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書賊》900字讀后感
《偷書賊》描寫的是1939年到1943年之間,發生在德國慕尼黑的故事。在這個特殊的時間、地點,德國在納粹黨統治下對內殘害猶太人、實行種族壓迫,對外挑起戰爭、殺戮異國人民。在不斷激化的各種矛盾中,人類的堅強和脆弱都格外分明。
戰爭,不管結果是勝利還是失敗,對挑起戰爭國的人民和被迫接受國的人民來說,都是同樣的災難。人類,掀起戰爭;戰爭,摧毀人類,導致死亡;人類,結束戰爭,停止殺戮。人類、戰爭、死亡,這是一個什么關系?
作者以一個死神的口吻向我們敘述了一個9歲的女孩莉賽爾被寄養后的成長過程。莉賽爾的父親因為是共產主義者而被納粹黨逮捕,母親無力撫養莉賽爾和她的弟弟,便決定把姐弟寄養給別人,弟弟卻在抵達寄養地之前死在火車上,這成了莉賽爾噩夢的場景。在性情溫和的養父和外表兇悍而心地善良的養母關懷下,莉賽爾開始新的生活,結識了鄰居男孩魯迪,認識了后來躲難到家里的馬克斯,并通過偷書、讀書培養了閱讀的能力,成為了一個擷取文字的人。雖然學習的條件極其艱苦,但是她卻始終沒有放棄。
書中的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和特別的故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溫暖的夢,魯迪希望自己成為奧運會奪得四枚金牌的杰文·歐西斯,馬克斯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個拳手并跟希特勒對陣,莉賽爾則癡迷于閱讀,希望能夠不斷有書可讀。盡管納粹黨不斷地將德國人民推進戰爭的黑洞中,年輕的孩子們卻心懷著夢想,像從石縫中鉆出的萌芽,忍受著缺乏營養、缺乏保護的痛苦去迎接風的刮割、雨的沖刷,他們在困難中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從精神上支撐著彼此,最終迎來了光明。
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書,但是我沒有哭。不得不說,這些年的各大暢銷書每一本都帶著真實、感人的光環,從《追風箏的.人》到《燦爛千陽》,從《大象的眼淚》到《島》,借助一種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文化背景,講述一段“感人肺腑”的傳奇故事,讓人感懷滿腹,做深刻思考狀,再接著似有所悟,頓覺人生,如大夢初醒,似當頭棒喝。
文中作者不斷發問,人類的生命,到底有多么脆弱,或者多么堅強?人類的命運又能夠多么戲劇化?人類在文學中、或者借助于文學來探索生命的步伐從沒有停止過。我們是人類,可是我們并不了解人類。正如作者說:
人類的毅力令我驚訝,即使是他們淚如雨下,他們依然會蹣跚前進,咳嗽著,尋找著,直到找到下一件東西。
我不斷地高估人類,也不停地低估他們——我幾乎沒有對他們有過正確的評價。我想問她,同樣的一件事,怎么會如此丑惡又如此美好,有關于此的文字和故事怎么可以這么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么熠熠生輝?
文章最后,作者以一個死神的口吻給出對主人公的評價是——人類真讓我捉摸不透。
讀小說就是聽故事,故事好,那么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就值了,如果故事不僅好,還能給人以啟迪,那么就賺了。當然作為消費者,我們永遠希望自己是賺的,然而,最為客觀事實,賺的往往不是消費者。
【《偷書賊》900字讀后感】相關文章:
《偷書賊》讀后感12-05
偷書賊讀后感10-08
偷書賊讀后感的范文03-28
讀《偷書賊》有感11-12
《偷書賊》的讀后感(精選13篇)06-17
偷書賊讀后感(精選17篇)07-20
偷書賊讀后感(精選5篇)04-11
《偷書賊》讀后感(精選15篇)07-26
偷書賊作文900字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