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讀《白鹿原》有感

時間:2021-03-24 14:53:52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白鹿原》有感

  讀《白鹿原》有感1

  《白鹿原》這本書所講述的故事背景是在清末到解放那段動蕩的歷史中,以陜西渭南一帶的白鹿村為故事發生地,細膩地反映了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書中雖然以戰亂的年代為歷史背景,但卻沒有花大量篇幅去寫戰亂中的悲苦生活,而通過對個別人物細膩的描述體現了出來,在表現整個戰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之外也表現出了大西北農村的祥和。

  書中以描寫白嘉軒作為開場,他娶了六房女人都不明原因死了,沒有留下后代,村里人都認為白嘉軒有克妻命,女人不能給他做媳婦。白嘉軒是貫穿小說始末的線索人物,他是中國式家長、族長的典型代表,他光明磊落一生不曾做過一件見不得光的事;他老實本分,堅信自己老老實實做農活,無論是誰上臺都不會為難莊稼人;他隱忍堅強,一生遇到許多坎坷,即使經歷死了6房老婆以及自己悉心栽培的族長繼承人墮落這樣的大事,他依然能夠平靜面對;他公正無私,自己的兒子犯了錯,他也強撐著實行家法;他仁義寬厚,對待長工鹿三如同家人一樣,災年荒月他仍然留下鹿三繼續熬活;他甚至以德報怨,黑娃做土匪后讓手下打折了了他一直硬挺的腰,而黑娃遇難時,他還是果斷的要求兒子白孝文救黑娃。他的身上仿佛具備了所有中國傳統美德,可是正如黑娃所言,他的腰板太直太硬了,以至于保守固執。他反對兒女讀太多書,他從骨子里反對一切會打破《白鹿原》平靜生活的事情,他一生都在努力維持白鹿村的平靜與秩序,從不會被潮流沖昏頭腦,但是他如同千千萬萬個中國式傳統家長一樣,無法阻擋歷史的滾滾洪流。

  看小說中描寫的每個人物,都會感慨人生并非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白嘉軒在取到第七個老婆的時候才過上了安定的生活,他的大兒子白孝文一直被他看好做族里的繼承人,卻因為被他人陷害和自己立場的不堅定淪落為被人恥笑的對象,在他對生活完全絕望時他家的長工卻驚醒了他,讓他再次走到別人的前面,加入國民黨,在看到共產黨即將勝利時,又轉向投靠了共產黨,以至于到最后通過各種手段做了一縣之長,盡管他的品性讓人所不恥,可是生活就是這樣,瞬息萬變。二兒子白孝武似乎就平淡多了,順了父親的教導,成了族里的繼承人,凡事都和父親一樣,穩重中有點迂腐。值得一提的是白嘉軒的小女兒,也是他的寶貝,從小被他寵壞了的白靈,他沒有像他的三個哥哥那樣聽從父親的教導,而是選擇了自己的生活,小的時候就選擇了和男孩子一樣去讀書,由于父親的疼愛,她沒像其她女孩子一樣學習針線,而是走進了學堂,當她去了一次城里的姑媽家時,才發現外面的世界才是她想要的生活,于是又再次毅然的選擇去城里上學,在接受了新思想后,她加入了國民黨,但在工作中又發現了共產黨才是她想要的,于是又再一次毅然棄“國”從“共”,與此同時,她的戀人卻與他背道而馳,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她放棄了自己的愛人鹿兆海,選擇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鹿兆鵬,盡管到后來她成為了革命的犧牲品,但她的一生卻是為自己而活,活的是那樣的精彩。

  通讀整篇小說,給我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只要心懷希望,一切都會好的

  白鹿原上,白家興旺過,鹿家興旺過,但好景都不長,跌下去,又起來,起來又下去。白鹿兩家三代人被命運在砧板上無情地反復敲打。我們無法預料到不幸什么時候會在什么地方降臨到什么人身上,所以,自己不論什么時候,都別悲觀,也別驕傲,只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堅持下去,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運氣好;活得不好,是時候沒到,自己還要再加把勁兒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長得很,一時得意、一時低落,千萬不要把一時的狀態當成永恒。對人生的態度,在困難的時候要能堅持得住,在得意的時候要沉穩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二、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但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

