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讀后感4篇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清代學者彭端淑所著《為學》開篇闡明自己的觀點,又用貧富二僧的故事,論證了為學的成敗在于為與不為的道理。下面請欣賞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為學》讀后感4篇,希望大家喜歡~
《為學》讀后感1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也;不為,則易者亦難也……”今天學習了《為學》這篇課文,頗有感觸。作者的話實在太對了,天底下的事情是有什么難易之分,主要就在于你肯不肯去做。只要做了,再難的事情也會變得容易,反而如果你不做呢?那么再容易的事情就會變很難。所以,我們遇事要肯下手,不要“想”,那樣才會有收獲。
這篇課文里作者還列舉了貧富兩個和尚去南海這件事。貧和尚“憑一瓶一缽”就實現了自己的愿望;而富和尚呢?“多年來欲買舟而下”,但到后來還是一場空白。這難道不像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嗎?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在一起寫作業,忽然看見書上有一道難題。我皺了皺眉頭,心想反正老師又沒叫做,就甭管它。可是我同學卻兩眼發光,就像看到寶貝似的,二話沒說立刻在草稿紙上算了起來。沒過多久,就做出來了。我頓時覺得十分慚愧……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我們做數學方程組吧。有些方程組看起來很長一串,數字也復里復雜的。多數同學要么就把它們丟到一邊,要么就亂做。可是只要你認真地去思考,善于發現規律,這些方程其實都很簡單。
“想”和“做”,就只有一步之遙,輕輕一躍就可以實現。但為什么人們卻老愛空想呢?難道“人之立志”真的不如“蜀鄙之僧哉”?不,不是的,而是因為“懶惰”這個壞東西在作怪。它催使人們放下手中的工作,盡情享受。這是很舒服,但到后來你肯定會一事無成。所以,我呼吁人們一定要戰勝自己的惰性,用你的雙手,開拓未來,不斷創新。成功永遠屬于勤勞的人!
《為學》讀后感2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清代學者彭端淑所著《為學》開篇闡明自己的觀點,又用貧富二僧的故事,論證了為學的成敗在于為與不為的`道理。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深受教育。
“有志者事竟成”。一個人天資昏昧,才能平凡,如果他每天堅持不懈地學習,持之以恒。當他干出一番大事業的時候,你會認為他愚笨、平庸嗎?而一個人天資聰明,才能敏捷,他天資很高但不努力學習,難道你還會認為他會成功嗎?
貧富二僧都想去南海,富僧雖也有志向,但一直苦于未能租船,而貧僧立下去南海的志向,就憑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不惜跋涉幾千里,以堅定的意志,實現了自己的愿望,讓富僧慚愧不已。立下雄偉大志,就要腳踏實地而為之,一味地強調自己的志向而不付出行動,就會一事無成。相反,雖然身處艱難困苦,仍然毫不氣餒,勇往直前,未必不會成功。
從這篇課文聯想到我,一心想把作文寫好,但是總把這件事掛在嘴邊,不放在心里,也不付出行動。這就和彭端淑所寫的那個“富和尚”一樣了,我們要向文中的“貧和尚”學習。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在有遠大志向的同時,也要付出行動。學習《為學》這篇課文,我要從現在開始付出行動,經常練習作文。
通過學習《為學》,使我受益非淺。天才出于勤奮,“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有遠大的報負,扎扎實實地學好文化知識,勤奮刻苦,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為學》讀后感3
前些天,我學習了《為學》這篇文章,明白了“事在人為”的道理。掩卷遐想,思緒萬千……
