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零丁洋》讀后感(通用9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零丁洋》讀后感(通用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零丁洋》讀后感 篇1
人生自古誰無死,流取丹心照汗青”是出自《過零丁洋》這首詩的。今天我閱讀了《過零丁洋》,一幅動人的畫面出現在眼前:從小文天祥就立志報國,從考中進士開始,就為祖國操勞,自己又與元軍孤軍奮戰了四年。亡國了,自己也沒法救國,倍感傷心,如今九死一生,國破家亡,自己被元軍囚禁,更是孤苦伶仃。可他仍不投降,與敵人視死如歸。
文天祥是多么的熱愛祖國,再面臨死亡,他仍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敵人,仍與敵人視死如歸。從古至今,跟文天祥一樣的人也有許多,不計其數。魯迅18歲,見外國海軍侵略中國,就考入南京水師;后來,感到發展礦工業祖國才能富強,又去考了礦物學。畢業后,他又轉而投醫,最后認為人們是心理不好,就決心用筆喚醒民眾。劉胡蘭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本人抓住面對著死亡,為了祖國,也不把同伴供出。他們都深深的愛著祖國。
與文天祥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現在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報效祖國,可如今有良好學習環境,我都不好好學習。上課時,老師在上面大講,我在下面小講,腦子里想的是周杰倫、阿杜的歌聲,心中存在的是一些引人入勝的電腦游戲,自己不時還在暗暗發笑。弄得同學們目瞪口呆。老師讓我回答問題,我站起來,牛頭不對馬嘴地亂說一氣,搞得大家哄堂大笑。到了考試,自己一竅不通,只能亂寫一氣,成績出來后,總對自己說下次一定要努力,可是不到兩三個小時,自己立下的志愿就已經忘了,更不用說去努力了。
可是讀了《過零丁洋》這首詩后,我知道了一定要熱愛祖國,我們青少年熱愛祖國最重要的表現是好好學習,練就一身硬本領,將來出社會后,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讓祖國聳立在世界強國中。
《過零丁洋》這首詩像我的照明燈,小老師,告訴我要熱愛祖國,好好學習;又像多彩的陽光,伴隨著我踏向未來的征程。
《過零丁洋》讀后感 篇2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首詩相信大家不陌生吧。這首詩就是出自文天祥筆下的詩《過零丁洋》。這首詩所體現了無限的悲哀和視死如歸的精神,為什么文天祥有無限的悲哀和視死如歸的呢?那是因為文天祥被元軍抓后,元軍統帥張弘范勸說文天祥投降,但文天祥視死如歸,寧死也不肯投降,張弘范認為文天祥是位難得的人才,沒有殺他,把他軟禁在軍船上。文天祥在船上面對零丁洋,思緒萬千,如浪濤翻滾,一首詩突然在腦海里浮現,遂提筆寫下千古流傳詩作《過零丁洋》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這句話表現出了文天祥的無限悲哀,因為國家沒有了,怎么不傷心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最能體現出文天祥當時所表現的詩句精神也是這首詩中的精華所在。
文天祥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不知感召了后代多少仁志士為國家而英勇獻身。
夏明翰就是一位典型人物,夏明翰出身于豪紳家庭,在革命思想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后來夏明翰由于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在武漢被敵人殺害。當敵執行官問他還有什么話要說時,他大聲說有,給我筆來。于是,他寫下了大義凜然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夏明翰就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過零丁洋》體現出來的豪情壯志是永垂不朽的,不會因為歷史而抹檫掉的。
《過零丁洋》讀后感 篇3
這個暑假我在讀宋詞的時候學習了《過零丁洋》這首詩詞,詩詞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讓我記憶深刻。詩人文天祥面臨死亡,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敵人,與敵人視死如歸,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這些都深深地震撼了我。
