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人生論600字讀后感
篇一:《培根人生論》讀后感
《培根人生論》是英國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哲學智慧與人生經驗的結晶,凝聚了文藝復興以后歐洲古典人文主義的價值觀念和政治理想。
但即使放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其中的觀點也使我們受益良多。我們生活在一個群居社會,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觸。因此必須懂得如何得當地待人接物,那么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細節上的一絲不茍可贏得很高的稱贊。因為細節更容易被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機會猶如節日,并非每天都有。舉止彬彬有禮的人,一定能贏得好的聲譽。這正如西班牙的伊麗莎白女王所說:“禮節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薦信。”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類間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卻又是不可過于計較的。如果把禮儀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信任。因此在交際中要掌握分寸,既要直爽又能不失禮。
無論地位高低、財富多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心存善念。善良,是人類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偉大的一種。如果人不具備這種品格,那么就如同卑賤的鼠輩,既可憐又可憎。人心固然應該善良,而行善卻不能僅憑感情。意大利有句嘲諷話:“過分善良,就是傻瓜。”的確,人性中仁善的傾向有時候也會犯錯誤,為了不做濫施仁愛的傻子,我們就要注意,不要受有些人假面具和私欲的欺弄,而變得太輕信和軟心腸。輕信和軟心腸常常誘使老實人上當,因此行善還要靠理智的指引。
當今社會的貧富差異依舊顯而易見,有的人風餐露宿,有的人卻高床暖枕;有的人家徒四壁,有的人卻腰纏萬貫。不過一個人的需要其實是有限的,超過這種需要的錢財便是多余之物,也就是說過多的財富是無用的。對一個人而言,財產達到了某種程度后,便不是他能消受得了的。他可以儲藏財富,也可以分配或贈送它,或者用它換取富翁的名聲。但是對于他本人而言,這種巨大的財產只是身外之物,是沒有什么用處的。
我們更應當用正當的手段謀求財富,慎重地使用,慷慨地用以濟世,而到臨死的時候應當瀟灑地與之分手。立足于經濟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從物質消費到精神消費,從現實生活的消費到網絡世界的消費,消費可謂無處不在。因此我們要量力而為,在日常消費中應以個人的財力為制約。支出應有度,要管理得當。如若不得已產生債務時,大可不必急于一下還清。一次還清債務可能重走借貸的老路,因為一旦發現自己能夠輕易擺脫債務的負擔,那么難免會舊病復發。一點一點地償還債務會使人養成節儉的習慣,這無論對自身的心靈還是財產都會有益處。總之,對待自己的經濟開支應該始終小心翼翼。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確定論來準確描述的,但機遇卻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幸運之機好比經濟市場,稍一耽擱,就瞬息萬變。機會老人先給我們送上了他的頭發,如果我們沒能一下抓住,等再抓的時候就只能碰到他的禿頭了。因此能夠在做一件事的開端善于識別時機,這是一種極為難得的智慧。在任何事情上我們要學會善于識別與把握時機,在開始做事前要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抓住時機。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曾說過:“一帆風順固然令人羨慕,但逆水行舟則更令人欽佩。”如果奇跡就是超乎尋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顯現的。面對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制,而面對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堅韌。一切幸福都絕非沒有憂慮和煩惱,而一切逆境也都絕非沒有慰藉與希望。如同最美好的刺繡是以暗淡的背景襯托明麗的圖案,而絕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鑲嵌于明麗的背景上。
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燒中才會散發出最濃郁的芳香,最美好的品質也正是在逆境中而被釋放出光輝的。
篇二:《培根人生論》讀后感
《培根人生論》兼有散文、論文和隨筆的意義。它不僅文筆優美而且論述精辟。用其敏銳的洞察力把復雜的人生問題用散文的體裁寫出來。在《培根人生論》之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如《論讀書》、《論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卻是《論時機》。他在篇中說到“當危險逼近時,善于抓住時機迎頭邀擊它要比猶豫躲閃更有利。因為猶豫的結果恰恰是錯過了克服它的機會。”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確定論來準確描述的,但機遇確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機遇可能十幾年、幾十年一遇。