  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人有思想,人在思想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同樣需要尊重,我們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個人可能會因為財富、機會等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差一點,但是時間能改變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輩子長工的鹿三,還生出了一個將來當保安營營長的黑娃一樣的兒子來。地主白嘉軒的兒子,也有賣房賣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這等于自斷后路。這樣的后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時候,已經晚了。

  小說中的朱先生讀圣人書,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學為好人,又不拘泥于圣人之言,在混亂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論世事怎么變化,總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低調而不驕傲。管你張縣長李縣長,共產黨還是國民黨,他有他的抱負、理想與信念,成敗不縈于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時,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氣,又不失情調,這就啟示我們不論身處什么世道,遇到什么樣的人,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

  讀《白鹿原》有感2

  這本小說我大學時就曾看過。但那時的自己毫無閱歷,人生也未曾受過任何挫折,尤其學業上的種種順利,讓自己時時沉浸于前途無限光明的幻想中。對這種雖然名氣足,但卻內容冗長而又充滿鄉土特色的小說實在難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隨手翻過幾次,但總是半路而止,體會不出任何甘苦。

  工作以后,發現了自身能力的種種欠缺,也發現了人生并非過去想象般一帆風順,經歷了不少焦頭爛額之苦,時過境遷之后再讀它,體會則完全不同了。

  白鹿原上,白家與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時間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很讓我有些感慨。

  感慨之一是世事難料。白鹿原上,白家興旺過,鹿家興旺過,但好景都不長,跌下去,又起來,起來又下去。白鹿兩家三代人被命運在砧板上無情地反復敲打。什么時候正面烤,什么時候背面敲,世事難料。所以,自己不論什么時候,都別悲觀,也別驕傲。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運氣好;活得不好,是時候沒到,自己還要再加把勁兒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長得很,一時得意、一是低落,千萬不要把一時的狀態當成永恒。對人生的態度,在困難的時候要能堅持得住,在得意的時候要沉穩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感慨之二是尊重別人。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難保一輩子卑微,即使一輩子卑微,下一輩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時間能改變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輩子長工的鹿三,還生出了一個將來當保安營營長的黑娃一樣的兒子來。地主白嘉軒的兒子,也有賣房賣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這等于自斷后路。這樣的后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時候,已經晚了。

  感慨之三,做人要向朱先生學習。朱先生讀圣人書,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學為好人;又不拘泥于圣人之言,在混亂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論世事怎么變化,總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低調而不驕傲。管你張縣長李縣長,共產黨還是其他,他有他的抱負、理想與信念,成敗不縈于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時,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氣,又不失情調,讓我佩服。

  感慨之四,有自己的原則,但也給別人一個機會。白嘉軒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圓滑很多。白嘉軒要是能夠在堅持自己的原則的同時,多給子女一點諒解,或許白孝文也不至墮落到那種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過陰損。這樣的陰損是否能招來禍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還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蕩蕩,才能心無所懼。

  讀《白鹿原》有感3

  用了五天的時間,看完了近五百萬字的《白鹿原》,然而在之后的幾天里,我依然被書中人物的命運而緊緊牽絆,仿佛親身經歷,無法淡化的人與事,只是一遍一遍的想,思索。

  還記得看《穆斯林的葬禮》時,當看到埋葬韓新月那一章,我滂沱的淚水早已控制不住,哭,盡情的哭,用眼淚祭奠主人公那悲劇的人生。我選擇這樣的方式之后會覺的少許發泄過后的輕松,然而看完《白鹿原》,當合上書的一剎那,五味雜陳的感覺涌上心頭,說不上是痛苦,欣慰還是別的什么感覺,只是覺的在這部著作面前,任何的評論,任何的感慨都顯得力不從心,那樣的一種心靈感受已經無法用文字亦或語言去形容。是的,無法形容。

