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州突圍讀后感600字
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請看下面的黃州突圍讀后感,一起感受吧!
黃州突圍讀后感[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濤聲依舊,時代雖已遠去,但蘇東坡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將永不離去。
----題記
談起蘇東坡,不論是在書畫上,還是在詩詞中,都有著極高的聲望,他似乎像一位圣賢,在當時的社會沒有人理解他,有些超然物外。但是,他的觀點卻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受到無數的贊賞。
公元1079年,“烏臺詩案”東窗事發,蘇東坡因作詩諷刺新法,“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流放黃州。身邊的繁華好似潮水一般退卻,昔日的得意剎那間也煙消云散了。面對這一切的不公世道,他心中有恨,但是身為人臣,他終究選著了恨自己。就像余秋雨先生在文中所說那樣:“一段樹木靠著瘦瘤取悅于人,一塊石頭靠著暈紋取悅于人,其實能拿來取悅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們的毛病所在,他們的正當用途決不在這里。”
這場災難對于蘇東坡來說,也應該算得上是一種福了,或許我們這樣想:倘若沒有這次變故,他將永遠只是一個在污濁的官場里自命清高的一名文官罷了。但是,經歷了四年的.黃州流放,昔日的故友一個一個疏遠自己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將那子虛烏有的罪名強加在他身上之后,才真正的大徹大悟,從而真正的認清楚世界的真面目,在這之后,他發現了做人應該低調,不能張揚。
在我們看來,這個由無盡的困難、挫折所形成的包圍圈是極難突破重圍的,但是,蘇東坡卻堅持下來并陳宮的突圍出去。他并沒有害怕,更沒有退縮,只是試圖在為自己做著最后的辯護,仔細地解釋那子虛烏有的流言,對于一個文化人,它仿佛就像是一個被命運玩弄的小丑,一個命運的奴隸,這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孤獨。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四周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先生這樣評價。
他突出重圍,像鳳凰在烈火中重生一般,經過礪煉,他成熟了。
有時候體驗挫折和磨難就好像人生心靈的一次烈火重生,是人生的一次洗禮。
黃州突圍讀后感[2]
是為了教《記承天寺夜游》而讀《黃州突圍》的。
說來慚愧,這竟是第一次讀余秋雨先生的作品,盡管他的大視野、大胸襟為文學愛好者們所欽佩,開創了“文化大散文”這一代文體,模仿者眾多;盡管他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盡管他所寫的書籍,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可我,學識太淺陋,視野太狹小,總怕自己承受不了余先生的那份深刻。
但,我終于讀了,《黃州突圍》是我讀的第一篇。讀了便沉入其中,讀了便無法放下。
(一)
那是蘇軾的“黃州”。
“烏臺詩案”的細節我無法再現,也無須贅述,再沒有比余秋雨先生更凝重、更深情、更耐人尋味的文字。只是唏噓,歷史總是一幕幕重演,在你始料不及的時候。高貴的靈魂被奸邪、丑陋踐踏,讓你無從辯白、無從洗刷,只有哀號,只有沉默。
你寂靜無聲,這寂靜,“遲早會突然冒出一種宏大的奇跡。”你誠懇的自我剖析,你反思自己的過往,你的內心平靜如水, “庭下如積水空明”,你回歸清純與空靈。藝術的妙境卻也在這份寧靜與澄澈里潛滋暗長,千古杰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黃州”——成就一份成熟的淡定,坦蕩的從容。一代文豪,千古詞人,“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
于是,我在記憶里搜尋,一個個“蘇軾”向我講述他們的“黃州”經歷。
“李陵案”該是司馬遷的“黃州”吧,沉重的枷鎖銬鎖住太史公的雙腳,他緊緊咬著自己的嘴唇,他的淚噴薄而下。“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好吧,就讓我以腐刑贖身死,讓我來完成父親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在堅忍與屈辱中,司馬遷面對極刑而無怯色,完成了那個屬于太史公的使命,《史記》所記錄的歷史終在歷史的長河流淌,司馬遷也把自己的人格榮耀載入史冊。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1977年,鄧小平肩負著十億人民的重托,第三次邁進中南海,中國大地再一次顯露出新的勃勃生機。沒過多少年,鄧小平把中國帶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春天的故事”唱遍大江南北。而這一切,來得如此不易。40多年,偉人坎坎坷坷,一路跌跌撞撞,伴隨著黨的曲折成長,國運的艱難前行,鄧小平 “三起三落”,這“三落”,何嘗不是鄧小平身陷的“黃州”,何嘗不是我黨發展史上的“黃州”,何嘗不是我巍巍中華前進路上的“黃州”?
