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老師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做好老師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本學期,我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觀點折服,被他那親切、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的語言所打動,讓我印象深刻。
一、寬大的胸襟,平和的心態,做開明的教師
同樣作為一個老師,但是做老師的心態卻不一樣。 我們每天都在教育學生,而我們每天也都在抱怨:為什么你們就不明白老師的心呢?為什么成天只知道吃、玩,什么時候才能把勁兒用在學習上?讀了李鎮西老師"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明白了:教育需要我們常常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問題,所謂的"理解兒童",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兒童的心去理解兒童的心。平時我總二歲,正是愛玩的年紀,如果都把他們變成我們心目中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那孩子們就成了我們制造的模具中的產品是拿一個成人的標準來看待我的學生。冷靜下來想想,他們才多大,也不過十一。
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內心,忽略了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東西,而李老師能夠在教育學生的同時"向學生學習",他真誠地尊重學生,勇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李老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承認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過程便絕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
作為教師,在學生的面前,我們要保持著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喚醒孩子的童心,這樣才會走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感受你的愛。
二、把問題當成科研課題,做研究型教師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后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和了,教育也從容了。李鎮西老師認為:對于一線老師來說,最好的科研課題來自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你應該高興,因為新的科研課題在向你招手了--也許你走向教育專家之路的起點就在這兒呢!這樣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
三、多讀書,讀好書,做讀書思考的老師。
歷史總是向前發展,信息與知識的更新也是理所當然。如果不常讀書、不思考,就會感到很吃力。與其抱怨教育的要求過高,不如靜下心來用心"充電".擺脫這種困境的最好途徑就是讀書和思考。記得有人說過,不讀書的教師走不到教學的前沿,"厚積"才能"薄發",這是一個永久不變的真理。不做"經師"做"人師",光讀書還不夠,還要善于思考。李老師建議我們用寫作來進行清晰、完整、有條理的思考,這實在是一條促成教師互動交流、共同成長的專業發展之路。愿我們都能拿起筆來,把所思所感所做都記錄下來,或發到網絡和報刊上,這既不湮沒自己的勞動,也是在幫助別人,更是在收獲做好老師的樂趣。
李老師的這些教育理論將成為我的指路明燈,把教書育人當做是自己畢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立志做最好的老師。
【做好老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七篇04-19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精選15篇04-21
關于精選《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范文(我要做好孩子感悟20字)04-18
《我的小學老師》讀后感04-18
做好剪紙的傳承02-18
中考做好自己作文03-23
《神秘的女老師》讀后感15篇04-10
《書包里的老師》讀后感450字04-18
夢神老師不可思議讀后感04-18
《我的老師》讀后感【精選5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