  那個時代,人物的命運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被社會環境所限制,被自己的出身所限制,能做的選擇并不多,但是,不論哪一個時代,選擇做一個怎樣的人,正直的人還是偽君子,為國家大義而亡還是為小家私利而茍且偷生,這樣的選擇權永遠緊緊的握在人們自己手中。白嘉軒與鹿子霖這兩個“友好的敵人”同樣的社會地位,操著不同的處世經,必然得到生活不同的回饋:白嘉軒依然是人們心中正值睿智值得信賴的老族長,而鹿子霖卻在瘋傻了之后狼狽的凍死在自家的柴禾房里。白鹿原上兩個大家族之間的故事似乎演繹到這里就要結束了,然而我想,在每一個讀者心中,故事還在繼續……

  作為一部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文學名著,《白鹿原》不僅向人們講述了兩個家族之間興衰成敗的故事,更為讀者描繪出一副**人堅持革命堅持抗戰的恢弘圖景,從軍閥混戰到國名大革命,從抗擊日本侵略到國共兩黨內戰,每段歷史中都融入了人物故事,融入了情感血淚,將歷史演繹成活物。也許這樣的歷史才是真正的歷史,而不再只是歷史課本上那些枯燥的線索或是單調乏味沒有血肉填充的骨架。歷史不應該站在俯視的角度去觀察,而應該是用自身的情感去體會,否則怎會“知古鑒今”,怎會“知興替”?我們看過太多為政治服務的歷史資料,它將我們對歷史的情感漸漸磨滅,然而一本小說一部所謂的野史或一段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卻讓那段失去的時空再現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白鹿原》展現給我一個別樣的世界,濃郁的漢中風情,讓我十分懷念北方的家鄉。成長在白鹿原上的人們,淳樸踏實,平靜而又滿足的生活著,他們有堅定的信仰,有足夠的生的意念和毅力,對付那發生在以習慣長久的平靜的白鹿原上的一波又一波的侵襲和災禍,他們努力堅守著,信念,鄉約,還有那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觸犯道德底線的原則,他們是普通的中國農民,依靠土地為生的人們,有國人的善良淳樸,亦有國人的中庸與怯懦,對于人性的刻畫與把握,陳忠實在這部小說中演繹的淋漓盡致。

  一部好的小說讓人們記住的不只是曲折離奇感人肺腑的故事情節,而是永遠的收獲了一種對生命的感悟與熱愛!

  讀《白鹿原》有感4

  寒假里讀了《白鹿原》一書,頗有感觸,下面發表一下自己的拙見。

  早在幾年前有朋友推薦我讀一讀《白鹿原》,可當時迫于升學壓力,沒能實現。不過大衣的寒假這個機會我可沒錯過,利用這段時間讀了此書,感觸頗深。

  先談談本書作者。作家,可謂一位地地道道的鄉土作家,《白鹿原》可比《暴風驟雨》《紅旗譜》,同時寫農村農民運動,也寫階級和階級斗爭,但作家給人以不落俗套,耳目一新的震撼。

  書中有一些被人們不恥的有關“性”的描寫。我本人認為,這并不能說明作者低俗,而恰恰體現了作者對待生活的誠實態度,對于自己思想毫不避諱的頭名。文學與下流有著明顯的區別,如果某些人以這種態度審視文學,那么它才是最低俗的。

  最令我深思的要算主人公白嘉軒。白嘉軒在作品中始終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當我一次次品味這句話時,總能得到一次深似一次的啟示。或許命運只是一個個偶然的機緣,但縱然完全相同的際遇,在不同的人,總能幻化出相異的結局。

  像白嘉軒和鹿子霖,同樣出身,同樣的年齡,同樣歷經風云變換,去似兩條平行直線,相視相望,似乎近在咫尺,去永遠進不了同一個世界。

  白嘉軒面對黑娃帶回的媳婦小娥冷若冰霜;面對女兒跳躍的青春眉頭緊皺。他是一塊磁鐵,浸透千年的紅銹;它是一塊石頭,承襲千年的風霜。

  但世界總是在變化,國共合作,農協當權,田福賢復辟,白狼出沒,白鹿原上紛紛擾擾的變故讓白嘉軒達而復貧,貧而復貴,但內心沒有絲毫傷痛。

  農協把祠堂砸碎砸爛了,他泰然處之。風浪稍平之后,又召集起能工巧匠,修復鄉約碑文,石碑參差不齊,碑文殘缺不全,白嘉軒召集全族人做祭奠,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家族在它眼中,永恒而永恒。