大的機遇是歷史和社會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為,一定要善于省時度勢,看清發展的大趨勢,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礦”。還有一種機遇是社會造成的。機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覺地出現的,有時甚至永遠不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時才認識到過去的那件事是個機遇,慶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機遇的人應該具有以下基本素質:第一,要隨時做好準備,不要機遇來的時候臨時抱佛腳。不僅要盡可能的獲取各種各樣的廣搏的知識,還要盡可能鍛煉出很強的創新能力。我們要取得成功,關鍵是要有創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讀書能力。“如果時間已使事物腐敗,而人卻無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結局將只有毀滅”。有些人非常刻苦,很愛學習,但是遇到新問題總是一籌莫展,這就是創新能力不足。第二,要從小事做起,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簡單,機遇總是突然地、不知不覺地出現,有時你甚至一輩子也不知道哪個是機遇。第三,一旦出現機遇的時候,全力以赴,兢兢業業地抓住它。我國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容國團所說的“人生能有幾回搏!”就是很好的詮釋。第四,要鍛煉出敏銳的洞察力,善于在復雜的情況下發現機遇。許多學生念書時成績很好,但后來,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卻一事無成。關鍵在于面對新出現的復雜局面時,能否發現機遇。
機遇難得,然而不可以創造機遇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抓住機遇不是被動的,真正聰明的人會創造機遇。其次,創造機遇要找那種適合自己,到機遇多的崗位和地方去。據介紹,美國人很喜歡換工作崗位,一生中大概要換四次。中國人恰好相反,慣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輩子呆在這兒。換工作崗位有什么好處呢?你不是一錘定終身,你可以多次換,找準最適合自己的、機會最大的地方和位置。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屬于自己的機遇,或者讓那些屬于自己機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人要誠實守信。有好多年輕人,為了短期利益和行為做假,考試作弊、說假話,就是不誠信,這樣做的最終結果是害了自己。第四,要善于與人相處和交流。交流對一個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國作家蕭伯納說過,"兩個人交流思想和兩個人交換蘋果完全不一樣,交換蘋果,每個人手上只有一個蘋果,而交流思想,每個人同時有兩個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學會與人相處和交流,博采眾家之長,那么你就具備了得到機遇的一個非常好的素質。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對創造機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現問題,要很快調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
篇三:《培根人生論》有感
讀《培根人生論》有感關慧敏什么是人生?人生是什么?這個問題有誰能夠確切解答呢?或許人生就是一個解答人生的過程。人生有大大小小的課題,在每個課題前,我們會有不同的想法,會有不同的困惑。讀了弗蘭西斯·培根的《人生論》,對人生的各個課題也有些不同的想法了。
培根的《人生論》有59論,我覺得每一論就是人生的一個課題。諸如死亡,逆境,家庭,愛情,時機,友誼等都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上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十分難以解答的課題。這本書真的值得我們去好好品味,好好琢磨。這本書布滿了培根對人生的通透的洞察。然而人生的理論是很難以講得清楚,道得明白的。而且往往講人生的書都很枯燥無味,但培根的《人生論》何新譯本文筆非常美麗,語句簡潔,格言精妙,趣味雋永。不過語言這些東西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其精神內隨。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困惑,或許我們的困惑就可以在這本書中得到解答。不過我覺得這本書不是指導書,我們每個人在里面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
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死亡。你懼怕死亡嗎?我可以很坦誠的說我非常懼怕死亡和任何有關死的字眼。然而看了《人生論》的論死亡篇后,似乎這樣的感覺不是那么強烈了。為什么人類會懼怕死亡呢?這或許與人性有關,人總是想長生!人總是太貪心,對太多東西戀戀不舍。也或許像培根說的那樣“人類對死亡的懼怕,也由于聽信太多的鬼怪傳說”。這似乎是合理的解釋,人往往傾向于夸大事實,越傳越夸張,所以一些鬼怪故事就這樣玄之又玄了!論死亡篇中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死亡和生命都是自然的產物,一個嬰兒的降生也許與死亡同樣痛苦”。看到這句話,我立刻想起了我的母親。我沒有親身感受過嬰兒的降生是怎么樣過程,但我對于死亡的恐懼卻非常的熟悉。在我的認知中,我覺得死亡應該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而嬰兒降生的痛苦竟然可以和死亡的痛苦不相上下。這是我難以想象的,我的母親是忍受了怎樣的痛苦而讓我來到這個世界。或許我們往往會忽略掉別人的痛苦而只想到自己的懼怕。
