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后感范文
她臨水而居,臨窗而立,臨桌而坐。江南的小巷里,她撐著一把油紙傘,穿過煙雨,朝我走來。我倚一扇小窗,品一杯香茗,捧一本書,看書中的愛恨情仇。這樣陽光明媚的日子,適合一個花樣女子,著一襲雪紡旗袍,折一枝翠柳,唱一段宛轉的山間小調。而她,慵懶地倚一扇小窗,看別人的云霞風片,錦瑟流年。
她,張愛玲,民國時期的才女,出身于清末的簪纓世家,曾祖父張佩綸曾受清末功過參半的洋務大臣,李鴻章的提拔,將其愛女下嫁于張佩綸。然而隨著清朝窮途末路,張家也家道中落。但先祖留下的財富亦使小張煐的童年無憂。張愛玲出生在上海租界的張家公館,這座清末民初的老洋房,是先祖留給后代的唯一禮物。正是這座洋房,張愛玲與弟弟張子靜的童年,明亮而靜美,這個曾何等風光,高雅園林的宅院。張愛玲的母親,亦是名門千金,雖是三寸金蓮,但拒絕陳腐,崇尚獨立,連張愛玲也說母親是“踏著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四歲時,因為姑姑要出國留學,借口需要監護人為由,亦出國了,飛去了英國。對于母親,張愛玲沒有責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對童年,張愛玲在她的作品《私語》中較為細微入致的描寫。春山如黛,垂柳畫橋,夕霞晚歸倦鳥還巢。采一束不知名的野花,扎一個紫藤蘿的秋千架,看幾只燕子筑巢,間與幾只螞蟻對話。這樣美好的日子,仿佛只留在叫童年的記憶。悠長,不復與見……
張愛玲曾說:“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便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想忘卻了的憂愁。”春日遲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光陰就這樣緩慢地過去了。童年,是忘卻了的憂愁……
張愛玲的學生時代是無憂而美好的,她有過單純的快樂,有過和春天的爛漫時光,也有過秋天的愁云慘淡……在香港大學,她結識了一生的好友炎櫻,炎櫻是富家女子,卻不驕躁,不乖僻。買東西時總要抹去些零頭,她把錢包的內底掏了出來,說:“你看,沒有了,真的全都在這了……”連店主都為她的可愛、孩子氣所感動。有這樣的一位摯友,雖為終生摯友,她們的交情便是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大學中,凈是些華僑富商子女,張愛玲在他們之中便顯得清貧了,但她的勤奮,同學忘卻了她的貧困,取而代之的是欣賞和贊嘆。在大學中她曾寫了一篇早期最著名的文章《我的天才夢》,我偏愛文中的“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蚤子”,我認為生命是美好的,而身上卻被人生路上多而密的苦難“蚤子”爬滿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張愛玲與炎櫻來到了上海。在這里,張愛玲遇到了她一生的魔障,一生的摯愛,一生的苦楚,胡蘭成。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張愛玲曾說: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張愛玲是幸運的',與萬千人海中,時間的荒流中遇到了自己所要等到的人,一個真正懂她的人。然而胡蘭成畢竟是胡蘭成,他的風流多情,不可能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胡蘭成用一盞茶的時間,忘記許下一生歲月靜好的諾言,張愛玲本沒有錯,卻為了胡蘭成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而“買單”。離開胡蘭成后,張愛玲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桑弧。他只在她最寂寥之時,輕輕地來過,又淡淡地走了。因為懂得,所以桑弧始終沉默,將那份愛意放在心中的最深處。
離開香港后,張愛玲去了美國,在那里她過完了她的下輩子。張愛玲曾說: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三恨《紅樓夢》未完。而張愛玲的《小團圓》,一本未完的書,像是她在這世間還有未完的心事、塵緣……浮生一夢,幾度清歡。
余秋雨曾說:張愛玲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一樣。但文學并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猶存。我喜歡張愛玲,無需緣由,喜歡她的孤芳自賞,喜歡她的癡心不悔,亦喜歡她的大隱于市。因為今生只作最后一世,世上曾有張愛玲,世上唯有張愛玲,她是民國的臨水照花人。作者白落梅以其淡薄的文字書寫張愛玲的淡薄,卻增了一抹溫暖,令我心馳神往。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張愛玲的一生固然寂寞,卻不乏溫暖、明哲。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便是張愛玲,季節荏苒,歲月蹉跎,她活在自己的山河里,偽裝寧靜,故作矜持,只想簡單的存在,沒有什么能代替她,明明是一朵雪色梨花,奈何被時間風云撲簌簌地落滿塵埃。愿今生只作最后一世,天涯此去隔山河,道聲珍重,后會無期。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后感】相關文章: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的散文04-25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詩歌01-11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的散文07-29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經典語句摘抄05-09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演講稿07-06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作文1500字09-03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作文600字01-07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散文隨筆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