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新課程標準》讀后感范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英語新課程標準》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教育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審視傳統英語教育往往以說教為主要手段,重視對學生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的需要,也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手段所起的巨大作用。
作為一名農村教師,經常在教學生活中發現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
讀了《英語課程標準》后,了解到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讓他們得到全面發展。而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成為我們教師的最重要的任務。
首先,要理解教材,整合教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其次,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使他們的學習置身于一種真實、優美、和諧的情景中,盡可能地使原有抽象、邏輯、符號化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直觀、真切,幫助他們掃除學習障礙,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采用各種活動方式,促使學生參與體驗,進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有意義學習的重要形式。我在教學實踐中,通常采用小組討論或辯論的方式,努力使師生間的交流盡可能的充分。這種小組討論、辯論等形式可以大大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這些是我讀《英語課程標準》后的一些體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將會不斷的學習、努力、實踐和探索,一定能把素質教育最終落到實處。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雖然現代教學理論中,我們都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但是在教學實際中,卻還存在把學生放在被動接受教育位置上的現狀,沒有從滿足學生需要的角度去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這種做法實在是不符合新時代人才的素質要求,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自從暑假中讀了《英語課程標準》以后,我知道了要防止強調模仿、死記硬背、機械操練的教學傾向,重視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努力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營造啟動學生思維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加速知識的內化過程,使他們能夠在聽、說、讀、寫等語言交際活動中靈活運用知識,變語言知識為英語交際的工具。所以從根本上改變面貌學習方式,保證學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而被視為新課程改革是否成功的標志。因此,在目前狀況下,積極倡導初中英語有意義學習的思想,深刻領會有意義學習的概念、一般特征和實施條件,對于引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革新、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進而推進基礎教育向縱深發展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意義學習的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的,他從人本主義思想出發,將學習分為無意義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兩種。所謂有意義學習是指不再是和情感對立的認知學習,而是把各方面經驗融合在一起的學習。與有意義學習相對的是“機械學習”,也就是不理解學習內容,依靠強行灌輸的死記硬背式的學習。這種學習不涉及個人意義,只與學習者的某個部位(大腦)有關,與完整的人無關,人們常形象地稱之為“頸部以上”的學習。在羅杰斯看來,意義學習是讓學生自由學習。只要教師對學生抱有信任的態度,并愿意讓學生自由學習,就會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形成適應自己風格的、促進學習的最佳方法。意義學習要求徹底改變傳統教育中束縛學生主動性的教育方式。教師不是學生學習的控制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提供一種學習的氣氛,傳授有適合于學生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較少地采用,甚至不采用直接告訴、簡單命令、詳細指導等教學方式,而較多的采用間接的、不明確指導和命令、不作詳細指點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情感、提出問題、采取行動并解決問題。
依據意義學習的基本理論,初中英語的有意義學習應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學習具有個人參與的性質,即要把整個人的認知和情感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2、學習是自我發起的,學習者由于內在的愿望而主動去探索、發現和了解事件的意義。
3、學習是滲透性的。它會使學生的行為、態度,乃至個性都發生變化。
4、學習是由學生自我評價的。學生最清楚某種學習的方式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是否弄明白了自己原先不甚清楚的知識。
為了幫助學生開展有意義學習,促成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本學期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
一、創設真實情景,使學生投入到有意義學習之中。
學習是否建立在對學生個人有真實意義的情景之中,是有意義學習的重要條件。
因此我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使他們的學習置身于一種真實、優美、和諧的情景中,盡可能地使原有抽象、邏輯、符號化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直觀、真切,幫助他們掃除學習障礙,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
首先,我十分注重利用學生身邊發生的點滴小事來創設真實的情景。如:有的學生遲到了,我會讓他用英語說明原因,然后引導其他學生用所學過的句型來表述。有的會說:He late for school because he got up too late.或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bike, so he was late for school.等。
其次,我還讓學生在表演、制作、游戲等情景活動中展開學習,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象,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課前的師生對話中,我經常會提一些諸如此類的問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Sunday? How long did it take you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yesterday?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 等,學生既操練了有用的句型,又反映了真實的想法和實際情況。又如,在學習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班里一位同學過生日的情景,并且和打電話邀請、去商店買禮物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們身臨其境,積極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把枯燥的語言知識融于形象、生動的情景之中。這些做法,不僅使學生理解了所探索的問題,而且在解決問題中增加了對學習過程的感受,提高了學習熱情。
