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之蟬》讀后感3篇
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后的基礎上發感想。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昆蟲記之蟬》讀后感3篇,歡迎閱讀。
《昆蟲記之蟬》讀后感一
我在這個寒假里喜歡上了一本書,叫《昆蟲記》,他的作者叫法布爾,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種昆蟲,就是蟬。這里講述了蟬和螞蟻之間的戰爭,蟬的地穴,蟬的音樂,蟬的卵。
蟬鳴仿佛是夏季的一個永恒的標志,然而,誰又曾想過這歌聲的來歷?蟬以地下漫長的四年的黑暗生活,來挽取一個月的日光中的歌唱。想要完成這樣的一次觀察,又需要怎么樣的耐心與熱忱?
首先是自我努力。這本書開頭就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否成器不在遺傳,而在自我努力。將來能否成器,能從小時候很愛玩什么,喜歡關注什么看出來,法布爾也是這樣,他小時候迷戀昆蟲,長大以后就成了享譽世界的昆蟲學家,文學大師。
其次是執著和自信。這本書里幾乎每一處都在告訴我們昆蟲世界時多么神秘有趣,大自然是多么豐富多彩。你若是有法布爾一樣的執著,自信和滿腔熱情,去探索自然界中的奧秘,也會有和他一樣驚人的發現。
我要學習法布爾那種認真觀察,不懼艱難困苦的精神。從小處著手,將來做某一方面偉大的法布爾吧!
《昆蟲記之蟬》讀后感二
說到蟬,大家都聽過它的聲音吧。它們總是在炎熱的夏天,發出煩躁的聲音。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們呢?
蟬也叫蠐螬,通常住在生有洋橄欖樹的地方,在《昆蟲記》中,法布爾道出:蟬——用生命歌唱生活!一直認為,蟬是一種好吃懶做不干活的昆蟲。拉封丹也曾經寫過,蟬到了冬天去哀求螞蟻給它食物吃,但是這是沒有依據的,法布爾卻認為與此不同,它發現了當炎熱的夏天來臨時,蟬生產一個“酒窖”時,其他昆蟲都來偷喝,最壞的算是螞蟻了,它們成為了無恥之徒,成群結隊的來襲擊它,把整個酒窖搶了過來。蟬并不是弱不禁風,也許是因為太善良了。
蟬在建筑他們的地穴時,巧妙的利用自己身上的粘液,使地穴能夠牢固。說起蟬的'地穴,卻永遠不遜于蟋蟀建筑的地穴。在《昆蟲記》中,法布爾寫了金蜣的地穴與蟬的作對比,突出蟬的造穴技高一籌。
法布爾做了一個實驗,用節日里最大的火藥放在蟬看不到而又最近的地方放響,結果蟬一點反應都沒有。可見,蟬是一個“極聾的昆蟲”,它對自己所發的聲音是一點也感覺不到的!
蟬的一生都在唱歌中度過,它唱歌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為了展現魅力?還是為了取悅人們?還是為了解悶?我不知道,但是我們不能割奪它們的權力。畢竟,它們這一輩子只能唱歌。我們不應厭惡它歌聲中的煩吵浮夸。那種鈸的聲音能高到足以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而又如此短暫。
《昆蟲記之蟬》讀后感三
昆蟲的世界里,有蟬與螞蟻的故事,有食尸蟲偉大的團隊精神。有食量巨大的大胃王——花金龜,有自然界的清道夫——圣甲蟲,還有生命力如野草一樣的堅強的昆蟲——白蝎,可在這最令我著迷的故事還是蟬與螞蟻的寓言。
xx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有首寓言《蟬和螞蟻》。人們從中了解到蟬與螞蟻冷落的傳說如同年利己主義。可是現實呢,卻是不同的。七月流火,午后酷熱難耐。蟬用指甲的細嘴開出一口甜美的井,并把多余分給那些口渴的昆蟲,在這些乞求者中,最多的是螞蟻,蟬心為善良,而螞蟻則貪婪,它們咬、扯、拽著蟬,而巨蟬到最后,棄井而去。當蟬生命耗盡時,螞蟻又來撕裂它的尸體,這時蟬也不知靈去哪里了。
然而,我們看到的寓言卻并非此言:冬天到,螞蟻藏糧之時,蟬前來乞求,吝嗇的螞蟻嘲笑到:“你夏日里歡暢,那冬天你也跳跳吧。”說完,高傲地離去了。
這在昆蟲世界如此,今日社會仍沒改變。西方人認為這是正確的,可誰知道這件事的真相。社會中出來的“啃老族”,是越來越多,強盜也數不勝數。社會,就不能改變它自己的命運嗎?既然不能,那就由人類來改變這一切吧。
【《昆蟲記之蟬》讀后感】相關文章:
《昆蟲記之蟬》讀后感03-16
昆蟲記之蟬的讀后感05-08
昆蟲記之蟬讀后感08-17
《昆蟲記之蟬》讀后感三篇04-30
昆蟲記蟬的讀后感03-16
昆蟲記蟬讀后感03-30
昆蟲記里蟬的讀后感03-31
昆蟲記蟬讀后感范文03-30
昆蟲記里的蟬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