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道德經第七章有感
《道》第七章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印象中老子的《道》是不是很久沒談如何遵道實踐?的確如此,但是也無需著急,這一章中,老子將給予我們驚喜,再度給出了圣人行為準則。天長地久,在老子看來不是傳說,不是理想,更不是奢望,而是道的一種表現。
什么是天長地久?天地為何能夠長長久久?
老子以犀利的視角,為我們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只要我們理解了這一深度隱藏于天長地久之下的道,那么我們很容易在方方面面實現天長地久!兜馈返牡谄哒掠兄F實的意義。關于老子所論的天長與地久,我們稍后再談,先看看日常生活中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事例。
山上有一株漂亮的桂花樹,農歷八月開花的時候一片金色(金桂),香氣四溢,非常迷人,妖嬈、芬芳、燦爛……因為非常美麗,非常誘人,于是我們想要自私地占有,夜不成寐,聞雞起舞地起了個早床,扛一把鋤頭迎著朝陽把這株寶貝給挖回家,種在家門口。為了能使其成活,人們往往不遺余力地給它澆水、施肥,結果在反復折騰之下,這一株金桂終于凋零了,死了。最初想要占有的動機是:經常可以欣賞到燦爛的金桂綻放的美景,似乎這樣就可以讓芬芳與美麗長久一點,似乎這樣,這種美麗就只是屬于我們自己,結果不僅沒能長久反而給徹底弄沒了。我們可能會反駁,移動一下種活的概率也非常高。
對,挪動一下的確不一定會令其死掉,但是一定會因為其太漂亮,而在某一個清晨我們開門一看,那株金桂居然不翼而飛了,只在門口留下一個大坑……如果那株燦爛的金桂一直生長于山上,會不會存活得久一點?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非常經典的廣告語。
當初我們在訂婚或者是在某個重大紀念日,買下一顆幾克拉的巨大鉆石的時候,我們的確是這么規劃的,讓其恒久存在,永遠在家族里面向下流傳。
問題是:如果都可以這樣,那么每個家族都有著其流傳下來的鉆石(或者是類似于鉆石這樣的傳家貴重寶貝),可事實是這樣嗎?至少我們家是沒有鉆石流傳下來的。
如果當初購買的是數克拉的巨大鉆石,那么這顆鉆石的命運通常會是這樣子的:在某個投資機會面前,或者在某個缺錢的時候,幾克拉的鉆石會被瘦身為一克拉,被兌換成人民幣,然后換購一個小一點的,再然后,那一顆小一點的鉆石終究不受待見,或被搞沒了,或被繼續兌現了。
我們試著假設一下,某個博物館里面有一顆5克拉的靜美鉆石藏品,那么這顆鉆石會不會恒久一點呢?
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好吧,讓我們暫時放下金桂與巨大的鉆石,回到《道》第七章的天長地久上面來,因為老子幫我們解析了上述兩個案例背后深藏的道。天很長,地很久,天地可以長長久久地存在,這就是天長地久。天地無私地生養滋潤了萬物,這一點我們都認可。
天地滋養孕育出萬物之后,擁有過什么?太陽是屬于天的?月亮是屬于天的?星星是屬于天的.?地下深埋的煤礦、油田、金礦是屬于地的?天地是按照自己想要的規律的在運行著的,還是按照利于滋養萬物生命的規律,遵循著道而運行的?
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天地之間的一切資源都是被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在支配享用著的,其中人類是最大的受益者,當然也是最貪婪的一族。
在我們的印象中,太陽、月亮、星星從不曾請假缺勤過,每天每天都會按照利于世間萬物的形式轉一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這就是天長地久!這就是如何天長地久!怎么樣實現天長地久!
人們常常把這四個字用于愛情,但往往卻都難以實現,現代人很能總結,把愛情的終極結果總結為兩種:相濡以沫,厭倦終老;相忘于江湖,懷念到哭泣。
不是情感專家,不懂情感心理學,但是從《道》的角度來看:不能天長地久的愛情,只有一個唯一的原因,為自己想的太多,為兩個人、想的太少,缺乏天地精神。
其實第七章就談了唯一的這點:天地精神!因為有天地精神,所以才有了天長地久。這就是《道》第七章的核心理論,這就是《道》第七章給予我們的道。
那么,如何讓將這種道付諸于實踐呢?老子再度搬出了久未的圣人行為準則。
圣人行為準則之七(延續第三章的編號):在一些功勞、利益、名聲方面保持謙讓姿態,不要打破頭地去爭搶,往往最終都能有一個不錯的收獲而領先(后其身,而身先)。如,牛仔褲與金礦的商業故事。
圣人行為準則之八:在一些關鍵時刻,屏棄私心雜念而將自身置之度外,往往能全身而退(外其身,而身存)。如,戰場上面的魔鬼定律,不怕死勇敢沖鋒的通常都沒死,怕死的往往都很快犧牲。
懷揣天地精神,保持無私的清澈,最終所獲得的一切其實都還是屬于我們自己的,絕對不會自動跑到他人賬戶、他人名下、他人頭上去了。這就是老子在第七章末了的點題俏皮反問句“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談到這里,我們不得不扯一下題外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橫行于世間,被絕大多數人所誤解。
關于這句古語,有兩個角度的理解和解釋。比較現代的解釋是將“人不為己”的“為”解釋為修為,修行、修煉。比較尊重于原意的正解是將“人不為己”的“己”理解為整個人類自己,而非個人自己的己。
【我讀道德經第七章有感】相關文章:
我讀道德經有感隨筆05-28
我讀《道德經》有感的內容05-28
讀《道德經》有感01-20
讀道德經后有感10-20
讀道德經有感(精選51篇)05-18
我讀道德經第三十三章有感05-28
我讀《道德經》第三章有感05-28
讀道德經有感范文800字08-03
讀《道德經》的心得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