二、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開展有意義學習。
關注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師,在組織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上,與傳統教學的教師所采用的方式完全不同:他們在組織教學和講解上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而是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所必須的資源上,使學生在利用資源時更便捷,從而幫助學生開展有意義學習,僅憑一本書學習是不夠的,應該從多渠道獲得更多的信息資源。我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為學生提供盡量多的信息資源。除了讓學生訂閱英語報刊、雜志、看簡單的英語電影,聽學英語歌曲等常規做法外,我還努力在英語教學之中運用集文字、聲像和動畫于一體的多媒體。這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還將所要學習的內容有機鑲嵌在特定的情景之中,使之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這樣的整體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有利于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去。我還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因為網上既有數不盡的英語資源供老師學習和研究,也有無數的英語教學網站供學生學習,給學生提供輔導與幫助。, 讓他們在欣賞新鮮的閱讀材料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再如訪問英語頁、參加網上的在線英語學習新聞組、參加電子布告欄(BBS)進行英語學習討論,或運用因特網上的聊天室(CHAT ROOM)。這些做法,不僅能較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培養學生搜集和利用教學資源,以及探索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三、在合作交流中學習,促進學生的有意義學習。
合作交流是有意義學習的重要形式。我在教學實踐中,通常采用小組討論或辯論的方式,努力使師生間的交流盡可能的充分。這種小組討論、辯論等形式可以大大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 CHRISTMAS DAY 這一閱讀材料時,我是這樣安排的:
1.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己閱讀,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開始小組討論(小組由四人組成,優等生一人,中等生兩人,后進生一人),各小組成員輪流提問、回答本材料給予的問題,如:
What do Children do on Christmas Eve?
What does Father Christmas do during the night?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Saint Nicholas? 等,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相互糾錯,互相補充,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
2.在此基礎上,各組員有提出自己所難以理解的語言知識問題供大家思考、討論,同時各小組長把組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以便在組際交流時能解決這些問題。
3.進行組際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學一起交流。我先讓討論得比較成熟的小組代表發言,匯報本組對文章的理解,其他各組作補充、質疑、評價。再有各組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進行組際之間的討論、解答。經過一番認真的討論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及語言知識便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4.我作為一名組織者和引導者不失時機地進行誘導,師生共同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
合作交流可以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從而對知識產生新的認識。
四、在自我評價中,激發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意識。
新課程標準指出,只有當學習者自己決定評價的準則、學習的目的、以及達到目的的水平等,并對自己確定的內容負起責任時,他才能真正地努力學習,才會對自己學習的方向真正負責。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評價,可以培養他們對自己行為的反省意識和能力。例如,在英語寫作的訓練中,每當學生完成一篇習作時,我讓學生就自己的習作先作一個自我評價,如:文章是否切題,時態是否正確,人稱是否一致,內容是否完整,語言是否貼切地道等,然后針對評價的結果進行修改,修改后再交給老師。經過認真批改后,我將評價信息再反饋給學生。一段時間后我再讓學生進行階段性的自我評價,如:寫作時能否自然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寫作的主要困難是什么,寫作中常見的錯誤是什么,你能否運用最近學過的新的單詞、詞組和句型表達思想等。通過自我評價的過程,學生能不斷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改正,這樣,既能使學生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同時也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寫好英語作文的信心。
在目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深刻劇變的關鍵時期,以英語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加強對初中生英語學習觀念、行為的研究與剖析,著力改革和完善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方式,努力構建符合新課程改革目標要求的有意義學習理論與實踐體系,對優化學生英語學習和促進英語新課程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都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我深信在新的歷史時期,英語有意義學習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在我國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的廣闊背景之中,必將受到廣泛的重視,我相信,通過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斷的學習、努力、實踐和探索,一定能把素質教育最終落到實處。
【《英語新課程標準》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英語新課程標準》讀后感范文6篇05-23
教師《英語新課程標準》讀后感10-01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通用9篇)05-17
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04-11
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05-09
2022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05-18
英語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03-30
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05-21
歷史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精選10篇)05-17
小學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精選7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