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大學 中庸》
文化經典讀后感
成人之道,中和之道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大學 中庸》讀后感
“大學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謂“大學”,實質為大學問,人世間最重要的學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有焉。”讀《導讀》,吸《大學》《中庸》之醍醐。
初讀《大學》部分,真有振聾發聵之感。再讀《大學》,真有朝聞道、夕死可乎的清爽。《大學》緣何受到2000年來的學者、統治者、士人的推崇。據我臆測,就在于大學簡潔明了的解決了人生三個重要問題:天地生人的意義;如何去實現天地賦予個體的使命;個人與天下的關系。
大學是怎么回答這三個問題的呢?首先,開宗明義地指出天地生人的意義在于“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接著,指出實現的方法是“致知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后,個人與天下的關系則是“一家仁,則一國興仁;一家讓,則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大學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為人處事的標桿,影響了中國千百年來的讀書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誡讀書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須時時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學習,謹守品行。之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也。“君子必慎乎其獨”,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則應當人前人后一個樣。獨處時最能反應一個人的`德行。“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廣博的知識、深厚的閱歷,更需要有一顆正直無私的心。心正才能摒棄個人好惡、世俗偏見,正確的去判斷。“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懷如大海,納萬物而波瀾不驚;如宇宙,日月星辰運行其間,而靜默不語。人有才,惜之、愛之、舉薦之、助之。社會有此伯樂,則中華幸甚。“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也。”共產主義的模式,大同社會的標準。
“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讀《中庸》部分,頓悟“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事實上,方枘圓鑿并不是不能相容,中庸之道恰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關于“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中庸之道,修己治人,內圣外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是中庸的宗旨,“誠”是中庸的基礎。“中和”與“至誠”協調,便是君子欲得的美好境界。
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輕狂,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對待一切,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會一昧悲觀,也不會盲目樂觀,從容地面對生活,對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計較平常得失榮辱。我們或許做不成大事業,只能從平凡的實在中討生活。可是只要把這些實在的小事做好,于實在中獲得小小的樂趣,又何嘗不是《中庸》給現在的我們帶來的一些思考呢?
“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愿天下之士,從《導讀》中取《大學》《中庸》之精華,以《大學》《中庸》之道自勉,并用自己的行動努力追求《大學》《中庸》之道,達到“和諧”的境界。
【讀后感:《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大學 中庸》】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讀后感07-21
大學中庸的讀后感03-23
《大學中庸》的讀后感04-16
大學中庸優秀讀后感01-23
《中華傳統文化》讀后感03-09
《大學中庸》讀后感(精選10篇)07-02
大學中庸讀后感800字02-11
大學中庸讀后感(精選5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