  白嘉軒也許是封建制度的衛道者,但它同樣是個“改革專家”,制相約,身體力行,懲亂治惡,是謂天地氣運。

  他跪地求人,解鄉鄰之困,救尷尬之眾。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他又都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只要是在“道”允許的范圍之內,他愿意付出自己的仁、義、情、愛,成就別人的幸福。對鹿三,對失地寡婦,對村民,白嘉軒是一個巍巍長者,是一個謙謙君子。然而,他只是“封建”這塊貧瘠土地上的一個行將沒落的殉道者。他同樣是個智者,對別人有意無意的拉攏,一再拒絕;亂世中既不聯此,亦不附彼;他不當官,不入匪,只鄉情清靜靜的做他的族長。在思想深處,他討厭雜亂塵世,渴望簡單、安寧、古樸的日子。

  這樣,白嘉軒便有了一種飄然出塵的味道。然而,他終究還是個農民,他身上不可避免地融入某些世俗的特征。也就有人持另一種態度,認為白嘉軒是一個偽君子,偽善使他的仁、義都成了假仁假義。這些可以從與鹿子霖調換土地,暗中較勁兒看出。但我們要想一想,這世上有哪會有向佛一樣的真人。其實,他還是個農民,保守、枯澀、厚重。像原上的大多數一樣。

  白嘉軒以他獨特的'性格走完了他的一生。

  書中朱先生也是一個鮮活的人物,但也是最令我感到茅盾的一個人。同時,不可否認的事,對朱先生的描寫的確帶有“神話”色彩,這可能是作品的牽強之處吧。

  朱先生是白鹿原上地位最特殊的人,學問自然沒得說,可封建那時肯定的。他雖不是什么“官”,什么“長”,可卻受所有人擁護。他只身勸退30萬軍隊,以及一次又一次對未來社會的預言,證明它已近乎圣人。可他謙遜、固執的性格也為他本人添彩不少。本書對其他人物刻畫也相當成功,如白孝文,鹿兆鵬,白靈,白孝武,黑娃等。凸現了那個動蕩年代不安的農村社會和農民的生活,以其獨到的筆風和思路為大家描繪了渭河平原幾十年的變遷,可謂驚世之作,并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書中人物盡顯那個年代的典型農民及地主的形象。既真實似觸手可及又不感夸大。《白鹿原》也是在作者的天命之年完成的,這也說明作家實用其多年的積累為我們換取了一部優秀的小說,不僅充實我們的生活,更讓我們得到啟示,從中學到一些東西,這才是真正的讀書的意義,也似作者最大的愿望。

  以上是我的拙見,不一定符合眾多人的看法,不過就我的水平也就這些,以后還會再多讀一些作品,增強自己的鑒賞能力,同時豐富自己的一些情感和知識,為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熟悉的可能不是自己而是他們的土地吧”,作者作家實這樣描寫書中主人公,其實他何嘗不是如此呢。從作者形象可以看出:蒼勁的臉體現了一個秦嶺山下,渭河流域原上一條真正的漢子。他熱愛這片土地,字里行間浸透了他對這里的人民無限眷戀的情感。

  祝福這里的人民,他們有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好兒子;祝福中國文壇,它是這方厚天熱土上的一頭白鹿。

  讀《白鹿原》有感5

  《白鹿原》是我看過的第二好的小說,第一好的自然是《平凡的世界》,兩者不同點在于后者側重于個人的奮斗,而前者側重于文化的揭露。下面就講講讀《白鹿原》的一些感想。

  《白鹿原》的主題是民族傳統文化敘寫,這種文化有其兩面性。一方面它有著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它又是殘酷吃人的宗法禮教。這種矛盾的兩面性在歷史的激蕩中不斷碰撞。而又融入每個人的性格特征中,很多人一方面想極力擺脫禮教的束縛,但又逃不出宗法的樊籬,這就是悲劇性的根源。

