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傳讀后感600字
在20世紀,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終結和新南非的誕生無疑是現代國際社會最富傳奇色彩的政治事件之一,標志著以國家制度的形式實施種族統治的根除。廣大的中文讀者對于曼德拉近乎傳奇的經歷也并不陌生,但是,作為一個凡人特別是一個黑人,曼德拉的童年生活、家庭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卻并不為大多數人所熟悉。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曼德拉傳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曼德拉傳讀后感篇【一】
“南非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曼德拉就是那金山上的太陽,多么溫暖多么明亮,把翻身黑奴的心兒照亮……”這首小改的歌用在電影《曼德拉》中再貼切不過,電影《曼德拉》就是一部如實記載了曼德拉從年輕時代一直到成為南非首位黑人總統的傳奇一生的電影。電影在今天(7月18日)上映,其實是有深意的,7月18日是南非國父曼德拉的誕辰,在南非共和國被稱之為“曼德拉日”。
《曼德拉》說是傳奇,其實并沒有我們所謂天生異象、如有神助等等神話了的傳說,就其一生,都是為了讓黑人獲得公平權利的斗爭過程,無論是街頭抗議、暴力示 威,還是奔走呼號、運籌帷幄,曼德拉雖然不是一位超能英雄,但他無論是性格,還是毅力,都堪稱一位勇猛的斗士,所以蜘蛛俠一句“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用在這里毫不違和,他確實也在一路踐行著有多大力量,出多大力量的全身心全情的投入,即使犧牲了家庭,犧牲了戰友,犧牲了自由,也從未退縮。
當然,本片改編自曼德拉在1994年出版的同名自傳,所以全片角度,基本都以主人公主觀視覺為主要方向,這也令整個故事更有身臨其境之感,對一些生活細節的還原,無論是面對軍警的槍聲,還是獄警的呵斥,都足夠細節化和真實化。畢竟,曼德拉最長的一次在監獄,呆了整整27年,27年一定讓他擁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無論是對人生,還是對為止不懈奮斗的解放事業。
《曼德拉》不是一部高大上的人物紀錄片,貌似國外還不太時興給偉人進行去惡存善的樹碑立傳,所以,我們能看到曼德拉一路的成長,是在跌跌撞撞中漸漸變得沉穩,雖然從影片開始,他就以一個律師的身份,出現在一起庭審中,當然,那個場景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在有種族隔離政策的舊南非,白種人對黑種人的強烈蔑視,而曼德拉的革命起源,或許也是從這個時候默默滋生,令他成為一個走上街頭,同黑人同胞們緊密在一起高呼自由萬歲的熱血青年。
其實曼德拉的斗爭過程,有著很具對抗性的變化,前期的他目睹種族隔離政策所帶來的無邊壓迫,怒發沖冠,成為反政府武裝的革命領袖。但是暴力的對抗,迎來的暴力的圍剿,此時的曼德拉,并沒有通過武裝對抗,幫助黑人們踏上自由的王國,反倒因此讓自己成為被通緝的目標,四處躲藏,屢次被抓,直至最后一次,直接坐牢27年,當然,這27年并非虛度的光陰,監獄外的斗爭在繼續進行著,監獄內的曼德拉也在反思前進之路,所以當他出獄后,很快成為南非首任黑人總統,并受到全世界的尊敬。
其實本片并沒有把所有的筆墨都用在了曼德拉的斗爭上,而是對他的私生活也進行了諸多的呈現,包括幾任的妻子都給了較多的戲份進行展開。其中最令人唏噓的莫過于和妻子溫妮的結合與情比金堅的27年。只可惜,愛情也是脆弱的動物,遠觀可以,近看總會有些瑕疵。當一個牢內一個牢外,能夫唱婦隨共同熬過27年之后,卻是需要迎接改變的時刻,那時節,成長起來的曼德拉與妻子,無論是各自一方,還是兩人之間,都已經有了太多的理念沖突,反倒團聚后,很快決裂。
電影《曼德拉》很容易讓人想起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當然,彼在歐美,斯在南非,但都是為了黑人的利益而奮斗,并最終達成了勝利的目標。而當年Byoung一曲《光輝歲月》又讓國人從全民的角度了解到這樣一位偉大的自由與和平斗士。那句“風中自有殘留的軀殼,迎著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確實充滿了力量。而此時的曼德拉,無疑是在南非的高山上的金色太陽,照耀著四方。
