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命運》讀后感
書,是文明的載體,記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
徹底侵占一個民族最好的方法,就是毀掉他們的書,或者說確切點,就是毀掉他們書中文字。再將自己的書,自己的文化傳播給這個民族的人們,這樣一來,這個失去了靈魂的.民族的人們,就徹底淪為行尸走肉,或是他人的奴隸。
從歷史上來說,毀掉一個民族的書籍來更好地統(tǒng)治他們的事,本文就提到了的:凱撒的軍隊占領埃及時燒掉了亞歷山大圖書館,韃靼人洗劫莫斯科時,毀掉了很多寺院里的書籍。同樣的事情,我國古代也發(fā)生過:有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清朝時大興的文字獄。
雖然由于政治的問題,古代很多書被毀掉了,但是它們中,依然在后世被發(fā)現(xiàn)殘本,這些殘本的保留者,古代有些人也可謂有一番驚心動魄的經歷。清朝初年的《明史》一案,牽連不下千人,七十多人被處死。而這僅僅是因為他們在編寫《明史》時,直斥明將降清為叛逆,對努爾哈赤等清朝始祖不敬罷了。《明史輯略》雖然被全部銷毀,但它依舊喚醒了清初很多志士,他們的斗爭雖然沒有成功,但也減慢了清朝對漢族人民的統(tǒng)治。
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最寶貴的無疑是它的文化了,如果連文化都被禁錮,那么民族只能淪為奴隸。書,是文明的載體,每多愛惜一本書,就能多留下一份文化的遺產,才能抵御外敵的侵略。
【《書的命運》讀后感】相關文章:
《命運》讀后感03-11
《沙子的命運》讀后感05-14
《生活與命運》讀后感12-27
《命運》小學讀后感09-10
命運之路讀后感08-26
創(chuàng)造命運讀后感07-25
消失的命運書作文12-01
扼住命運的喉嚨的讀后感01-13
向命運挑戰(zhàn)的讀后感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