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大學生讀后感
通讀全書,《鄉土中國》讓我明白了不少道理。見識頗長。說實話,以前并不怎么關注這方面的書籍,這次讀后感受到許多。其實在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即使是現在,農業仍是農村生活的物質基礎。農業與商業、工業的一點很重要的區別是農業發展所直接依賴的土地是不能流動的,農業收成也需要時間的等待,需要的是安穩。試想,如果遷移,勢必得重新尋找適于耕作的地皮、開墾荒地,結果是勞力傷財;而農作物收成需要時間等待這一特性也決定了人不適合經常遷移。限于農業的這種需要安穩的特性,在鄉土社會里,祖祖輩輩只能也像植物一樣,也把自己的根扎在自己耕作的土地里,“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千百年來就在一塊狹小的地盤上繁衍生息,非到萬不得已,絕不流動。而我們也將發現,鄉土社會的這種求安穩、不流動的特點,將引發許多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產物。 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聚居的社會,熟人之間的交往是講人情、講互相信任的,如果涉及到金錢等精細的利益計算,對熟人之間來講便是“見外”了,于感情有損。在這樣的社會中,商業是很難發展起來的,商人追求利潤,他必須精于計算,排除感情的干擾,而以一種理性的思維來經營自己的產業。人情世故一旦涉入商業之中,勢必成為商業經營的一塊很大的絆腳石。所以縱觀古代的商人的發跡史,很少能找出一個是在本地發跡的,大多是少年出外,歷經艱辛而發財。所以中國雖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歷史悠久,發展顯眼的幾乎都是農業文明,商業很難發展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這不能否認與鄉土社會的特點有關。而鄉土社會的這種穩定、不流動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又是基于傳統農業的特點而產生的。
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聚集的社會,絕大部分情況是,他們之間具有血緣關系,也就是說,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在幾個世代以前遷居到某個地方,繁衍生息。在許多地方往往可看到聚姓而居的情況,一個家族自己形成一個村落,從而有了李家莊、潘家園之類的地名。在這么一個有限的區域內共同生活、朝夕相見,他們有事情可以面對面地交流,即使是先人的遺訓等也可通過一代代人口頭傳下來,文字在這種社會里是無需的,這也無怪乎傳統社會里文盲的.數目之眾了
在這種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基于一種什么樣的原則呢?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作者在書中所提出的一個概念——“差序格局”。這個概念是作者的一大創舉,被認為是對中國傳統人倫關系的一種精妙的概括,在學界上很有影響力。在提出這個概念以前,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形象的例子將中西方的社會類型作了比較。他將西洋社會的類型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扎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土社會的類型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蕩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系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系,這種種差等關系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在這種差序格局里,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倫”為基礎的。當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會圈子時,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們往往根據其實際需要而相應擴大或縮小其圈子的范圍。正因如此,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時候父母子女是一個家,大的時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個家族。但是無論這圈子如何伸展收縮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圍內,這是中國傳統父系社會的特點。黃仁宇在《萬歷十五年》中提到,古代的官員退休返家后有義務負起整個家族的生計,為此李贄才決定出家擺脫俗事困擾,這以現代的眼光看來似乎有點不可理喻,但確是鄉土社會的真實寫照——家與家族有時候是很難區分清楚的,這是由于差序格局的人倫關系的可伸縮性所致。等等。。。
《鄉土中國》很適合我們這些大學生多去讀讀,不讀你無法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它會讓你對我們的鄉土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跟了解。同時,我覺得我們應該在業余時間多讀一些有意義的書,會對我們幫助更多!
【鄉土中國大學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后感04-13
《鄉土中國》讀后感03-14
《鄉土中國》的讀后感05-22
鄉土中國的讀后感12-03
鄉土中國讀后感06-10
《鄉土中國》讀后感范例04-10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04-12
鄉土中國全文讀后感04-11
鄉土中國讀后感的范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