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寫年華讀后感三篇
娜寫年華(一)
《娜些年華》的推薦序是蔡康永寫的。文中說到“謝娜喜歡提醒我她是‘暢銷作家’,而在我認識的人中,她是最勇于提醒我這件事的人。”謝娜出席活動,主持人介紹完畢后,她總是很禮貌的補上一句“青年作家”。看到這里,也真希望自己像娜娜一樣,勇于讓他人認識自己,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和。雖說做這些事情并不是給別人看的,但也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我一直在努力,現在我有可以讓別人看到的成績了,繼續努力下去,你可以。
就像《大本營》的舞臺并不是一開始就屬于娜娜,她在《大本營》“三進三出”,終究塵埃落定,成為“娜姐”。第一次她離開,特別難受,何炅她:你只是沒有找到適合你的主持方式,其實你很適合主持。第二次,何炅推薦她主持活動,她表現得很不錯,但是因為節目改制等原因,她和維嘉一起離開了。最后落定是因為觀眾的強烈要求,謝娜和維嘉一起回到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舞臺上。在《大本營》的三進三出,使他們三個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誼,朋友莫過于此!他們三個也是患難之交了吧!在落寞是相互鼓勵,失敗時互訴,激動時相擁而泣。我也想要這樣的朋友,娜娜用真心去換得友誼,這種交換值。
有段時間,頻頻出現她和聶遠的緋聞。她和聶遠打電話的時候九相互嘲諷:喂。緋男,你知道最近我們進展到什么地步了嗎緋女,聽說我們最近又有新進展了“當然也包括張杰,娜娜總是避而不談。因為她不想傷害一個個關心她愛護她的.親人和朋友。她總說自己不會華麗的辭藻,但友情會一輩子記住。
謝娜就是這樣一個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永遠簡單快樂,永遠都關心她的朋友和家人。這樣的一個“瘋丫頭”,我更理解她了。
如水年華臺上戲,化骨綿掌臺下情。十年拼搏,謝謝娜娜!
娜寫年華讀后感(二)
今天看了謝娜寫的《娜寫年華》,現在還沒有看完,但想起了蔡康永在她的序里寫的”。
每個人身上都會顯現不同的組合。組合得越奇妙,這個人就顯得越有趣。”
她的人生會有了那么多的困難,造就她的堅強是應該的,可是她那種癲瘋的性格確實是一個奇妙的組合。
看著她寫自己北漂的那段日子也會想起自己在上海的日子,看著她寫自己家里的劫難也會想起家里的情況,想起自己的父母,當然我的家庭沒有遇到她這樣的困難,可是好像我的父母也沒有她父母那樣”保護”她。
跟她一樣,我在上海的日子就是一直在堅持,她的日子堅持是為了幫家里還債,幫爸爸打官司,而我的堅持只是為了自己的生活,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堅持,那么我連飯都會沒得吃的。看到她第一次拿到一個丫鬟角色里的那種高興,我突然也想說,有時候到了某個極限,在不遠的前方真的會有一件好事在等你,就像我來上海的時候有多么想放棄一樣,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堅持到了現在我也可以靠自已賺來的錢租房,吃飯,花自己賺的錢,不會覺得對不起誰,不會覺得虧欠了誰。
其實跟原來一樣悶頭只知道堅持下來自己才能有飯吃的感覺也是很好的,每天把班上完了,沒有什么大的錯誤就非常的開心,很安心的入睡。也許謝娜現在也會懷念那里的日子呢,賺到了一點點錢就有非常大的滿足感。可是現在,工作稍微穩定了那么一點,我又開始想我手上一點工作都沒有,老板會不會開除了我,難道以后我就過這種生活嗎,也沒有什么意義。
娜寫年華讀后感(三)
“我就像一條平凡的尾魚,拋進大海里沒有人會注意到我,我的心愿是,努力讓自己快樂,也努力讓所有遇到我的人快樂。”
我喜歡這樣的娜姐,平凡的沒有距離感,這種平凡,是低調的前身,是張揚的后身。其實,就像娜姐說的一樣,明星也是普通人。他們沒有特異功能,也沒有常人沒有的思維,他們的理想或許跟我們一樣,只是想要快樂的生活著。娜姐并不張揚,從來不那么的高調,她會普普通通的出席任何活動,但是她在我心中卻比那些有著華麗外表的人更美。
我喜歡低調的娜姐,這樣的她最真實最可愛。很多人會說湖南衛視太多炒作,這樣不好,那樣不對,湖南衛視的主持人怎樣怎樣,其實,仔細算算,湖南衛視主持人沒幾個站出來澄清事實的,謝娜姐姐也一樣,包括何炅哥哥、維嘉哥哥、吳昕姐姐、楊樂樂、()汪涵……謝娜姐姐說,她只是想把大本營做好,讓所有人快樂。
我喜歡瘋癲的謝娜姐姐。噢,不謝娜姐姐不是瘋癲,應該是快樂。何炅哥哥[到底叫哥哥還是叔叔]說謝娜姐姐私下里屬于半癲瘋狀態。這樣挺好的,至少謝娜姐姐是幸福的快樂的,她喜歡這種平凡的快樂。從認識謝娜姐姐開始,我也屬于瘋狂狀態了,媽媽說我太樂觀了,其實我只是想擁有平常人都想擁有的快樂,我也會難過,只是我會埋在的地下,如果說快樂是肥沃的泥土,那么悲傷就是種子,一粒在休眠期的種子,我不會去喚醒這粒種子,更不會讓他發芽生長。
“我也想當一條平凡的尾魚,讓我過著最實在最真實的生活。
【娜寫年華讀后感】相關文章:
《娜寫年華》讀后感750字11-27
《娜寫年華》讀書筆記06-02
《娜寫年華》讀書筆記800字07-12
娜寫年華六年級作文09-06
娜樣年華愛情詩歌08-06
瑪蒂娜的讀后感想04-11
執筆寫年華散文07-02
關于《瑪蒂娜》讀后感07-16
《莉娜的邀請》讀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