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主持人傳播》讀后感
《節目主持人傳播》一書個人讀后感 2007年底,在謝耘耕教授的圈子里看到了《節目主持人傳播》一書的出版信息,于是好奇的買了一本,沒想到它對于我的畢業論文還有對于播音主持這一行業的發展的探討有了很大的幫助,可以說現在我看得最多的書還是它,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本書。
一、主持人傳播研究的必要性
隨著廣播電視媒體產業化的改革和發展,節目主持人的地位正逐步的提升,個別主持人已經成為媒介的品牌標志,成為了受眾固定收看某一節目的約會人,因此對于主持人的能力要求和工作要求在相應的提升。可以說一個以主持人傳播為主的媒介時代已經到來了。 由于我國的傳播學研究開始較晚,并且晚于“主持人”這一名詞的出現,所以對于主持人這一名詞的工作要求依然是其前身播音員的模式,即聲音第一、形象第二、藝術第三的潛意識排位,可以說從主持人傳播的特性上來分析,初期的主持人,工作特點還傾向于體現他所屬媒介的性質,即傾向于體現大眾傳播。 可以說傳播學揭示了受眾這一因素,他可能成為左右媒介信息價值的因素。體現信息價值的因素總體來說在于收視率,而左右收視率的因素卻很多,比如媒介傳播的表述方式,還有就是作為媒介傳播職能執行者的主持人,也就是說,主持人的個人因素也是影響信息價值體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對于主持人傳播進行研究。
二、實用性強——本書的獨特之處
除了本書之外,中國人民大學的高貴武老師也編著過一本名為《主持人傳播學概論》的著作,高老師的那本書理論型很強,而相比之下,《節目主持人傳播》傾向于用實際的案例來解讀一些理論,比如對于主持人的工作角色要求,本書以幾個節目中出現的`環節作為例子,來表述與主持人角色不符的幾種現象,而這種以實例分析理論的方式能夠讓讀者更好的認識其中的問題所在。 此外,對于品牌主持人的表述也比較詳細,可能是由于和我的論文有關系,所以看得比較詳細,可以說這是第一本對于品牌主持人特征進行較細致的描述的著作,也就給了我們一個分析一個主持人能夠成為品牌主持人的理論因素。
三、本書的作者
陳虹,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與主持研究會理事、學術委員。在上海、湖北廣播電視戰線工作10多年,編輯主持的節目多次獲得中國廣播獎、中國廣播文藝獎、上海新聞獎、湖北新聞獎。1999年,在全國第四屆廣播電視“金話筒”獎評比中獲得銀獎,并被授予“全國百佳節目主持人”稱號;并兩度榮獲全國廣播電視論文“金筆獎”一等獎。2006年1月作為人才引進到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專職從事主持藝術教學與科研工作。同年9月,被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聘為上海專家組成員。 感謝這本書的作者陳虹教授,這本書給主持人事業的發展帶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也給逐漸成型的主持人傳播學搭建了一個較為具體的框架。 也感謝謝耘耕教授推薦了這本好書,期待所有喜歡播音主持的朋友們也閱讀一下。
【《節目主持人傳播》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的傳播》小學讀后感10-06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讀后感范文11-25
傳播學概論讀后感06-16
群體傳播和組織傳播的區別08-20
傳播學概論讀后感范文11-19
傳播學概論優秀讀后感12-19
傳播近義詞08-04
傳播幸福01-06
《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800字讀后感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