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人民幣》的教案
《 認識人民幣》的教案
《 認識人民幣》的教案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愛護人民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6~49頁。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模擬人民幣、卡片。
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小明長大了)
師:今天是小明7歲生日,媽媽要帶小明乘車去買生日蛋糕和禮物,小明說:“我長大了,能讓我自己試試嗎?”于是媽媽把錢交給小明,由小明買車票,買蛋糕和禮物,你們看小明多高興啊!(教師邊講電腦出示買東西的畫面)。
“同學們,你們都用過人民幣嗎?誰能說說你在什么時候用的?”
學生自由發言。
師:“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人民幣?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介紹自己見過的人民幣。
生:①紙幣、硬幣。②幾元的、幾角的、幾分的。
師:“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人民幣)
[力圖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導入,聯系生活,貼近生活,從而縮短了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親近感,可以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習興趣,從而能主動的去學習新知。]
探究新知
1.認識人民幣。
a.認識人民幣的單位
師:“同學們都見過什么面值的人民幣?”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幣。
生1直接說出幾元,幾角,幾分,教師板書。
生2說幾分,幾毛,幾塊。教師引導:平時說的幾分,幾毛,幾塊在數學上還可以說成什么?如果學生回答不準確教師邊說邊板書。
師:“元、角、分就是人民幣的常用單位。”
b.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師:(出示1元人民幣)“誰認識這張人民幣?”
師:“你可以給同學們介紹一下這張人民幣嗎?”
學生從字樣、顏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談自己對人民幣認識。
師:“在人民幣上,國徽代表我們的祖國,我們愛護人民幣,就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小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幣,組內互相交流。
師:(電腦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誰能給同學介紹一下這幾種人民幣?”
[通過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c.歸納整理。
師:“同學們把學具人民幣拿出來,在小組內擺一擺,說一說。”
師:“你能把人民幣分類嗎?”
學生可能按材料分為紙幣、硬幣;可能按面值分為元、角、分;也可能把元、角、分再細分。
師:“老師想知道以元為單位有幾種,以角為單位有幾種,以分為單位有幾種。誰可以幫助老師?”
學生進行介紹。
2.人民幣兌換。
[這次活動中,引導學生由動手而動腦,進而形成積極主動的探索,注意在參與過程中掌握方法,并逐步脫離操作,進行歸納總結。]
師:“同學們學的很好,小明也認識這些人民幣。媽媽想考驗一下小明,于是說‘小明,東西買完了我們還有些零錢(課件同時出示一分一分硬幣),你去買一塊橡皮吧!’小明來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寫著‘1角’,他為難了。誰能幫幫他?”
生:“拿10個1分就可以買一塊橡皮。”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師:板書 1角=10分
師:“如果老師這里有許多1角1角的人民幣,我想買一把一元的小刀,應怎樣付錢?”
生:“拿10個1角就可以了。”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書 1元=10角)
師:“這有幾個問題,誰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幾分 5元等于幾角
10角等于幾元 80分等于幾角
3.大額人民幣的換算。
[在這一環節中,尊重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原則,使靜態的內容成為動態的過程,讓學生高高興興的進入數學世界。]
師:“小明和媽媽買完東西乘車回家,車票1元,可是媽媽的錢包里只有這些錢(出示大額人民幣)。沒有1元,怎么辦?
生:“可以換成1元1元的。”
師:“誰可以幫小明換一下?”生用學具人民幣邊擺邊說。
電腦出示:一張5元可以換______張1元。
一張10元可以換______張1元。
學生口答。
師:“同學們,平時買東西時,我們還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問題誰會?”
電腦出示:一張20元可以換______張10元。
一張50元可以換______張10元。
一張100元可以換______張10元。
師:“如果要把100元換成50元,可以換幾張?換成20元換幾張?”
[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經驗探求新知,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應用
1.兌換游戲。
a.1元換成零錢,怎樣換?思考后,指名回答。(多種答案,略。)
b.小組合作。把零錢換成整錢,或把整錢換成零錢。
2.模擬購物。
師:“拿你們換好的錢,到無人售貨玩具商店去買具,同學們一定要誠實,既不能多給也不能少給。”
教師出示貨架,上面擺好幾種標價不同的玩具。
師:“同學們準備好錢可以來買,說清買什么?是怎樣準備的錢。”
學生分組參與到購物活動中,有的當收銀員,有的當顧客。
師:“沒買到玩具或買玩具剩下的錢,你們打算怎么辦?”
生1交學費,生2買文具,生3捐給希望工程等。
師:“老師想給災區小朋友寫信,要8角錢買郵票,誰能幫我拿出8角錢?”
教師出示一些人民幣,指名取8角錢。
[在這一應用環節中,教師充分創設情境,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從發現中尋求快樂,主動的獲取知識,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和“做”數學的樂趣。讓學生“做”中學,“做”中得到鞏固,“做”中學會應用,“做”中學會創造,“做”中得到發展。]
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你學會了什么?你認為誰表現的好?
【《 認識人民幣》的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認識人民幣》的教案03-19
《認識人民幣》教學的反思(通用11篇)07-07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教案(通用11篇)04-21
認識自我活動教案03-19
《毫米、分米的認識 》教案03-20
認識星期活動教案03-20
認識新伙伴的教案03-20
《分數的再認識》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