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兒童教育觀讀后感
當我們進入初中課堂的時候,我們隨意翻翻語文課本,總會發現很多篇創于魯迅先生筆下的文章。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魯迅兒童教育觀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您。
魯迅兒童教育觀讀后感(1)
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看魯迅的兒童教育觀。
一、大自然是一部生動的教科書。
大自然給我們描繪了一副美麗的圖畫,那里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還有“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幼年的作者從中獲得了美的享受。
可以娛樂身心,看看“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這真是大自然最美妙的聲音。我們在這蟋蟀的彈奏和油蛉的低唱中感受到了秋的清靜肅穆。再看看“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讀書自然枯燥,因為都不懂,自然到園里玩得好,而這正可以借此放松神經,娛樂身心。大概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毫無目的,只是好玩而已,但他們從中卻的得到了無以倫比的快樂。
可以獲得知識,“還有花斑毛,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這種方式獲得的知識,將使孩子終身難忘的。
二、快樂地動手,獲得豐富的生活經驗。
冬天捕鳥,“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三、保護兒童的求知欲,激發兒童的尋秘探險精神。
拔何首烏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怪哉是怎么回事?“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先生,“怪哉”這蟲,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孩子能提出問題,其實不管他提的是什么問題,老師都應該肯定和表揚,欣賞他的這種求知精神,哪怕是一些希奇怪的事情。探究的內容可以作相應的指導,以免步入思考的誤區。但求知欲永遠是應該得到保護的。
長媽媽講的美女蛇故事,不僅使百草園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而且還激發了兒童的尋秘探險的精神。“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墻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
四、讓孩子擁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樂在其中,順其自然。
“老師讀書入神的時候,于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這不是單純的玩樂,而是有用的玩樂,在玩樂中提高自己的素質。
五、引而不發,不怒而畏;嚴而不厲,嚴而可親的教育藝術。
“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矩,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
魯迅兒童教育觀讀后感(2)
讀了魯迅的書,有利于拉近學生和魯迅的距離,還原一個立體的、全面的人間魯迅,消解魯迅在學生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臉譜化形象,讓學生認識冷峻魯迅不為我們所熟悉的一面。
1、童年回憶,見證魯迅的率真和溫情。
魯迅作品教學的最高境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去閱讀魯迅的原作,因此,如何從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興趣出發,拉近學生和魯迅的距離,讓學生親近魯迅,閱讀魯迅,是我們在魯迅作品教學中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個冷峻的魯迅也許令人心存敬畏,而一個率真的、溫情的魯迅會讓人愿意親近。從兒童視角解讀魯迅作品,品味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優美文字,走進一方寄托深遠的風雨故園,觸摸都市游子的內心情愫,學生或許暫時還難以理解其中復雜的人生況味,但對故鄉的脈脈溫情,文學的純粹與人性的溫暖,已經深入人心。學生感受到魯迅的親和力后,再去了解魯迅的時代、魯迅的身世,去閱讀魯迅憂憤深廣的作品,這樣就能形成一種梯度閱讀的良性循環。
2、去臉譜化,還原一個立體的魯迅。
在魯迅作品的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結構有限,加上魯迅作品自身意蘊豐富、艱澀難懂,造成了學生對魯迅的誤讀,甚至不讀。在老師們抽象的政治說教和機械的階級分析中,魯迅被簡單地臉譜化為一個筆如刀劍的戰士,一個橫眉怒目的好斗者。
事實上,魯迅不僅是高聲吶喊的斗士,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比如說他小時候頑皮,上課搞小動作,在課堂上偷偷地描摹圖畫;他生活小資,好吃小吃,還抽煙,更愛看電影,尤其是30年代的好萊塢大片;他還喜歡坐汽車兜風,這可是當時的高消費;他甚至像普通的父母一樣,溺愛兒子海嬰。魯迅就是這么一個率性至情的人,用孔慶東的話來說:“魯迅不是冷冰冰的一個簡單的文化斗士,而是這么有人情味的一個人。”如果我們在文本教學之外,引導學生拓展閱讀一點關于魯迅的相關材料,還原一個立體的、率性的魯迅,學生也許就不再畏懼魯迅先生,不再抗拒閱讀先生的作品了。
3、多維解讀,品味魯迅作品主題的豐富內涵。
教學大綱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鼓勵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多角度解讀。魯迅的作品往往意蘊豐富,角度單一的解讀活動難以涵蓋其深刻內涵,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學生的收獲一定會大得多。
魯迅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對魯迅作品的閱讀與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教師的講解只是一座橋梁,目的是能使學生認真地品讀魯迅作品,以自己的眼光去鑒別,以自己的經驗去審視,以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以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從而得到自己的感悟與體會,形成自己的判斷與評價。
魯迅兒童教育觀讀后感(3)
魯迅在《從孩子的照相說起》一文中認為孩子應當是健康、活潑、頑皮的,絲毫沒有被壓迫的瘟頭瘟腦。
在這方面,魯迅的《五猖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講的是極其平常的一件小事:魯迅迫不及待地要去離城幾十里地的'親戚家,看那里的迎神賽會,父親卻偏偏在即將起篙開船的當口要他背書,而且書背不出不能去。這件事使魯迅一直銘刻在心,并且寫成了文章,最后一句便是“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孩子總是很渴望到最熱鬧的、很遠的、生疏的、非常的地方去,這是天性的好奇心。這就難怪童年時的魯迅對于到東關去看五猖會認作“這是我兒時所罕逢的一件盛事”。父親的一句話“給我讀書。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無疑是在小魯迅的“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于是,心里不服,卻也只能讀下去,讀下去……好不輕易,終于背下來了,等在一旁的眾人露出笑臉,十分地興奮,可小魯迅“卻沒有他們那么興奮……”留下的,竟是終生難忘的一個“強迫背誦”的記憶。
一個人的童年記憶是十分重要的,難忘的記憶往往會影響他一輩子。然而,作為成人,他給孩子留下了什么樣的童年記憶,自己卻未必了解,而且也不想了解。因為這似乎無足輕重。魯迅把這段童年記憶寫成文章,不也正是從一個側面強烈地顯示出他對兒童讀書的某種主張嗎?
叫兒子讀書、背書,當父親的當然希望孩子好。這應該沒有錯。可是,父親卻沒有考慮兒子的感受,兒子此時此刻的企盼。于是,一個好的愿望卻變成了對孩子終生難忘的傷害。由此反顧當下的兒童閱讀,假如顯性或穩性地將大力提倡所謂的“課外閱讀”,被大人們視作“課內損失課外補”的措舉,依然強行捆綁在“提高考分”、“提高升學率”的戰車上,而不是置于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之中、愉悅的自由健康閱讀的環境之中,仍然可能是一種有損孩子成長發展的傷害。報載有一份“每周閱讀統計表”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督查記錄,項目竟有12個之多:閱讀時間、閱讀內容、讀物種類、讀書態度、字數統計、美麗詞句摘抄、家長評價、每周組內評選、朗讀內容摘抄,等等。這就難怪眾
多小學生對讀書的愛好,就這樣消解在名目繁多的“要求”、“規定”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