在抗日戰爭時代,有許多和文天祥一樣的愛國英雄讓我敬佩:抗日英雄王二小,小小年紀就幫助八路軍參加抗日,把日本鬼子帶入八路軍的埋伏圈,自己卻喪命在日本鬼子的刀尖,他犧牲時才十三歲;劉胡蘭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本人抓住,她面對敵人的鍘刀、面對死亡,也不把同伴供出;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小兵張嘎面對敵人,不屈不饒……
和這些英雄相比,我是多么渺小,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不愁吃穿,能讀書,還能愉快地玩耍。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和平、幸福的時光。做為一名小學生,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扎實學習科學本領,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長大后報效祖國,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過零丁洋》讀后感 篇4
世界東方有一顆璀璨的明珠,明珠上有一朵絢麗的奇葩,它就是宋詞。宋詞是畫是歌,它是祖先向我訴說。它讓我增長知識,了解歷史,知曉名人,培養著我、教育著我,為我的成長增添了一份樂趣。宋詞,你是祖先的心血,你是祖先的話語,你是我們的新讀本,你是我們的傳家寶。
在燦如星海的唐宋詞中,有一顆星星時時照亮著我。那是文天祥在臨死前吟成的一首千古絕唱——《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個響亮的名字,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處于元軍大舉南侵,南宋瀕臨滅亡的時期。為了救亡圖存,他積極組織和領導宋軍抗元。這首詩表現的正是文天祥被俘之后寧死不屈、正氣凜然的高尚節操。就是這“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句,表現了他堅強的愛國意志,成為我們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座右銘。每當我吟起《過零丁洋》,就覺得文天祥的一腔浩然正氣充溢于天地之間。
看文天祥的這首詩,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我的自白書》: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人人都渴望生命,生欲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可矣!又覺得國亡我不亡就是恥辱,我必須與邪惡斗爭。這首詞告訴我歷史上宋元兩朝的盛衰,讓我更加地熱愛祖國,愿為祖國效力,寧死不當亡國奴。
宋詞是回味無窮的,宋詞給我帶來無限的遐想。
《過零丁洋》讀后感 篇5
陰沉灰暗的天空劃過一道長長而耀眼的流星。一時顯得格外燦爛,且愈加光輝閃亮。他就是文天祥,民族英雄,一位感動、感染、感觸了無數人的義士,在南宋末年綻放出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
他,年少有成。僅僅二十歲,便取得天下讀書人至高的夢想——進士第一,也就是狀元!可謂是進入人生的高光時刻,然而他并沒有絲毫松懈、并沒有與南宋那紙醉金迷的生活融為一體、并未享受那無邊的功名。他仍然擦亮雙眼,南宋的黑暗沒有讓他迷失方向。他無私、他愛國、他看不慣小人橫行、看不起跳梁小丑。他,毅然決然地去明諫。然而,他卻一次次被彈劾。他,有志氣、有勇氣、有才氣。他絕不屈服!他是南宋的逆行者!
南宋末年破敗不堪,奸臣當道。蒙古,兵精糧足,君主圣明。1275年,蒙古鐵騎南下,兵鋒直指南宋中央。國難當頭,本來是一介書生的他,竟變賣家產,舍自己小家于不顧。短短幾天內,召集了數萬兵士,抗擊蒙古。數萬人,在蒙古鐵騎面前又算得了什么?然而,他卻仍然堅持抗擊到底,不懼任何人。這段時間里,他拋棄的太多:他的家人,一個個凋零了;他的家產,慢慢用盡了。他,無私、無懼、無掛。
最終,他被俘虜了。但“人生自古誰無死”,他在給張世杰招降的信上,留下了《過零丁洋》這一千古名篇。“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他從容不迫,慷慨赴死。一代忠臣義士,無畏于為國獻身。給我們留下無限的精神鼓勵,他的義終將永遠被銘記。
文天祥,他是我的偶像,更應是所有人的偶像!他有忠、有義、有信念、有氣概——愿浩然之氣長存!
“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多么了不起啊!我們怎能不學習他?