那么我們應該用怎樣的一種態度來面對死亡呢?培根說“與其視死亡為恐怖,倒不如采取一種宗教性的虔誠,從而冷靜地看待死——視之為人生必不可免的歸宿,以及對塵世罪孽的贖還”。我們中國人大部分都是不信教的,沒有西方宗教中的虔誠。但同時培根也提出了在那種宗教的沉思中,也難免摻雜有虛妄與迷信。可見培根并不是說我們要信教而是為我們指出一條道路:用冷靜的態度面對死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結局。有點既來之則安之的。
意味。然而如何才能冷靜的面對死亡呢?我在文章字里行間尋得了大概的答案。“一個堅定執著、有信念的心靈也不會為死亡畏懼而陷入恐怖”。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依靠心靈的力量來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誕生于我們自己的心靈,正所謂物物相克,我們心靈中也有一些東西可以克制這種恐懼。“人類的心靈并非真的如此軟弱,以至不能抵御和克服對死亡的懼怕。人類可以召喚許多伴侶,幫助人克服對死的恐怖——仇愾之心壓倒死亡,愛情之心蔑視死亡,榮譽感使人獻身死亡,哀痛之心使人奔赴死亡。”這種戰勝對死亡恐懼的力量正是這么多人英勇就義,為愛殉情的原因。當我們心中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也就不再懼怕死亡。
然而不是誰都有這種信念的,由事實可見貪生怕死之徒不在少數,這就牽扯到人生價值觀的問題了。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想到了一個問題:似乎大家都對死亡很懼怕,為什么還有人自殺呢?難道他們對死亡不怕嗎?我思考了很久,我想或許他們活著的時候他們對于一些東西的懼怕已經超越了他們對于死亡的懼怕。我在文章中找到了一句話或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厭倦和無聊也會使人自殺,乏味與空虛能致人于死命,盡管一個人既不英勇又不悲慘。”那些自殺的人或許在他們結束自己生命之前,他們的心靈早就被厭倦、無聊、空虛給殺死了。
他們已經沒有心靈積極的力量來支撐他們走下去。這或許是一件比死亡更恐怖的事情。我們活著就應當有所追求,這是我們活著的動力。“怯懦軟弱卻會使人在死亡尚未到來之前心靈就先死了”。這世上怯懦軟弱的人不少,但我堅信自己不是其中之一,因為我非常清楚人生不是用來浪費的。除了論死亡,我對論嫉妒印象也很深刻。培根在論嫉妒的開篇中就有提到“在人類的各種情欲中,有兩種最為惑人心智,這就是愛情與嫉妒。”我沒有經歷過愛情,相對來說,我對嫉妒更有感覺些。嫉妒能創造出虛幻的意象,激發人心中強烈的欲望。培根討論了“哪些人輕易嫉妒,那些人輕易招來嫉妒”的問題。嫉妒者往往是有某些地方比不過被嫉妒者。
或許人類有這樣一種傾向:人若不能從自己的優點中獲取到養料,就會試圖從別人的缺點中獲取養料。也就是說嫉妒者會試圖破壞別人的幸福來安慰自己沒有這樣的幸福的缺失。我覺得培根的分析很有道理。嫉妒者的心理是不平衡的,他必須貶低別人的能力才華,破壞別人的幸福才能使得他的心理平衡些。其實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心理不平衡的狀態,但我覺得有些嫉妒只是放在心里而不會采取行動,但有些嫉妒是會令人采取一些行動的。文章里面有句話挺有意思的“嫉妒是一種四處游蕩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閑人”。
因為閑人空虛,才有時間,才有精力去嫉妒別人。說實在的,我也嫉妒過別人。我想我算是閑人而不是賢人。培根還提到了一種容易嫉妒別人的人是經歷過巨大的災禍和磨難的人。“因為這種人樂于把別人
的失敗看做對自己過去所歷痛苦的抵償”。我想這也是由于心理不平衡所引起的。我想起了我朋友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優秀也是一種錯”。因為優秀引起了別人的嫉妒,也造成了許多傷害。然而就因為避免或者躲避別人的嫉妒或別人的詆毀就隱藏自己的優秀嗎?當然不是的,每個人都應該追求優秀。
然而走向優秀的路徑是很多種的。文章中有一句話“一個有崇高美德的人,它的美德愈多,別人對他的嫉妒將愈少”,這是因為美德很多的人相對于嫉妒者而言是沒有可比性的。假如沒有比較就沒有嫉妒。所以我們要做特別優秀的人。同時培根也說了那種在飽經艱難之后才獲得的幸福也是不太招人嫉妒的。也就是如果我們辛苦才得到的成功別人就會認同,認為這是我們應得的。我們也不能夠驕傲自大,驕傲自大的人最容易招來嫉妒。
其實我們大學生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人緣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總想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優越的人最容易被別人所嫉妒,被別人所排斥。
所以我們應當當真正聰明的人,真正聰明的人會給別人嫉妒留下余地。我們每個人都會要面對嫉妒這個課題,對于自己對別人的嫉妒,對于別人對自己的嫉妒,我們都要學會好好把握,好好處理。《人生論》中還有很多章節是很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的,對不同的人我相信是會有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感悟。在這里我們或許會找到我們尋找已久的答案。
【培根人生論600字讀后感】相關文章:
培根論人生讀后感08-17
《培根人生論》讀后感09-01
《培根論人生》讀后感(精選5篇)12-29
《培根論人生》讀后感600字06-22
《培根論人生》800字讀后感02-09
《培根人生論》讀后感-讀后感-高一01-11
培根論讀書讀后感01-05
《培根論人生論真理》的優秀讀書筆記08-09
培根論讀書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