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名著道德經讀后感

時間:2021-06-10 19:34:42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名著道德經讀后感

  ―――治國與治人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于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論述了如何治人。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而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欲”。這與他所主張的治國思想“清凈無為”異曲同工。“無欲”也就是《道德經》主要的治國思想。然而,要做到“清凈無為”并非易事。于是其下又有闡述。在老子心目中,做到“清凈無為”的基本方法就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沒錯,若不崇尚賢能,就不會有人想去爭“賢”這個名號;若不使難得之物變得昂貴,尋常家庭也可以擁有,就不會發生偷盜之事了;若百姓見了珍寶而沒有占為己有的'欲望,社會就能安定。這些在現在看來,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商品價格過高,人民生活就會的不到保障,社會安定也就沒有保障。不過現今社會,尚賢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名著道德經讀后感

  在當今知識經濟社會,無賢無德的人遲早會被社會浪潮無情淘汰。不過,這些只是百姓所需要的。要想社會能真正的長治久安,君主,或者說是統治階級,更需要做到“清凈無為”。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是戰火紛飛,戰亂不斷的時代。對統治階級而言,實踐“清凈無為”最基本的就是不輕易挑起戰爭。。戰爭的可惡與可怖是誰都知道的。戰火一起,百姓墾種的機會就會被剝奪,荊棘便會叢生于野,房子也會毀于戰火……最后無論誰勝誰負,流離失所、受災受害的,到底還是那些在底層的百姓而已,統治階級仍舊可以繼續他們奢靡的生活。由此可見,兵者,乃不祥之器,除非真的是萬不得已,千萬別用,而應該舍棄之,代以農耕之具。這樣,社會才會安定。

  治國如此,那么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所謂“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柔,能變化于無窮,并包容一切;水剛,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剛”于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剛三者并重。善,并不僅僅只是善良之意,還要與人為善。如果人人都信善,整個社會就將會呈現出一派祥和之氣。人人不生惡念,太平盛世將唾手可得。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氣和,與“善”所產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剛,則是要堅強,持之以恒。只要有恒心與堅強的意志,鐵杵難道不能磨成針么!只要能做到“善、柔、剛”,就可以變得信、美、辯、智、博。雖不能成為圣人,也將不遠矣。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著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系,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而在治國方面,要用“正、德”。這樣,國家平安無事,個個以德服人,要想安定就很是輕而易舉了。

  當然,正如老子所說,事物總存在兩方面。我們也要辨證地看待《道德經》,畢竟它是千百年前的著作,其中有些陳述難免會與現代社會相悖。不過,《道德經》無論是在治國還是治人方面,都不愧為我們民族的瑰寶!

【名著道德經讀后感】相關文章:

《道德經》名著讀后感12-21

道德經的讀后感03-31

《道德經》讀后感06-13

道德經的讀后感精選02-25

道德經讀后感05-12

《《道德經》》讀后感02-04

道德經讀后感10-24

老子的道德經讀后感03-20

《道德經》高中讀后感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