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不是巴迪》讀后感三篇
《巴德,不是巴迪》(一)
這本書書名有些怪:巴德!不是巴迪?這本書的主人公在向別人通報自己的姓名是總這么說,弄得別人以為他的名字就是巴德——不是巴迪。實際上在英語習慣說法上巴迪就是巴德的愛稱,但為什么主人公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一定要強調“不是巴迪”呢?原來這是把的母親讓他這樣說的,巴德的母親告訴他,他本來應該有一個愛稱,但巴德這個名字卻不能有愛稱。巴德的意思是嫩芽,將要發芽開花。媽媽的話富有詩情畫意,她說:“它在等待著張開,被世人看到。”而巴迪就是一只小狗的名字,不但如此,巴迪還是日常口語里“伙計”,“哥們兒”的,媽媽對他說,不是真朋友的人在利用他的時候就是這么稱呼他的,所以,媽媽囑咐他,無論如何不要別人稱呼他巴迪,因此他如此堅決捍衛自己這個沒有愛稱的名字,倒不能說他有多么孤僻多么不合群。
這部小說的主題是尋父,文學史上這方面的作品也不少,或者尋父,或者尋母,也有尋兒女或兄弟姐妹的,總是先給人一個大大的懸念,最后才揭開謎底。
然而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啟示便是要經常去同祖父祖母,爸爸媽媽談談,發現且記住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靠著把他們的故事變成活的記憶,你能使他們,同時,也使自己變得永恒。
《巴德,不是巴迪》讀后感(二)
在2000年紐伯瑞金獎的這套書中,我第一眼就挑中了《我叫巴德,不叫巴弟》這本書,因為書名特別吸引我,看了一會兒,就愛不釋手了。
主人公巴德在他才6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也從沒見過自己的父親。寄養家庭的.生活讓他實在不能忍受。他決定出逃,去尋找他的父親。媽媽從來沒有告訴過他,父親是誰,但他認為媽媽留下的傳單上有線索,一定可以讓他找到自己的親生父親。什么都阻止不了他,不管是饑餓,還是恐懼……小小的巴德歷經挫折,最后終于找到了關愛他、呵護他的父親。
雖然巴德的童年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但是作者在描寫讓人擔憂的情境時,也不忘用幽默的筆調。人物性格的鮮明豐滿,使得講巴德的故事生動、有趣,引人入勝,讓讀者手不釋卷,樂在其中。作者以及其生動的幽默手法,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孤兒找到溫馨家庭的感人故事,讓我總想把故事情節大聲地念出來,牢牢地記在心里。
《巴德,不是巴迪》讀后感(三)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我叫巴德,不叫巴弟》。這本書獲得了美國的“紐伯瑞”大獎。描寫了一個叫巴德的小朋友,很小就失去了母親,也從來沒有見過父親。他受不了在“兒童之家”的生活,于是逃了出來,決定去尋找父親。母親生前沒有告訴他父親是誰,但他認為母親留下的傳單中一定會有線索。不管是饑餓、恐懼,還是“吸血鬼”都阻止不了他。經過了重重困難,他終于找到了關愛自己的親人。
古今中外,()有許多故事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凡事想做成功一定要。看!巴德就是堅持下來才找到親人的;愚公是堅持下去,并讓子子孫孫都堅持下去,最后把門前的山都移了;還有唐朝詩人李白親眼所見的“鐵杵磨成針故事;還有“滴水穿石”故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我的座右銘就量:做任何事都一定要堅持!
【《巴德,不是巴迪》讀后感】相關文章:
迪麗熱巴的經典臺詞11-24
賽德克巴萊讀后感07-16
英雄坎德巴依經典童話08-18
我的偶像迪麗熱巴作文11-25
迪麗熱巴的經典語錄(精選50句)07-20
中班語言活動:巴喳巴喳11-25
賽德克·巴萊的觀后感10-13
巴神的故事05-02
《巴芒演義》讀后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