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循環經濟的調研報告
發展循環經濟的調研報告
xx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以占全國1.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占全國1/7的工業總產值和10.3%的地區生產總值。但xx能源資源匱乏、人均環境容量全國最小,資源環境條件先天不足。因此,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節能減排,是促進我省轉變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是關系我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本報告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體部署,通過組織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分析我省發展循環經濟現狀,進一步明確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目標和任務,提出進一步發展循環經濟的措施建議。
一、現狀
(四)清潔生產大面積推行。一是依法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制定實施了《xx省清潔生產“十一五”行動綱要》,圍繞淮河、太湖、長江、南水北調沿線等重點流域和化工、印染、釀造、造紙、電鍍、鋼鐵等重點行業,組織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2007年全省共有845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其中自愿審核717家、強制審核128家。1997年以來,全省累計審核企業達3600家,在全國名列前茅。二是加快
(五)技術開發應用取得新進展。一是組織力量在資源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清潔生產及環境友好材料等相關領域開展了科技攻關,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xx省交通科學研究院針對目前公路養護建設中出現的大量瀝青路面舊料處理及恢復路面瀝青材料性能和路用性能問題,自主研發出高效瀝青再生劑,這種瀝青再生劑應用于路面的再生利用,能夠節約大量的瀝青和砂石材料,有利于處治廢料、節省能源、保護環境,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我省開發的陶瓷分離膜技術在許多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開發的樹脂法處理有毒有機化工廢水技術在核心技術上處于國內外先進水平。二是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在技術應用領域,以減量化為重點,應用余熱余壓利用等技術實施技術改造,推動了循環經濟共性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十一五”前兩年共實施了260多個項目。其中工業余熱余壓利用項目61項,能量系統優化(系統節能)項目65項,廢棄物資源化項目75項。
二、問題
>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深刻和全面。一些地區和部門及企業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夠。對能源資源約束及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缺乏足夠認識,一些地方仍把gdp增長作為硬任務、把節能減排當作軟指標,清潔發展、集約和節約發展、循環利用資源和生態文明的意識不強,還沒有完全轉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存在重開發、輕節約,重速度、輕效益、重規模、輕消耗的思想。有不少的人將循環經濟單純地理解為垃圾經濟,把循環經濟簡單地歸結為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資源化。循環經濟包括整個減量化、再使用、資源化過程,要求盡可能從全過程避免和減少廢棄物產生。循環經濟不但要求從物質流動的全過程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產生,而且特別強調減量化、再使用、資源化過程中前兩個過程的重要性。發展循環經濟,不僅要發展節省稀缺性原材料的循環經濟,更要重點發展針對水資源、土地資源和能量資源高效利用的循環經濟。二是資源利用水平總體不高。資源利用方式較為粗放,資源生產率與國際水平有較大差距。從產值能耗看。
2006年全省每萬元gdp、規模以上工業每萬元增加值能耗雖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6%、38%,但高于xx,與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從單位產品能耗看。2006年,我省火電供電煤耗雖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5克左右,但比世界先進水平高;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綜合能耗約、合成氨單位產品能耗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省主要耗能產品單位能耗高出10%—50%。三是再生資源產業化、規模化水平不高,廢棄產品再制造發展滯后。四是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完善。政府支持發展循環經濟的穩定投入機制在部分地區還未形成,企業缺乏加大投入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尚未建立有效的經濟責任制和行政問責制,價格形成機制還未能充分反應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缺乏鼓勵減量化的稅收優惠政策,發展循環經濟還沒有真正成為市場主體的自覺行為。
三、目標
發展循環經濟對xx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義特別重大。我們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環保優先和節約優先,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降低廢物排放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策措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全面
推行清潔生產,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增強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
四、措施
省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出,要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于xx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全省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科學發展,深化改革開放,增創新的優勢,努力把xx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為了實現“兩個率先”的奮斗目標,我們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可持續發展。
圍繞今后發展的預期目標,我們需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一批重點循環經濟建設項目和重點工程,從而實現有效推進。一是節能工程。要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電力、紡織五大行業和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的節能降耗。以煉鐵高爐煤氣回收、壓差發電改造、新型干法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改造、工業鍋爐(窯爐)節能改造、電力及紡織等行業電機系統節能改造、石化、鋼鐵企業能量系統優化改造等為重點,加快推進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區域熱電聯產、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等重點節能工程。加大高耗能行業工藝技術裝備的更新改造力度,如燒堿生產企業金屬隔膜陽極法燒堿改離子膜法、合成氨生產企業實施水煤漿造氣等先進造氣工藝改造、水泥機立窯改大型新型干法工藝裝備、鋼鐵生產企業小型落后設備改造升級為大型高效連
續生產工藝裝備等。全面推進建筑、交通、商業和民用、農村和政府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加強宣傳引導,大力推廣高效節能家用電器、綠色照明產品,努力構建節約型的生活消費方式。二是節水工程。要以火力發電、紡織、造紙、鋼鐵、石化等高耗水行業為重點,實施一批工業節水技術改造項目。積極開展城市中水利用和節水型器具推廣應用工程,加快節水增效示范區和大型灌區的續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工程建設。
八是循環經濟服務體系建設工程。要建設循環型經濟信息化網絡平臺、廢物資源貿易交換中心和污染物排放交易中心,加快節能、清潔生產、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自愿協議等節能新機制。九是科技示范工程。要以產業結構生態化為核心,以水、能源和資源的節約與再生為突破口,選擇化工、冶金、紡織、印染、電子等產業及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及原材料替代技術領域,以高新園區、特色產業基地和重點企業為主要對象,組織開展廢物減量化、資源化處置與再利用關鍵技術的攻關和集成應用研究,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建設一批科技示范工程,探索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和管理機制,提高我省產業結構生態化水平和水、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十是宣傳工程。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通過宣傳,讓人們充分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符合xx在自然資本稀缺條件下建設現代化的基本省情,是轉變我省當前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要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區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產品生產中,真正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要讓人們建立起“自然資源—產品和用品—再生資源”的經濟新思維,真正在生產和消費的各個領域,倡導新的經濟規范和行為準則。
【發展循環經濟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業發展調研報告(通用9篇)04-04
關于石膏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11-29
關于小雜糧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3-06
關于縣域商貿流通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2-20
關于鄉鎮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調研報告范文02-04
關于推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調研報告范文02-04
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精選03-19
關于調研報告的寫法03-19
調研報告寫作的格式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