持自己的立場,不人云亦云。孔子曾道:所謂一個人的高尚情操,只有二字忠和恕。忠乃對君子忠誠;恕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而此時的孔子內心自由,又有自身的行為約束
孔子之所以被稱為圣人,是因為他不斷提升自己。我們又該如何學習他磨練自己的情操呢?首先要心平氣和,不得憤怒;其次,應要知禮,懂禮,守禮,用禮;最后要學會融會貫通,增強自己的判斷力和巧變力,才能遇到任何困難時迎刃而解。與此同時,也要抓住所謂禮的中心忠和恕,忠君子,恕他人,這亦是儒!
讀《孔子》有感4
他,是魯國人人敬仰的國相,也是周游列國的乞丐,更是東方的智者。他,是孔子。
孔子這一生曲折悲慘,在當時那個戰(zhàn)亂的年代,孔子的才能被各個國家看重,但他向來不為所動,始終效力于魯國。可惜的是,孔子被奸人所害,不得已離開魯國,開始了十四載的周游列國的旅途。看到這里,我不禁感嘆,上天竟如此不公,這般對待這個圣人。
孔子也是一個普通人。在四處奔波時,途經衛(wèi)國見到南子,說了一句:“從未見過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孔子也被南子的美貌驚艷了,但她始終是用理智控制住了自己。最后南子一改輕浮態(tài)度跪拜孔子,孔子也拘禮回拜。
在十四載的奔波生活中,孔子飽嘗人情冷暖,經歷了離別之痛。天寒地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一行人在冰面上行走,冰卻突然裂了,竹簡落入湖中,孔子的弟子顏回奮不顧身地跳下湖水撈竹簡。不幸,顏回終是與世長辭了。孔子抱著顏回的遺體就那么呆坐了幾個小時,一言不發(fā),直到其他弟子把顏回抬走。孔子愛顏回比愛他的兒子甚至還要多一些,因為兒子只能繼承他的血液,而顏回卻可以傳承他的大道。
最后,魯國那個曾經陷害過孔子的人,把孔子請回了魯國。“我回去是可以的,但我只專心講學,別用政事打擾我。”這是孔子回魯國前留下的一句話。
在當今這個沒有戰(zhàn)亂的年代里,擁有孔子這般高貴品行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了。修行到孔子這個境界確實不容易,你若心無旁騖,不合乎“禮”的堅決不做,遵循禮義仁和。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孔子中華文化的締造者,華夏歷史上輝煌的英雄。他如一杯美酒,越品越醇,他如一輪明月,越久越清;他,如一點火光,照亮整個華夏民族。
孔子,一襲布衣成就傳奇,一本《論語》流傳千古。這,就是孔子。
提起儒家思想,無人不想起孔子。正是因為孔子,中華才有五千年歷史;正是因為孔子中華文化才會燦爛至今;正是因為孔子,我國如今才得以輝煌。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看完《孔子》我沉思了許久……
讀《孔子》有感5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大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音樂家,學習要精益求精作文。
他的好學精神一直為后人所稱道,他拜師學琴的故事也為后人傳為佳話。孔子小的時候,十分好學,他曾經跟隨魯國的樂師師襄學琴。有一次,孔子跟師襄學一首曲子,學了許多天后,孔子已經能夠嫻熟地運用技巧,將曲子彈得婉轉流暢、悅耳動聽、完美無缺了,但他仍然不滿意,仍然繼續(xù)反反復復地埋頭彈奏,不肯學習新的曲子。直到有一天,孔子終于在彈奏時頭腦中浮現出了作曲者的形象了,他才興奮地要求老師教授他下一首曲子,小學五年級作文《學習要精益求精作文》。孔子是多么富有鉆研精神啊!連他的老師師襄都不得不佩服他。孔子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學生,我們就應該像孔子那樣,把老師傳授給我們的知識,學好、學深、學精、學透,而不能似懂非懂、不求甚解。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像孔子那樣有學問的人。
讀《孔子》有感6
今天,爸爸給我拿來了一本《中外名人故事》,我一看到這本書,就迫不及待地翻開了第一頁,第一頁講的是文化巨人——孔子,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學家。孔子小時侯是一個相貌有點丑陋的人,他頭頂周圍高,中間低,很像他家門前的尼丘山,于是,家人為他取名“孔丘”,他雖然長得不是很好看,但他聰明伶俐,學東西一遍兩遍就學會了,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但他在逆境之中,一直發(fā)奮讀書,從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孔子終于成為了一個大教育家。
看了這篇文章,我覺得自己和孔子比起來學習條件很優(yōu)越,我更應該好好學習,做一個勤學好問的學生。
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孔子的故事讀后感2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讀《孔子》有感7
春秋時代,魯國有這樣一條法規(guī):凡是魯國有到其他國家去旅行,看到有魯國人淪為奴隸,可以自己墊錢把他先贖回來,待回魯國后到官府去報銷,官府用國庫的錢支付贖金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但是魯國有個孔子的弟子把別人贖回來后并沒有到官府去報銷而換得了人格高尚的美稱。但孔子指出,由于這個弟子沒有到官府去報銷贖金而被人們稱贊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國外看到魯國人淪為奴隸,就要對是否墊錢把他贖回來產生猶豫。因為墊錢后去報銷領獎,人們會說自己不仗義,不去報銷,自己的損失誰來補。于是,只好假裝沒看見,客觀來講就是妨礙了更多的在外國做奴隸的魯國人被贖買回來。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愧為一代先賢,他能夠透過看似高尚的現象看到負面的影響,從一片叫好聲中看到隱藏的危害。所以,告訴我們看問題,必須考慮它對未來的影響與負面的影響。
這篇文章還告訴了我們,凡事不應該只局限于一事,我們必須像孔子那樣在一片叫好聲中道出其負面影響!做人做事都應該考慮到其對未來的正面與負面。
點評:我們看問題,一定要從多個角度來思考。這樣的人,才有智慧!
