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歷史知識讀后感
《誡子書》是諸葛亮寫給其子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雖闡述的是敬業奉獻、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誡子書歷史知識讀后感,歡迎閱讀參考!
誡子書讀后感(1)
昨天我學了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它的作者是清代文學家沈同。我讀完后深深體會到了中國語言文學的博大精深。這個令人入迷的文字就是——文言文。我小學的時候受文言文版的《三國》,《水滸》的影響,接觸了一篇文言文——諸葛亮的《誡子書》。這篇文章不僅僅只是諸葛亮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更是世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就是《誡子書》的原文。
這篇文章不長,甚至很短。但只要讀懂它的人一定會說“英雄所見略同”,就一定會佩服這個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作者諸葛亮。
諸葛亮就是想告訴我們學習得靜下心來,不要浮躁,要珍惜光陰,刻苦學習才會有大作為。這篇文言文的中心句子就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人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就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如果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就能達到遠大目標。諸葛亮當年躬耕于南陽,保全性命于亂世,他不求為諸侯做事,放棄了功名利祿。在劉備三顧草廬后,助劉備與東吳聯盟共抗曹操,后又輔助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一生都在追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而我也向往這種生活。
誡子書讀后感(2)
在院里舉辦廉政文化書畫筆會上,甘老師欣然為我題寫了一副書法: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把它掛在了我的辦公室墻上,時時觀賞,細細品味,受益良多。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取自于諸葛亮的《誡子書》,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意思是說,有道德修養的人,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專心致志,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干;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操高尚。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對社會無任何用處,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破家舊舍里。到那時后悔也來不及了。
書全文86個字,字字珠璣,言簡意賅,內涵豐富。聯想到本職工作人民法官,從中給我予很多啟示。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一名法官,我們的理想就是追求法律神圣,通過法律的實施來實現正義和公平。為了實現理想境界,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努力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襲。清者清白,廉者潔凈。法官作為社會的普通成員,處在燈紅酒綠的.五彩世界,各種誘惑無處不在,如何抗拒誘惑,唯有靜、儉既養德又養廉,清心寡欲才能志向堅定。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有人說,選擇了法官這個職業,就選擇了孤獨,這話不無道理。法庭上唇槍舌劍之間的坐壁上觀,深夜孤燈下辨法析理的苦思冥想,與形形色色社會角色保持距離的矜持,處處透著高處不勝寒的孤獨。但高舉法槌定紛止爭是一種審慎和嚴謹,在各種疑難雜癥面前,法官苦苦地尋找著病灶,還要在紛繁復雜的法律、法規中拿出一劑良方來,一個內心沒有寧靜的法官,沒有一種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哪里會有辨法析理的深厚功底?任何險躁都會給案件的質量埋下隱患。寧靜是一種禪意,是一種智慧。心浮則氣必躁,氣躁則神難凝,只有心中寧靜,才不會困于喧囂的市井,不會被紛繁復雜的社會表象擾亂心智。寧靜,實在是法官職業所使然。
淡泊、寧靜,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是以明志、致遠為目標的。良醫能妙手回春,庸醫則能變相殺人;好工匠能鑄造出鋒利無比的寶劍,一般工匠只能打造出鐵器而已。為什么會這樣?技藝高下不同也。法官就像醫生,像鑄劍的工匠:同一個案件,有的法官能把它斷好,有的法官卻把它辦砸,什么原因呢?同樣是技藝高下有別。一個好的法官,就應該是名醫,是好工匠,是有著高超技藝的法律專家。知識是明志、致遠的營養源和動力。知識浩瀚無際,對待學習,來不得半點淫慢年與時馳,意與日去,要有只爭朝夕精神,加強學習、善于學習,持之以恒,博覽群書,積學儲寶,才能不斷地明志才能與時俱進,到達致遠的彼岸。
誡子書讀后感(3)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讀后感《誡子書讀后感》。在這里,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化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的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誡子書強調靜與儉,是學習,才干和志向的基礎,是自我修養,自我砥礪,自我提高的關鍵。那什么是真正的靜呢?靜在身體外部的表現,可以理解為泰然,穩重,禮節,嫻靜,含蓄等等。靜在身體內部的表現,可以理解為滿足,專注,快樂,充實,激情,樂觀,向上等等,凡能夠使身心達到積極和諧狀態的一切,都應稱之為靜。
在小窗幽記中講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將影響身心達到靜的最佳狀態。
在眾多名人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耐得住寂寞。盛大網絡公司CEO陳天橋說過:想要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孟子也有云:故天將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誡子書給了我許多啟示,大家可以看一下哦!
【誡子書歷史知識讀后感】相關文章:
誡子書教學課件04-10
《誡子書》的原文、翻譯11-17
誡子書優秀教學設計02-22
《誡子書》知識點05-08
曾國藩誡子書原文賞析及翻譯04-28
《誡子書》《孫權勸學》閱讀練習及答案11-01
《誡子書》初中語文教學設計02-27
高考新材料作文范文:劉備誡子書03-06
誡子書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6篇04-21
誡子書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6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