  傳統文化的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最終沒落了,它成為了現代文明的障礙,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思想確立之后,更是在人們的思想深處被徹底清除了,封建糟粕是沒了,但我們民族的精華也沒了,我們沒有了信仰,沒有了道德,剩下的只有空洞的道德說教與現實的物欲橫流,我們的根在哪里?從這個角度講,《白鹿原》算是一部民族靈魂的尋根史。

  下面來講講書里面的具體人物。主人公是白鹿村的族長白嘉軒。他是封建傳統宗法制度的代表。在他身上體現著宗法制度的兩面性。一方面是仁義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殘酷的宗法約束。白嘉軒一生沒有做過虧心事,做事光明正大,同時也有很多的仁義之舉。他的仁義正直被廣為傳誦。而在維護宗法制度方面又體現出他的絕情與殘酷。不讓黑娃與小娥進祖宗祠堂,對小娥與孝文的刑罰,最終導致了一系列的悲劇。

  朱先生應該是傳統文化神化的代表。如果白嘉軒是道德境界的話,朱先生已經到達了天地境界。作為關中大儒,他保持了傳統士大夫精神,既能獨善其身,又能兼濟天下。面對脅迫,他堅持威武不能屈的節氣。他的聰明睿智,他的高風亮節或許就是傳統文化的理想人格吧。

  書中還有幾個很重要的人物。他們是禮教的直接受害者。小娥的命運是一波三折。她作為郭舉人的小妾,其實是一個奴隸。在跟黑娃回到白鹿村后,受到了封建禮教的排斥,但是他們兩個堅持與禮教的斗爭。這一點必須要給予贊揚,他們的勇氣是令人佩服的。但是人性與命運不會這么簡單,黑娃走后,小娥變成了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在鹿子霖的唆使之下,他成為了宗族斗爭的工具,客觀上也是對禮教的報復,隨后等待她的自然是禮教的懲罰。她是斗不過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宗法制度的,最終也是死在了宗法制度之下。隨后的一場大瘟疫又好像是對宗法制度的報復。

  孝文是書中經歷落差較大的一個人物。從族長繼承人逐漸淪為不孝子、乞丐。而后有逐漸成為營長直至新中國的縣長。他的墮落是禮教的約束的惡果,而他的重生又反映了什么呢?他的性格中有他父親的沉穩與老練,但缺乏他父親的仁義,所以最終走向了高位,但這個過程并不是完全光彩的。這是他性格決定的。

  黑娃是我最欣賞的一個角色,他的經歷很豐富,國、共、儒他都沾過邊,他最終的結局是被害死了,對于這個結果我很不能接受,為什么一個變好的人不能讓他善終。一方面反抗禮教,但又逃不出禮教的束縛,飛黃騰達之后也要回來祭拜祖宗祠堂。他后來變成一個好學的儒家學者,這點我不是很理解。他是一個復雜的人也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任何現實主義小說都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環境,尤其是政治環境。書中大的歷史事件包括辛亥革命,國共合作,大清洗,內部肅反,抗日戰爭,解放戰中,到新中國成立。這些事件表現在白鹿原上就是政治斗爭,經濟斗爭,黨派斗爭與宗法斗爭的攪合。白鹿原經歷了斗爭——恢復——斗爭——恢復的反復過程。復雜的斗爭最終體現的是文化的沖突乃至人性的沖突。每個人都是在人性、宗法與環境的三者之間抉擇。

  《白鹿原》擺脫了階級斗爭思維的束縛,站在了一個更高更廣的角度上,對文化與人性的進行了錯綜復雜的描述,這就是一部民族靈魂的尋根史。

【讀《白鹿原》有感】相關文章:

讀《白鹿原》有感700字04-24

讀《簡愛》有感05-20

讀《童年》有感05-15

讀《曹操》有感04-24

讀《看見》有感04-22

讀《魔戒》有感04-11

讀《自信》有感04-07

讀《母愛》有感05-18

讀《背影》有感05-11

讀《皮囊》有感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