讀《孔子》有感8
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孔子帶領弟子們去泗水河畔游賞,借水來教弟子們做一個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的人。其中我最為深刻的是孔子說的話:“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中。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這句話寫出了水好像人一樣溫文爾雅、百折不撓、求真求善求美。孔子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學生。
孔子是借物喻人,讓自己的弟子學習真君子,他借水談論弟子們的志向中。讓子路和顏回的性格更加明鮮了,子路是個性格大方直爽的人,顏回是個溫文爾雅的人。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子路是個有福同享的人,顏回是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他們受到孔子的教育,更確定了他們自己的志向中。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做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的人,要溫文爾雅、百折不撓,還要多多學習,要學而不厭、見賢思齊、有教無類。孔子是誨人不倦樂此不疲,孔子采用了托物言志喻之以理。我們要逝者如期,川流不息,我們要做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讀《孔子》有感9
這個暑假老師讓我們看六本書,我懷著滿腔的熱情看這六本書,看到《至圣先師孔子》這本書時,我立刻被這本書的'內容吸引住了。這本書講的是孔子從兒時到老年的各種經歷,讓我對孔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這本書其中孔子對學生說的三句話讓我難以忘懷。第一句是: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和行為風度不僅能反映出他素質的好壞,而且直接影響他在群體中的地位。第二句是:急于求成反倒會把事情弄糟,欲速則不達。第三句是:貪圖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那是小家子氣,做不成大事業(yè)。雖然我嘴上說說要做向孔子一樣會自學、自立、自強的人,但是我實際做起來卻與這三條規(guī)定恰恰相反。孔子從小就背《詩經》、《尚書》、《周易》,而我,媽媽讓我多看一點課外書我都不肯。孔子從小學會思考,而我做事情前不思考對錯,非常魯莽。孔子對人禮貌,我到了外公家什么也不說……孔子一切的好處到了我這兒都變成了壞處。
有一件事情讓我非常難忘!
六歲那年是我最淘氣的一年,而有一天是我最淘氣的。那天太陽像火球一樣不停地曬著,我去表哥家玩,表哥求我?guī)退麚烨颍乙幌伦觼砹藙拧炝艘粫䞍呵蛭腋械椒浅o聊,便打起了客吊燈的主意。當表哥再次把球拋到我這邊時,我用手故意將球瞄準那個吊燈“砰”的一聲,我自己也嚇得半死。接著我耳邊傳來的是大人的責罵與批評,當時我非常打抱不平,但是又不敢出聲。可是現在想想這件事,我的心里就非常內疚。孔子五歲就能非常懂事,經常幫媽媽做家務。而六歲的我與五歲的他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啊!
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它讓我懂得了更多的哲理!
讀《孔子》有感10
偶爾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題目是《孔子、李白:我們都是武林高手》,這一下子提起了我的興趣。一個是蜚聲詩壇的大文豪,一個是流芳千古的大思想家,怎么和八竿子打不著的武林高手聯系在了一起呢?我一開始對其倍感質疑,但順著文章的思路思考下來,猶如品茶一般,越讀還越有一番味道。
文中提到,李白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游俠”,走南闖北,游山玩水,好像坐飛機一般。如果李白是一個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的羸弱書生,又怎能做到如此瀟灑呢?況且有書記載,他從小學習劍術,即使是再頑皮的孩子,學了這么多年,幾招花拳繡腿總該會了吧?所以李白并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其實,他也是武林中人呢。
我正佩服作者的獨具匠心,但孔子不會也是舞刀弄槍的武林中人吧?他可是儒雅的化身,謙謙君子一直以他作表率。作者同樣從細節(jié)方面為我們做出了詮釋。孔子可是有遺傳基因的。他的父親是魯國數一數二的武林高手,而且猛到能托舉千斤重的閘門,有DNA支持的孔子,想必肯定不會差到哪兒去,并且孔子教授的課程中,還有射、御這兩樣。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駕馭戰(zhàn)車,這兩樣在當時是不折不扣的武術,如果沒有貨真價實的本領,一向謙遜的孔子怎么會不懂裝懂?更何況他的學生還有子路這樣的高手?所以孔子即使不是武林高手,身體也不會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瘦弱。
看來文人也不是那樣只會舞文弄墨、連跑幾步都喘的瘦弱形象。這同樣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人的身體是第一條件。我們學生正處于新世紀,科技發(fā)展得很快,出門的時間少了,悶在家里的時間多了,體質也就差了。所以我們更應該積極地鍛煉身體。身體是一,學識、榮譽、金錢是零,一旦身體垮了,那還要那些身外之物何用?文章最后的一段文字很發(fā)人深省:“身材上的虛弱往往會減弱一個人精神上的氣魄,減弱一個人的勇氣和心理力量。讀書本身,也許并不需要強壯的體魄,但是一個人從事實務,卻不能沒有一個比較強健的身體。”也許我們的生活方式的確需要改變了。
【讀《孔子》有感】相關文章:
讀《童年》有感05-15
讀《曹操》有感04-24
讀《看見》有感04-22
讀《魔戒》有感04-11
讀《自信》有感04-07
讀《朝花夕拾》有感05-16
讀《青銅葵花》有感05-11
讀《凡卡》有感05-08
讀《烏塔》有感05-07
讀《點燃人生》有感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