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讀后感400字
《不速之客》,這是一個電影。一個獨居的大學老教授想學去世妻子的鋼琴,請來了鋼琴老師卻毫無感覺。每天做著經濟學的研究與授課,也一樣的心不在焉。直到一個推辭不掉的去紐約開會的機會,讓他意外遇到了住在他公寓里的`移民情侶——非法移民。
他跟小伙子學打鼓,開始找到了感覺。地鐵站里小伙子被警察注意到,繼而被拘。教授與小伙子的媽媽去看了自由女神像,作為非法移民的她興奮不已,作為美國公民的他是第一次來,相對于美國的自由精神,移民的群體是敏感的。美國公民自己是遲鈍的。而對于非法移民的生活狀態,美國政府是遲鈍的,作為美國公民的一員——這位老教授是敏感的。
老教授的奔波并沒有挽救小伙子被遣送回敘利亞的命運。百老匯的地鐵站,這個衣冠楚楚的白人老頭,坐在長椅上敲打著非洲鼓,顯得突兀又不協調,但又從容而憤懣,電影在這里突出了個人人性的表現與選擇。
一個人,一個組織,甚至一個國家,都不要忘記,當遲鈍到快要不行時,需要一些東西(例如電影里的非洲鼓)——不論看起來可能多么不搭調,把自己喚醒。
【《不速之客》讀后感400字】相關文章:
不速之客近義詞04-03
不速之客的日記10-01
不速之客作文03-06
不速之客_作文08-30
用不速之客造句04-03
不速之客周記07-14
《不速之客》閱讀答案07-10
不速之客的周記07-14
不速之客成語造句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