立志,乃事業的第一步,它就像船舵一樣,為萬噸巨輪確定航向。“夫志當存高遠。”要成就大業者,必立高遠之志。敬愛的周總理正是從小胸懷大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才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有志者,事竟成。”通常,人們對這句名言堅信不疑,可是為何《為學》中所提到“蜀鄙二僧”同是有志去南海,最后卻“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呢?因為,“壯志與毅力是成功的雙翼”,歌德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成功就像一只雛鷹,少了壯志或毅力二者中的哪只翅膀,都是飛不起來的,也就是說,事業的成功屬于有遠大志向而又能迎難奮進的人。正如,貧富二僧皆有遠大志向,可富者空有其志,“數年來欲買舟而下”卻不去奮斗,就像開門一樣,門都不打開,里面的人就想出去,這怎么可能呢?當然,去南海只能成為他遙遠的夢;而窮者則立志去爭取,富者問他“何恃而往”,窮者“恃”不畏艱險、挫折、荊棘、坎坷和失敗的精神“而往”,乘風破浪,最終到達了南海,貧者之所以能夠實現自己的志向,是因為他不僅用志向指導著自己去奮斗,而且用奮斗的結果來證明了他的志向。翻閱古今中外的歷史長卷,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高爾基,為了寫歌頌無產階級的作品,為了共—產主義事業,飽受人間辛酸,在饑餓和危險的威脅中不屈服,不畏縮,像海燕一樣在雷鳴電閃中擊風搏浪,在社會這座大學里千錘百煉,終于,成為一個堅強的無產階級戰士,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從諾貝爾到愛因斯坦,從李時珍到童第周,凡是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他們的成功無一不是努力奮斗的結果。由此可見,“有志者,事竟成”不是說只要立定鴻鵲志,自有鵬程萬里時;而是既要有偉大的創造志向,還要有爭取成功的更偉大的奮斗精神。
一個真正胸懷大志的青年或少年,他在學習本領、成就大業的征途中,必定能夠沖破各種艱難險阻,擊浪揚帆,破浪遠航。巴斯德曾經這樣說過:“壯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旅程的盡頭便是成功!”
《為學》讀后感4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這是清代彭端淑說的,有錯嗎?
讀了《為學》,我心里就感到隱隱作痛,夜不能眠,它令我臉發燒,心作痛,所以我內心很不平靜,心中的漣漪不斷蕩漾,我不得不暗暗地責問自己:進了初中后,你究竟在趕什么了?
可能是升中考吧!升中考的失敗對我的打擊實在太大,太大了!升中考的失敗使我遭受到許多的白眼,許多的指責。這都足以令我陷入萬丈深淵,不能自拔。我對學習失去信心,直到在暑假姐姐引導我學會了《為學》一課后,我對學習有了希望,對生活也有了希望。現在老師讓我真正領會到當中《為學》一課的奧秘了。
這《為學》使我看到以前的我:成績差,總為自己尋找一些客觀的原因(藉口),說什么“我很笨”呀、“我基礎不好”呀,“試題太差”呀之類的話。殊不知:為了學習知識,搞好成績,我付出過努力嗎?付出過多少艱辛勞動,我又有沒有改進學習的方法?我“學之”了嗎?我“為之”了嗎?
論條件,我會比文中的“窮和尚”差嗎?他幾乎三餐溫飽的問題也解決不了,但他僅靠他雙腳,只是去幾千里外的南海,意料之外的是,他竟到達了目的地。他靠得是什么?靠得是他對理想的追求,以及對為現實理想而付諸行動的毅力。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三十二歲突然耳聾了,當時的他心情痛苦之極了,但他就是靠著他對音樂的那種追求,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克服了困難,創下了一部驚世之作——《第九交響樂曲》。這說明了什么?
論天資,不可否認,我們的同學有的天資較差,反應遲鈍,這樣是不是意味著搞不好學習呢?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侯就是又聾又啞,被人稱為“笨蛋”。也許當時他真是十分笨,可是他“笨鳥先飛”,終于靠自己的勤奮刻苦,成為世界聞名的“發明大王”。可見,“笨”并不是借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笨”而止步不前。“不學”“不為”,又怎能搞好學習呢?
學過《為學》,我如夢初醒,后悔莫及。前人在逆境中,在艱苦環境中能有這樣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在這樣好的條件下,難道沒有了嗎?
【《為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后感:為學04-12
為學的讀后感03-30
課文為學讀后感04-21
為學與為人讀后感01-31
《為學》讀后感范文04-02
為學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03-31
《為學》讀后感范文550字10-06
《為學》讀后感作文900字07-14
《為學》說課稿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