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1
我讀了《這條小魚在乎》這篇課文,并將它介紹給全家,經過我們全家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這篇課文里的一個小男孩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小男孩,那個大人是一個冷漠的大人。
這篇課文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小男孩說的一句:“我知道。”這句話就表達了小男孩對小魚有深深的愛意。還表達了小男孩不想讓別人阻止自己做好事,也不想讓小魚失去一條生命。而那個大人心想:反正魚早晚要死的,不救也無所謂,救了也不會報答你,這沒什么。還催那個小男孩不用扔,救了也是白救。
我讀了這篇動人的課文,感到文章里的小男孩很珍惜小動物的身命,有一顆善良的心。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2
暴風雨后的早晨,一個男人在海邊散步,看到一個小男孩在小水洼前拾小魚,男人去勸阻小男孩不要拾了,是拾不完的。小男孩什么也沒說,一直在拾。男人又問小男孩誰在乎呢?小男孩說正在被救起的這些小魚在乎。讀完故事,我深受觸動。
這個在故事中的男人,我覺得他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他大概只在乎自己的生命,他覺得動物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故事中的小男孩,他是一個有愛心,天真無邪的孩子,我能想象他和男人說話時那執著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能看見不同的人對生命不同的態度。我就來舉個例子吧!有一次我回家的時候,看見一個飯店門口有很多鴿子,一個人抓起一只鴿子就把它的頭擰斷了,那動作連貫嫻熟,輕松得像掰斷一根黃瓜,我覺得好殘忍!那一只只鴿子連血都沒出,一瞬間就丟了命,我突然覺得這樣的人類真的好可怕,一點都不珍惜生命。
生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同樣是給萬千生靈的,生命寶貴且平等。有些人對生命不管不顧,只顧自己;當然也有些人愿犧牲自己去幫助他人。有時候我們能做的,也許只是捧起一條魚幫它回到水中,但是哪怕行動再微小,心存善良與對生命的尊重,就值得被肯定。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3
聯想起新編小語教材(蘇教版)中選用的一個故事:海潮將成千上萬條小魚沖上沙灘,擱淺在一個個小水洼里……一個小男孩在海灘上奔跑,他捧起一條又一條小魚,奮力的將它們扔回大海。有大人道:孩子啊,別忙了,這么多的小魚,你一個人救的完嗎?再說,誰在乎呢?小男孩頭也不回,說:小魚在乎!這條小魚在乎,這條,還有這條……
“小魚在乎”,每一次在和孩子們讀起這篇文章時,我都會從“在乎”這一詞匯中讀到沉甸甸的道德分量,其潛臺詞是:還有我(小男孩)!我在乎小魚的在乎!……據說,許多人讀到這里時都禁不住潸然淚下——這就是“在乎”的感人力量。
回想起自己走過的教書之涯,十幾年的漫漫人生路,面對自己的.教育觀、育人觀、班級管理觀,才猛然悟出,育之不當,乃源于“誰在乎呢?”不在乎他們的言行舉止、感受、一顰一笑,乃至內心情感,孩子們何又在乎你——老師的存在呢?懂了在乎,我不在盲目,懂了在乎,在我眼里,學生就是孩子——是一群正在成長的人。他們有理想、有自尊、有差異、有個性,他們天真、單純、活潑、(來源:)好奇、想學習、渴望關愛,于是我和他們談學習、家庭、社會、談對老師的感受。每一周中,他們總網會有個時間要求我和他們聊天,我很在乎,這時的我便成了他們無話不說的朋友,漸漸地,孩子們在乎了我這個班主任,晨訓課上的一句話,課間、課堂上的一個眼神,甚至上課時,我在他們身邊停留時間的長短,他們都很在乎,也就在這不經意間,我發現自己班級好“管”了!活潑了、團結了!
原因是否在于一個小小的“在乎”呢?“在乎”是否也包含著一種更高的境界呢?好幾次聽課,總感覺到一堂好課中,也源于這個小小“在乎”二字,老師在乎學生,學生在乎老師,這也不是教學的一種最高的境界嗎?
在今天這個崇尚社會主義道德的現代社會里,在乎別人的在乎,其實就是為另一個人自覺承擔起一種責任,就是意味著你鄭重地選擇了付出——就像小男孩在乎魚而選擇了在海灘上奔跑一樣。因為,無論你是老師還是學生,只要心里有了這種對他人的“在乎”,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就不可能無動于衷袖手旁觀,你必須要做點什么——這當然是很辛苦的。
在教育教學這一彈性很大的工作過程中,“在乎”的作用可能比制度更大——你對別人的在乎,可以轉化成別人對你的在乎;別人對你的在乎,也會轉化成你對別人的在乎——這種情感互動最終將會轉化成為巨大的物質力量。
關注這個小小的“在乎”吧!