曼德拉傳讀后感篇【二】
震撼人心的自然風光,神秘的好望角,遼闊的野生動物園,南非是一個多彩繽紛的國度;早期的種族隔離政策、以及一直存在的種族歧視,讓南非也成為了一個黑白分明的國度。
第一位兩度獲得英國文學最高獎——布克獎的南非白人小說家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JohnMaxwellCoetzee),也是非洲第五位、南非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直用敏銳的目光洞察著南非漫長的種族隔離史所遺留下來的創傷記憶。他將殖民、反殖民的歷史主題與后現代的自由言說精神有機鏈接,將其融入到文字中,譜寫出了一系列鑲嵌在歷史與當下創傷和悲劇的故事。
同為南非人(現已入籍加拿大)的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NeillBlomkamp),其作品《第九區》的內容構思源自他年幼時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經歷,故事也影射了后種族隔離時代的南非依然存在的強制拆遷與種族驅逐等問題。
無論是生活在南非的何種人群,都無法避免地在這片璀璨的土地上,隨著歷史的車輪與種族斗爭的主題抗爭著,而隨著很多人一起的、長期的努力,這片地域已不再是黑白分明,開始趨于融和。在這其中,“自由斗士”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RolihlahlaMandela),這位最著名的南非之子,這位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抗爭。
影片《曼德拉》根據1995年發表的曼德拉同名自傳改編,影片回憶了他的成長歷程,記錄了曼德拉由一名革命戰士變成了一名和平斗士,把一個嚴重種族分裂的國家變成平等和諧國度的全過程。我們也可以通過影片清楚地看到偏見是怎樣一步一步演變、擴大為仇恨乃至殺戮,而人類至今仍未根除的人種歧視。
影片所呈現的曼德拉首先是個平凡的黑人。對于他的政績沒有拔高地贊美,對于他的牢獄之苦也沒有過度煽情。作為公認的世界上具有杰出政治與民族調解才能的標志性人物,曼德拉因由長期不懈地與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政府進行斗爭而聞名,但他并非一個好戰者。實際上,生性溫良、優雅堅定的他和他所做的戰斗,都是首先被當時政治環境逼迫極致所產生的反應。與此同時,為了民主事業的成功他同樣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如家人的生活少了他作為丈夫和兒子需要承擔的責任,孩子的成長缺失了他作為父親的陪伴,當然還包括27年的自由。
試圖在一部長約一百五十分鐘的電影里來展現曼德拉這個人、他的遭遇和他如何看待世界和仇敵,完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電影運用了猶如意識流一般的敘事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從赤腳通山走的鄉村男孩開始講起,看他成為高呼自由萬歲的熱血青年律師;然后從反政府的武裝革命領袖,到落難被監禁、放逐及勞役,最終獲釋后促成了民主選舉的成功。影片在講述人物的成長、磨難坎坷的生命轉折之時,頗具意識流的風格,即便人物的成長是跳躍性的片段,但曼德拉的思想和精神特質始終如流水一般“流動”,沒有停滯和空白,也完全不受時間空間的束縛和客觀現實的制約,強調了現在與過去不可分割。
所以,貫徹此片的是曼德拉的精神所在,在這種精神上附著的,是面對人生種種境遇的堅忍、積極、優雅穩健的態度。在很多個鏡頭里,曼德拉的身體四周都有圈微弱的光。雖然這只是在拍攝的時候,演員背后也放置了照明設備而已。但這樣的人為設置并不突兀,因為無論從何種角度看來,曼德拉的的確確是一位充滿了光芒的偉人,他所擁有的智慧之光、和平之光,和那堅如磐石的信念之光。
【曼德拉傳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范仲淹傳》《王安石傳》的讀后感12-30
張愛玲傳讀后感04-29
《杜牧傳》讀后感10-07
蘇軾傳讀后感10-19
《蘇軾傳》讀后感12-05
《陶淵明傳》讀后感01-23
《王安石傳》讀后感01-05
《杜甫傳》讀后感03-22
杜甫傳讀后感10-12
對曼德拉的評價英文版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