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曲》讀后感
朋友從南國寄來一盤磁帶,里面是用現代音樂手法全新演繹的古典名曲。其中有一首是他在電話里向我再三推薦的《紅豆曲》。未聽之先,我并不以為然。
音樂一開始,散漫的鋼琴獨奏有點套用西方經典音樂的嫌疑,加上作品簡介里有類如“少女思念遠方戀人”的詞句,讓我很是失望。我邊替花草灑水邊想,中國的古典是無法用現代音樂器具和手法去深刻表達的,特別是如《紅豆曲》這樣的內涵,若無對原著的深刻理解,結果更是只描其行而難畫其神,只怕是褻瀆的《紅樓夢》。正在胡思,耳邊忽然出現了一種女聲伴唱,遙遠的聲音伴著隱隱蕭曲似乎從天邊傳來,我不由放下手里的活,認真聆聽起來。
“連陰雨后,輕紗被風吹透”,隨著蕭曲與鋼琴一聲輕一聲重,一聲嘆一聲怨,一句“展不開眉頭,捱不明更漏”的反復彈唱把音樂推向了高潮,在那種經過鋪墊、渲染的音樂氛圍里,不由人感到一種強烈的震撼,心弦在瞬間被撥斷,一種眩暈后腦中一片空白!此生何求,來生何求?拋開《紅豆曲》所表達的原意,我想起電視里林黛玉對燭凝視和輾轉反側的情形:一直以為她是生活在夢中的,夢的空靈、純粹才能養育她,所以當她以一種坦蕩和率真處世,竟不如藏愚守拙,隨分從時的寶姐姐深得人心。“時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是古往今來的處世警言,一句詩讓多少人為之折腰,又連累了多少英雄?!想那“心較比干多一竅”的`林豈有不懂之理?然而她只為自己而活,她坦然自白:“我為的是我的心。”她的自己是獨具個性的自我,而不是依附于人逆來順受的自我。她不能滿足于情投意合,她不僅為了愛,更為了她的心。她渴望自由的愛情,與知己的結合,如果不得,寧可一死也絕不湊合。在《葬花吟》里,“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的凄然質問就是她對理想對人生的執著追求和痛苦矛盾的心態寫照,這里面并非一味哀傷凄惻,還有一種抑塞不平之氣。而這天盡頭,除非夢里可尋,現實中的大觀園是絕對不算的。
林黛玉還是生活在詩里的。詩書予她以靈魂和生命,那時她不再是單薄的女子,五千年浩浩詞章滋潤著她,豐盈著她,使她在大觀園的姐妹里孤標獨立,靈芳秀異,始終散發著書卷氣的幽香。也惟有生活在詩里,她才完全忘記一切寵辱煩憂,顯得神思飄逸,倜儻風流。她從詩書里得到的是心靈的宣泄、滿足和藝術創作的沉醉,所以在多次詩社活動中她顯得寬厚從容、豁達開朗,從不計較排名先后,在此時我們再也找不那行動愛惱人的林妹妹。然而,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女人的青春,女人的附屬只能讓她的才成為催化她人生悲劇的一劑苦藥。“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作者無力去挽救林的命運,一如他無才去補封建社會的蒼天,他只能傾注心血之墨讓林妹妹用短暫的生命和柔弱孤零之身,煥發出最奇異奪目的光芒,散發最清幽久遠的芳香。
此生何求,來生何求?這樣算來,林黛玉更應該是屬于天上的,她“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橫逆之來的寂寞和孤獨并不因大觀園的繁華和一個寶玉改善多少,甚至又給她徒增了無數煩惱。瀟湘館這一片“世外桃源”也只能給她暫時的庇護,更多的凄風苦雨還是充斥了不遠的周圍。面對那個她不愿妥協的環境,長嘆之余她不得不考慮與擔心自己容顏易老,而未來卻不可求。因為在林的夢中,寶玉的心都失落了,故此林的死亡無論是在曹公筆下“淚盡而亡”還是在高鍔筆下懷恨而亡,都是清醒的。在那個爾虞我乍、勾心斗角的社會里,人們都難得糊涂,她凡事偏要明白認真,其結局也是必然的。
這一種必然的結局還反映在與林黛玉出身、處境完全不同的尤三姐身上。在紅樓夢里,我以為她們都是干凈的死去的。這干凈不是別的,完全是我個人對她們的敬重。三姐雖出身市井,也曾在那個環境中一度沉淪,就是這美麗與粗俗的統一,輕狂與自尊的統一,逢場做戲與泄憤復仇的統一,才讓她在素以溫柔愁怨為美的東方女性中脫穎而出,成為大觀園里的奇女子。
三姐不同黛玉,日日用眼淚去澆灌那嬌嬌弱弱的愛情之花,她深知“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她看透了有錢有勢公子哥的輕浮無能,“心里進不去”,她看上了“素性爽俠”的柳湘蓮,就敢主動提出定親的要求。在那個婚姻不自主的年代,她的愛情就象泛著銀光的利劍,直刺封建禮教的咽喉。
曾幾何時,兩把鴛鴦劍,如兩痕秋水,冷颼颼,明晃晃,流淌著她對權貴的蔑視和對自由愛情的美好希望,而這希望一旦破滅,劍也成了她絕命的利器!因為在通篇紅樓里,三姐的文字并不多,故有人抱怨是寶玉的話害了她,也有人惋惜是湘蓮誤了她,還有人說她和柳僅一面之交就托付終身實在太冒險太草率,對此,我倒常想起林的那句:“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的句子來,如果說林黛玉是用一種嬴弱的外表去探詢生命的意義的話,那么三姐就是用一種潑辣甚至放蕩的個性去維護著生命的尊嚴。生何哀,死何苦?知己不存,留身何用?在以愛情為核心的叛逆斗爭中,她們都做到了義無返顧,也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此生何求,來生何求?這個問題不但纏繞在林黛玉和尤三姐心間,同樣也讓我這個局外人無數次黯然神傷。在那個以名節論女孩的傳統禮教里,綠珠為石崇墜樓易,三姐為湘蓮下墜而復起難,她撞出了賈珍一類的羅網,便落入了人言可畏的威脅中。我不知道她把劍還回時是如何心灰意冷了,我也不知道她那一抹有沒有賭氣的成分在其間,我只是想像柳湘蓮這樣豪爽的人物尚不能跳出樊籠,就是他們結合了,也未必就是件幸事。世無桃源,也許只有在紅塵外尋覓了。
走筆至此,心中徒然變的沉重起來,關于紅樓夢的人生悲劇似乎已經遙遠了,又似乎還在世上重演著,此生何求,來生何求?誰能回答出準確答案呢?
【《紅豆曲》讀后感】相關文章:
紅豆曲讀后感范文06-05
《紅豆曲》讀后感分享06-05
小說紅豆讀后感07-27
《小紅豆與友誼危機》讀后感02-10
紅豆的詩歌06-21
王維《紅豆》12-01
《紅豆》王維08-09
《紅豆》歌詞08-31
紅豆詩歌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