當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溫暖的陽光時,使學生幸福地學習就不再只是理想!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4
讀了《這條小魚在乎》,我的眼前不由浮現出無數在海灘的淺水洼里苦苦掙扎的小魚,然后這一條條小魚漸漸地模糊,幻化成一個個在學校里被歧視的所謂的“后進生”,看到了他們眼里發出的無奈而又充滿期盼的目光,仿佛在傾訴:“老師,也請給我們一點關愛吧!我們也是您的學生啊!” 在班級里,老師關注的目光可能更多的停留在優秀生的身上。一個班級的學生,他們是有一定的差異的,無論是屬于哪一個方面,后進生是存在的,是一個班級里不可避免的。如何轉化教育途徑和方法,我認為“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靈和智慧的一把鑰匙。我們班有一個男孩子,從三到五年級老師對他的一致評價:天性頑劣,不可救藥!在我接手這個班后,第一次交給我的作業是一本空白的作業本。我沒有把他叫來,當面訓斥一翻,而是在他的作業本上認真的寫上這樣一行字:“對不起,可能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太難了,你不能完成。我能幫你嗎?”我驚喜的發現,在他打開作業本的瞬間,眼睛里有一絲感動。
第二天,他完成作業了,雖然字不是那么美觀。我興奮地在上面畫了一張大大的笑臉,旁邊是一根高高翹起的大拇指。他的點滴進步,我都會在上面毫不吝嗇地寫上一大段。作業本成了我和他溝通的橋梁。
有時候,看到他讀著讀著,小臉激動地通紅,我的心也會跟著激動。漸漸地,他不再怕我,喜歡圍繞我身邊,話語也多了起來。尤其令我感動的是,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星期六的清晨,別的學生或許還躺在暖暖的被窩里,而他,竟然早早的守候在操場上等我跑步了,理由很簡單:老師一個人跑很孤單,我想陪老師一起跑! 多么質樸的孩子啊!付出愛是快樂的,得到愛更是快樂的!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的愛要面向全體學生,對全班同學一視同仁,不能偏愛優等生。俗話說:越是干旱的秧苗越需要雨露。
教師的愛是神圣的,一定要愛而有度,愛而有格,愛而有方。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敞開心扉,去愛每一個孩子,努力成為一個完美的教師吧!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5
閉起雙眼,想象幼小的生命在淺水洼中掙扎,屏住呼吸,感受窒息的痛苦,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促成一股拯救的欲望,背負起了這群小魚生存的責任。突然一個聲音響起:“你能救得了幾條魚?你也太不自量力了吧!”聲音越來越響,就如同被扼殺了自己的思想,拯救欲責任感被無情的擠壓于黑暗的角落,直至于最后那股被稱為“愛”的力量崩潰了。“算了吧!嘴唇不自覺地聽從了那聲響,漠然于小生靈的掙扎。”
愛德華茲說:“為別人的順境歡欣,令自己滿足。”康德說:“愛是人類唯一的理性情感。”想起了巴老筆下的愛立克,為姐弟手足情而點燈日夜守候;慈母為母子親情替遠行的游子縫補衣裳;戰士們為同胞之情以血肉之軀抗擊滔滔洪水……愛,如同人間第二個太陽,把溫暖與光明送往心靈的極地。愛,如同人間最大的泉眼,滋潤心靈的荒漠。孩子說:“這條小魚在乎。”孩子不想從中索取什么,他只想著魚。
現在,再來想想當“有形的價值”和“熱忱參與”相互矛盾時,該以什么為行動準則?我的答案是:愛!一個人最好的地方是他細小的,無名的,不被記憶的善行和“愛”行。當我們的心靈洗去世俗塵埃之時,這也許微不足道,但只要能使他人內心感到一絲溫暖,這也就夠了。
品味生活,去感悟愛吧!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6
最近在整理資料時,又翻閱出去年冬天國培時一位教授給我們講的一則小故事——《這條小魚在乎》,當時就給我很多感觸,如今再翻閱出來,又給了我些許感動,故事是這樣的:
在暴風雨后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一邊沿海邊走著,一邊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洼里,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洼里,回不了海了,雖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死掉的。
男人繼續朝前走著。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洼旁彎下腰去――地在撿起水洼里的小魚,并且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這個男人停下來,注視著這個男孩,看他拯救著小魚們的生命。
終于,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洼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么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聽完這個故事,一種說不出的感動便涌上心頭,仿佛是心靈的又一次洗禮。是啊,小男孩的執著與愛心難道不能打動每一個人的心嗎?
作為一名教師,我的感觸就更為深刻。教師是一份需要良知的工作,每個班里都有需要幫助和拯救的后進生,他們如同身處“淺水洼里的小魚”,看到他們一臉的迷茫和無奈, 或許,他們內心深處正用微弱的聲音在向我們呼救。我們怎能棄之不管?
對我而言,班級里有幾十個孩子,有幾個吃不好、睡不好的,有誰會在乎呢?少些幾本批語,有誰會在乎呢?多一句表揚,少一句批評的,有誰會在乎呢?上課叫誰來回答問題,又有誰會在乎呢?……
可是,“這條小魚在乎”,無時不在叩擊著我的心靈,叩問著我的良知。
我應該在乎,我必須在乎。我不能忘記“為了一切孩子的發展”這一教育核心,我不能忘記“一個都不能少”給我的啟示。
是的,對幼兒教師來說,每一個孩子也許只是班里的四十分之一而已,可是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他們卻是父母百分之百的希望。父母只要教育他的一個孩子,而教師卻承擔著教育一群孩子的責任。父母需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而老師則需要付出百分之四千的努力,才能還給每一個家長百分之百的希望。老師的擔子何其重啊!這沉重的擔子曾一度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老師并非圣賢,亦沒有“點石成金”的本領。“每個學生都能成才”,是教育者追求完美的理想境界。而“完美”,如同一朵美麗的彼岸花,充滿希望,卻無法實現。
但我沒有失去追求,望著班里一條條的“小魚”,我叩問自己的良知。
也許,老師的力量有限,幫助不了每一個人,但是我可以通過努力去幫助盡量多的人。我會記得“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孩子,如果你不幸被大浪沖上岸來,成了“淺水洼里的小魚”,那么,老師愿意做那個執著的小男孩,用我的耐心、愛心使你們重游大海……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相關文章:
這條小魚在乎教案01-26
《這條小魚在乎》的教案01-26
這條小魚在乎說課稿03-11
《這條小魚在乎》教案10-06
《這條小魚在乎》說課稿08-08
這條小魚在乎作文07-28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范文07-02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推薦04-25
讀《這條小魚在乎》有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