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鎮西老師講課》讀后感范文
今年利用寒假時間,讀了李鎮西老師的《聽李鎮西老師講課》一書,該書是以李鎮西老師的課堂實錄編輯而成。在序二中程紅兵老師說,“我一向是喜歡走進課堂聽課,而不愿意看所謂的課堂實錄” ,剛開始看時,我確有這種看法,等看完了整書后,我的思想轉變了,李鎮西老師不愧是專家級的教師,不愧是特級教師。我看完書后,回顧了自己做學生時老師上的課和自己現在做老師上的課,才發現什么是“人外有人”,我的那些老師和我自己都不具備李老師的這種教學思想,根本沒有體現出現在的教學理念。
教師該怎樣上課?我們從李鎮西老師處學習什么?正如序一中錢夢龍所講,“李鎮西老師的可是很難學的”。的確,李老師講課不拘定格、揮灑自如,聽李老師講課你可以完全放開自己的思想,感受到李老實課堂的魅力,想學習時卻不知從何學起,講課時套用李老師的講課教案,也遠達不到李老師的教學效果,因為“李鎮西的課是李鎮西的課”。當然這并不是說李老師的課就沒有可學習的地方,李老師的每一堂課都堅持“以學生為主,以人為本”,都堅持認真備課。我想,我們要學習李老師就應該學習他的這種教學精神。
在讀了李老師《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堂實錄,我尤為佩服李老師的講課,敢將一堂語文課講得像一堂政治課,恐怕除了李老師外,敢這樣做的人沒有幾個了。其實對于學生來說不應該將各門學科分得很清楚,目前高中生學習的所有科目都屬于基礎科目,彼此之間相互交叉是正常的。在我記憶中,我當時在學習《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時,感覺這片課文很枯燥,沒有意思,根本就沒有留下什么印象。如今看了李老師的課堂實錄,不由得佩服,遠來這種類型的課文可以鄉李老師這樣來上。李老師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教無定法,要敢于向傳統教學模式挑戰,要心系學生,不能為了上課而上課,要以學生的思維為中心,不要控制和約束學生的思維,要充分體現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地位。
正如李老師所說“我已經開始注意到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寬容地對待學生的不同意見”。這時李老師在《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學反思中的一句話,這也是李老師教學不同于常人,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體現。李老師講課,學生可以自在坑堂上暢所欲言,李老師毫不加以干涉,不管時學生多么細小的創造思維,來老師都要加以表揚和鼓勵。“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寬容地對待學生的不同意見”,這是李老師最值得稱贊的地方。
我們教師上課時,總是給學生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設想去做,萬一在學生有稍許跳出了自己的情景安排,也總是千方百計的加以干涉,把學生拉回自己安排的情境中來。更有甚者,在教學時設置一些陷阱,引導學生調調進去,然后體現出自己的教學亮點,而且將此舉視為自己的教學成功之處。這種老師就是沒有尊重學生的思維創造性。
李鎮西老師的教學風格還體現在自身的素質過硬上。自身素質過硬表現在兩點,一是知識淵博;二是備課詳細;三是應變能力強。李老師對課堂上的突發事件應對自如,當他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引經據典,或者引用名人名句對學生的觀點做以補充。這些能力就體現出了其確實是博學的,而且應變能力強。自己學的很多,切實做到了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須有一桶水的境界。我們經常說教師要經常充電,這個充電不僅僅是教育理論和教育理念的學習和提高,更多的是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
教師要認真備課這是作為一個教師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備課要備到李老師的程度確實不易。大多數教師在講課時愿意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既定模式往下進行,而不愿意,也是不敢讓學生自由發揮,充分放開學生的思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備課不充分,怕自己駕馭不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教學不能順利進行下去。如果自己認真的備了課,將一切知識點都備透備活,做到胸有成竹,這樣在課堂上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完全做到收發自如,就不怕學生有什么奇思妙想,整個教學過程就顯得生動,也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在看完李老師的課堂實錄后發現李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很少單獨曲江截止是點,包括生字詞在內,都是問學生,學生相互回答問題。“你認為是什么意思”,“你說應該讀什么”,“大家認為他說的對不對”,等一些語句在課堂上出現的頻率很高,這就是的課堂上完全成了學生的天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完全被激發出來了,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體現,問題往往在學生的相互疑問、相互討論、相互解答的過程中得到了解決,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有了成功的體驗,知識掌握的牢固,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李老師在課堂上很重視“成功教學”的技巧。在整個教學實錄中,很少看到李老師說學生回答問題回答的不對,他總是說“你回答得很好”、“這個問題李老師都沒有想到,很好”等話語,即使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確實回答錯了,李老師也會找出學生的閃光點,予以表揚和認可,這樣積極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鼓舞了學生學習的盡頭。試想哪有不喜歡被老師表揚的學生。
李老師在講課時,時刻注意情感目標的滲透,再李老師的課堂上不僅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注意學生情感的培養。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點就是不迷信權威,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和學生一起討論學習。在《沁園春雪》的教學實錄中,他敢于就自己的理解指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句中的“誰”應該是“萬類霜天競自由”句中的“自由”,認為權威解釋“誰”應是無產階級是不確切的,自由之花才是世界的主宰,世界的終極目標就是平等、自由、和平。
李老師把握住這一點,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指出“只有民主和科學的制度,才保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這就是政治文明”。他的這番論述,已經超出了課文本身的內涵,完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開闊了學生的思維面。李老師的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正如魏智源老師在它的聽課評論中寫到的那樣:“一個突出的印象,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思維活躍,整節課都在不斷的思考與討論。”
李老師作為一個特級語文教師,確實有其教學特色,他的教學優點值得我們慢慢慢慢地區揣摩和品味。李老師的教學我認為可以用二十個字來概括,那就是以人為本、素質過硬、備課認真、學生為主、重視創新。上面所寫的只是我的一點皮毛見解,也許并沒有領悟到李老師的教學真諦。
一個教師要在教學上有所建樹,就要博采眾家所長,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而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教學風格。李老師得課也一樣,我們不能仿照他的教學方式,因為李老師的課是“不可學”的。
【《聽李鎮西老師講課》讀后感】相關文章:
《聽李鎮西老師講課》讀后感03-02
聽李鎮西老師講課讀后感12-22
讀《聽李鎮西老師講課》有感作文12-08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后感01-30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后感范文10-23
讀《聽竇桂梅老師講課》有感07-22
聽優秀老師講課心得體會01-07
李鎮西老師《愛心與教育》讀后感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