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祭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燈祭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燈祭讀后感1
今天學習了《燈祭》一文,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那一盞盞燈,飽含著快樂,真情和無盡的思念。這是一個可親的父親,他用雙手詮釋了深深的父愛,用心抒寫了對子女的關懷。
每每讀到“我多想提著父親送我的燈到路上接他回來呀。”……“沒想到我迎來了千盞萬盞燈,卻再也迎不來幼年時父親送給我的那盞燈了”時,就會禁不住熱淚盈眶。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母親。二十九年前的初夏時節,正在學校參加演出的我,連妝都沒顧上卸,就被人急匆匆從學校接回了家,只說是母親出了意外。而當時的我,也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面竟是天人永隔。那一天,母親永遠地離開了。每當想到這兒,我的眼淚就會不由自主的掉下來。也許當時年紀小,不知道母親對于我來說意味著什么,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明白,母親,是離開了,永遠的離開了!再也不會回來了!只有記憶中溫柔的雙手,溫暖的懷抱……
失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燈祭讀后感2
作者懷念父親在世時每逢過年父親總是會給他坐一盞特別的燈。那是用玻璃做的罐頭瓶,先用開水倒進瓶里,于是瓶底就掉下來了,燈罩邊做好了,燈的底座是用圓形有花紋的木頭,對準后鉆兩個眼,兩個端頭扭結在一起,燈座便做成了,再從底座中心釘入一個釘子,找一根紅蠟燭固定在釘子上,這燈就算做好了,只等夜幕降臨,點著燈,作者就覺得無限幸福啦。
每逢過年,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光明,因為有了年,就覺得日子有盼頭了。而因為有了父親,年也就顯得有聲有色;而如果有了父親送我的燈,年則妖嬈迷人了。
書中寫道,作者是生于1928年的正月十五一個落雪的黃昏,所以父親為他取名“迎燈”。在他小時候每逢過年都要給他做一盞燈,如今父親不在人世了,作者在過年時,為父親買了一盞燈,把它送到了墓地,燈光在夜幕中顯得華麗醒目,凄切動人。這是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也是對父親的感恩之情,這些也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樸素的對親人的緬懷之情。我非常想念我的姥姥。
燈祭讀后感3
看完《燈祭》的原文之后,我有了比看課文更深的感觸,因為它比課文描寫得更細致:
1.從門外的雪地上撿回一個罐頭瓶,然后將一瓢滾熱的開水倒進瓶里,“啪”的一聲,瓶底均勻地落下來,燈罩便誕生了。趕緊用廢棉花將燈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飛旋的灰塵為止。燈的底座是圓形的`,木制,有花紋,面積比燈罩要大上一圈,沿邊緣對稱地鉆兩個眼,將鐵絲從一只眼穿過去,然后沿著底座的直徑爬行,再扎入另一個眼中,“鐵絲在手的牽引下像眼鏡蛇一樣搖擺著身子朝上伸展,”兩個端頭一旦匯合扭結在一起,燈座便大功告成了。那時候從底座中心再釘透一根釘子,把半截紅燭固定在釘子上。“待到夜幕降臨時,輕輕捧起燈罩,“嚓”地點燃蠟燭,斂聲屏氣地落下燈罩,”你提著這盞燈就覺得無限風光了。
2.我買下了一盞燈。天將黑時,將它送到了父親的墓地。“嚓”地劃根火柴,周圍的夜色就顫動了一下,“父親的房子在夜色中顯得華麗醒目,凄切動人。”
燈祭讀后感4
《燈祭》中那玻璃燈是一份親情。兩代人的燈,兩代人的情,那燈光所傳遞的是兩代人陰陽兩界無法阻隔的親情。
用燈去祭奠父親,因為是父親的愛溫暖了我,給我心聲,我應該用心去祭奠逝世的他,去回報 第一句,說有年覺得有盼頭,喜歡過年,但是,父親的存在讓年更加得有聲有色,因為父親會送我燈,父親,年,還有燈這三個美好的食物在一起,讓“我”倍感幸福。
第二句說,父親走了,我們沒有點燈,更沒有好好的過年,原來,我們最珍貴的,最珍惜的就是父親,就是和父親在一起的美好生活,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只要人在,什么都好,沒有了人,所有的情感都無法發泄,所有的情感都無法表達,所以要好好珍惜,好好珍惜還在你身邊的人,也同樣懷念曾經的美好時光,父親雖然不在了,但是,曾經的回憶還在,讓作者的心更加的難過,花開堪折直須折,莫等花落空。
【燈祭讀后感】相關文章:
燈祭教學反思01-26
小桔燈讀后感12-30
冰心的《小桔燈》讀后感07-24
祭父08-27
賈平凹《帶燈》的燈08-26
祭殤散文01-26
冰心《小橘燈》讀后感(通用6篇)09-09
夜燈隨筆08-21
燈650字03-14
珠子燈 汪曾祺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