還有——居里先生的猝然長逝不可否認讓居里夫人身陷科學探索的“黃州”;雙耳失聰便是貝多芬音樂路上的“黃州”;教皇的束縛與壓制可不正是米開朗琪羅藝術上的“黃州”?但他們越過人生的冰河,堅定地繼續摘取人生路上最美麗的花朵。
我又想起最近在重溫的《平凡的世界》,田福軍應該就是我們黨的優秀領導的代表,有魄力,有遠見,身陷“黃州”,堅持理想。苗書記把他“掛”起來,讓他當一個與雞鴨為伴的防疫站站長,他從“黃州”突圍,他讓黃原百姓手里的黑面饃變成了黃面饃,黃面饃變成了白面饃。少平滿懷青春的理想,要實現自我,攬工的日子里晚上卻只能在蚊蟲不息的敞口窯里,伴著工友的汗臭、腳臭、屁臭舔舐血跡斑斑的傷口;他的理想喚醒者,他最愛的曉霞逝去,在凄風苦雨里,他沉默著,沒有沉淪,繼續追尋人生的意義。潤葉告別少安,告別青春,埋葬自己的愛情,她把自己的心緊緊鎖閉,只到撲倒在向前伶仃的斷腿前,她明白了奉獻是最無私的愛,相守是最真摯的情。
好吧,我們來試著找尋他們身上的共性。是對理想心心念念的堅持吧,靈魂的高貴足以戰勝一切困苦。身體的折磨,精神的摧殘,貧窮的煎熬都澆不滅心中理想的圣火。失意而不失志,傷心而不傷德。那份信念就是那透著亮光的燈,即使前方霧靄重重,只要有亮光,陰霾終將散去。
“黃州突圍”,“突”出個千古詞人,“突”出個彪炳千秋,“突”出個精神成長,“突”出個壯美人生。
(二)
那也是眾人的“黃州”。
日暮蒼山,垂之將老。
你歸來倚杖,自嘆息。你的面容慘淡蠟黃,褶皺密布,蒼老得如松樹皮;你的手不再圓滑柔軟,只有一層薄皮包著瘦骨;你的腋下變得松松垮垮,像癟塌的米袋;你的頭發胡亂絞在腦后,箍發的皮箍掉了線,一節黑一節白。你確是成熟了, “成熟在過了季節的年歲,剛要享用成熟所帶來的`恩惠,腳步卻已踉蹌蹣跚”。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中年,是你最艱難困頓的階段吧。
你不得不接受父母的老去。你也唱“時間都去哪兒了?”你找尋著答案,時間的車輪依舊無情地將他們壓輾。你在醫院與單位奔走,奔跑,成為生活的常態。他們在病榻前艱難的呼吸,你背過臉去,咬緊牙關,淚水淌下來,沒有絲毫聲響,只有無邊的黑暗看見。
你每天早出晚歸,清晨,遠沒有所謂的美好,只能喟嘆,“總是重復昨天的日子”;深夜,拖著疲憊的身軀,全沒有欣喜,辛勞與困乏無邊無岸。曾經也信誓旦旦,要做一番事業,要出類拔萃,要讓人另眼相看。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漸漸發現自己竟也只不過平凡如螻蟻,微小如水滴,投入茫茫大海便了無蹤跡。
愛情?龍應臺說: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那所謂的浪漫啊,在哪里,你只能哼唱:就讓往事隨風,都隨風,都隨風……
即使是最燦爛美好的青蔥歲月,你也躲不過“黃州”的羈絆。
你懷揣青春夢想,堅信,山的那邊,是海!你在書山里攀爬,山路是那樣回環,腳下的坑凹一次又一次將你深陷。你很想做打不死的“小強”,可是,學業的壓力,成長的困惑,理想的迷茫,都讓你一次次在“黃州”徘徊。
“黃州”啊,它充斥在你人生的各個階段,彌漫在你生活的每個日子。你怎么辦?蘇軾告訴你,你需要——“突圍”。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無須為歲月的流逝而慨嘆,“天空不留痕跡,你已飛過”。一切經歷都是財富,你的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你的黃昏絢爛多彩。也不要去想你未選擇的那條路。那里或許綠草如茵,芳草萋萋,但或許也只是莽榛叢叢,荊棘遍地。一切都不需要悔恨,這就是你的人生。
中年,你告訴自己,好高騖遠或妄自菲薄都是枷鎖,問問你的內心,你要什么,你適合什么。樂業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心境。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勞作,你少了無聊,少了無謂的遐想,你的能力潛滋暗長,你的生命因之而豐富深刻。你也漸漸明白,婚姻不是巧克力,不是玫瑰,不是豪宅法拉利,真正溫暖、沁人心脾的,是那杯清茶,那碗小炒,那雙你憂傷失意時凝望你的眼睛。與子攜老是多么艱難,你需要足夠的堅持與勇氣。
青春是美好的,沒有曲折的青春多么蒼白,沒有奮斗的青春如此寡淡。你應該享受風雨的洗禮,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張開雙臂,向著大海大聲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是啊,人生總是充滿勞績的,身陷“黃州”,勇敢“突圍”,日子,便成了生活。
(三)
即便卑微如你,渺小如你,也有你的“黃州”。
你早已厭倦了這樣的工作:備課,就是抄教案;上課,就是背教參;作業,就是題山題海;素養,就是應試技巧;提問,就是老師與優生的對白;點撥,就是把回答往“標準答案”上靠;好學生,就是絕對的服從;好老師,就是人平分的可觀。這不是理想的教育!可是,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樣子的?你在名師的課堂里找,你在教學的雜志上找,你在自己的課堂實踐里找。她身襲白裾,在水一方,你能看到她美麗的倩影,可是溯流逆流,她總“宛在水中央”。
“黃州”啊,我要“突圍”!
于是,你來了。來尋你的《念奴嬌》,來寫你的《赤壁賦》。不再追求名利的繁華與喧囂,只為求得內心的平靜與坦然。
你靜下心來思考,用心備課,再不用為自己也沒弄懂便貌似義正辭嚴而實際汗涔涔心慌慌。你不再焦躁,面對略顯頑皮、學習沒有興趣的孩子,你不再橫眉冷對、惡語相向。你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反復權衡與學生說的每一句話,你的臉上總是微笑。
真正明白,“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那光輝,那音響,那微笑,都是你,“突圍”后的你,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