《過零丁洋》讀后感 篇6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位感慨萬千的捍國勇士,如今卻慘死,但他的精神,對!頑強不屈的精神,宋朝將士大多是為國哭,當然,也有幾個卑鄙小人是為利哭。
雖然宋朝不乏人才,而且他們都是忠心報國的勇士,但他們的皇帝都很昏庸,縱使他們百戰百勝,但是,你就得想想了,他們雖然百戰百勝,但他們也忠心報國,怎敢不以皇帝為主?所以最后鬧了個國破人亡,而他們不食敵人的“栗”,有的要求向北死,我真想穿越時空去,把宋朝的皇帝千刀萬剮。
這是一首表達喪國之痛的歌,而他代表著,代表著他那倔強的氣質,他雖被流放,但是他還有骨子里的驕傲,還有自己的意志,但他也知道,自己是無法抗拒的,他自己已經被痛苦隱沒了。
金兵破過后,他寫下這悲痛之歌,和正氣歌截然不同,但這“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既表現了文天祥爽快的態度,又看出了他視死如歸的態度。多么勇猛、忠心報國的一位烈士呀!
但現在,我們卻愧對列祖列宗,把那一位忠臣的《過零丁洋》的名句給篡改了,變成了“人生自古誰無死,早死晚死都得死。”那一位烈士的壯舉卻葬送在了烽火的玩笑,真是惋惜!
他那是正氣的、激勵別人的頂峰之歌,也是嘆著兩宋興衰之哀的哀嘆之聲。我希望,別人都能記住他,他是最偉大的!
我覺得,他也在為國哭,但他一直都在堅持著、鍥而不舍地報國,那報國的心自始自終都沒改變過,甚至死。那“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的報國之將呀!
《過零丁洋》讀后感 篇7
欣賞著飄著墨香的文字,思緒化作一朵彩云,飛翔在歷史的長空里...
零丁洋邊,文天祥瘦弱,凄慘但仍堅決的臉上吸引了我的注意。冷冷的風吹動著他的頭發,折磨著他瘦弱的身體,但是任憑狂風讓她的身體東倒西歪,頭發胡亂的飛舞,他那顆堅定的心始終不會動搖。他平靜地吟誦道“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他蒼白的臉上又呈現出一片愁云'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他扭頭看向零丁洋,喃喃道'黃擴那個探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忽然,他哈哈大笑道'張世杰,不要放棄,干下去'他仰望天空,大步向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說罷頭也不回依然向前。
汨羅江畔,屈原正在江邊痛哭,他仰天長嘆道'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蒼老的江風吹動他的鬢發,他步履維艱行于孤苦的江邊,于是我撐著<離騷>歌韻的船只,搖動<九歌>與<九章>的雙槳升起<天問>不滿的征帆。汨羅江邊,誰能明白他心中交織著生與義的痛苦呢?他,佇立在江邊,風輕輕拂過.......在生與義之間,他最終選擇了義。在激蕩的風浪中,我感受到了震古爍今的愛國激情。
思緒被放在桌上咖啡的濃香拉了回來,看看桌上幾個熟悉的人名,思緒如水中的漣漪一圈一圈向四周擴展著......
