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兩章》讀后感
我無法來點評這篇文章,只能懷著敬仰的心去尊崇他的信念,來感化自己的內心。
——題記
對于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這兩個問題,古今學者、文豪、哲學家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孟子與他的思想便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閃亮的金星。
短文一開頭,簡短明亮,直接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可以證明人和是國家安邦,民族和諧,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這反映了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政治思想。無民,何以有君?這種思想在《趙威后問齊使》中也有所體現。其實,第一章真正是在借助戰爭來認證仁政的重要性。
第二章開篇運用六個排比,通過舉出古代賢人志士的事實,體現出他們雖然出身平凡卑賤,但經過異于常人的艱苦磨練之后,終于成就了不平凡的責任,通過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正以其所不能。
人恒能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與色,發于聲而后喻。這上文的基礎上,智者用通過正反兩面進一步論證出遭受磨難的好處,最終得到本文的論點。
我認為,上帝公平的,人也是個有其智。是懦夫把自己變成懦夫,英雄把自己變成英雄。國家民眾的關系便是國家生存需要各種民眾維持,而富強則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孟子兩章》讀后感】相關文章:
《孟子》兩章11-10
《孟子》兩章11-07
《孟子》兩章11-06
《孟子》兩章語文11-08
語文《孟子》兩章11-07
《孟子》兩章語文11-07
語文《孟子》兩章11-07
《孟子兩章》教案02-22
《孟子》兩章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