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教學課題反思
燕子的教學課題反思
《燕子》是鄭振鐸的一篇散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一些熟知的修辭手法,也懂得了去品讀散文優美的語言,加上本篇課文插圖意境優美,對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很有幫助。
基于以上,我是這樣開展教學的:首先,我采取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看燕子的情景,說說記憶中的燕子是什么樣子的,且在板書課題時相機教學“燕”字。第一課時便是基礎的讀準生字、讀通句子、讀懂課文,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根據課文描寫燕子的情景將其分成四個部分:外形、習性、飛行和休息。在教學第二課時時,我先將第二自然段提取出來先講,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如“微風吹拂”、“柔柳舒展”、“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等詞句一一品悟,從而來感知春天的爛漫無比,而這些美麗燦爛的春景因燕子而更富有生趣。接著,順理成章地以“燕子怎樣給春光增添生趣的?”為中心問題,開展第一、第三和第四自然段的教學。我詳細講解了短小的第一自然段,“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這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第一自然段雖短,但其寫作手法十分出色。作者采取了從整體到部分、從前部到后部的描寫順序,抓住了燕子外形最顯著的特點進行描寫,從而刻畫出一只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些寫作手法是學生學習了之后可以學以致用的,所以我在這里重點強調了。接著,燕子的飛行和休息我放手讓學生去品讀,感悟散文的語言美。值得一提的是,學生關注到了“電線桿之間連著的幾痕細線”這句話為什么要用“痕”?對此,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小組討論,通過積極地發言,學生們一致認為用“痕”會比用“條”、“根”等字來得好,有的同學點出電線桿離我們較遠,電線抬頭看去不甚明朗,甚至有些模糊不清,而“痕”字恰好寫出了這種模模糊糊、朦朦朧朧的感覺,假如換成“條”和“根”就看得太清楚了。還有學生說,“痕”字如同山水畫一般,淺描淡畫間自然有其畫面的美感,假如換成“條”便失了美感。學生的見解都很獨到,我一一肯定了他們,認為講得都很有道理,這說明他們對于課文,是認真去讀、去品、去玩味了。
通過《燕子》兩課時的教學,讓我感悟到在教學散文時,還是要回歸課本語言,讓學生一遍遍地去讀、去品讀、從讀中他們自然會有所悟。在朗讀中,讀出春天的美麗爛漫,讀出燕子的活潑機靈。而在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學上,我過于放手了,假若能夠第三自然段我來引導,然后讓學生學習到品讀的方法,從而自己去品悟第四自然段,這樣子教學應該會更加流暢。至于多媒體的運用我覺得也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豐富教學的形象性,避免一些枯燥乏味的分析,圖文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讀好課文、讀懂課文、讀悟課文。
【燕子的教學課題反思】相關文章:
燕子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28
情境教學課題結題報告02-15
《課題1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03-03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