居里夫人,鐳的發現者,她把所得的獎金大部分用于科學實驗及贈送給貧窮的學生和需要幫助的朋友。她將研究的結果毫無保留公之于眾,
詹天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為中國修筑了第一條鐵路,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是最棒的。
時代的不同,讓我們報國的方式也變得不同。不一定要轟轟烈烈的在戰場上廝殺。有時伏在桌前,鉆研于難題之中,也是一種愛的.方式。
或許二十一世紀不需要'白頭搔更短',不用投身于江邊,更不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是這種舍身取義的生死觀
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或許我們不用鉆研于鐳的發明中,不用走遍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可是我們能遨游于書海中,沉入深刻的思考中。
我還想化作一朵彩云,漂泊在古典文學的河里。目睹每一位英雄和偉人的生命光彩,收獲每一位偉人給我帶來的感動與啟迪。
《過零丁洋》讀后感 篇8
讀了這首《過零丁洋》朗朗上口的詩,使我激情澎湃,使我對文天祥的愛國情懷感到崇拜與敬仰,同時也為詩中作者所遭遇的悲慘事件感到悲傷。
《過零丁洋》這首詩歌中所描述的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時所寫的,全詩所描述得慷慨激昂,體現出文天祥的愛國之情,尤其是詩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這一句詩更體現了文天祥英雄的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堅定信仰和昂揚斗志、還有他那愛國民族氣節。
讀了《過零丁洋》這首詩之后,我不禁想起了抗戰時期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美好的今天,捍衛祖國領土,這不正是愛國的表現么?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總是很貪玩,從不聽爸爸媽媽的話,每當我玩的滿頭大汗、全身臟兮兮的回家,爸爸媽媽看到我這個樣子,總是會嘮嘮叨叨的說:“兒子,你整天這么玩,能不能用玩的心思多用在學習上呀?老是跑去玩,長大后能有什么出息呀?”每當這個時候,我心里總在想:“學習有什么好的,不就是讀書認字嗎?”但當我學習了《過零丁洋》這首詩之后,我漸漸的明白了,我們之所以要學習,那是為了長大以后報效祖國。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讀書不忘報國,報國不忘讀書。”所以想要為祖國做出貢獻,那么讀書是最重要的。雖然我們不能像烈士那樣,為國捐軀,但是我們也要懷著像烈士一樣的精神報國,正如文天祥一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這奮勇激昂的詩句中,我越來越認真的讀書了,對報效祖國的信念也越來越強了。《過零丁洋》這首詩歌,不僅讓我對文天祥更加的崇拜,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一生下來就是為了擔負這一個偉大的使命,那就是——報效祖國。
《過零丁洋》讀后感 篇9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信這句詩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這是流傳千古的愛國詩句,它歌頌了文天祥慷慨就義的氣節和精神。
當我閱讀到《過零丁洋》這首詩時,我能體會到文天祥那時的心情和他臨死前回憶他那動蕩不安的一生的那份沉重。他刻苦讀書,精通大大小小的經書,并通過考試做了官。他以為能用他的才能來報效祖國并安穩生活,可等來的卻是在兵荒馬亂的戰斗中度過四年,后來被俘之后慷慨就義。我能想像他那種痛苦,那種國破家亡的痛苦。是他并沒有因此而被打倒,在過零丁洋時寫下了這首凄涼卻氣勢磅礴的詩--《過零丁洋》。
我沒有去過惶恐灘,但是我從書上知道這灘是贛江十八灘中最險惡的一個。沒有去過零丁洋,但是我從這零丁洋的名字中得知詩人經過這里時多孤苦、零丁。
居安思危,憂國憂民,保家衛國。在四年的戰斗中,文天祥始終保持著這種心態。可能死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解脫吧。他一生動蕩不安就像雨擊打浮萍一樣。他在臨死前,還保持一身傲骨,一世正氣,大概是他作為一個詩人的氣勢吧!
我們生在一個和平而強大的國家,我們不需要像文天祥那樣為國捐軀,我們能有小康的生活。但是文天祥那種剛正不阿,心系國家興亡的胸襟,超然物外的灑脫,憂國憂民的情操,像一顆珍珠,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令人敬仰。
保家衛國,慷慨就義,雖然他的生命結束了,可是他的精神永遠保存了下來。流傳在那些鎮守邊疆的軍人、戰士們的心中,流傳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這種精神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它是無價的,是最珍貴的。
每每讀起這首詩,我都會站在詩人的角度去朗讀,去用心感受。我想,如果文天祥能看見我們現在這和平時代,他會該是多么的高興啊!
【《過零丁洋》讀后感】相關文章: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01-23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03-16
《過零丁洋》教案06-16
《過零丁洋》總結04-26
《過零丁洋》教案07-31
過零丁洋教案01-08
《過零丁洋》改寫10-26
過零丁洋古詩11-01
《過零丁洋》賞析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