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讀后感范文
《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功能、地位重新作了科學的概括,強調“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這為我們語文教師指明了語文教學發展的方向,也就是在語文教學中應努力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這是語文課程的核心任務。
那么,如何才能還語文教學本來的面目,讓學生輕松、有效地學習語文,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的呢?通過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我從中感悟到,要落實這一核心任務,就必須樹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四個性”。
一、人文性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就是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在語文課程中的體現!稑藴省分赋觯骸罢Z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蘊育點”,在課堂上營造文化氛圍,通過語言文字向學生傳遞祖國的、世界的、歷史的多元文化,去實現語文教學自我成長的過程,是激發人的生命力的過程,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積極的生命運動過程這一目標,從而去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實踐性
語文課程不是主要獲得知識的課程,而是獲得運用能力的課程!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應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睂W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必須是學生在語文學習實踐中通過不斷嘗試逐漸形成的。因此,教師在課上要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活動,將感悟語言和發展思維緊密結合起來。教師要在組織協調學生對文體積累感悟運用的同時,又促使文中那鮮活的生命形象推動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有外在的愉悅表現,而且有內在的成功體驗。
三、自主性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始終是教育過程的主動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倡導自主的學習方式,是對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變革。《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學生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闭Z文教師要盡量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在教師愛護、尊重和期特中主動探索、自主學習。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信任學生,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學生才能敢于大膽發言,才敢于自由爭辯。而當學生一旦看到了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種激發出來的自信心,以及由此激發出來的智慧力量,往往是出乎教師意料的。
四、開放性
語文是社會交際工具,人的一切活動離不開社會交際!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的內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币簿褪钦f,要使學生有效地學習語文,必須把語文課堂建設得開放而有活力。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內容,開闊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而且要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充分運用課程標準所列出的20多種課外學習資源,使學生感到自己既是在學習語文,也是在參與生活,既能夠在語言文字方面得到提高,又能獲得跨學科,多角度的知識。
過去,學生只是通過讀書來學習語文,而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考試,語文學習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這畢竟已經是過去。如今《語文課程標準》的出臺,把語文學習以輕松,活躍的本身真面目還給學生,學生可以盡情“享受”語文了。就讓我們一起來把那一顆顆充滿童真的心在課改的大背景下,放飛在語文這片廣闊的天地中吧?
【《語文課程標準》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讀后感04-08
語文新課程標準12-25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師讀后感11-20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讀后感作文07-26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師讀后感范文03-13
《語文課程標準》的讀后感(通用5篇)03-03
《語文課程標準》的讀后感(通用12篇)04-21
中職語文課程標準12-05
讀《語文課程標準》有感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